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秋》:兩種悲劇的醇厚餘味 - 電影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6-10-26T01:49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圖文版請見https://www.viewmovie.tw/columns/854 版權所有,轉載請詢問確認



三呎的高度固定後,觀眾平等地觀察鏡頭那一方,與自己相同位置的人們。這是小津安二

郎特有的攝影設計,就像是坐在榻榻米的另一端,聆聽著對桌的閑散談話,觀看著日常的

進食。生活的一切悠緩平和,鮮少戲劇性的激盪。



但總讓人難以移開目光。



很多人在談論起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時,著迷於緩慢的日常氛圍中所傳遞的時代意韻。那很

難在現有這個年代發現。雖然是黑白設色的畫面,但是人物的色彩,卻比現在某些端麗的

電影還要生動。只是日常的行走,交談,但就如同品嚐一缽湯豆腐一般,簡淡而有味。


「我是賣豆腐的」小津安二郎也這樣說。



大概也只有「豆腐」能夠精確地表現小津安二郎的風格吧。清淡,跟每一種食材都能適切

搭配,自己孤置一品也能展現出豐潤的滋味。大概源自於,在每一次的品嚐過程,素雅的

食材都能夠隨著每一次的咀嚼,伴隨想像而美味提昇吧。



棉裡藏針的幸福家族風景


不過,如果只是清淡如水,當然不可能在時代的淘洗之後,還存留在人的心中。比起那種

溫柔敦厚到底的田園牧歌式風格,其實在這些作品中,小津外柔內剛的性格昭然若揭。小

津的欽定女主角原節子不論在哪一部作品中,都飾演著講話和氣溫柔,但心中有強烈主見

,難以被動搖的堅忍女子。那就像是一塊以透明的玻璃守護住的地方,很難有人能夠撼動

。相契的朋友不行,親愛的家人不行,有時就連摯愛的意中人,也沒有辦法。




作為小津代表作的《麥秋》,實際上就是這樣一部棉裡藏針的作品。小津作品風格那種樸

實清淡的底韻仍然很鮮明,但這一部作品,卻遠非「和諧的家庭面對離別時刻」那樣的惆

悵而已。《麥秋》其實是一部在平穩腳步下的隱微悲劇。情感藏得那麼深,所以少有人能

夠解出其中滋味。



而這部悲劇的主題,不僅是家族的離散,也並不僅是朝花夕拾,明日黃花的遲暮悲傷。那

樣的悲劇,王爾德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人生有兩種悲劇:一種是一個人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另一種是他得到了。」


在《麥秋》中,構成主要場景的間宮家,是一個適度平和融洽的場所。不會一派甜膩,兄

友弟恭父慈子孝的模範風景。在間宮家,擁有日常的小小撒潑喧鬧:頑皮的小孫子在爺爺

剪完指甲被逼著說一聲喜歡爺爺就拿一塊糖,終於心滿意足後,特意回頭對爺爺說:「最

討厭爺爺了。」引來爺爺無奈的苦笑;一家之主康一(笠智眾 飾)的妹妹紀子(原節子 飾

)在孩子父母都入睡後,偷偷帶給嫂嫂一塊蛋糕,一邊在深夜閒聊,一邊不被發現的偷食

。那都是生活與倫理課本裡面看不到,但是卻是擁有真實的幸福家庭會有的風景。不矯飾

,不浮誇,小津式的幸福並不是理形樣板屋,而是有時候帶點污垢,但卻又無比真實的家

庭寫照。



怪不得爺爺奶奶會喟嘆著:


「現在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


雖然愜意的星期天終究會結束,雖然欲望無止盡,人是難以滿足的。但是面對這樣的人生

,看著他人的幸福宛如飛昇的氣球一樣無法追尋。自己身上確實擁有的篤定的快樂,那是

看似平易卻不容易的際遇呀。



人生的兩種悲劇



只是人容易貪求,而貪求往往帶來災禍。間宮家因為小姑獨處的紀子,有了流離的預感。

一方面,家中成員個個都在為紀子的未來打算,擔心以二十八歲的高齡,會找不到好對象

。於是紛紛物色探聽,甚至連經理佐竹,意圖介紹自己的同窗好友真鍋給紀子認識時,家

中老小都在第一時間掌握了對方的身份、家世、背景。圍繞著紀子的婚事,整個故事以此

為核心開展。始於結婚的預感,終於註定的離別。




只是紀子本人又是怎麼想的呢?對於分為未婚組與結婚組的友人們,身為未婚組的紀子似

乎十分享受單身的自由。雖然被已婚組的朋友指責「未婚姑娘不懂得真正的幸福。」但在

朋友說出:



「幸福只是一種快樂的幻想,那就像是在賽馬前盤算著如何勝出一樣」



紀子微笑附和,似乎顯示紀子對於單身的狀態,感覺十分輕鬆愜意,就算持續著獨身的生

活,也不怎麼在意。穿著和服的已婚組朋友與穿著時尚洋服的未婚組於是如舞台劇一樣互

飆台詞,然後發出不自然的僵硬笑聲。


建前與本音


小津安二郎始終沒有忘記這一刻。就算是攝影機總定格在遠處,深深的景深仍然捕捉到了

那一股做戲般的話劇情境。小津可以在遙遠的這一頭拍攝另一頭紀子正掀開紗罩,坐下來

,倒茶入碗,攪拌米飯,咀嚼吞嚥的場景,而沒有任何突兀感。但在訴說自己的心志時,

紀子卻不像是從心中自發地展露笑靨,那更多是一種為了不讓未婚的朋友綾子孤單的一種

社交舉動。



紀子的真心到底是怎麼樣想的呢?可以確認的一點是,原節子在《麥秋》中的一顰一笑,

都自有存在理由。小津安二郎這樣說:



「我拍了二十多年的電影,像原節子那樣能夠深入理解角色並展現精湛演技的女演員非常
罕見。雖然她的戲路有點窄,但若有適合她的角色,便能展現富有深度的演技……這不是
恭維,我認為她是日本最好的電影女星。」




這樣一個最好的女星,也完全可以作為日本人的代表。在建前(外在形象)內部,含蓄而隱

微的祕密收藏著自己的本音(真心)。也因此,不論紀子在裡面如何佻達地展現單身的自

在;在旁人不知所措的當下就銳意私許了終身。內心的真正心聲,似乎都藏得很深,深到

連最親密的家族,也難以了解。



含蓄不露的深沈遺憾



雖然那真的是頂頂幽微的女兒心思了,粗粗地看過去,很容易就會看漏了。紀子的故作自

在,驟然決定,其實都跟一個人有關。



早在一開始,那人就已經出現了。在聽聞經理佐竹在樓上飲酒時,紀子就急忙地上樓。當

然是對外解釋,是做業務報告。但是在閒談中,佐竹經理有了酒,微醺地對紀子說:「要

不要喝酒?」


說著,把酒盞遞給了紀子。紀子接過了同一杯酒盞,謝了佐竹倒的酒,然後一飲而盡。兩

人閒話家常,佐竹說著要介紹自己的同窗好友真鍋給紀子認識,紀子的神情略為黯淡了,

又急忙著尋找別的話題帶過,說著要去接父母哪,佐竹說,那用我的車去接吧。紀子沉吟

了半晌,同意了。於是臨去前,把佐竹塞給紀子的真鍋照片留在了桌上。



帶走吧,佐竹說。紀子於是迴身拿了照片離開。




在這樣的舉止流動中,不論是紀子或是佐竹,始終沒有太過明顯的舉動,但兩人之間的親

暱,卻展露無遺。能夠發現紀子內心幽深情事的,還有一處地方。在婚事抵定之後,紀子

前去向佐竹經理辭行。經理半點真心半點遊戲地對紀子說:



「如果我再年輕一點,單身的話,我們會有可能嗎?」



紀子背對著觀眾,看不清神情。旋即,佐竹就笑著結束了這個話題。他叫紀子到他身邊,

指著窗景。這時,紀子挨過身去,試圖把手放在佐竹撐在背後辦公桌的手附近。但佐竹往

前一踏,紀子於是把手給縮了回來。佐竹指著窗外要紀子看那小鳥飛翔,彷彿他身邊的那

隻青鳥,也要離開身邊一樣。


簡短的對話與輕微的動作,紀子與佐竹彼此之間的情意,不需要再多做解釋,也能夠被察

覺。這是彼此都略微有意,卻因為緣份的離散,而無法達成心願的,充滿遺憾的悲劇故事



願望實現時的惆悵起點



以紀子內心深深的遺憾為觀察視點,我們就能夠發覺,紀子那些乍看之下無法解釋的言行

,都有了原因。顧慮著綾子也為了自己不為人知的暗戀,紀子選擇自信的獨身生活。但是

在自己的意中人跟自己推舉對象,周遭的人也推波助瀾裡應外合時,紀子唯一能做的就是

尋找突圍的可能。



要尋找一個喜歡的人,還是一個安心的人呢?紀子最後找到的是後者。一個喜歡的人能夠

共用一杯酒盞飲宴,而一個安心的人,能在深夜時與自己共享私密的快樂,一同分食草莓

蛋糕,悄悄地不讓人知道。紀子在解釋自己為何會突然決定與離婚帶著小孩的哥哥好友謙

吉結婚時,這樣說:


「像做針線活一樣,偶然找不到剪刀在哪裡,偶然才覺得原來在這裡。」



他一直都在身邊,只是自己並沒有第一時間發現。那是生活上可接受的,能夠相處的伴侶

。畢竟比起四十開外仍然獨身的男子,還是有孩子的男人更信得過呀。紀子把自己的心情

藏得很深很深,說出的話,也像是經歷風霜的冬麥一樣,面臨採收期那樣的泰然。紀子並

不是種「不會離開東京,會在花園種著白色的花,冰箱裡裝滿可口可樂,穿著白色毛衣逗

小狗玩」的樣板時尚女性。她也能說著秋田方言,穿著不符時尚的束褲努力地討生活。戀

愛跟婚姻終究不能是同一件事情吧,早在一開始,這就已經是註定好的事情。




間宮家對於紀子的決定,當然是無法明瞭的。但至親總是這樣的,雖然不能夠明白家人的

決定,但總是努力地接受並且溫柔的包容。爺爺奶奶不對紀子明言,但他們彼此在夜深人

靜時擔憂的交談。


「這孩子太滿不在乎,自己一個人決定。她好像完全忘記了她的家人」
「自己心甘情願,有什麼辦法呢?她就是這樣一個人。」


懷著各自的苦楚,這是得到了的另一種憂愁。在這一次決定中,似乎每個人都獲得了些什

麼,但那些獲得,不見得都是好的。小心那些會實現的願望,當願望實現時,也許才是惆

悵傷悲的起點。


兩種悲劇的醇厚餘味


從12歲開始,在鐮倉居住了16年的紀子,終於也與家人離別。爺爺奶奶也決定回到故鄉。

三代同堂的家族,在紀子出嫁後,終於迎向了各自離別。但溫柔的爺爺奶奶最後這樣說:



「要分開了,但總有一天會重聚。總不能永遠一起生活。我們一家人都分散了,但我們還
算是好的呢。要是不知足的話,可是沒有止境的。」


遠處,在麥浪的吹拂下,一隊出嫁的隊列正步向遠方。長輩們靜靜地嘆了一口氣道:

「不過,我們可真是幸福呀。」


真的幸福嗎?我想這句話,亦對,亦是不對的。小津安二郎對於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也是這

樣解釋的:



「流行歌詞,笑在臉上,哭在心裡。說出心裡相反的言語,做出心裡相反的臉色,這才叫
人哪。」



所以,說著幸福內心有著遺憾。作出篤定的笑容內心懷揣著不安,這大概也就是真實的人

性,偶然被揭露的一刻吧。在凝視著家族在最後的合照,彼此對著鏡頭笑的時候,彼此的

內心,應該都曾共有著某一種幸福。那種幸福的回憶,再也不會被時光侵染,不會被歲月

收割。曾經的溫馨時光,仍然以其溫潤的餘味提醒著曾經的彼此,那些遺憾的得不到的;

那些得到了反倒傷感的,都會在日後,酸澀褪去,成為飽滿的醇厚餘味。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6-10-28T12:17
推 這幾天也打算去看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6-10-28T17:44
好看 最後結局的推移鏡頭超美

有關於奇異博士正片片尾的小問題?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6-10-26T01:27
剛剛看完奇異博士 不得不說這部片的特效真的是太吸睛 看的有些眼花繚亂 劇情方面也算是中規中矩的進行到最後 不過想提出幾個問題跟已看完的各位討論 以下有雷 請慎入 就是片中古一大師被反派刺殺 奇異博士帶她到醫院手術室的時候 拿起手術刀的手還是會抖的 代表他的手 ...

奇異博士裡的古一(大雷)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6-10-26T00:52
剛看完 可能是不太認真看 請問 古一是吸收暗黑力量獲得永生 請問是怎麼吸收的 電影有演嗎 還有 她活那麼久的原因是? 單純保護地球嗎 為什麼她不能交班給其他魔法師 難道幾千年來只有這個醫生符合她的資格? 另外 被反派偷走的那幾頁面明明就可以復原 為什麼古一不先復原? 以上麻煩幫小弟解惑一 ...

日本電影的沉重感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6-10-26T00:49
本魯看過的日本電影很少 最近發現日本片大部分看到的題材都蠻沉重的(又或者說我沒看過不沉重的...) 有些雖然是平淡詼諧風格電影 背後還是多少夾雜著沉重的題材... 告白、第八日的蟬、送行者還有一部前陣子抱錯小孩 對我來說是很沉重的 抱錯小孩是看過類似文章,根本沒看過電影 (這樣的題材有點讓我無法承 ...

奇異博士中的三個病人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6-10-26T00:41
在奇異博士車禍前,有三個想請他醫治的病人 第一個應該是指鋼鐵人的好朋友詹姆斯.羅德中校吧? 那請問第二個跟第三個是指誰? 只知道其中有一個被雷擊 - ...

你的名字的一點疑問(Bug?)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6-10-26T00:39
防雷 不知道有沒有人討論過 就是瀧(喝下口嚼酒後)跟三葉的最後一次交換兩人的時間點問題 瀧(in三葉)時間點是從祭典當天早晨醒來 這地方沒問題 But But But 三葉(in瀧)的記憶竟然是在目睹慧星墜落以後(也就是祭典當天晚上) 換句話說 最後交換的三葉是原本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