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青春,一闋殘酷的詩 - 電影

By Catherine
at 2008-12-08T19:22
at 2008-12-08T19:22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886631
《門》:青春,一闋殘酷的詩
追憶那個世紀前的狂飆運動,Jim Morrison是生得太晚的浪漫詩人。
他有拜倫《唐璜》的熱情,雪萊《奧濟曼提斯》的狂傲,甚或有些濟慈的
憂愁,但異化的後工業文明,不是浪漫詩人的年代。這個年代,寂寥疏離
如《荒原》,人心寸草不生,必須用血一般的聲音與憤怒,才能燃燒出昂
越的革命戰歌。Morrison當不成詩人,只好用狂躁的生命激情,燒透即將
綿延半個世紀的左派搖滾,如此燦爛而迅速。
這是奧立佛史東的《門》。門一打開,我們就跌入了Morrison漫長,
炙熱而躁鬱的心靈公路電影。但這不是溫德斯的《巴黎,德州》,那種孤
獨絕美的詩意。旅程上,歌詞裡,光影流動,童年回憶裡那死去的印地安
人,總是鬼伶伶的起舞,而血盆大口的路西弗巨蟒,橫越了整片沙漠,鬼
祟如末日之臨。Morrison的夢境與魘,銘刻了一個戴花世代的焦慮記憶,
正等待蟄伏而出,魂魄回歸。
透過這些傳說或神話般的心理蒙太奇,奧立佛史東再現或召喚了一種
恍恍惚惚,撲朔迷離的神入狀態-刻意或潛意識地-複製整部電影成為LSD
的迷幻經驗。因為,就是這種「清醒的神聖瘋狂」(divine madness),
讓Morrison精力無窮,在舞台上扮演深具魅惑力量的大祭司或希臘酒神,
吸引無數群眾也進入這樣中毒式的狂歡派對。一個又一個的性慶典如宗教
儀式,在短暫的耳朵高潮裡,也許是頹廢的逃避主義,或是真有那麼一回
事的革命樂觀,他們多少擺出了一種抵抗姿態,向世界宣告,《The End》
盡頭來了,抵抗父權建構的伊底帕斯已經醒了("Father, yes son, I want
to kill you. Mother...I want to...fuck you...")。燃燒吧,《Light
My Fire》,燃燒一個夏天的熱情,燃燒這世界的醜惡與不義,越戰、石牆
或時間之外的其它。
只是燃燒的太快。Morrison不是Dylan,沒有他那種亦步亦趨的耐心,
慢慢將詩情熱血,化作多樣可能的探求。彷彿沉睡了太久,一朝醒來就要一
輩子的生命,在須臾之間,綻放出最奪目的絢麗。他是Jimi Hendrix或Janis
Joplin的同路人,(所謂3J),在搖滾迷幻中,企圖延長那瞬間消逝的美好
幻影。但青春是一闋太殘酷的詩,把所有精華都收編入這本集子了,剩下的
,隨之而來的,是太過真實的輓歌,奏,而清晰。
於是,1971年,巴黎,過量的海洛英,挑逗死亡的高潮經驗,Morrison
永遠地關上了自己的門;留下幾個線索,和一則躁鬱文明史,等待即來搖滾
之子奧立佛史東,在二十年後以高度風格化的青春電幻物語,為我們重啟這
窗狂暴而美的心靈之門。
--
存在主義 Stella! 洛可可 2001:太空漫遊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夜巡
華爾滋黛比 神聖的瘋狂 61號公路 斯萬家 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 斷
了氣 波爾多 擬像 四個四重奏 陳黎 假文藝青年俱樂部 聽聽那冷雨
黑膠復興 捷克變形蟲 卡夫卡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第七封印 仿聲鳥
人文主義者的十四行詩 未完成 1812 失眠上帝獨白 無伴奏e=mc2
銀翼殺手 後現代 至高的愛 德國表現 暢爽 吸血鬼荷索 馬勒巨人
--
All Comments

By Sandy
at 2008-12-11T03:33
at 2008-12-11T03:33

By Jacky
at 2008-12-13T13:50
at 2008-12-13T13:50

By Rebecca
at 2008-12-17T09:51
at 2008-12-17T09:51

By Margaret
at 2008-12-21T02:11
at 2008-12-21T02:11
Related Posts
世紀對談:溫德斯與侯孝賢(完)

By Andrew
at 2008-12-06T12:52
at 2008-12-06T12:52
畫皮--喔,愛你愛到不怕死

By Emily
at 2008-12-06T00:08
at 2008-12-06T00:08
[影評] 停車

By Caroline
at 2008-12-06T00:07
at 2008-12-06T00:07
《曾經。愛是唯一》by(時光之硯)

By Mary
at 2008-12-05T21:21
at 2008-12-05T21:21
老外看不懂 少了掌聲與笑聲 《海角》洛 …

By Dorothy
at 2008-12-05T01:31
at 2008-12-05T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