《謎樣的雙眼》:奧斯卡加持放光芒 - 藝術電影

By Zanna
at 2010-05-24T17:34
at 2010-05-24T17:34
Table of Contents
文/王師
解剖檯評分:87
本文將提及關鍵劇情與結局,尚未看過電影的讀者請自行考慮是否繼續閱讀。
若不瞭解阿根廷當代政治與裴隆家族從1943年到1974年前後,超過三十年間錯
綜纏崇的糾葛,《謎樣的雙眼》對觀眾而言只會是一部高潮迭起、峰迴路轉,關於
一段無法成全的愛,與一段無法化解的恨,劇情架構與情感脈絡都堪稱簡單的通俗
電影。然而,正因為大歷史的荒謬撥弄,而使得劇中角色的生命際遇與愛恨救贖,
都昇華到一種絕對高度,進而凝煉出震撼人心的磅礡力道!
大歷史中的愛恨救贖
胡安.裴隆(Juan Domingo Peron)崛起於軍旅,曾參與1943年的軍事政變,
取得權力,並在短暫失勢後於1946年經由選舉當選總統,採取不左不右,以發展國
家工業為目標,被後人稱為「裴隆主義」的施政路線。電影中有一幕發生在酒館中
的爭執,其中一派咒罵對方是法西斯、納粹,即是他在1940年代後期所採取,庇護
納粹戰犯政策的局部描寫。1951年,裴隆獲得連任,卻因為經濟衰退、施政腐敗、
以及宗教問題所引發的動盪而下台,而他在1945年到1952年間最得力的政治助手與
情感伴侶,就是鼎鼎大名,被韋伯音樂劇傳唱後世的「艾薇塔」,她也是裴隆將軍
的第二任妻子。
往後二十年間,阿根廷政治持續在混亂及不安中匍匐前進,一切條件都有利於
裴隆從流亡海外的生涯中返國,重新取得政權。
秘密警察陰魂不散
1973年,裴隆在一連串的政治算計與謀略中再度當選總統,並任命他第三任妻
子伊莎貝爾為副手。隔年七月,裴隆逝世,他的副總統妻子順勢扶正,結果在一年
半後的軍事政變中又被趕了下台,算是正式終結裴隆家族在阿根廷超過四分之一世
紀的掌權。而在電影中,原本因犯下強暴殺人重罪,被判處監禁終生的高梅茲正是
因為在獄中服刑時展現過人的偵伺能力,有作為監視、打擊政敵「抓耙仔」或秘密
警察的潛質,因此被破格赦免,委以重任。所謂體制內的正義與裁判,至此完全崩
潰,也從而牽引出一段橫跨數十年,縈繞在被害者丈夫與書記官心中揮之不去的可
怕夢魘。
黑白畫面的電視新聞中,高梅茲前方的美麗女性,就是於1974年當上女總統的
伊莎貝爾.裴隆。
白色謊言的變形
而除了較為陽剛的政治與犯罪元素外,《謎樣的雙眼》亦透過充滿中年男性魅
力的書記官主角,展現了文學想像與人性救贖的因果可能。他將醉漢好友山多佛的
死寄予一種「捨身取義」的浪漫想像,卻不見得是山多佛遇害時實際發生的過程。
片末被害人丈夫所告訴書記官,對於加害者高梅茲的殘酷槍決,不啻為一種白色謊
言的變形,目的在希望書記官能就此擺脫此案件對他人生漫長的詛咒與折耗,重獲
自由。這兩段精彩呈現,都讓人想起電影《贖罪》中,作家妹妹企圖以小說彌補半
個世紀前因自己一段謊言所拆散,分別死於空襲與戰場上的年輕愛侶。文字和語言
製造想像、撫慰人心的深沈力量,在此不言可喻。
痛苦與報復的問號
施加於人的痛苦、主觀感受的痛苦,能否在天平的兩端趨近對等?對殺人者最
可怕的報復是否就是將他殺死?還是令其生命在看不見盡頭的漫漫虛耗中喪失意義
?《謎樣的雙眼》還有太多美學與道德上的線索可供耙梳,甚至還有愛情。
作為一部擁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加持的電影,無論是不小心走錯戲院的一
般觀眾,或是慕名而來的世故影迷,都能在這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精彩作品中找到
屬於自己的觀影趣味。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周報影評-謎樣的雙眼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0052300074,00.html
--
解剖檯評分:87
本文將提及關鍵劇情與結局,尚未看過電影的讀者請自行考慮是否繼續閱讀。
若不瞭解阿根廷當代政治與裴隆家族從1943年到1974年前後,超過三十年間錯
綜纏崇的糾葛,《謎樣的雙眼》對觀眾而言只會是一部高潮迭起、峰迴路轉,關於
一段無法成全的愛,與一段無法化解的恨,劇情架構與情感脈絡都堪稱簡單的通俗
電影。然而,正因為大歷史的荒謬撥弄,而使得劇中角色的生命際遇與愛恨救贖,
都昇華到一種絕對高度,進而凝煉出震撼人心的磅礡力道!
大歷史中的愛恨救贖
胡安.裴隆(Juan Domingo Peron)崛起於軍旅,曾參與1943年的軍事政變,
取得權力,並在短暫失勢後於1946年經由選舉當選總統,採取不左不右,以發展國
家工業為目標,被後人稱為「裴隆主義」的施政路線。電影中有一幕發生在酒館中
的爭執,其中一派咒罵對方是法西斯、納粹,即是他在1940年代後期所採取,庇護
納粹戰犯政策的局部描寫。1951年,裴隆獲得連任,卻因為經濟衰退、施政腐敗、
以及宗教問題所引發的動盪而下台,而他在1945年到1952年間最得力的政治助手與
情感伴侶,就是鼎鼎大名,被韋伯音樂劇傳唱後世的「艾薇塔」,她也是裴隆將軍
的第二任妻子。
往後二十年間,阿根廷政治持續在混亂及不安中匍匐前進,一切條件都有利於
裴隆從流亡海外的生涯中返國,重新取得政權。
秘密警察陰魂不散
1973年,裴隆在一連串的政治算計與謀略中再度當選總統,並任命他第三任妻
子伊莎貝爾為副手。隔年七月,裴隆逝世,他的副總統妻子順勢扶正,結果在一年
半後的軍事政變中又被趕了下台,算是正式終結裴隆家族在阿根廷超過四分之一世
紀的掌權。而在電影中,原本因犯下強暴殺人重罪,被判處監禁終生的高梅茲正是
因為在獄中服刑時展現過人的偵伺能力,有作為監視、打擊政敵「抓耙仔」或秘密
警察的潛質,因此被破格赦免,委以重任。所謂體制內的正義與裁判,至此完全崩
潰,也從而牽引出一段橫跨數十年,縈繞在被害者丈夫與書記官心中揮之不去的可
怕夢魘。
黑白畫面的電視新聞中,高梅茲前方的美麗女性,就是於1974年當上女總統的
伊莎貝爾.裴隆。
白色謊言的變形
而除了較為陽剛的政治與犯罪元素外,《謎樣的雙眼》亦透過充滿中年男性魅
力的書記官主角,展現了文學想像與人性救贖的因果可能。他將醉漢好友山多佛的
死寄予一種「捨身取義」的浪漫想像,卻不見得是山多佛遇害時實際發生的過程。
片末被害人丈夫所告訴書記官,對於加害者高梅茲的殘酷槍決,不啻為一種白色謊
言的變形,目的在希望書記官能就此擺脫此案件對他人生漫長的詛咒與折耗,重獲
自由。這兩段精彩呈現,都讓人想起電影《贖罪》中,作家妹妹企圖以小說彌補半
個世紀前因自己一段謊言所拆散,分別死於空襲與戰場上的年輕愛侶。文字和語言
製造想像、撫慰人心的深沈力量,在此不言可喻。
痛苦與報復的問號
施加於人的痛苦、主觀感受的痛苦,能否在天平的兩端趨近對等?對殺人者最
可怕的報復是否就是將他殺死?還是令其生命在看不見盡頭的漫漫虛耗中喪失意義
?《謎樣的雙眼》還有太多美學與道德上的線索可供耙梳,甚至還有愛情。
作為一部擁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加持的電影,無論是不小心走錯戲院的一
般觀眾,或是慕名而來的世故影迷,都能在這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精彩作品中找到
屬於自己的觀影趣味。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周報影評-謎樣的雙眼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0052300074,00.html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坎城影展直擊-《日照重慶》撐到最後 拚金棕櫚獎

By Irma
at 2010-05-23T09:50
at 2010-05-23T09:50
坎城影展倒數 金棕櫚獎影片難測

By Liam
at 2010-05-23T09:37
at 2010-05-23T09:37
坎城影展「一種注視」獎項 頒給韓國片

By Yuri
at 2010-05-23T09:36
at 2010-05-23T09:36
《謎樣的雙眼》:目光凝止 才能不再稀釋愛

By Selena
at 2010-05-21T23:27
at 2010-05-21T23:27
國賓長春初體驗之以後我該何去何從?

By Queena
at 2010-05-21T23:08
at 2010-05-21T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