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星球》───當遊戲不只是遊戲(雷) - 電影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05-12-15T19:54

Table of Contents

Red: King me.
Andy Dufresne: Chess. Now there's a game of kings.
Red: What?
Andy Dufresne: Civilized. Strategic...
Red: ...and a total fuckin' mystery. I hate it.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刺激1995)


  自古以來,西方文明就存在一套以「遊戲」來培育領袖的悠久傳統。在遊戲中,講
謀略、講規則、講公平競爭,從玩耍中潛移默化地磨練玩家們的膽識、機智、以及運動
家風度。流傳到今日,最古老的幾種遊戲如西洋棋、橋牌等,依然是人們日常休閒娛樂
的一環;結合各式新科技媒介的遊戲仍然源源不絕地推陳出新。魔術方塊、樂高
(LEGO)玩具、彈子台、拼圖、五光十色的遊戲機、遊戲軟體等,要多複雜就有多複雜
、要多刺激就有多刺激,西方人似乎很「認真」地在搞各種大大小小的遊戲,藉以在玩
樂過程中啟發並教化各種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的小朋友。

  似乎在他們這套「從遊戲中學習」的教育哲學裏,遊戲從來就不純是拿來消遣、殺
時間用的。遊戲的確仍為娛樂效果而生,然而他們在遊戲上所寄託的「娛樂」還包括了
學習與成長。因此在這種初衷下所設計出來的遊戲,無可避免地都含說教成分。能否將
這樣的「說教」包裝成不那麼斧鑿分明、不那麼陳腔爛調,讓玩家們(players)在不
知不覺間毫無抗拒地吸收到遊戲所要「說教」的內容,並內化成日後「行為改變」的動
力,就是對遊戲設計者功力的考驗。

  華特與丹尼倆兄弟,在大家似乎都已經習以為常的「破碎家庭」中,自得其樂、自
得其憂地生活著。在「爸爸家」與「媽媽家」之間像候鳥一樣輪流居住,真正困擾著他
們的,大概也只有兄弟間三不五時出現的能力競爭和鬥嘴胡鬧。這樣的成長背景,其實
和以往的「正常家庭小朋友」是差不多的。十幾廿年前的小朋友一旦遭逢爸媽離婚,在
老師及同學的眼中,就會變成是個來自「問題家庭」的小孩,因為那時離婚家庭算「少
數特例」;現在離婚家庭「普及化」了,也就不再算「少數特例」,使得來自這種「破
碎家庭」小朋友反而較能自在地成長。

  剛開始小弟丹尼玩球打翻桌上的飲料、毀掉父親開會要用的重要圖稿,似乎是在向
同樣描述離婚家庭親子情的經典舊片「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致意。
舊作中,擔任繪圖員的達斯汀霍夫曼在幼子意外打翻飲料毀掉他重要圖稿後,只能悲情
苦命地熬夜趕工重畫,還得接受上司對倉促趕出來的圖稿百般奚落;《迷走星球》裏,
則擁抱數位時代的來臨───提姆羅賓斯飾演的單親爸爸面對被飲料毀掉的圖稿,只是
揚揚眉說道:「我還來得及在開會前用公司的電腦重印一張!」數位化,讓多少的悲情
與苦力就此煙消雲散。

  老爸早早出門後,白目又無聊到沒事找事做的小弟丹尼由地下室挖出一個神祕的古
老遊戲機,還是台上發條、類似「大富翁」,只不過改以星艦旅行為主題的遊戲機。每
次亂數決定前進的步數後,就會收到一張描述狀況的「卡片」。不可思議之處就在於卡
片上所印的每種「下場」和「狀況」都會真實發生,於是兩個小不點與不知情的思春期
刁蠻大姊就隨著遊戲的進行,一塊漂流到不知名的星系中接受一連串的震撼教育。「遊
戲」逼使人成長;「遊戲」制約出遵守規則的紀律與修養;「遊戲」培養出兄弟間互助
互信互愛的情誼;「遊戲」讓思春期的大姊對一向瞧不起的弟弟「另眼相看」;「遊戲
」激發出大無畏的勇氣與克服困難的毅力。當遊戲不只是遊戲,當遊戲成為說教的工具
之一,它還能否保有遊戲本身吸引人的特質?當一個遊戲成為一碗說教的大雜麵,它還
會好玩嗎?它還算得上是個「遊戲」嗎?

  洋人對於「遊戲」的定義,似乎與咱們大不相同。遊戲對他們而言,簡直都像是人
生的「縮影」───有任務、有難關、有挑戰、還有規則得遵守。咱們眼中的「遊戲」
則比較偏重於人生的「逃離」───在這個暫時忘卻生活諸苦的世界裏找到放鬆與休憩
、或抒發鬱鬱不平之氣、讓現實中無法填平的空缺得到補償。

節錄自超連結圖文檔:
http://www.wretch.cc/blog/TylerXu&article_id=2638875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05-12-15T23:45
你的[雷]標題因為長度出軌了 請修飾一下XD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05-12-20T08:45
謝謝提醒

Re: 有雷~想請問~~最後一次心動~~男主角最後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05-12-13T19:00
※ 引述《Zisch (Otaru)》之銘言: : ※ 引述《sufu (me or not)》之銘言: : : 這部電影結局給觀眾相當大的想像空間,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希望男主角能活下來. : : 當初在台北電影節看了這部片,結局真的令人相當震撼,不知不覺就被感動地掉下眼淚. : : 現在正上院線,強烈強烈 ...

風流教師霹靂妹:我們都不完美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05-12-13T01:26
就是這麼一個不知所云的片名,加上發福瑞絲薇斯朋嘴裡的馬修柏德瑞克,讓我三 番兩次與這部片擦肩而過,直到前兩天才狐疑地把它買回家,赫然發現編導竟是【 心的方向】與【尋找新方向】的亞歷山德潘恩,片名果然可以殺人,不可不慎。 果不期然,遍覽全片,只見教師不甚風流,妹也不算霹靂,這不是【美國 ...

聞天祥評深入絕地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05-12-13T00:33
「深入絕地」是一部很容易被低估的佳作。 影片一開始就透過激流滑艇、公路橫禍、以及女主角在醫院醒來的恐怖幻覺, 迅速建立它嚇人的基調。一年後當她看似平復地和其他五個女性友人一塊攀探 岩洞時,也沒變成勵志的運動電影,因為待她們進入黑暗的岩洞後,更加暴力 、血腥的煉獄體驗才傾巢而出。 耐人尋味的是這群女性所遭到 ...

有關水世界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05-12-12T01:29
※ 引述《fryan (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之銘言: : ※ 引述《thedeadearth (slayer)》之銘言: : : 在我印像中水世界是一位有名演員叫凱啥的自導自演的(是嗎??) : : 這部片花的錢多,可是評價超差的 : : 我是沒全看部看完 : : 這部片真的那麼爛嗎??爛在哪阿? : ...

迷走星球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5-12-11T21:29
趁著迷走星球還未下檔 我昨日跑去看了一遍 當然我也參考過之前板上的意見 正反都有 反面意見大致上是沒有新意 沒有驚喜之類的 不過因為野蠻遊戲給我的好印象 所以我還是抱持著懷疑的心情進去看 我覺得這是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當然他確實沒有帶給我野蠻遊戲的那種新奇與創意的感覺 但在這方面強求突破 我覺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