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的夏天》 李娜恩編劇專訪 - 韓劇

By Connor
at 2022-01-27T17:31
at 2022-01-27T17:31
Table of Contents
'那年,我們' 李娜恩編劇 "崔雄這個角色,是看著崔宇植的影片寫的" [EN:採訪①]
https://www.newsen.com/news_view.php?uid=202201271139322410
https://imgur.com/zGVd2bf
https://imgur.com/PUigOfq
最近劇終的SBS月火電視劇'那年,我們'講述分手的戀人因為高中時期拍攝的紀錄片爆紅,
被強制召回後展開的青春初戀逆行羅曼史。與10代時相遇的初戀,從多年戀愛、分手到重逢
且重拾愛情,劇中描繪的現實讓人心動,電視劇也備受喜愛。
曾執筆網路劇'全知單戀視角'、'戀愛未遂'的李娜恩編劇,透過'那年,我們'作為無線台的
迷你劇編劇出道,她在'那年,我們'講述了青春的成長、青澀的戀愛變得成熟的過程,這無
疑是一部成功的出道作。
第一部無線台迷你劇出道作在驚人的成功中結束,妳的感想如何?
▲還沒有完全結束的實感,第一次寫長篇作品又是在無線台播出讓我又擔心又緊張,能夠順
利結束非常感謝。其實是怎麼過來的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留下的是對所有人的謝意。
和金允珍導演的合作如何? 這也是導演的第一部無線台作品,兩位應該更合得來了吧?
▲和導演從剛開始計畫這部作品時就聊了很多,導演、我、企劃PD從開始就很自在地討論,
這是我們從頭開始合力完成的作品。第一部長篇作能夠遇到很多好人,讓我能更安心地做想
做的事。感謝他們,總是在我給他們看劇本時展現出像是我的頭號粉絲般的喜愛、對我說了
很多好話為我打氣,我才能寫完這16集。
'偶然間看了青春紀錄片獲得靈感',指的是EBS的'全校第1與全校倒數'嗎?
▲是的,偶然看見了那部紀錄片後,睡前的我反覆在想'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當時正
好在構思青春電視劇,覺得這樣的素材很棒於是和導演、製作人提起了,在那之後正式發揮
想像力開始動筆。最近那位全校倒數的朋友透過SNS和我聯繫了,問起電視劇的靈感是來自
他的故事嗎,我說是啊並且約好了要把劇本集送給他,知道他也看得很開心讓我心滿意足。
選角是最先考慮的是什麼呢?
▲我原本不是想著演員寫劇本的類型,但這次意外的在構思小雄這個角色時看了不少崔宇植
演員的採訪影片,除了演技之外也在'暑假'這樣的綜藝節目裡看見了他本人的魅力。如果是
擁有這些魅力的角色,應該能夠很好地表現出小雄,從這裡獲得了幫助後一邊想像著創造出
小雄。我其實沒有預期這個選角真的能實現,很榮幸能夠把劇本交給宇植演員。在想著延秀
時,周遭有人建議既然是和宇植演員搭檔,那多美演員再適合不過了。於是我找了影片看,
發現我好像完美地看見了延秀的樣子,兩位都是我心目中的最佳人選,能夠合作太好了。
妳怎麼看待演員們表現出的角色和演技呢?
▲決定合作之後我想著演員們撰寫劇本,結果他們的演出好到超出我的想像,賦予了角色比
我預期的還要更多的生命力。我總是很感謝他們也很害怕,擔心我是不是太早遇見了這些好
演員們,我的文句還有所不足,給他們這樣的劇本真的可以嗎。抱持擔憂與恐懼寫著劇本,
直到最終回播出後我依然覺得他們之於我來說是一群太優秀的演員。
有感受到電視劇的人氣嗎? 什麼時候最能切身感受到呢?
▲大概播出2、3週後有了一些實感,周遭的朋友、熟人主動聯絡我。剛開始我常會看留言,
但是因為我在這方面是容易受影響而悲喜交加的人,後來就不太看了。不過有許多人透過個
人SNS聯繫我,讓我感受到'真的有不少人在看這部電視劇呢'。
電視劇的迴響中,本人最滿足的是什麼呢?
有讓妳覺得對方真的知道妳想說什麼的反饋嗎?
▲劇終之後收到好多飽含真心的訊息,每當我看見有人說他被安慰了我都很感激。身為也正
在經歷這個時期的人,我曾想過這會不會只是我的煩惱、會不會其實我是個奇怪的人,看到
大家發來的訊息讓我知道也有人和我有一樣的煩惱、受過一樣的傷。當他們說自己獲得安慰
時,我才覺得我寫這部電視劇的理由終於完整了。
以崔雄和國延秀的夫婦紀錄片結尾,被稱讚是'完美Ending',這是一開始就想好的嗎?
▲沒有想好就開始寫了,因為沒有設想的結局,一切都有許多想像空間。我一邊寫一邊投入
延秀與小雄的感情,因為太投入了有些辛苦,他們兩個人反而給了我很多的安慰。從後半部
開始,我覺得這些給我好多安慰的人物們都一定要幸福,希望他們兩人比誰都幸福、美好的
樣子也可以成為許多人的慰藉。
沒有人物間的矛盾結構、重大事件,用平淡的日常引領故事前進。
純粹以人物們的感情線推動16集的劇情會不會很困難?
▲其實我不覺得困難,因為我至今都是都是跟隨著感情線在寫劇本,但儘管我不覺得這樣寫
劇本困難,還是無法避免會擔心。身旁的製作人和導演也曾經問過我,'像這樣沒有重大事
件真的沒有關係嗎?',多虧了兩位信任我、帶領我,告訴我'這就是我們的電視劇,沒有重
大事件也能說好故事'。我才能夠展現出沒有事件、矛盾結構,不刺激的電視劇,證明這樣
的電視劇是存在的。
身為創作者,在寫劇本時最苦惱或最有壓力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呢?
▲剛開始興奮地開啟故事,到了苦惱這些朋友們的故事該如何結束、該怎麼讓他們成長的時
候是我壓力最大的時候。因為這也是我的一部分,我猶豫著是不是要把我該怎麼成長的訊息
也融入其中。在寫劇本的過程中,人物們所說的台詞告訴我'他這樣成長就行了',給了我解
答讓我度過了難關。
劇中人物的家庭關係或多或少有些曲折,這樣設定的理由是什麼呢?
▲家務事是最普遍的,對我和我的朋友們來說都是。一開始我們不知道對方的心理話,總是
覺得各自都過得很好,爾後吐露了內心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務事。家人總是以愛憎交
織的形式來到我們身邊,我認為青春的苦惱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家庭,這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敘
事,於是我給了人物們一些他們的家務事。
特地設定了季節感有什麼理由嗎?
▲當我們談論青春,要是缺少了季節好像就難以想像。學生時期的我總覺得夏天好長,在那
之中我尤其想談及高中時期的初夏時節,表面上看起來是枯燥乏味的時期,但那似乎正是最
像我們的時期了。電視劇一開始被我取名叫'喜歡初夏',可見我有多麼想訴說青春裡的初夏
時節。
有一定要合作的演員嗎?
▲我有了和崔宇植演員再次合作的確信,等我有了更好的文字、和這次不一樣的故事時,我
會再去找宇植演員的。
'那年,我們' 李娜恩編劇"對愛情戲沒有抵抗力,每個場面都讓我起雞皮疙瘩"[EN:採訪②]
https://www.newsen.com/news_view.php?uid=202201271152092410
https://imgur.com/6mKI1dE
https://imgur.com/vbUEteu
從'全知單戀視角'、'戀愛未遂'到'那年,我們',都是青春羅曼史體裁,有偏好的原因嗎?
▲目前為止我寫的都是青春羅曼史,最簡單的理由是我正處在這個年齡,這是我最了解也最
苦惱的青春。因為想寫最了解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是青春羅曼史。比起在第一部迷你劇編造
一個巨大的故事,我認為應該寫我擁有的、擅長的故事才對。這並不是執著於寫青春羅曼史
的意思,我現在也邁入30代了,我想繼續醞釀出符合自己年齡的故事。
青澀的青年們的感情引起許多共鳴,在寫劇本時是怎麼抓住這些點的?
電視劇是融入了本人的經驗嗎?
▲我不認為自己是擁有出眾技巧和能力的編劇,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優點,也就是我正在經歷
那樣的時期。用貼近現實的語言才能引起共鳴,有我的經驗在內,所以我的朋友跟熟人們經
常和我說電視劇真的太像我自己的故事了,也有人和我說這樣感覺好累。我想是因為裡面有
我的故事,也有一點朋友們的故事,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太過現實了吧。
最喜歡的台詞還有親自選出的名場面是什麼呢?
▲傾注所有心力,哭著寫出來的台詞是第6集結尾,小雄在延秀家門口說出'我們這樣對嗎?'
的台詞。我想讓小雄對延秀說出帥氣的話,於是讓他去了延秀家門口,但我卻想不出後續。
試著寫些帥氣的話,卻都沒有觸動內心的感覺。於是我轉念想,如果是我會說什麼,就這樣
投入其中,寫了具有現實性的台詞。台詞很平凡、未經修飾,因此更有真實性,我覺得如果
用這一句台詞來替我們電視劇找到定位也不為過。至於名場面是11集結尾小雄躺在地上,對
延秀娓娓道來自己的過去,這是小雄第一次說出口的場面。聽了小雄的話後,延秀給了他一
個吻,我認為這是最完整表現了兩人關係的場面,所以選擇它作為名場面。
鄭彩蘭與金志雄的loveline是開放式結局,金聖喆演員說他希望是Happy Ending,
彩蘭和志雄最後怎麼樣了呢?
▲如果要我給個答案的話,我害怕破壞大家的想像所以要很謹慎。我心目中的彩蘭,是個堅
定的人,也是一步步展現自己內心的人,因為志雄也成為了堅強的大人,我覺得兩個人之間
可以開啟全新的第2章。我也積極、開心地期盼著。
在一切都很自然的電視劇裡,有些評論認為NJ特別的不自然。
編劇想透過NJ展現、想透過她說的是什麼呢?
▲我的技巧好像還不夠成熟。的確有想說的話,小雄、延秀、志雄一起度過學生時期,這是
一個既普遍又平凡的過程,但是也有一些人的青春是沒有經歷那些過程的,於是我思考著該
用什麼模樣去表現出那些人。我選擇了從小就開始工作,錯過了種種平凡的職業,把角色設
定為偶像。因為和另外三個人不同、相距甚遠,所以我也擔心過會欠缺現實性,但是那個樣
子正好就是我希望NJ能表現出來的。這樣的青年也在孤軍奮戰著,她也渴望平凡,她也有成
長的面貌。
青春羅曼史的台詞一不小心就會顯得幼稚,這方面應該也苦惱過吧,
在撰寫核心台詞時最看重的關鍵是什麼呢?
▲看我的台詞會發現,它們並不是很特別。不帥氣、沒有精心雕琢,我不是花很多時間寫台
詞的類型,我覺得台詞要在適當的位置才能發揮它的力量,所以我更煩惱的是整個情境的構
成。建立了情境後,再加上適當的台詞,我想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充滿現實性的評價。我有
努力不寫得太肉麻。
劇本集已經預計要出版了,妳認為觀眾們喜歡劇中台詞的原因是什麼呢?
▲可能因為那些是我說過或聽過的話,所以大家也喜歡吧。不知道大家日後看劇本集時,會
不會是用看我的日記本的感覺在看呢?
後半段小雄與延秀復合後,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愛情戲獲得熱烈迴響,以觀眾立場來看的話,
哪一場是最佳的雞皮疙瘩誘發戲呢?
▲我覺得我對愛情戲沒有抵抗力,寫12、13集時好累啊。因為每一個場面都好肉麻,我盡量
讓它們不那麼肉麻,依然保有真實性。雖然都讓我起雞皮疙瘩,但'幫貓咪繫鈴噹'和'要喝
紅棗茶嗎?'應該是其中之最吧。(笑)
從高中時期到出社會,講述著青春的煩惱,有想透過電視劇傳遞的故事或訊息嗎?
▲我想說的話都在最後一集了,主角就是我們。就如同'那年,我們'這個劇名,我想帶給青
年們的訊息都在裡面了。我在回顧自己的20代和青春時也覺得沒什麼,但是看見成為彼此的
紀錄的朋友、家人亦或是任何人,總會感受到安慰及喜悅。或許覺得自己的人生沒什麼,但
是環顧四周後會發現其實很特別不是嗎?
小雄在16集說出了'我愛你'
▲小雄因為內心的傷口,害怕表達他的愛。因為害怕被拋棄,如果付出了一切卻又被拋下該
怎麼辦,他不得不感到恐懼。雖然感受得到他的愛,但要說出口需要一點時間。等到小雄能
夠豪無顧忌地說出'我愛你'時,那就代表他真的成長了,所以這是我很珍惜使用的台詞。
延秀對小雄提出分手時的理由沒有明說
▲延秀是帶著自卑提出分手的,我也苦惱過究竟該不該跟小雄說,讓過去留在過去也是我得
到的其中一個解答,當然小雄在延秀終於說出'我好累'的時候已經懂了一切。他們能夠互相
安慰並一起成長,我認為沒有必要過於具體的把延秀的傷口掀開作說明。
有印象最深刻的電視劇或是自己也想嘗試的作品嗎?
▲我沒有正式學過電視劇的寫法、語法,因為沒有經過訓練,讓我對寫劇本這件事感到一片
茫然時,我無意間找來看的劇本集是盧熙京編劇的'他們生活的世界'。對我來說,盧熙京編
劇的作品是教科書般的電視劇,我非常尊敬她,也想學著拓寬我的故事。現在已經寫了很多
平靜、美麗的作品,有了想狂放一點去表現的野心。我常看'去X的世界末日'、'安眠書店'
這類作品,也想嘗試毫無顧忌地去表現人類的原始想法。
最後請對觀眾們說句話
▲我寫的故事並不帥氣也不雄偉,而是細微的故事。我在寫的時候曾一邊焦慮著,有人會看
這樣的故事嗎? 有超出我預期的好多人喜歡、收看,並替我打氣,讓我非常感動。這是一個
沒有你們就不復存在的職業,好感謝大家,希望大家能夠一直陪伴我。
下面是新增的內容
不同媒體發布的訪談內容稍有不同,補充一些我覺得有意思的部分。
(這邊就不全部翻了,擷取一些片段)
https://www.news1.kr/articles/?4568240
那個場面是怎麼想到的呢? (指的是編劇提及的11集後記)
其實是爸爸曾對我開過的玩笑,他讓我躺在大樓前並說'數數看有幾層樓吧',當然我爸爸沒
有拋棄我。(笑) 當時我數完了63大廈後發現爸爸不在我面前了,他好像在跟我開玩笑,但
是我當時真的嚇到了,所以一直記到現在。就這樣,這個回憶成為了小雄心理創傷的來源。
小雄之所以選擇畫建築物正是因為它們不會動,雖然他也畫不會動的樹木,但在市中心建築
物是最顯眼的,這一幕就是林立的大樓們和小雄的創傷相遇的畫面。
https://www.news1.kr/articles/?4568243
副標題使用電影名稱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電視劇的素材包含了紀錄片,裡面講述關於人的故事。其實電視劇也是一樣,訴說
著人的故事。於是我心想還有什麼也是在講人呢,就想起了電影,用電影名稱作了副標題。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人生能夠像電影一樣。
出現在劇中各處的書也吸引了人們的視線
劇裡出現的書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7集後記小雄和延秀對話時出現的《查拉圖斯
特拉如是說》,真的是讓我記憶猶新的一本書。可以說我是引用了其中永恆輪迴的觀念,將
它貫穿在電視劇裡。時間無限反覆這一點,正好對應小雄和延秀10年的旅程。
根據永恆輪迴的說法,在反覆的人生中感受到的後悔似乎成為了劇情的中心?
我所著重的後悔,是許多人在愛情中都有過的'早知道那時候就盡全力去愛'、'應該緊緊抓
住的',諸如此類的後悔,這在小雄和延秀身上都看得到。此外,關於家庭的敘事也是,家
庭是怎麼對我產生影響的、如何表達對家人的情感都是我苦惱的部分,而這些苦惱也都體現
在人物們的身上。
崔雄的筆名'高午'的由來,以及努亞(郭東延 飾)這個對立人物的名字由來是什麼呢?
小雄的筆名是以孤單的感覺去取的,想要取一個既陌生又孤獨的名字,最後想到了高午這個
承載著寂寞和孤獨的文字。努亞是從高午這個名字中把母音和子音稍微轉動一下而取的,兩
個人雖有相似之處,但高午是孤獨的,而努亞名字的母音向外,藉此表現他外向的個性。
(關於這部分,看得懂韓文應該就能懂)
--
https://www.newsen.com/news_view.php?uid=202201271139322410
https://imgur.com/zGVd2bf
https://imgur.com/PUigOfq
最近劇終的SBS月火電視劇'那年,我們'講述分手的戀人因為高中時期拍攝的紀錄片爆紅,
被強制召回後展開的青春初戀逆行羅曼史。與10代時相遇的初戀,從多年戀愛、分手到重逢
且重拾愛情,劇中描繪的現實讓人心動,電視劇也備受喜愛。
曾執筆網路劇'全知單戀視角'、'戀愛未遂'的李娜恩編劇,透過'那年,我們'作為無線台的
迷你劇編劇出道,她在'那年,我們'講述了青春的成長、青澀的戀愛變得成熟的過程,這無
疑是一部成功的出道作。
第一部無線台迷你劇出道作在驚人的成功中結束,妳的感想如何?
▲還沒有完全結束的實感,第一次寫長篇作品又是在無線台播出讓我又擔心又緊張,能夠順
利結束非常感謝。其實是怎麼過來的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留下的是對所有人的謝意。
和金允珍導演的合作如何? 這也是導演的第一部無線台作品,兩位應該更合得來了吧?
▲和導演從剛開始計畫這部作品時就聊了很多,導演、我、企劃PD從開始就很自在地討論,
這是我們從頭開始合力完成的作品。第一部長篇作能夠遇到很多好人,讓我能更安心地做想
做的事。感謝他們,總是在我給他們看劇本時展現出像是我的頭號粉絲般的喜愛、對我說了
很多好話為我打氣,我才能寫完這16集。
'偶然間看了青春紀錄片獲得靈感',指的是EBS的'全校第1與全校倒數'嗎?
▲是的,偶然看見了那部紀錄片後,睡前的我反覆在想'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當時正
好在構思青春電視劇,覺得這樣的素材很棒於是和導演、製作人提起了,在那之後正式發揮
想像力開始動筆。最近那位全校倒數的朋友透過SNS和我聯繫了,問起電視劇的靈感是來自
他的故事嗎,我說是啊並且約好了要把劇本集送給他,知道他也看得很開心讓我心滿意足。
選角是最先考慮的是什麼呢?
▲我原本不是想著演員寫劇本的類型,但這次意外的在構思小雄這個角色時看了不少崔宇植
演員的採訪影片,除了演技之外也在'暑假'這樣的綜藝節目裡看見了他本人的魅力。如果是
擁有這些魅力的角色,應該能夠很好地表現出小雄,從這裡獲得了幫助後一邊想像著創造出
小雄。我其實沒有預期這個選角真的能實現,很榮幸能夠把劇本交給宇植演員。在想著延秀
時,周遭有人建議既然是和宇植演員搭檔,那多美演員再適合不過了。於是我找了影片看,
發現我好像完美地看見了延秀的樣子,兩位都是我心目中的最佳人選,能夠合作太好了。
妳怎麼看待演員們表現出的角色和演技呢?
▲決定合作之後我想著演員們撰寫劇本,結果他們的演出好到超出我的想像,賦予了角色比
我預期的還要更多的生命力。我總是很感謝他們也很害怕,擔心我是不是太早遇見了這些好
演員們,我的文句還有所不足,給他們這樣的劇本真的可以嗎。抱持擔憂與恐懼寫著劇本,
直到最終回播出後我依然覺得他們之於我來說是一群太優秀的演員。
有感受到電視劇的人氣嗎? 什麼時候最能切身感受到呢?
▲大概播出2、3週後有了一些實感,周遭的朋友、熟人主動聯絡我。剛開始我常會看留言,
但是因為我在這方面是容易受影響而悲喜交加的人,後來就不太看了。不過有許多人透過個
人SNS聯繫我,讓我感受到'真的有不少人在看這部電視劇呢'。
電視劇的迴響中,本人最滿足的是什麼呢?
有讓妳覺得對方真的知道妳想說什麼的反饋嗎?
▲劇終之後收到好多飽含真心的訊息,每當我看見有人說他被安慰了我都很感激。身為也正
在經歷這個時期的人,我曾想過這會不會只是我的煩惱、會不會其實我是個奇怪的人,看到
大家發來的訊息讓我知道也有人和我有一樣的煩惱、受過一樣的傷。當他們說自己獲得安慰
時,我才覺得我寫這部電視劇的理由終於完整了。
以崔雄和國延秀的夫婦紀錄片結尾,被稱讚是'完美Ending',這是一開始就想好的嗎?
▲沒有想好就開始寫了,因為沒有設想的結局,一切都有許多想像空間。我一邊寫一邊投入
延秀與小雄的感情,因為太投入了有些辛苦,他們兩個人反而給了我很多的安慰。從後半部
開始,我覺得這些給我好多安慰的人物們都一定要幸福,希望他們兩人比誰都幸福、美好的
樣子也可以成為許多人的慰藉。
沒有人物間的矛盾結構、重大事件,用平淡的日常引領故事前進。
純粹以人物們的感情線推動16集的劇情會不會很困難?
▲其實我不覺得困難,因為我至今都是都是跟隨著感情線在寫劇本,但儘管我不覺得這樣寫
劇本困難,還是無法避免會擔心。身旁的製作人和導演也曾經問過我,'像這樣沒有重大事
件真的沒有關係嗎?',多虧了兩位信任我、帶領我,告訴我'這就是我們的電視劇,沒有重
大事件也能說好故事'。我才能夠展現出沒有事件、矛盾結構,不刺激的電視劇,證明這樣
的電視劇是存在的。
身為創作者,在寫劇本時最苦惱或最有壓力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呢?
▲剛開始興奮地開啟故事,到了苦惱這些朋友們的故事該如何結束、該怎麼讓他們成長的時
候是我壓力最大的時候。因為這也是我的一部分,我猶豫著是不是要把我該怎麼成長的訊息
也融入其中。在寫劇本的過程中,人物們所說的台詞告訴我'他這樣成長就行了',給了我解
答讓我度過了難關。
劇中人物的家庭關係或多或少有些曲折,這樣設定的理由是什麼呢?
▲家務事是最普遍的,對我和我的朋友們來說都是。一開始我們不知道對方的心理話,總是
覺得各自都過得很好,爾後吐露了內心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務事。家人總是以愛憎交
織的形式來到我們身邊,我認為青春的苦惱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家庭,這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敘
事,於是我給了人物們一些他們的家務事。
特地設定了季節感有什麼理由嗎?
▲當我們談論青春,要是缺少了季節好像就難以想像。學生時期的我總覺得夏天好長,在那
之中我尤其想談及高中時期的初夏時節,表面上看起來是枯燥乏味的時期,但那似乎正是最
像我們的時期了。電視劇一開始被我取名叫'喜歡初夏',可見我有多麼想訴說青春裡的初夏
時節。
有一定要合作的演員嗎?
▲我有了和崔宇植演員再次合作的確信,等我有了更好的文字、和這次不一樣的故事時,我
會再去找宇植演員的。
'那年,我們' 李娜恩編劇"對愛情戲沒有抵抗力,每個場面都讓我起雞皮疙瘩"[EN:採訪②]
https://www.newsen.com/news_view.php?uid=202201271152092410
https://imgur.com/6mKI1dE
https://imgur.com/vbUEteu
從'全知單戀視角'、'戀愛未遂'到'那年,我們',都是青春羅曼史體裁,有偏好的原因嗎?
▲目前為止我寫的都是青春羅曼史,最簡單的理由是我正處在這個年齡,這是我最了解也最
苦惱的青春。因為想寫最了解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是青春羅曼史。比起在第一部迷你劇編造
一個巨大的故事,我認為應該寫我擁有的、擅長的故事才對。這並不是執著於寫青春羅曼史
的意思,我現在也邁入30代了,我想繼續醞釀出符合自己年齡的故事。
青澀的青年們的感情引起許多共鳴,在寫劇本時是怎麼抓住這些點的?
電視劇是融入了本人的經驗嗎?
▲我不認為自己是擁有出眾技巧和能力的編劇,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優點,也就是我正在經歷
那樣的時期。用貼近現實的語言才能引起共鳴,有我的經驗在內,所以我的朋友跟熟人們經
常和我說電視劇真的太像我自己的故事了,也有人和我說這樣感覺好累。我想是因為裡面有
我的故事,也有一點朋友們的故事,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太過現實了吧。
最喜歡的台詞還有親自選出的名場面是什麼呢?
▲傾注所有心力,哭著寫出來的台詞是第6集結尾,小雄在延秀家門口說出'我們這樣對嗎?'
的台詞。我想讓小雄對延秀說出帥氣的話,於是讓他去了延秀家門口,但我卻想不出後續。
試著寫些帥氣的話,卻都沒有觸動內心的感覺。於是我轉念想,如果是我會說什麼,就這樣
投入其中,寫了具有現實性的台詞。台詞很平凡、未經修飾,因此更有真實性,我覺得如果
用這一句台詞來替我們電視劇找到定位也不為過。至於名場面是11集結尾小雄躺在地上,對
延秀娓娓道來自己的過去,這是小雄第一次說出口的場面。聽了小雄的話後,延秀給了他一
個吻,我認為這是最完整表現了兩人關係的場面,所以選擇它作為名場面。
鄭彩蘭與金志雄的loveline是開放式結局,金聖喆演員說他希望是Happy Ending,
彩蘭和志雄最後怎麼樣了呢?
▲如果要我給個答案的話,我害怕破壞大家的想像所以要很謹慎。我心目中的彩蘭,是個堅
定的人,也是一步步展現自己內心的人,因為志雄也成為了堅強的大人,我覺得兩個人之間
可以開啟全新的第2章。我也積極、開心地期盼著。
在一切都很自然的電視劇裡,有些評論認為NJ特別的不自然。
編劇想透過NJ展現、想透過她說的是什麼呢?
▲我的技巧好像還不夠成熟。的確有想說的話,小雄、延秀、志雄一起度過學生時期,這是
一個既普遍又平凡的過程,但是也有一些人的青春是沒有經歷那些過程的,於是我思考著該
用什麼模樣去表現出那些人。我選擇了從小就開始工作,錯過了種種平凡的職業,把角色設
定為偶像。因為和另外三個人不同、相距甚遠,所以我也擔心過會欠缺現實性,但是那個樣
子正好就是我希望NJ能表現出來的。這樣的青年也在孤軍奮戰著,她也渴望平凡,她也有成
長的面貌。
青春羅曼史的台詞一不小心就會顯得幼稚,這方面應該也苦惱過吧,
在撰寫核心台詞時最看重的關鍵是什麼呢?
▲看我的台詞會發現,它們並不是很特別。不帥氣、沒有精心雕琢,我不是花很多時間寫台
詞的類型,我覺得台詞要在適當的位置才能發揮它的力量,所以我更煩惱的是整個情境的構
成。建立了情境後,再加上適當的台詞,我想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充滿現實性的評價。我有
努力不寫得太肉麻。
劇本集已經預計要出版了,妳認為觀眾們喜歡劇中台詞的原因是什麼呢?
▲可能因為那些是我說過或聽過的話,所以大家也喜歡吧。不知道大家日後看劇本集時,會
不會是用看我的日記本的感覺在看呢?
後半段小雄與延秀復合後,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愛情戲獲得熱烈迴響,以觀眾立場來看的話,
哪一場是最佳的雞皮疙瘩誘發戲呢?
▲我覺得我對愛情戲沒有抵抗力,寫12、13集時好累啊。因為每一個場面都好肉麻,我盡量
讓它們不那麼肉麻,依然保有真實性。雖然都讓我起雞皮疙瘩,但'幫貓咪繫鈴噹'和'要喝
紅棗茶嗎?'應該是其中之最吧。(笑)
從高中時期到出社會,講述著青春的煩惱,有想透過電視劇傳遞的故事或訊息嗎?
▲我想說的話都在最後一集了,主角就是我們。就如同'那年,我們'這個劇名,我想帶給青
年們的訊息都在裡面了。我在回顧自己的20代和青春時也覺得沒什麼,但是看見成為彼此的
紀錄的朋友、家人亦或是任何人,總會感受到安慰及喜悅。或許覺得自己的人生沒什麼,但
是環顧四周後會發現其實很特別不是嗎?
小雄在16集說出了'我愛你'
▲小雄因為內心的傷口,害怕表達他的愛。因為害怕被拋棄,如果付出了一切卻又被拋下該
怎麼辦,他不得不感到恐懼。雖然感受得到他的愛,但要說出口需要一點時間。等到小雄能
夠豪無顧忌地說出'我愛你'時,那就代表他真的成長了,所以這是我很珍惜使用的台詞。
延秀對小雄提出分手時的理由沒有明說
▲延秀是帶著自卑提出分手的,我也苦惱過究竟該不該跟小雄說,讓過去留在過去也是我得
到的其中一個解答,當然小雄在延秀終於說出'我好累'的時候已經懂了一切。他們能夠互相
安慰並一起成長,我認為沒有必要過於具體的把延秀的傷口掀開作說明。
有印象最深刻的電視劇或是自己也想嘗試的作品嗎?
▲我沒有正式學過電視劇的寫法、語法,因為沒有經過訓練,讓我對寫劇本這件事感到一片
茫然時,我無意間找來看的劇本集是盧熙京編劇的'他們生活的世界'。對我來說,盧熙京編
劇的作品是教科書般的電視劇,我非常尊敬她,也想學著拓寬我的故事。現在已經寫了很多
平靜、美麗的作品,有了想狂放一點去表現的野心。我常看'去X的世界末日'、'安眠書店'
這類作品,也想嘗試毫無顧忌地去表現人類的原始想法。
最後請對觀眾們說句話
▲我寫的故事並不帥氣也不雄偉,而是細微的故事。我在寫的時候曾一邊焦慮著,有人會看
這樣的故事嗎? 有超出我預期的好多人喜歡、收看,並替我打氣,讓我非常感動。這是一個
沒有你們就不復存在的職業,好感謝大家,希望大家能夠一直陪伴我。
下面是新增的內容
不同媒體發布的訪談內容稍有不同,補充一些我覺得有意思的部分。
(這邊就不全部翻了,擷取一些片段)
https://www.news1.kr/articles/?4568240
那個場面是怎麼想到的呢? (指的是編劇提及的11集後記)
其實是爸爸曾對我開過的玩笑,他讓我躺在大樓前並說'數數看有幾層樓吧',當然我爸爸沒
有拋棄我。(笑) 當時我數完了63大廈後發現爸爸不在我面前了,他好像在跟我開玩笑,但
是我當時真的嚇到了,所以一直記到現在。就這樣,這個回憶成為了小雄心理創傷的來源。
小雄之所以選擇畫建築物正是因為它們不會動,雖然他也畫不會動的樹木,但在市中心建築
物是最顯眼的,這一幕就是林立的大樓們和小雄的創傷相遇的畫面。
https://www.news1.kr/articles/?4568243
副標題使用電影名稱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電視劇的素材包含了紀錄片,裡面講述關於人的故事。其實電視劇也是一樣,訴說
著人的故事。於是我心想還有什麼也是在講人呢,就想起了電影,用電影名稱作了副標題。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人生能夠像電影一樣。
出現在劇中各處的書也吸引了人們的視線
劇裡出現的書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7集後記小雄和延秀對話時出現的《查拉圖斯
特拉如是說》,真的是讓我記憶猶新的一本書。可以說我是引用了其中永恆輪迴的觀念,將
它貫穿在電視劇裡。時間無限反覆這一點,正好對應小雄和延秀10年的旅程。
根據永恆輪迴的說法,在反覆的人生中感受到的後悔似乎成為了劇情的中心?
我所著重的後悔,是許多人在愛情中都有過的'早知道那時候就盡全力去愛'、'應該緊緊抓
住的',諸如此類的後悔,這在小雄和延秀身上都看得到。此外,關於家庭的敘事也是,家
庭是怎麼對我產生影響的、如何表達對家人的情感都是我苦惱的部分,而這些苦惱也都體現
在人物們的身上。
崔雄的筆名'高午'的由來,以及努亞(郭東延 飾)這個對立人物的名字由來是什麼呢?
小雄的筆名是以孤單的感覺去取的,想要取一個既陌生又孤獨的名字,最後想到了高午這個
承載著寂寞和孤獨的文字。努亞是從高午這個名字中把母音和子音稍微轉動一下而取的,兩
個人雖有相似之處,但高午是孤獨的,而努亞名字的母音向外,藉此表現他外向的個性。
(關於這部分,看得懂韓文應該就能懂)
--
Tags:
韓劇
All Comments

By Hedda
at 2022-01-31T11:40
at 2022-01-31T11:40

By Kam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Rebecc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Caitlin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Lily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Lucy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James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Donn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Megan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Daph Bay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Yedd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Regin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Zann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Jacky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Hedy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Susan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Todd Johnson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Wallis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William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Jack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Ingrid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Quintin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Earth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Valerie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Noah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Callum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Todd Johnson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Olg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Doris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Gary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Yedd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Genevieve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Noah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Emily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Emm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Sierra Rose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Emm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Hedd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Yuri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Briann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Un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Ivy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Faithe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Puput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Tristan Cohan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Rosalind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Charlotte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Sandy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Robert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Irm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Tristan Cohan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Candice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Oliver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Deli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Kam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Catherine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Hedda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William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By Andrew
at 2022-02-02T00:33
at 2022-02-02T00:33

By Emma
at 2022-01-29T06:24
at 2022-01-29T06:24
Related Posts
那年我們的夏天 全劇原聲帶配樂 分享 雷

By Tracy
at 2022-01-27T17:14
at 2022-01-27T17:14
李善均、李裕英《Dr.Brain 》將製作第二

By Susan
at 2022-01-27T13:14
at 2022-01-27T13:14
《那年,我們的夏天》 盧正義終映專訪

By Jacky
at 2022-01-27T12:25
at 2022-01-27T12:25
裴賢聖演出史劇《傘》

By Necoo
at 2022-01-27T11:05
at 2022-01-27T11:05
徐玄《盜賊:刀的聲音》討論中

By Isla
at 2022-01-27T10:54
at 2022-01-27T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