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正在改寫國片歷史 - 紀錄片

By Sierra Rose
at 2005-05-18T11:33
at 2005-05-18T11:33
Table of Contents
2005.05.18 中國時報 「紀錄片」正在改寫國片歷史
張士達
「生命」去年以千萬票房穩坐國片年度賣座冠軍,為紀錄片寫下前所未有的輝煌歷史。
「生命」的熱賣當然有其特殊緣由,不過不論是國際影壇或是台灣,紀錄片正在百花齊放
,卻是不爭的事實。
1997年,胡台麗的「穿過婆家村」,成為台灣第一部在電影院做商業映演的紀錄片。
過去只被視為「另類」、「冷僻」、「艱澀」的紀錄片,居然也可以寫下不惡的票房,
讓影人刮目相看。1999年,陳俊志的「美麗少年」首映爆滿,6位年輕導演合作推出
「純16獨立影展」,也為非主流電影刺激出新的商業可能。隨後數年內,胡台麗的
「愛戀排灣笛」、蕭菊貞的「銀簪子」等片相繼挺進。尤其在國產劇情片質量逐年
一路下滑的同時,紀錄片相形之下,卻能以小成本、低知名度、低宣傳預算吸引觀眾,
儼然已成國片新希望。
在眾家紀錄片導演前進商業領域開疆闢土之後,真正以「全景傳播基金會」在台灣紀錄片
領域扮演領導地位的吳乙峰,以拍攝5年的「生命」投入院線,終於為紀錄片開出最驚人
的票房。紀錄片從此正式成為與國產劇情片相較絲毫不遜的商品。
觀眾究竟愛看什麼?是勁爆的嗎?還是麻辣的?一定要快節奏的嗎?或是年輕的?
紀錄片的賣座,已經徹底顛覆了以上所有的假設。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11.23.74.220 (05/18 11:33)
張士達
「生命」去年以千萬票房穩坐國片年度賣座冠軍,為紀錄片寫下前所未有的輝煌歷史。
「生命」的熱賣當然有其特殊緣由,不過不論是國際影壇或是台灣,紀錄片正在百花齊放
,卻是不爭的事實。
1997年,胡台麗的「穿過婆家村」,成為台灣第一部在電影院做商業映演的紀錄片。
過去只被視為「另類」、「冷僻」、「艱澀」的紀錄片,居然也可以寫下不惡的票房,
讓影人刮目相看。1999年,陳俊志的「美麗少年」首映爆滿,6位年輕導演合作推出
「純16獨立影展」,也為非主流電影刺激出新的商業可能。隨後數年內,胡台麗的
「愛戀排灣笛」、蕭菊貞的「銀簪子」等片相繼挺進。尤其在國產劇情片質量逐年
一路下滑的同時,紀錄片相形之下,卻能以小成本、低知名度、低宣傳預算吸引觀眾,
儼然已成國片新希望。
在眾家紀錄片導演前進商業領域開疆闢土之後,真正以「全景傳播基金會」在台灣紀錄片
領域扮演領導地位的吳乙峰,以拍攝5年的「生命」投入院線,終於為紀錄片開出最驚人
的票房。紀錄片從此正式成為與國產劇情片相較絲毫不遜的商品。
觀眾究竟愛看什麼?是勁爆的嗎?還是麻辣的?一定要快節奏的嗎?或是年輕的?
紀錄片的賣座,已經徹底顛覆了以上所有的假設。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11.23.74.220 (05/18 11:33)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520,一同《無米樂》啦!

By Lydia
at 2005-05-18T10:17
at 2005-05-18T10:17
紀錄片與社會運動

By Charlie
at 2005-05-17T23:58
at 2005-05-17T23:58
視聽媒體藝術 四位紀錄片導演出線

By Kyle
at 2005-05-17T12:04
at 2005-05-17T12:04
翻滾吧!!男孩!--全省翻滾中

By Sarah
at 2005-05-17T02:17
at 2005-05-17T02:17
翻滾吧!!男孩!--全省翻滾中

By Edward Lewis
at 2005-05-16T21:27
at 2005-05-16T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