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島嶼寫作」觀後感 - 電影
By Dora
at 2011-04-26T16:20
at 2011-04-26T16:2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Taiwanlit 看板 #1DjToOMp ]
作者: sunny1991225 (麵包超羊) 看板: Taiwanlit
標題: [評論] 「他們在島嶼寫作」觀後感
時間: Tue Apr 26 04:41:55 2011
「他們在島嶼寫作」一系列紀錄片中,我最早看的是「逍遙遊」,而「消遙遊」現在
看來是我最不喜歡的一部,之後的「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明顯比「消遙遊」更好些,今天
看的「尋找背海的人」則是最喜歡的一部,目前應可斷言這是在倒吃甘蔗,而且,由於「
尋找背海的人」實在太讓我驚喜,如果還要看下去,想到之後的作品比它更好的困難度,
就使我憂鬱。
我不喜歡「逍遙遊」在於它的取景、攝影愈是美到讓我心顫,意境的空乏與形式的單調愈
是使我失落;整部紀錄片近乎流水帳的陳述余光中的一生,觀眾卻不能真正了解余光中這
個人,只不過是得見其人生的浮光掠影,余光中的人生哲學與思想講得含含糊糊;其間參
雜的劇組選來象徵余光中各人生階段的余光中自己的詩作,觀眾卻不能真正了解其創作的
美學與精義,只不過得見學者專家的見解,余光中從未發過隻字片語。其實陳懷恩並非壞
導演,但他對面極惡劣的條件,特映會的Q&A中,他也坦承劇組直到開拍才開始「惡補」
余光中的作品,而余光中的配合度也是先冷後熱(希望不要有人認為我是在造謠,因為那
是導演親口所言),所以我想陳懷恩採取的策略也是不得已的,人對心靈的了解,尤其針對
詩人的心靈,絕不是靠惡補所能補來。
溫知儀面對的問題與陳懷恩神似,但她採取的策略更靈活些,使「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的
成果遠比「消遙遊」可觀。我忖度溫知儀或許了解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通透的消化楊
牧的作品,於是她讓紀錄片由楊牧其人與其作品來主導,關於楊牧的生平與生活則簡略帶
過,所以觀眾雖然無法得悉作家的創作背景,但對於作家的風格與人,了解程度是會比「
消遙遊」多的。而,純屬主觀,但我私心以為,溫知儀將作家作品影像、意象化的功力比
陳懷恩高出不少,妙玉坐禪的片段中,溫知儀能想到渾身念珠垂磊的女子獨舞,相較之下
,陳懷恩的攝影雖美,卻只是「再現」字句的畫面罷了,詩句寫了成雙的紅蠟燭就拍出成
雙的紅蠟燭來,雖然那對紅蠟燭確實美的讓人心碎,卻少了對字裡行間的解意。(當然,
我想這些都比不上「朝向一首詩中的完成」中剪接到楊牧在得國家文藝獎的畫面前,王文
興聳立於拂曉的黑碧色海岸字字句句慢頌出楊牧作品的境界。他真的有一種使人聳然起敬
的魅力。)
林靖傑,或許,因為他本身也是作家的緣故,肯定是三人中最透徹了解自己合作的作家的
一位了,否則也無從解釋為什麼他能捕捉住王文興文字中深邃晦澀的個人美學。人在閱讀
中養成的那套辨識文理文字的方式,似乎在王文興的小說面前都不得不崩解而強制重組再
造,而林靖傑,不僅再造了文字,還用了各種最別出心裁的方式來包裝他們。我在看尋找
背海的人之前,曾在雜誌上讀到林靖傑自述為了拍這部紀錄片而將王文興的小說仔細研究
過,而今的結果在非常程度上映證了他的話。
在一小時四十分鐘內,螢幕上共浮寫了十數次的「線索」體現出了「尋找背海的人」的結
構美學。我想,「尋找背海的人」的形式之所以異於尋常紀錄片,是因為林靖傑似乎不認
為用一條平實的單線足以總述像王文興這般複雜的作家。並且,在內容上,如同王文興寫
小說時為了將每一個段落、每一行文句、每一個字元的意涵都壓榨到極限的反求諸己,你
可以感覺出林靖傑在每一條「線索」內嘗試表述出一個王文興與其作品的可能面相,不得
不祭出各種實驗性的拍攝的苦心與巧思,似乎是為了回應林靖傑的付出,王文興可能是三
部紀錄片中真正投入其中的主角,不再只是一方對一方的唯唯諾諾或是各自行事的貌合神
離。
不過林靖傑的文學實驗,我並不全都買單。針對王文興重視「讀作品要讀出聲」這點,幾
個電影中較重要的文學實驗都有穿插、甚至以他本人朗讀自己的作品為主軸,家變的舞台
劇是用最好的一個,誦讀中以素描筆畫勾勒出「背海的人」中的南方澳與「欠缺」中的同
安街我也很喜歡,與卡到音樂團的合作就無法說服我,執行感覺太過草率且粗暴。但拍攝
者與被拍攝者滲合在「尋找背海的人」每一個角落的用心,讓我可以肯定的說「尋找背海
的人」是一部毫無虛假的真摯電影。不知該是巧合還是他真的人如其文,王文興曾在家變
中的前言中表示過每一個作家都是世上最橫征暴斂的人,讀者唯有付出相應的血力才能獲
得報酬。如今,換換場景,稍稍衍伸其意一下,就能從林靖傑與王文興的合作中,看到最
深刻的體現。
--
李教授:為了學子的未來,我們要少讀血腥暴力讀物!
《蒼蠅王》:荒島棄童自相殘殺的故事
《白鯨記》:人類以仇恨和大自然搏鬥致死故事
《一個都不留》:死到一個都不留的荒島奇殺案件
......我們還是來看世界大戰(溫馨接送情)好了!
--
作者: sunny1991225 (麵包超羊) 看板: Taiwanlit
標題: [評論] 「他們在島嶼寫作」觀後感
時間: Tue Apr 26 04:41:55 2011
「他們在島嶼寫作」一系列紀錄片中,我最早看的是「逍遙遊」,而「消遙遊」現在
看來是我最不喜歡的一部,之後的「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明顯比「消遙遊」更好些,今天
看的「尋找背海的人」則是最喜歡的一部,目前應可斷言這是在倒吃甘蔗,而且,由於「
尋找背海的人」實在太讓我驚喜,如果還要看下去,想到之後的作品比它更好的困難度,
就使我憂鬱。
我不喜歡「逍遙遊」在於它的取景、攝影愈是美到讓我心顫,意境的空乏與形式的單調愈
是使我失落;整部紀錄片近乎流水帳的陳述余光中的一生,觀眾卻不能真正了解余光中這
個人,只不過是得見其人生的浮光掠影,余光中的人生哲學與思想講得含含糊糊;其間參
雜的劇組選來象徵余光中各人生階段的余光中自己的詩作,觀眾卻不能真正了解其創作的
美學與精義,只不過得見學者專家的見解,余光中從未發過隻字片語。其實陳懷恩並非壞
導演,但他對面極惡劣的條件,特映會的Q&A中,他也坦承劇組直到開拍才開始「惡補」
余光中的作品,而余光中的配合度也是先冷後熱(希望不要有人認為我是在造謠,因為那
是導演親口所言),所以我想陳懷恩採取的策略也是不得已的,人對心靈的了解,尤其針對
詩人的心靈,絕不是靠惡補所能補來。
溫知儀面對的問題與陳懷恩神似,但她採取的策略更靈活些,使「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的
成果遠比「消遙遊」可觀。我忖度溫知儀或許了解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通透的消化楊
牧的作品,於是她讓紀錄片由楊牧其人與其作品來主導,關於楊牧的生平與生活則簡略帶
過,所以觀眾雖然無法得悉作家的創作背景,但對於作家的風格與人,了解程度是會比「
消遙遊」多的。而,純屬主觀,但我私心以為,溫知儀將作家作品影像、意象化的功力比
陳懷恩高出不少,妙玉坐禪的片段中,溫知儀能想到渾身念珠垂磊的女子獨舞,相較之下
,陳懷恩的攝影雖美,卻只是「再現」字句的畫面罷了,詩句寫了成雙的紅蠟燭就拍出成
雙的紅蠟燭來,雖然那對紅蠟燭確實美的讓人心碎,卻少了對字裡行間的解意。(當然,
我想這些都比不上「朝向一首詩中的完成」中剪接到楊牧在得國家文藝獎的畫面前,王文
興聳立於拂曉的黑碧色海岸字字句句慢頌出楊牧作品的境界。他真的有一種使人聳然起敬
的魅力。)
林靖傑,或許,因為他本身也是作家的緣故,肯定是三人中最透徹了解自己合作的作家的
一位了,否則也無從解釋為什麼他能捕捉住王文興文字中深邃晦澀的個人美學。人在閱讀
中養成的那套辨識文理文字的方式,似乎在王文興的小說面前都不得不崩解而強制重組再
造,而林靖傑,不僅再造了文字,還用了各種最別出心裁的方式來包裝他們。我在看尋找
背海的人之前,曾在雜誌上讀到林靖傑自述為了拍這部紀錄片而將王文興的小說仔細研究
過,而今的結果在非常程度上映證了他的話。
在一小時四十分鐘內,螢幕上共浮寫了十數次的「線索」體現出了「尋找背海的人」的結
構美學。我想,「尋找背海的人」的形式之所以異於尋常紀錄片,是因為林靖傑似乎不認
為用一條平實的單線足以總述像王文興這般複雜的作家。並且,在內容上,如同王文興寫
小說時為了將每一個段落、每一行文句、每一個字元的意涵都壓榨到極限的反求諸己,你
可以感覺出林靖傑在每一條「線索」內嘗試表述出一個王文興與其作品的可能面相,不得
不祭出各種實驗性的拍攝的苦心與巧思,似乎是為了回應林靖傑的付出,王文興可能是三
部紀錄片中真正投入其中的主角,不再只是一方對一方的唯唯諾諾或是各自行事的貌合神
離。
不過林靖傑的文學實驗,我並不全都買單。針對王文興重視「讀作品要讀出聲」這點,幾
個電影中較重要的文學實驗都有穿插、甚至以他本人朗讀自己的作品為主軸,家變的舞台
劇是用最好的一個,誦讀中以素描筆畫勾勒出「背海的人」中的南方澳與「欠缺」中的同
安街我也很喜歡,與卡到音樂團的合作就無法說服我,執行感覺太過草率且粗暴。但拍攝
者與被拍攝者滲合在「尋找背海的人」每一個角落的用心,讓我可以肯定的說「尋找背海
的人」是一部毫無虛假的真摯電影。不知該是巧合還是他真的人如其文,王文興曾在家變
中的前言中表示過每一個作家都是世上最橫征暴斂的人,讀者唯有付出相應的血力才能獲
得報酬。如今,換換場景,稍稍衍伸其意一下,就能從林靖傑與王文興的合作中,看到最
深刻的體現。
--
李教授:為了學子的未來,我們要少讀血腥暴力讀物!
《蒼蠅王》:荒島棄童自相殘殺的故事
《白鯨記》:人類以仇恨和大自然搏鬥致死故事
《一個都不留》:死到一個都不留的荒島奇殺案件
......我們還是來看世界大戰(溫馨接送情)好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4-28T00:28
at 2011-04-28T00:28
By John
at 2011-05-02T21:42
at 2011-05-02T21:42
By Audriana
at 2011-05-03T22:02
at 2011-05-03T22:02
By Poppy
at 2011-05-04T00:28
at 2011-05-04T00:28
By Megan
at 2011-05-06T05:20
at 2011-05-06T05:2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5-10T15:14
at 2011-05-10T15:14
By Jacky
at 2011-05-13T18:13
at 2011-05-13T18:13
By Isla
at 2011-05-14T12:23
at 2011-05-14T12:23
By Quanna
at 2011-05-18T15:58
at 2011-05-18T15:58
By James
at 2011-05-22T04:54
at 2011-05-22T04:54
Related Posts
啟動原始碼-用source code看Source Code
By Daniel
at 2011-04-25T10:31
at 2011-04-25T10:31
小小影評 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胸部不會飛出來
By Enid
at 2011-04-20T13:25
at 2011-04-20T13:25
《非普通教慾》:黑色荒謬劇,極權變奏曲
By James
at 2011-04-19T14:41
at 2011-04-19T14:41
奪魂鋸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4-18T21:08
at 2011-04-18T21:08
妖顏惑眾
By Emma
at 2011-04-18T11:01
at 2011-04-18T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