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命24小時》觀後感 - 電影
By Emma
at 2007-09-17T19:07
at 2007-09-17T19:07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同時發表於網誌:http://nostalgiabyrinth.blog110.fc2.com/
即使用牛刀殺雞,也能精緻而完整──《贖命24小時》觀後感
又是一部帶有推理佈局的懸疑佳片。
開頭的情節就很有謎味:一對夫妻尼爾與愛碧,假日時把女兒留在家
並僱請保姆照顧,接著尼爾開車載妻子去赴約,自己之後要去公司加
班。然而車子發動後不久,一名神秘男子從後座突然現身,並拿槍指
著夫妻倆,宣稱已綁架家中的女兒,若要留女兒活命,接下來都得聽
從他的指示行動。
首先,夫妻倆都沒見過這個人。他到底是誰?還有,他綁架女兒、挾
持夫妻兩人卻只要求他們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謎味到這裡很自然地浮現了。以懸疑動作的類型影片來說,破題是
相當成功的。
描述綁架題材的電影、小說不勝枚舉,但劇情的焦點大部分都放在警
方、人質家屬與綁匪身上,他們經由不對稱的連絡方式通訊,隨後就
是家屬交付贖款、警方緝捕犯人的過程,偶爾還會穿插歹徒與人質在
逃亡之間的互動,諸如此類情節的影片可說是多到不勝枚舉。
但像是本片這樣,歹徒二話不說直接找上家屬並持槍威脅,要求贖命
的行動可說是相當罕見,甚至可以說,家中的女兒和車上的夫妻倆,
都變成他的「人質」了。此外還有另一項造成懸疑性之處,就是歹徒
對夫妻倆的要求與所採取的行動,都與一般的歹徒大相逕庭,當然,
影片最後會給個合理的解釋。如此把綁架的模式做個「對象」與「交
換條件」的轉變,具有試圖跳脫框架的味道。
看到這裡,如果是想去電影院看但還沒去的朋友,還是不要讀下去吧
。這部片是知道太多資訊,就會失去樂趣的類型。
(以下中後半部劇情嚴重洩漏,請斟酌閱讀)
我就是這樣(淚),因為事先得知「這部片具有意外性」的資訊,所
以從一開始就不自覺猜測本片的伏筆和意外性在哪裡,結果果然如自
己所料(大淚)。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也有因禍得福的味道,這點稍
後解釋。
結尾爆出了兩個真相:第一是歹徒的真正身分,是尼爾外遇對象的老
公湯姆,他威脅尼爾夫妻倆的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自己被戴綠
帽而挾怨報復。至於第二個原因其實也是第二個真相,就是主謀正是
尼爾的妻子愛碧,她聯合湯姆自導自演了這一場綁架劇。最後愛碧對
先生尼爾說的那番話,尤以那句與片名呼應、扣人心弦的”Who breaks
a butterfly on a wheel?”(是誰在小題大作?)最具效果,最後
畫面一黑,結局留待觀眾想像,總算解開這部片為何在劇情簡介中被
歸類為「驚悚」的謎團(如果照整體劇情來看,根本只是懸疑動作片
嘛)。
片尾利用數個回想情節(愛碧與人質通電話、湯姆把提領出來的錢點
火丟進河裡、愛碧把文件交給尼爾敵對公司高層)揭示了一些伏筆,
並藉著對話透露尼爾過去在丹佛外遇過一次的事實,將愛碧的動機自
然呈現。然而,從真相揭發到影片結束不過數分鐘,如此倉促的結局
處理其實是兩面刃,因為短片段能收尾的伏筆實在有限,剩下的得留
待觀眾仔細回想,儘管餘味無窮,但觀眾能吸收到多少「餘味」就得
憑自己對先前情節的記憶了──除非看兩次,不過也得要那股餘味想
讓觀眾看兩次才行。
這也是我先前所說因禍得福的部分,因為早早就察覺結局可能使用的
模式,所以在觀賞時對每個伏筆都能注意並了然於胸,得以觀賞到細
膩的佈局。尤其是愛碧在被歹徒威脅時的行動、舉手投足之間表現的
驚恐、憤怒,與結局那腹黑的陰謀造成的反差「驚悚」效果,恐怕得
要仔細對照才能細細品味吧。
--
日本に桜の木がどれだけある。
どれだけ見て、どれだけ誉め称えた。
なのに、花が散ったら完全に無視だ。
——歌野晶午《葉桜の季節に君を想うということ》
--
即使用牛刀殺雞,也能精緻而完整──《贖命24小時》觀後感
又是一部帶有推理佈局的懸疑佳片。
開頭的情節就很有謎味:一對夫妻尼爾與愛碧,假日時把女兒留在家
並僱請保姆照顧,接著尼爾開車載妻子去赴約,自己之後要去公司加
班。然而車子發動後不久,一名神秘男子從後座突然現身,並拿槍指
著夫妻倆,宣稱已綁架家中的女兒,若要留女兒活命,接下來都得聽
從他的指示行動。
首先,夫妻倆都沒見過這個人。他到底是誰?還有,他綁架女兒、挾
持夫妻兩人卻只要求他們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謎味到這裡很自然地浮現了。以懸疑動作的類型影片來說,破題是
相當成功的。
描述綁架題材的電影、小說不勝枚舉,但劇情的焦點大部分都放在警
方、人質家屬與綁匪身上,他們經由不對稱的連絡方式通訊,隨後就
是家屬交付贖款、警方緝捕犯人的過程,偶爾還會穿插歹徒與人質在
逃亡之間的互動,諸如此類情節的影片可說是多到不勝枚舉。
但像是本片這樣,歹徒二話不說直接找上家屬並持槍威脅,要求贖命
的行動可說是相當罕見,甚至可以說,家中的女兒和車上的夫妻倆,
都變成他的「人質」了。此外還有另一項造成懸疑性之處,就是歹徒
對夫妻倆的要求與所採取的行動,都與一般的歹徒大相逕庭,當然,
影片最後會給個合理的解釋。如此把綁架的模式做個「對象」與「交
換條件」的轉變,具有試圖跳脫框架的味道。
看到這裡,如果是想去電影院看但還沒去的朋友,還是不要讀下去吧
。這部片是知道太多資訊,就會失去樂趣的類型。
(以下中後半部劇情嚴重洩漏,請斟酌閱讀)
我就是這樣(淚),因為事先得知「這部片具有意外性」的資訊,所
以從一開始就不自覺猜測本片的伏筆和意外性在哪裡,結果果然如自
己所料(大淚)。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也有因禍得福的味道,這點稍
後解釋。
結尾爆出了兩個真相:第一是歹徒的真正身分,是尼爾外遇對象的老
公湯姆,他威脅尼爾夫妻倆的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自己被戴綠
帽而挾怨報復。至於第二個原因其實也是第二個真相,就是主謀正是
尼爾的妻子愛碧,她聯合湯姆自導自演了這一場綁架劇。最後愛碧對
先生尼爾說的那番話,尤以那句與片名呼應、扣人心弦的”Who breaks
a butterfly on a wheel?”(是誰在小題大作?)最具效果,最後
畫面一黑,結局留待觀眾想像,總算解開這部片為何在劇情簡介中被
歸類為「驚悚」的謎團(如果照整體劇情來看,根本只是懸疑動作片
嘛)。
片尾利用數個回想情節(愛碧與人質通電話、湯姆把提領出來的錢點
火丟進河裡、愛碧把文件交給尼爾敵對公司高層)揭示了一些伏筆,
並藉著對話透露尼爾過去在丹佛外遇過一次的事實,將愛碧的動機自
然呈現。然而,從真相揭發到影片結束不過數分鐘,如此倉促的結局
處理其實是兩面刃,因為短片段能收尾的伏筆實在有限,剩下的得留
待觀眾仔細回想,儘管餘味無窮,但觀眾能吸收到多少「餘味」就得
憑自己對先前情節的記憶了──除非看兩次,不過也得要那股餘味想
讓觀眾看兩次才行。
這也是我先前所說因禍得福的部分,因為早早就察覺結局可能使用的
模式,所以在觀賞時對每個伏筆都能注意並了然於胸,得以觀賞到細
膩的佈局。尤其是愛碧在被歹徒威脅時的行動、舉手投足之間表現的
驚恐、憤怒,與結局那腹黑的陰謀造成的反差「驚悚」效果,恐怕得
要仔細對照才能細細品味吧。
--
日本に桜の木がどれだけある。
どれだけ見て、どれだけ誉め称えた。
なのに、花が散ったら完全に無視だ。
——歌野晶午《葉桜の季節に君を想うということ》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邊緣價值的逆襲─評《300壯士》(雷)
By Necoo
at 2007-09-16T22:06
at 2007-09-16T22:06
明日的記憶--世上最遙遠的距離
By Frederic
at 2007-09-16T21:31
at 2007-09-16T21:31
明日的記憶
By Gary
at 2007-09-16T21:15
at 2007-09-16T21:15
蜜月殺手
By Dinah
at 2007-09-16T20:33
at 2007-09-16T20:33
贖命24小時(後半有好雷)
By Caitlin
at 2007-09-15T23:41
at 2007-09-15T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