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橋》史匹柏式失望 - 電影

By Frederic
at 2015-10-18T21:55
at 2015-10-18T21:55
Table of Contents
《間諜橋》( Bridge Of Spies )★★★☆
.
預告氣勢恢宏,呈現了宏偉莊嚴的審判場面、翻越冷峻灰暗的柏林圍牆、U-2空中解體下
墜等精采場面,儼然是商業與藝術並重的架勢,而且還另外加上了好萊塢良心大叔湯姆漢
克斯( Tom Hanks )。怎麼可能會出錯?確實,成品沒什麼缺失好挑剔的,但在兩個小
時的閱片後,又一次史匹柏讓我失望了,我管它稱作:「史匹柏式失望」。
.
先說說心目中的史蒂芬史匹柏。這位名聲響徹國際,且有全宇宙最知名的導演稱號。史蒂
芬史匹柏,同樣也是我打從娘胎以來第一個會開口「念完整」的導演名字。每當他有新作
問世,總能讓我跪著朝聖。雖然趕不及史匹柏鼎盛時期的《大白鯊》或《外星
人》,但在投胎轉世誕生後的我,仍然三生有幸的能夠親臨戲院體驗《侏羅記公園》、《
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乃至《神鬼交鋒》等超強螢幕魔力的見證。
.
回歸正題。這一次《間諜橋》的確是「好看」的,但它的好看在於它的認真,認真的講故
事、認真的主演、認真的情節安排、認真的美術指導、認真的構圖攝影、認真的配樂。總
得來說,就是處處認真,算計精準的史匹柏電影,四平八穩,但實在難有驚喜。
.
這是史匹柏這年來作品中慣有的通病,每個細節都很標準與工整,就如同工業機器下製造
出來的產品一般,每一處都令人難以挑剔,卻反而少了能夠讓人細細品味的情感,沒了手
工作品的瑕疵,或說是貧乏了一個作品該有的個性與靈魂。
.
所以這種「好看」,沒什麼機會能讓人心中激起迴盪,更不會讓人在日後會有重溫的衝勁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它缺少了整體上的厚度。綜觀整部片,除了對一些場面調度仍然讚嘆
不已外,記憶點幾近蕩然無存。劇情忙於生衝突、完成人物形象刻畫的同時,卻無法在主
題上觸及觀眾的靈魂底層,特別是在相似題材電影不勝枚舉的情況下,是一部極有可能會
被遺忘埋沒在影史片海的影片。
.
它對戰爭下的人性反思又太刻版說教,對美蘇德、東西德劍拔弩張關係的描繪更是服於表
面。尤其,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史匹柏那種近乎盲目式的樂觀主義。在他的故事裡頭的人
物關係,永遠是以一種天真、溫情、無邪的狀態下去發展與碰撞的。所以,一切衝突之事
、之情,最終都是那麼輕而易舉,甚至有點投機取巧的畫下據點。那是史匹柏40年來貫徹
始終的風格與創作思維,一種對世界美好的寄望與童話化,但在我眼裡,那完完全全的削
弱了現實危機情況下應有的緊湊壓迫感,或是歷史的沈重感。
.
當然影片仍是當今好萊塢的一股清流,依舊比一票電影優秀。而本片所帶給觀眾最明顯的
收穫不是冷戰時期的美蘇交鋒,而是關於人性之善的美麗風景。看完這部影片後,我們會
發現它最動人的地方是那些與官僚主義格格不入的「Standing man」,他們不畏權力,而
是保留著個人是非判斷與價值信仰。
.
「Everyone matters」這個美好的詞彙,幾乎瀰漫在史蒂芬史匹柏的所有作品上空,尤其
近年的《戰馬》與《林肯》。我認為可以把它們跟這次的《間諜橋》,作一次主題整合成
個《生命三部曲》。「每一個人都重要,尊重每一個生命」這個主旋律,經由「馬」、「
黑奴」、「敵人也是人」三個不同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完美串連。由此綜觀,也許我們更能
夠體會到老而彌堅的史匹柏這十年來的創作思路。
--
.
預告氣勢恢宏,呈現了宏偉莊嚴的審判場面、翻越冷峻灰暗的柏林圍牆、U-2空中解體下
墜等精采場面,儼然是商業與藝術並重的架勢,而且還另外加上了好萊塢良心大叔湯姆漢
克斯( Tom Hanks )。怎麼可能會出錯?確實,成品沒什麼缺失好挑剔的,但在兩個小
時的閱片後,又一次史匹柏讓我失望了,我管它稱作:「史匹柏式失望」。
.
先說說心目中的史蒂芬史匹柏。這位名聲響徹國際,且有全宇宙最知名的導演稱號。史蒂
芬史匹柏,同樣也是我打從娘胎以來第一個會開口「念完整」的導演名字。每當他有新作
問世,總能讓我跪著朝聖。雖然趕不及史匹柏鼎盛時期的《大白鯊》或《外星
人》,但在投胎轉世誕生後的我,仍然三生有幸的能夠親臨戲院體驗《侏羅記公園》、《
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乃至《神鬼交鋒》等超強螢幕魔力的見證。
.
回歸正題。這一次《間諜橋》的確是「好看」的,但它的好看在於它的認真,認真的講故
事、認真的主演、認真的情節安排、認真的美術指導、認真的構圖攝影、認真的配樂。總
得來說,就是處處認真,算計精準的史匹柏電影,四平八穩,但實在難有驚喜。
.
這是史匹柏這年來作品中慣有的通病,每個細節都很標準與工整,就如同工業機器下製造
出來的產品一般,每一處都令人難以挑剔,卻反而少了能夠讓人細細品味的情感,沒了手
工作品的瑕疵,或說是貧乏了一個作品該有的個性與靈魂。
.
所以這種「好看」,沒什麼機會能讓人心中激起迴盪,更不會讓人在日後會有重溫的衝勁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它缺少了整體上的厚度。綜觀整部片,除了對一些場面調度仍然讚嘆
不已外,記憶點幾近蕩然無存。劇情忙於生衝突、完成人物形象刻畫的同時,卻無法在主
題上觸及觀眾的靈魂底層,特別是在相似題材電影不勝枚舉的情況下,是一部極有可能會
被遺忘埋沒在影史片海的影片。
.
它對戰爭下的人性反思又太刻版說教,對美蘇德、東西德劍拔弩張關係的描繪更是服於表
面。尤其,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史匹柏那種近乎盲目式的樂觀主義。在他的故事裡頭的人
物關係,永遠是以一種天真、溫情、無邪的狀態下去發展與碰撞的。所以,一切衝突之事
、之情,最終都是那麼輕而易舉,甚至有點投機取巧的畫下據點。那是史匹柏40年來貫徹
始終的風格與創作思維,一種對世界美好的寄望與童話化,但在我眼裡,那完完全全的削
弱了現實危機情況下應有的緊湊壓迫感,或是歷史的沈重感。
.
當然影片仍是當今好萊塢的一股清流,依舊比一票電影優秀。而本片所帶給觀眾最明顯的
收穫不是冷戰時期的美蘇交鋒,而是關於人性之善的美麗風景。看完這部影片後,我們會
發現它最動人的地方是那些與官僚主義格格不入的「Standing man」,他們不畏權力,而
是保留著個人是非判斷與價值信仰。
.
「Everyone matters」這個美好的詞彙,幾乎瀰漫在史蒂芬史匹柏的所有作品上空,尤其
近年的《戰馬》與《林肯》。我認為可以把它們跟這次的《間諜橋》,作一次主題整合成
個《生命三部曲》。「每一個人都重要,尊重每一個生命」這個主旋律,經由「馬」、「
黑奴」、「敵人也是人」三個不同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完美串連。由此綜觀,也許我們更能
夠體會到老而彌堅的史匹柏這十年來的創作思路。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15-10-20T00:28
at 2015-10-20T00:2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5-10-24T00:22
at 2015-10-24T00:22

By Oscar
at 2015-10-24T06:30
at 2015-10-24T06:30

By Hedda
at 2015-10-27T12:52
at 2015-10-27T12:52

By Tom
at 2015-10-30T10:38
at 2015-10-30T10:38

By Steve
at 2015-11-01T04:20
at 2015-11-01T04:20

By Wallis
at 2015-11-01T21:52
at 2015-11-01T21:52

By Suhail Hany
at 2015-11-03T15:33
at 2015-11-03T15:33

By David
at 2015-11-07T14:06
at 2015-11-07T14:06

By Lucy
at 2015-11-12T09:06
at 2015-11-12T09:06

By Dorothy
at 2015-11-16T16:47
at 2015-11-16T16:47

By Agatha
at 2015-11-16T20:08
at 2015-11-16T20:08

By Valerie
at 2015-11-18T16:04
at 2015-11-18T16:04

By David
at 2015-11-23T09:51
at 2015-11-23T09:5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5-11-26T00:16
at 2015-11-26T00:16

By Selena
at 2015-11-27T07:43
at 2015-11-27T07:43

By Madame
at 2015-11-28T06:11
at 2015-11-28T06:11

By Ingrid
at 2015-11-30T07:11
at 2015-11-30T07:11

By Puput
at 2015-12-04T11:12
at 2015-12-04T11:12

By Queena
at 2015-12-09T00:03
at 2015-12-09T00:03

By Olive
at 2015-12-10T11:36
at 2015-12-10T11:36

By Todd Johnson
at 2015-12-11T17:49
at 2015-12-11T17:49

By Leila
at 2015-12-12T04:38
at 2015-12-12T04:38

By Bethany
at 2015-12-16T14:29
at 2015-12-16T14:29

By Audriana
at 2015-12-18T08:35
at 2015-12-18T08:35

By Callum
at 2015-12-22T10:26
at 2015-12-22T10:26

By Jack
at 2015-12-26T10:30
at 2015-12-26T10:30

By Ingrid
at 2015-12-28T08:00
at 2015-12-28T08:00

By Callum
at 2015-12-30T16:50
at 2015-12-30T16:50

By Robert
at 2016-01-01T01:19
at 2016-01-01T01:19

By Selena
at 2016-01-06T00:02
at 2016-01-06T00:02

By Andrew
at 2016-01-07T00:38
at 2016-01-07T00:38

By Erin
at 2016-01-08T20:20
at 2016-01-08T20:20

By Lydia
at 2016-01-12T06:04
at 2016-01-12T06:04

By Candice
at 2016-01-13T00:33
at 2016-01-13T00:33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1-15T03:08
at 2016-01-15T03:08

By Mary
at 2016-01-19T15:07
at 2016-01-19T15:07

By Damian
at 2016-01-20T21:46
at 2016-01-20T21:46

By Franklin
at 2016-01-22T12:30
at 2016-01-22T12:30

By Bethany
at 2016-01-24T03:53
at 2016-01-24T03:53

By Rae
at 2016-01-27T17:47
at 2016-01-27T17:47
Related Posts
蝙蝠俠 黑暗騎士的一個問題(雷)

By Gary
at 2015-10-18T21:46
at 2015-10-18T21:46
大家最喜歡歷代哪一位007演員?

By Gary
at 2015-10-18T21:39
at 2015-10-18T21:39
我的少女時代大馬宣傳 未映先轟動

By Carol
at 2015-10-18T21:28
at 2015-10-18T21:28
絕地救援的一個問題

By Tom
at 2015-10-18T21:28
at 2015-10-18T21:28
灣生回家

By Frederic
at 2015-10-18T21:24
at 2015-10-18T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