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編劇王宛平不喜歡寫瑣碎的婚戀題材 - 陸劇

By Rosalind
at 2009-06-05T21:18
at 2009-06-05T21:18
Table of Contents
喜歡《金婚》與《甜蜜蜜》的版友不妨看看這篇新聞
==
《金婚》編劇王宛平不喜歡寫瑣碎的婚戀題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00:52 東方早報
王宛平,從改編《激情燃燒的歲月》時的默默無聞,到編劇《金婚》後的
聲名鵲起,她已經成為國內“婚姻題材金牌編劇”,進入“10萬元編劇俱樂部
(一集10萬元酬勞)”。不過這一切在王宛平眼中都“無所謂”,她說:“關注
婚戀,是沒有選擇的選擇。”王宛平不喜歡寫生活中的鷄毛蒜皮,她想嘗試戰
爭題材,想寫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
安全感是女人在婚姻中的一個永遠的話題。對于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永遠
是女人要獨立,即便是出生在上世紀30年代的文麗(《金婚》主人公),她也有
自己的事業、愛好和朋友。女人要想在婚姻中得到真正的安全感,最終還是得
靠自己。——王宛平談女人與婚姻
第一部小說出版就失業
王宛平出生在部隊大院裏,15歲那年,當了通信兵。復員回北京後,她又
當上車床工。高考恢復後,王宛平考上吉林大學,後來又讀了中央戲劇學院的
碩士。畢業時,王宛平選擇留校,理由很簡單:做老師不用坐班,還有時間寫
作。她的“小算盤”是,像《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那樣,只要小說一出名
,就馬上辭職。
1995年,王宛平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出版了,但她也下崗了,因為被小說的
主人公原型狀告侵犯隱私。那時,她一人帶著10歲的女兒,走到了生活的拐角
。回憶起那段日子,王宛平感嘆道:“寫小說真不容易,好不容易發一個吧,
還惹事。”
離開講台後的王宛平在一家雜志社任職,逐漸成為小有名氣的作家。這時
,中央戲劇學院又請王宛平回去當老師。在學校裏,她被學生稱為最酷的老師
。一身黑衣黑褲加上大墨鏡,常常獨來獨往,上課的時候,眼睛是看著天花板
的。雖然王宛平自覺不受學生喜歡,但令她走上編劇之路的,正是她的學生,
“別人是老師給學生找活兒,我是學生給老師找活兒。”2001年,在學生史航
的推薦下,王宛平參與了電視劇《曼谷雨季》的創作。
想寫戰爭題材
回看王宛平《金婚》之前的創作,《甜蜜蜜》、《幸福像花兒一樣》,每
一部都滲入了一些婚戀題材的元素。“實際上,關注婚戀,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王宛平無奈地說,“沒辦法,你是女的,別人就會認為你擅長寫婚戀題材
,就會找你來寫。”提及《金婚》的成功,王宛平雖然很高興,但她說:“其
實我不太喜歡寫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像《幸福像花兒一樣》和《甜蜜蜜》是我
喜歡寫的,它們寫的是我們這代人的情感狀態,我們的理想和熱情。雖然離現
實生活比較遠,但更浪漫、更熱烈一點。”
有著“半個婚戀專家”之譽的王宛平直言,“我不喜歡被定位為婚姻題材
專業戶,我希望寫作和表達的不僅是婚姻,而是範疇更大一點的情感類題材,
所有人類情感我都希望能嘗試寫一寫。”她還補充道:“帶有男人氣質的戰爭
題材劇成為我近期創作的目標。我出生于一個軍人家庭,一直有著強烈的英雄
主義情結,而我個人尤其對‘神槍手’有著特殊的感情。我希望嘗試更多的題
材,我更喜歡寫那種愛恨情仇很極致的、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
最大驕傲是女兒丁丁
與所有普通家長一樣,讓王宛平最驕傲的並不是自己的成功,她在自己的
簡歷最後這樣寫道:“最大驕傲是女兒丁丁的文學天賦超過老媽;最大幸福是
母女搭檔,行走天涯。”
王宛平的女兒丁丁已經出版了自己的校園小說《小牲口》,很多業內人士
對丁丁的評價是“她的文學才華超過了她母親”。在即將開拍的《金婚 2》中
,丁丁也有協助媽媽,參與編劇。
談到自己的婚姻,王宛平一笑而過,“我自己婚姻不順利,不成功,也不
想多談。不過,我自己的坎坷不代表我不向往不相信,我確信世上有成功美滿
幸福的婚姻。”
Q&A
寫《金婚2》壓力太大
早報:有評論說您是編劇圈裏的“婚姻題材專業戶”,《金婚》堪比《渴
望》等等,您怎麽看這些評價?
王宛平(以下簡稱“王”):《渴望》是一部情節劇,《金婚》更在意細節
和人物心理狀態,並且還有浪漫元素。我覺得《金婚》是給那些對情感生活有
體驗的人看的。
早報:您偏愛哪部自己的作品?
王:我最愛的是《甜蜜蜜》,因為這是我寫得最有感覺的一部作品。劇本
中也加入了我真實生活的寫照。我年輕時候當過兵,那時候也屬于乾部子弟,
我能體會這樣的情緒,寫起來也很順手。
早報:最近還傳出您的身價進入“10萬元俱樂部”,您怎麽看?
王:有嗎?我以前很不自信,走到哪兒都戴著墨鏡,別人還以為我酷。現
在,我敢摘下墨鏡出門了。哈哈!哈哈!對于我來說,暫時還沒聽說什麽“10
萬元俱樂部”,我只想安心創作,讓自己的作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觀眾。
早報:您曾經說“中國編劇需要彪悍的人生”,是什麽意思?
王:我這句話可真是被誤讀了,那基本是一句反話。因為我自身比較軟弱
,讀書人不好意思談錢,所以從未跟資方討價還價,或者追討欠款,因此我特
別羡慕那種有能力和精力,社會能力極其強的編劇,他們是絕對不會受欺負的
。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正常的,恰因為中國編劇在這個事上沒有可遵循的游戲規
則,才使得個人能力顯得特別重要。其實,我認為編劇最應該做的是全身心投
入創作,而不是如此“彪悍人生”吧。
早報:《金婚2》將要開拍,與《金婚》有什麽不一樣?
王:《金婚》淡化了時代,講的是底層平民,時代再怎麽變動都不會影響
他們的生活,他們該怎麽過日子還怎麽過。《金婚 2》強調了主人公遭受的時
代和政治的影響,他們在特定時代風貌中也會扭曲和變形。
早報:寫《金婚》的“續集”,壓力很大吧?
王:壓力太大。超越是不敢想了,但求仍是一部能夠展示編劇能力,並為
大眾喜愛的作品,就夠了。
==
本篇新聞全文轉錄自新浪娛樂網站
新聞原文網址如下
http://ent.sina.com.cn/v/m/2009-06-05/00522549884.shtml
--
Tags:
陸劇
All Comments

By Andrew
at 2009-06-08T14:59
at 2009-06-08T14:59

By Robert
at 2009-06-08T22:19
at 2009-06-08T22:19

By Jake
at 2009-06-10T07:38
at 2009-06-10T07:38

By Erin
at 2009-06-10T20:00
at 2009-06-10T20:0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9-06-12T19:32
at 2009-06-12T19:32

By Tom
at 2009-06-16T23:56
at 2009-06-16T23:56

By Hardy
at 2009-06-20T05:57
at 2009-06-20T05:57

By Brianna
at 2009-06-25T05:12
at 2009-06-25T05:12
Related Posts
關於陸劇情報以及大陸電視台

By Zanna
at 2009-06-05T14:40
at 2009-06-05T14:40
關於陸劇情報以及大陸電視台

By Daph Bay
at 2009-06-05T13:25
at 2009-06-05T13:25
張耀揚陳蓉《鑼鼓巷》首次熒屏演繹激情戲(圖)

By Quanna
at 2009-06-05T12:32
at 2009-06-05T12:32
張黎的鏡頭語言,有關《人間正道是滄桑》

By Ursula
at 2009-06-05T08:14
at 2009-06-05T08:14
片花:趕走你的憂鬱 / 勇士的最後秘密

By Necoo
at 2009-06-04T20:26
at 2009-06-04T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