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痕跡」影展 等待你側耳傾聽 - 電影配樂

By Puput
at 2006-05-25T17:21
at 2006-05-25T17:21
Table of Contents
2006.05.24 中國時報 「聲音的痕跡」影展 等待你側耳傾聽
張士達/專題報導
音樂在電影裡,並不是只有「電影配樂」一種功能。即將由5月26日起,陸續在台北
、桃園、台中、高雄等地登場的「聲音的痕跡」影展,網羅了各國導演們與音樂的另一種
影像結合,從對音樂演出的現場紀錄,到以影像呼應音樂的實驗性探索,「聲音」在片中
由單純的配樂升格為創作核心的主角,觀賞這些影片,別忘了在「拭目以待」的同時,
也要「側耳傾聽」。
黑黯的靈魂 文溫德斯朝聖藍調
德國名導文溫德斯紀錄古巴傳奇樂手的「樂士浮生錄」,幾年前在世界各地都創下票房
佳績,也發掘出了音樂紀錄影片潛在的龐大欣賞人口。由馬丁史柯西斯監製的「藍調百年
」系列影片,也邀請了文溫德斯、克林伊斯威特等7位導演來拍攝7部影片,追蹤藍調
在情感上和地理上走過的不同歷程。
由溫德斯執導的系列第1部作品「黑黯的靈魂」,將攝影機朝向他最喜愛的3位美國
藍調樂手:「蹦蹦跳」詹姆斯(Skip James)、盲眼威利(Blind Willie Johnson)和
J.B.雷諾瓦。這部影片是導演對美國藍調的朝聖之旅,溫德斯表示,這些音樂中傳達的
真實,比他所看過的任何書或電影更深刻描繪美國。他期望以一種詩歌而非紀錄片的形式
,來表達這些深深觸動他的樂聲。
巴爾幹龐克 紀錄庫斯托利卡
許多各國導演對於音樂都有不亞於影像的專精涉獵,除了克林伊斯威特知名的爵士樂根柢
之外,庫斯托利卡率領的「無煙樂團」,融合了吉普賽、爵士樂、搖滾與龐克的音樂元素
,巡迴演唱的成績,絲毫不遜庫斯托利卡征戰各國影展得到的獎座。
「巴爾幹龐克」紀錄的正是庫斯托利卡在導演崗位之外在音樂領域表現的另一面。
巴西之聲 呈現巴西多元風貌
另一位台灣影痴很熟悉的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則有一位哥哥米卡郭利斯馬基也是
電影導演;米卡長年在巴西居住,深入巴西各地,以「巴西之聲」一片紀錄了巴西多元化
的音樂風貌。而曾以「沉默的羔羊」贏得奧斯卡獎的強納森德米,則曾為1980年代白人
龐克樂團「談話頭」(Talking Heads)拍攝了概念式演唱會影片「別假正經」,展現了
導演遊走於好萊塢體系與獨立創作之間的能力。
一加一 連結高達與滾石
尚盧高達與滾石合唱團,這2個名字好像扯不上什麼關係,不過其實尚盧高達也曾在
1960年代為滾石合唱團拍攝過紀錄影片「一加一」。原來當時尚盧高達原本想到英國拍攝
披頭四卻遭到拒絕,剛好碰到也是高達影迷的滾石樂團在倫敦錄製專輯「乞丐饗宴」(
Beggar’sBanquet),尚盧高達於是乾脆改拍樂團錄音室工作紀錄,還穿插當時激進黑人
民權運動「黑豹黨」演說等爭議性議題,熟知60年代政治背景的影迷才會懂得欣賞,
只期待看到滾石樂團明星魅力的樂迷可能會失望。
顧爾德的時光之旅 饗古典樂迷
愛聽古典音樂的觀眾,則不可錯過「顧爾德的時光之旅」,這部加拿大傳奇鋼琴音樂家
顧爾德的最新傳記紀錄片,以現今的眼光回顧顧爾德的一生和作品,並讓顧爾德現身說法
,讓樂迷親睹這位藝術家在鏡頭前發光的個人魅力。
「愛戀卡拉絲」一片則是探索傳奇聲樂家卡拉絲音樂生涯的演進過程,回溯她如何克服
自己先天缺憾,以其過人的努力與意志力,成為歌劇史上永遠無法被遺忘的傳奇女高音
。
班雅明與煙樂團 刻畫邊緣特質
對於非主流文化特別情有獨鍾的觀眾,在這次影展中應可找到不少適合自己口味的獨特
題材作品。例如:「性手槍美國放浪行」紀錄了傳奇的英國龐克樂團「性手槍」1978年
第一次巡迴美國演唱的過程。「班雅明與煙樂團」透過亞特蘭大市地下音樂傳奇人物
班雅明和他的樂團「煙」的表演,刻畫班雅明吸毒、扮裝、宛如王爾德般酷兒詩人的
邊緣特質。「藥頭」則是以60年代嗑藥文化為題材的經典地下影片,內容探討主流電影
公司不願碰觸的迷幻藥物主題,描述一位紀錄片導演取得一批毒蟲的同意,拍攝他們
在紐約一間曼哈頓公寓等待藥頭和注射海洛英的過程。
影子 美獨立製片經典作
喜歡觀賞獨立製片作品的觀眾,應該都聽過約翰卡薩維蒂這個名字,卻不見得真的看過
他的電影。被尊為紐約地下電影宗師的約翰卡薩維蒂,早年拍攝的作品一直受到影迷爭相
傳誦,特別是處女作「影子」,更被讚譽為美國獨立製片的經典代表作。片中透過幾位
非裔美人兄妹在工作與感情上的際遇,帶出美國這個大融爐隱藏的種族歧視和女性角色的
刻板化等問題,並速寫1960年代紐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年輕族群反抗
中產階級的邊緣虛無價值觀。
全片以「即興」方式拍攝,演員都是導演的親朋好友,角色的名字也都是他們的真實姓名
,全片就像爵士樂一樣自由隨興,卻也藉此呈現出驚人的真實生命切片。即興的演出
當然也要有即興的音樂來陪襯,前衛爵士樂手查爾斯明格斯便特地為本片做了一首極富
詩意的「時代廣場的鄉愁」。
■「聲音的痕跡」影展詳細片單,以及放映場次與購票等相關訊息,請參考網址:
http://www.twfilm.org/sound/
--
張士達/專題報導
音樂在電影裡,並不是只有「電影配樂」一種功能。即將由5月26日起,陸續在台北
、桃園、台中、高雄等地登場的「聲音的痕跡」影展,網羅了各國導演們與音樂的另一種
影像結合,從對音樂演出的現場紀錄,到以影像呼應音樂的實驗性探索,「聲音」在片中
由單純的配樂升格為創作核心的主角,觀賞這些影片,別忘了在「拭目以待」的同時,
也要「側耳傾聽」。
黑黯的靈魂 文溫德斯朝聖藍調
德國名導文溫德斯紀錄古巴傳奇樂手的「樂士浮生錄」,幾年前在世界各地都創下票房
佳績,也發掘出了音樂紀錄影片潛在的龐大欣賞人口。由馬丁史柯西斯監製的「藍調百年
」系列影片,也邀請了文溫德斯、克林伊斯威特等7位導演來拍攝7部影片,追蹤藍調
在情感上和地理上走過的不同歷程。
由溫德斯執導的系列第1部作品「黑黯的靈魂」,將攝影機朝向他最喜愛的3位美國
藍調樂手:「蹦蹦跳」詹姆斯(Skip James)、盲眼威利(Blind Willie Johnson)和
J.B.雷諾瓦。這部影片是導演對美國藍調的朝聖之旅,溫德斯表示,這些音樂中傳達的
真實,比他所看過的任何書或電影更深刻描繪美國。他期望以一種詩歌而非紀錄片的形式
,來表達這些深深觸動他的樂聲。
巴爾幹龐克 紀錄庫斯托利卡
許多各國導演對於音樂都有不亞於影像的專精涉獵,除了克林伊斯威特知名的爵士樂根柢
之外,庫斯托利卡率領的「無煙樂團」,融合了吉普賽、爵士樂、搖滾與龐克的音樂元素
,巡迴演唱的成績,絲毫不遜庫斯托利卡征戰各國影展得到的獎座。
「巴爾幹龐克」紀錄的正是庫斯托利卡在導演崗位之外在音樂領域表現的另一面。
巴西之聲 呈現巴西多元風貌
另一位台灣影痴很熟悉的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則有一位哥哥米卡郭利斯馬基也是
電影導演;米卡長年在巴西居住,深入巴西各地,以「巴西之聲」一片紀錄了巴西多元化
的音樂風貌。而曾以「沉默的羔羊」贏得奧斯卡獎的強納森德米,則曾為1980年代白人
龐克樂團「談話頭」(Talking Heads)拍攝了概念式演唱會影片「別假正經」,展現了
導演遊走於好萊塢體系與獨立創作之間的能力。
一加一 連結高達與滾石
尚盧高達與滾石合唱團,這2個名字好像扯不上什麼關係,不過其實尚盧高達也曾在
1960年代為滾石合唱團拍攝過紀錄影片「一加一」。原來當時尚盧高達原本想到英國拍攝
披頭四卻遭到拒絕,剛好碰到也是高達影迷的滾石樂團在倫敦錄製專輯「乞丐饗宴」(
Beggar’sBanquet),尚盧高達於是乾脆改拍樂團錄音室工作紀錄,還穿插當時激進黑人
民權運動「黑豹黨」演說等爭議性議題,熟知60年代政治背景的影迷才會懂得欣賞,
只期待看到滾石樂團明星魅力的樂迷可能會失望。
顧爾德的時光之旅 饗古典樂迷
愛聽古典音樂的觀眾,則不可錯過「顧爾德的時光之旅」,這部加拿大傳奇鋼琴音樂家
顧爾德的最新傳記紀錄片,以現今的眼光回顧顧爾德的一生和作品,並讓顧爾德現身說法
,讓樂迷親睹這位藝術家在鏡頭前發光的個人魅力。
「愛戀卡拉絲」一片則是探索傳奇聲樂家卡拉絲音樂生涯的演進過程,回溯她如何克服
自己先天缺憾,以其過人的努力與意志力,成為歌劇史上永遠無法被遺忘的傳奇女高音
。
班雅明與煙樂團 刻畫邊緣特質
對於非主流文化特別情有獨鍾的觀眾,在這次影展中應可找到不少適合自己口味的獨特
題材作品。例如:「性手槍美國放浪行」紀錄了傳奇的英國龐克樂團「性手槍」1978年
第一次巡迴美國演唱的過程。「班雅明與煙樂團」透過亞特蘭大市地下音樂傳奇人物
班雅明和他的樂團「煙」的表演,刻畫班雅明吸毒、扮裝、宛如王爾德般酷兒詩人的
邊緣特質。「藥頭」則是以60年代嗑藥文化為題材的經典地下影片,內容探討主流電影
公司不願碰觸的迷幻藥物主題,描述一位紀錄片導演取得一批毒蟲的同意,拍攝他們
在紐約一間曼哈頓公寓等待藥頭和注射海洛英的過程。
影子 美獨立製片經典作
喜歡觀賞獨立製片作品的觀眾,應該都聽過約翰卡薩維蒂這個名字,卻不見得真的看過
他的電影。被尊為紐約地下電影宗師的約翰卡薩維蒂,早年拍攝的作品一直受到影迷爭相
傳誦,特別是處女作「影子」,更被讚譽為美國獨立製片的經典代表作。片中透過幾位
非裔美人兄妹在工作與感情上的際遇,帶出美國這個大融爐隱藏的種族歧視和女性角色的
刻板化等問題,並速寫1960年代紐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年輕族群反抗
中產階級的邊緣虛無價值觀。
全片以「即興」方式拍攝,演員都是導演的親朋好友,角色的名字也都是他們的真實姓名
,全片就像爵士樂一樣自由隨興,卻也藉此呈現出驚人的真實生命切片。即興的演出
當然也要有即興的音樂來陪襯,前衛爵士樂手查爾斯明格斯便特地為本片做了一首極富
詩意的「時代廣場的鄉愁」。
■「聲音的痕跡」影展詳細片單,以及放映場次與購票等相關訊息,請參考網址:
http://www.twfilm.org/sound/
--
Tags:
電影配樂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西域威龍的一首配歌

By Odelette
at 2006-05-24T13:33
at 2006-05-24T13:33
坎城影展的電影音樂論壇

By Sandy
at 2006-05-24T09:49
at 2006-05-24T09:49
有沒有幕後的配樂

By Jacky
at 2006-05-23T23:58
at 2006-05-23T23:58
王者再臨電影OST不知怎麼播放.....

By Rosalind
at 2006-05-23T23:55
at 2006-05-23T23:55
心靈訪客Finding Forrester的配樂

By Gary
at 2006-05-23T21:18
at 2006-05-23T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