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鼻》:痛心的愛之告白 - 紀錄片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3-02-20T18:08

Table of Contents

《阿鼻》:痛心的愛之告白
文/林木材
http://woodlindoc.blogspot.tw/2013/02/blog-post.html

有時紀錄片會引發爭議,甚至令人質疑。其中最普遍的情況是,躲在攝影機背後的導演
,拍到了主角的衝突、隱私或不堪時,必然會引起觀眾一陣緊張不安。這種情緒反應,
在我觀看鄒猷新導演的《阿鼻》時不斷地出現,或許是因為倫理道德、信仰、價值觀…
等等的觀念衝突,但隨著故事的推進,我開始思考一件事:「當鏡頭轉向自己最親密的
家人時,導演如何能置身事外?」

《阿鼻》並非所謂的「議題電影」,也沒有採取題目先行的拍攝模式,其欲談論的故事
難以一言蔽之。影片講述的是,這個僅有三人的小家庭,有著長年以來,因爭執而起的
家庭暴力,導演的父親長期與母親爭吵不休,甚至多次動手打人,而母親仍然我行我素
,雙方皆陷入痛苦的深淵,誰也不願意改變。做為兒子的導演在這樣的壓力下漸漸長大
,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因此選擇自拍並非勇氣驅使或刻意想暴露隱私,迫使他拿
起攝影機的動力,與其說是要完成一部作品,不如說是希望嘗試用創作的心情、用持著
攝影機的姿態去面對與解決自身的問題,其所附帶的拍片者身分(能與兒子區分開來)
則在過程中是相對重要的。

在這個前提下,《阿鼻》很明顯不是部和樂融融的家庭電影,相反地,片中不害怕衝突
與展現負面,較像是一份個人的影像日記。

影片的開頭,置放了距今十幾年的泛黃家庭合照,然後以字卡告訴觀眾這些看似幸福的
時光,在1990年之後再無出現,接著是一場激烈的父母爭執與吼叫,導演拿著攝影機,
記錄下這些驚悚的時刻,但他也不時在攝影機背後頻頻發聲,就像是個法官一樣,壓抑
情緒,語帶輕佻地質問雙方,逼迫他們承認自己的犯行,當受到質疑時他說:「攝影機
是最公平最公正的!」印證了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進行拍攝,但也是藉由拍攝來武裝自己
,逼使人以另一種立場或觀點去看待事實。

這段激烈的衝突結束後,片中接著安插了阿姨的介入調停,父母協議,終於離婚;但分
居後的母親卻因「不想離開熟悉的家」而回到家中同住,類似的爭吵於是又繼續上演:
最後導演分別理性地訪問兩人,包括了信仰、宗教、兩人關係等等問題,並利用交叉剪
接使影片產生辯證,但父母的情緒與回應,卻都不脫離悲憤、無奈、責怪、不解、崩潰
,甚至是前後不一的矛盾答案。真正的真相在導演鍥而不捨的追問下已無法掩飾,而那
或許是,他們都只冀求對方符合自己心中美好的伴侶形象,不想改變自己,毫不在乎對
方感受,被內在想像與外在迷戀所挾持,固守地不願意正視事實。以往我們習慣以二元
對錯判斷事物的觀念,在追根究柢時似乎也無法適用;換句話說,家庭暴力的對與錯,
在片中不再是單向的施與受,顯得模糊曖昧,與每個人的內在產生關聯。

對我而言,《阿鼻》真正揪心之處也在於此,身為親人,導演竟能毫不鄉愿地去剝開傷
口,戳破偽善,正視根植於人心中的劣根性,檢視人性。但身為他們的孩子聽到這些回
答,又該如何反應?情何以堪?於是類似的問題自己終究也必須面對,因而在片末,我
們看到導演自己聽到難以置信的答案時,情緒失控地對著父母嘶吼咆哮,所謂拍片者的
身分在同時也彷彿被拋開了,畢竟還是得回歸個人誠實地去面對自己的感受,以及這個
家庭所帶來的傷痛與折磨。

這正是導演所稱的「阿鼻地獄」,人陷在「(假像的)家」的痛苦迴圈裡相互折磨,牢
籠沒有出口,也永無止境,暗示著人的改變是極其困難的。雖然這一切在導演的意念下
看似極度灰暗、悲觀,但這些與父母的互動,其實同時也表露了導演對於「愛」的渴求
與嚮往,這樣的自我剖露,使得影片就像是一則令人痛心的愛之告白,有機會看見人的
脆弱、渺小與無助,充滿悲淒,無比感傷。

記得在2012年時,我曾與鄒猷新導演一起參加香港華語紀錄片節(最後該片獲得了短片
組首獎)。在論壇開始前,當播放到《阿鼻》的片花時,我注意到他以手掩住耳朵和眼
睛,不敢直視片中的一切,他說害怕會被捲入情緒的漩渦裡;而在離開香港前我們在機
場巧遇,我才好奇地詢問他現在的家庭狀況(當然他無義務告訴我這些)。

從他大方的回答中,我明白影片已是過去式,雖然片中的情緒與場面仍歷歷在目,但情
境和事件發展已經都不同了。我也清楚地意識到,紀錄片裡呈現的種種,都是導演深思
熟慮後的決定,在紀錄片中,對私領域的探索,關於自我展現程度的拿捏,其難度並不
會比拍攝公領域或講述公共議題來得輕易簡單,甚至可能是更艱難的課題(就像是導演
必須面我對其私領域的好奇,也得有家醜外揚後又將如何的心理準備)。但有時這正是
「自拍影片」的價值所在,個人題材同樣可以具備「普世性」,將情緒「轉化」成具溝
通性的事件,講述人性複雜難解的一面。

看著他的坦然與微笑,我暗暗想著,現實或許並不如片中那般悲哀無解,就算是阿鼻地
獄,生命即便扭曲,只要願意正視處理,應該還是有出口的吧。



--
本片將於2月16日、2月24日於新北市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播映。

--
電影‧人生‧夢
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

歡迎收看「紀工報」!
http://docworker.blogspot.com/


--

All Comments

李崗《阿罩霧》戲劇還原 靜止不動考驗演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3-02-04T14:04
李崗《阿罩霧》戲劇還原 靜止不動考驗演技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3020400032.html 2013-02-04 中國時報 林志勳/台北報導 導演李崗監製的紀錄片《阿罩霧風雲》3日在台北國際書展開首場座談會,曝光花絮與劇 照, ...

1/26(六)國美館洪一峰紀錄片「阿爸」(推)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3-01-25T22:31
※ [本文轉錄自 TaichungBun 看板 #1H0fCtkc ] 作者: chih330 (chih) 站內: TaichungBun 標題: [資訊] 1/26(六)國美館洪一峰紀錄片「阿爸」(推) 時間: Fri Jan 25 22:14:12 2013 地點:國美館二樓影音藝術廳 ( ...

大師級導演荷索 沉迷於恐龍世界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3-01-23T17:27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130118/3/x7x.html 你看過恐龍嗑藥嗎?你知道恐龍怎麼炒飯嗎?世紀影像大師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 將率《灰熊人》、《荷索之3D祕境夢遊》合作老班底,與迪士尼《恐龍》視覺藝術指導大 衛庫倫茲 ...

《林來瘋》首映 美影展滿堂采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3-01-22T11:14
2013-01-22 中國時報 嚴思祺/綜合報導 由華裔導演梁伊凡(Evan Jackson Leong)耗時多年拍攝的紀錄片《林來瘋》( Linsanity:the Movie),廿日在全美最大的獨立影展之一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舉行首映會,NBA第一位亞裔美籍先發球員林 ...

冠軍廚房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3-01-18T23:55
原來標題:壓力鍋中的完美料理──《冠軍廚房》 新聞來源: 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period=392 文/洪健倫   我對於料理頗有興趣,記得之前看了一本有趣的書,叫《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大塊文化,2009),作者莊祖宜曾多次在書中詳實描述了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