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季過客》束縛‧解脫‧看見新世界 - 電影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07-04-20T19:47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轉引自《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雪季過客》〔Snow Cake〕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透過三個角色,從人如何處理悲傷的
角度,去瓦解人們被社會眼光習俗所匡住的觀念,重新用很單純真摯的態度,面對人生。
它是一部要靠用心觀察體會的電影,如果你入戲了,等你知道 snow cake 是什麼意思時
,會潸然淚下。

 IMDB:7.7 爛蕃茄:69%

其實,不知道要如何下手寫這一篇。
劇情不想說太多,雖然它並沒有什麼意想不到的真相,但它是一部談成長的電影,最好的
方式還是跟著角色一步一腳印去走,循序漸進體會這些心境的改變。但,有些地方又不得不從劇情的層面,去談《雪季過客》的用心,所以…建議很喜歡完全
自己去思考一部電影背後意涵的人,可以看完電影之後再來看這篇文章,如果沒那麼忌諱
的話先看本文(有寫到重要劇情時會有警告),也許可以給你在看片時一些方向,當然,
這只是火行者的個人角度,供參,看電影時不要因此完全抹煞了自己的想法,《雪季過客
》的思考空間很大,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些不同的感觸。


故事,盡量講模糊,留待大家自行體驗。

《雪季過客》講的是一個有著過往包袱的男人(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因為一件
意外事故,而住進了一個自閉症單親媽媽(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的家中,
當凡事都會想太多的艾倫瑞克曼碰上思想單純的雪歌妮薇佛,從水火不容到到漸漸心有靈
犀(本來想寫水乳交融,但也沒這麼融),再加上一個鄰居凱莉安摩斯〔Carrie-Anne
Moss〕,三人之前產生了奇妙的連結,而這段連結,讓艾倫瑞克曼見到了一個新世界。

《雪季過客》並不是很通俗地用「愛可以改變一個人」,丟個愛情故事給艾倫瑞克曼就
要他愛得死去活來之後馬上走出陰霾。這就是《雪季過客》可愛的地方,它是透過一個自
閉者看世界的眼光,讓艾倫瑞克曼發現自己早就被雜亂的思想和世俗的看法所綁住,雪歌
妮薇佛在玩造句遊戲時若無其事地說出了一個故事,造了一個新字「dazlious」,這個字
,其實貫穿了整部電影,看到最後一幕,自然就會了解當中的相關性。當艾倫瑞克曼終於
跳脫了這些束縛,敞開心胸之後,他所能見到的世界也更寬廣、更光明。


一切,都只是心態的問題。

但這個社會已經幫我們定義好了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讓我們習慣性地套用
這些定義去看待別人,看待自己。雪歌妮薇佛因為自閉症,反而能回歸到最原始的天真想
法,少了風塵味,只有原汁原味。

雪歌妮薇佛演的這一型自閉症,在嘴巴上很勵害,在行為上就沒辦法,有些動作看來會很
幼稚,在電影院中,有不少人會對她的這些舉動發笑,當然看一部電影的角度很多,火行
者和同行的友人就覺得…自閉症的人本來就會如此,電影並沒有刻意要把她變成一個好笑
的怪人,這完全不是重點。所以,火行者一直都沒有因為雪歌妮薇佛的怪而笑出來,真正
有笑出來的,是在艾倫瑞克曼這個拘僅的人,嘗試著做出一些改變,明明對他自己來說會
覺得很蠢(Yaamool!←看完電影就知道,這真的好爛!爛得好幽默!),但又帶著一種
很可愛的溫馨,因此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微笑,一路發到表皮來。(路人:「什麼鳥形容
詞也敢用出來?」)

雪歌妮薇佛的這個角色,和社會脫節,她的女兒愛蜜莉漢普夏爾〔Emily Hampshire〕是
她和外面世界的橋梁,愛蜜莉漢普夏爾剛開始並不會很有觀眾緣,但後來了解了她搭便車
的目的和她的個性,特別是聽到她所寫的童書內容時,會蠻欣賞她的個性。從童書中所形
容的弟弟角色,有著對她自閉症媽媽的影射,或許她總是把這個媽媽當作很特別的小弟弟
,她說,也許這個小弟弟永遠無法做到她所能做到的事,但沒有關係,至少,這個小弟弟
能做出很特別的事。是童書,所以故事寫得很簡單,也沒什麼內容,沒特別用心看只怕會
覺得沒什麼,可是若能去揣摩她寫下這本書時背後的心情,這本書最後的幾句話,會讓你
很感動,再加上一個破涕的笑容。(這個笑容,很甜蜜的,它來自於對一個人的了解,比
如說你很清楚一個朋友的個人特色,當他在做某件很普通的事時,也突然展現出他和別人
不一樣的特色出來,你看到時就會因為你很懂這個特色而會心一笑。《雪季過客》有不少
這種溫馨的小小笑點。)

而雪歌妮薇佛本身,把她的角色演得真棒,她會有很多小朋友的表情和舉動,比如說艾
倫瑞克曼在向她道歉時,她一直自顧自地玩她的東西,直到艾倫瑞克曼非常用力強調他的
歉意時,雪歌妮薇佛才反問了他幾個簡單卻又一針見血的問題,原來,她都懂,只是她不
像我們一般人,緊緊抓著不放這些已無法挽回的事。

她的方式都很直接,不想和艾倫瑞克曼講話,就叫艾倫瑞克曼出去溜狗。所以艾倫瑞克曼
也說過,這是他所認識的唯一一個朋友,可以讓他不需要再去解釋什麼,在雪歌妮薇佛的
面前,假裝出來的客套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雪歌妮薇佛充份地透過她的角色,用外在的
行為把她內在的想法表達地十分傳神。

艾倫瑞克曼,是火行者非常欣賞的硬底子演員之一。其實他本來就已經有一種很沉重的
氣質(難怪會幫《星際大奇航》〔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配音),演
出一個心被束縛放不開的中年男子正適合,而且他是個很討喜的演員,即使年紀也不小了
,也沒有刻意做什麼,就是很可愛。可愛之餘 ,正事還是要辦,在了解雪歌妮薇佛的過
程中,也跟著有所改變,最重要的就是他踏出第一步前的抗拒,他固守著自己的想法,和
大家一樣,剛開始只覺得雪歌妮薇佛是個異類,壓根不會考慮用她的思考方式去做事,然
而,在被半推半就的情況之下,他還是被推出了一步,後來,漸漸地主動踏出了第二步、
第三步…

並不是說自閉症患者的思考方式就一定比我們一般人好,像是對死者的哀傷緬懷,是一
種人情的表現,該有的敬意還是要有,只是說與其因此而把自己綁死,反倒可以從雪歌妮
薇佛的天真中,找到一點。。。反向的中和劑。

《雪季過客》非常值得看的地方,就是這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劇情是寫得不錯,但仍
是靠演員們精確地把角色的特性從最微小處發揮出來,才讓《雪季過客》充滿了溫情。導
演馬克艾凡斯〔Marc Evans〕把握住這些優點,適當地將一幅完整的拼圖拆散之後藏在電
影的每個角落,讓觀眾一點一滴把他想要呈現的意象慢慢地拼湊出來。這是一部相當用心
去舖陳的電影,情緒也是用累積的方式一路堆壘上去。看《雪季過客》的看法有很多種,
你可以把它當小小的喜劇來看,看兩個不同世界且兩個都心理有病的人生活在一起會鬧出
什麼事,但這種看法,實在太浪費《雪季過客》,火行者還是誠心地把這部好片,推薦給
那些在看電影時,願意去聆聽角色沒說出來的心聲,且願意去接受體驗不同世界觀的影迷
。相信這些人,在《雪季過客》中,看不到雪季,因為滿心都是暖意,也看不到過客,因
為那迷失的心已經不再漂泊。

P.S. 電影明天起上映


火行分說  滿分10



--

我試圖 用

做一個

圈住的是回憶 溜去的是你的心

--

All Comments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7-04-24T12:16
我很喜歡你的解釋...推晚了冏

電影:博物館驚魂夜 Night at the Museum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7-04-20T17:07
同時發表在我的部落格,謝謝指教: http://blog.xuite.net/riceben/rosie/11151343 好笑,好笑,好笑。故事是家庭溫馨喜劇,這種電影最適合心情不好的 時候看。其實我不喜歡Ben Stiller,大概是他的長相的關係,明明知 道他是個不錯的喜劇演員,搞笑的本領也不錯,但是 ...

花橋榮記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7-04-19T22:42
本來想PO在國片版的,後來才知道他或許算中國片 (導演製片都中國人;演員有台灣人,場景多在台灣,如台鐵、菜市場、車站~怎來的?) 故事大綱 http://movie.kingnet.com.tw/channelk/mrns/ 白先勇《台北人》中,總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之味,〈花橋榮記〉是 味 ...

Babel (火線交錯)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07-04-19T22:23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wildflowerandamp;article_id=6893000 我做好被罵的準備來寫這篇文章──這部雄心萬丈的電影and#34;Babeland#34;真不好看。 (可能有小雷) 雖然我很想介紹完劇情再寫感想,但and#34;Babel ...

《戀愛夢遊中》米歇爾龔特利 夢旅人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4-19T21:52
(原文刊於LOOK電影雜誌2007年四月號) 影音版:http://hailtothequiff.com/?p=969 《戀愛夢遊中》部落格:http://0rz.tw/532yi 也許你還記不牢他的名字,但一定曾驚豔於他鏡頭下繽紛卻扭曲的夢 中奇想世界。那或許是《王牌冤家》裡令人心碎的失憶戀曲,又或者 ...

《琳達琳達》山下敦弘:最終我成了搖滾人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07-04-19T21:44
http://hailtothequiff.com/?p=965 (原刊於Look電影雜誌四月號、金馬搶鮮報) 「若要為我至今所有作品下個定義的話,那麼應該就是青春電影吧。 尤其在拍完《琳達琳達》之後這種感觸更深。當初製作的時候並沒有 特別意識到這一點,但事後慢慢回想起來,雖然作品主題各自相異, 但貫穿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