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竊聽風暴-也許這是今年最好看的電影!狂推! - 電影

By Puput
at 2007-03-02T23:01
at 2007-03-02T23:01
Table of Contents
如果你平均一個禮拜看一部電影,那一年少說也看了超過五十部電影。
而看電影又像是無底洞,看過感人的,那些俗套的劇情式肥皂劇也就漸漸不合口味(好萊
塢尤是)。
進而轉向歐洲或獨立製片不同背景下所想傳達的動人情感。
不管是哪裡的片,只要能感動人心,就是好片。
一直對多年前捷克片「遊子」留下深刻印象,不直接寫實共產剝奪大提琴家的演奏環境,
而將背景關係藏於沒有血緣關係語言不通爺倆(父子倆)的動人情懷。
「竊聽風暴」乍看片名,會猜測或許描繪東德國安局諜報竊聽劇情,誤以為是部沈重的片
,其實不然。劇情沒有冷場,卻也猜不透,一路精彩直到「特寫」衛斯理那如「凱文史貝
西」的澄澈大眼睛,劇中人與觀眾席眼角濕潤而止。
一開始以為來個如「不可能任務三」的拷問分段穿插倒敘法,衛斯理理性冷調問法,不像
傳統印象中逼供給人不舒服的壓迫感,採用邏輯式心理推理犯罪人與無犯罪人的反應【其
實那備拷問的人看起來不壞(長得像影集「五口之家」的老大),說話也沒有破綻,直到
睡魔襲擊人疲憊不堪意識,而被突破心防】。穿插上課同學反應與開始埋下衛斯理記小記
號的習慣(之後在瑞得曼屋外先記錄其作息後【小本子出現】,才選定計時二十分鐘時間
佈下天羅地網的竊聽器。直至最後主角拆掉時,我這才發現連浴室都有裝…)。
每小段劇情鋪陳明確,不用讓你想太多就進入狀況!卻又讓你猜不透最後劇情的走向。
如瑞得曼問克莉絲塔:你有沒有看見我放在桌上布萊希特的書(德國劇作家,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rtolt_Brecht)?
克莉絲塔:沒有。鏡頭就直轉衛斯理躺在沙發上唸著書裡一段端看著雲的神馳文字。
衛斯理所信奉的「黨的劍與盾」支持著他繃緊神經的竊聽行為。即使被鄰居小孩冠上秘密
警察或是被上課學生質詢這樣是不是喪失人道,都還對身為「黨的劍與盾」而自豪。他的
長官最後問他:「你還是站在對的這一方吧!」他說:「對!(這時他的所信奉的劍與盾
瓦解,轉向珍視藝術家才華的發揮才是對的這一方,或是說人性本善的這一方【瑞得曼也
是因為雅斯去世才對社會主義開始反思】。)」
衛斯理與其長官、長官與部長的關係一再成為交織的重點。剛開始在劇院,長官(長得很
像Taxi中想出「忍者」暗號的愚蠢警察局局長)問衛斯理你覺得瑞得曼這位劇作家如何?
他說表面上看起來對黨忠心(他所編的劇是不是在歌頌社會主義?所以受到東德文化局支
持?!),也許實際上不然。這番表情嚴肅,不斷拿著望眼鏡的衛斯理說出這番話應該是
基於其作為拷問質疑的職業病而來。
但長官為了使自己早日升官,對部長逢迎拍馬,並答應找出瑞得曼的小辮子,表面上是「
黨的劍與盾」,實際上不過是部長搶奪情人的工具。三人一層一層的對話,明確表述各自
立場。
「逢迎拍馬」也在瑞得曼與克莉絲塔西蘭中發酵。瑞得曼在衛斯理用電線控制的電鈴聲得
知克莉絲塔並不是去見老同學,而從部長車離開(門的場景,瑞得曼沒有直接在門口就揭
穿克莉絲塔;瑞得曼急速挖走打字機也躲在此門,還來不及告訴克莉絲塔,他只想暗地裡
作這件對大家都好的事。最後瑞得曼在計程車端望著衛斯理,也沒有說出心裡感謝的話,
而是用「獻給好人的奏鳴曲」一書默默地傳達)。
克莉絲塔與瑞得曼有著互控的對話,寫劇不過是用來表現對黨的忠心還是逢迎拍馬?上床
不過是用來鞏固其演員生涯?(不知還有無包括維繫男友在文化局局長繼續支持的標的)
克莉絲塔不知她除了演戲還能作什麼,一旦被剝奪了,就什麼也不是,這也是最後衛斯理
作為誘導克莉絲塔招供的心理戰術。衛斯理本來要向長官揭發瑞得曼為明報寫東德自殺率
的報導,在聽到長官把自己教學那套分性格拷問藝術家,後果是再也不能創作的一番話,
後就打了退堂鼓(此時他也深深瞭解為何導演雅斯要自殺了)。至此就開始杜撰「勇者」
(這個代號取的真好!)與朋友們討論慶祝列寧於東歐五十年的舞台劇內容。
打字機是個有趣的焦點。老一輩的人對打字機都有著特殊情懷。我的老師就留著他讀書時
某牌的老式打字機。
那用來打禁報的小打字機用著紅色條,最後瑞得曼讀著那個由編號HGW XX/7寫的報告最後
一頁,HGW XX/7留下了與紅色條同色的指印,也再度印證他就是在暗處一再默默的幫忙掩
飾,讓他的才華與對國家的省思有所發揮的空間。
那組竊聽機器亮起內部人員燈號時,心中就會暗自發出「該不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吧!
」劇情就是這樣扣人心弦,真是難得一見的好片!
場景對比:「克莉絲塔在被部長召見後洗去一身污穢,要求瑞得曼抱住她」對比「衛斯理
召妓要求趕場妓女多留一下下,他要的或許不是性,而是擁抱就好!」
「衛斯理趁瑞得曼不在時,巡了他房間的布置,他下意識撫摸了一下床邊。布置華麗、多
房間、多書的溫暖小窩」對比「衛斯理自行溫熱牛奶加上牙膏狀草莓醬與電視為伴的冷調
小房間」,兩者有著天壤之別。我想這也是為何衛斯理拿走了他的書,也許劇作家的世界
就是這麼不一樣,有著雲,無邊無際。
電梯裡小男孩直言,聽說你是秘密警察!衛斯理馬上反應:「你的名字是啥?」通常講出
名字就會被做下記錄……然後就像豪斯就被抓去烤問。話到了口邊,當下轉成「你的球有
名字嗎?」小孩還天真的回答:「球哪裡有名字!」
衛斯理竊聽的房間在公寓的閣樓,有著木頭衍架,他甚至在地上畫了房間的配置圖。從一
開始點了輪班士兵遲到分鐘數,到最後聽到入迷,而下海與克莉絲塔有著導師般的對話,
而對士兵推論做出虛心長官式的駁斥,雖然面無太多表情,但從語氣可以察覺他的壓抑!
爆點實在太多了!絕對推薦大家進戲院細細品嚐這感動人心的好片!!
預告片http://others.swtwn.com/LivesOfOthersTrailer.wmv
--
而看電影又像是無底洞,看過感人的,那些俗套的劇情式肥皂劇也就漸漸不合口味(好萊
塢尤是)。
進而轉向歐洲或獨立製片不同背景下所想傳達的動人情感。
不管是哪裡的片,只要能感動人心,就是好片。
一直對多年前捷克片「遊子」留下深刻印象,不直接寫實共產剝奪大提琴家的演奏環境,
而將背景關係藏於沒有血緣關係語言不通爺倆(父子倆)的動人情懷。
「竊聽風暴」乍看片名,會猜測或許描繪東德國安局諜報竊聽劇情,誤以為是部沈重的片
,其實不然。劇情沒有冷場,卻也猜不透,一路精彩直到「特寫」衛斯理那如「凱文史貝
西」的澄澈大眼睛,劇中人與觀眾席眼角濕潤而止。
一開始以為來個如「不可能任務三」的拷問分段穿插倒敘法,衛斯理理性冷調問法,不像
傳統印象中逼供給人不舒服的壓迫感,採用邏輯式心理推理犯罪人與無犯罪人的反應【其
實那備拷問的人看起來不壞(長得像影集「五口之家」的老大),說話也沒有破綻,直到
睡魔襲擊人疲憊不堪意識,而被突破心防】。穿插上課同學反應與開始埋下衛斯理記小記
號的習慣(之後在瑞得曼屋外先記錄其作息後【小本子出現】,才選定計時二十分鐘時間
佈下天羅地網的竊聽器。直至最後主角拆掉時,我這才發現連浴室都有裝…)。
每小段劇情鋪陳明確,不用讓你想太多就進入狀況!卻又讓你猜不透最後劇情的走向。
如瑞得曼問克莉絲塔:你有沒有看見我放在桌上布萊希特的書(德國劇作家,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rtolt_Brecht)?
克莉絲塔:沒有。鏡頭就直轉衛斯理躺在沙發上唸著書裡一段端看著雲的神馳文字。
衛斯理所信奉的「黨的劍與盾」支持著他繃緊神經的竊聽行為。即使被鄰居小孩冠上秘密
警察或是被上課學生質詢這樣是不是喪失人道,都還對身為「黨的劍與盾」而自豪。他的
長官最後問他:「你還是站在對的這一方吧!」他說:「對!(這時他的所信奉的劍與盾
瓦解,轉向珍視藝術家才華的發揮才是對的這一方,或是說人性本善的這一方【瑞得曼也
是因為雅斯去世才對社會主義開始反思】。)」
衛斯理與其長官、長官與部長的關係一再成為交織的重點。剛開始在劇院,長官(長得很
像Taxi中想出「忍者」暗號的愚蠢警察局局長)問衛斯理你覺得瑞得曼這位劇作家如何?
他說表面上看起來對黨忠心(他所編的劇是不是在歌頌社會主義?所以受到東德文化局支
持?!),也許實際上不然。這番表情嚴肅,不斷拿著望眼鏡的衛斯理說出這番話應該是
基於其作為拷問質疑的職業病而來。
但長官為了使自己早日升官,對部長逢迎拍馬,並答應找出瑞得曼的小辮子,表面上是「
黨的劍與盾」,實際上不過是部長搶奪情人的工具。三人一層一層的對話,明確表述各自
立場。
「逢迎拍馬」也在瑞得曼與克莉絲塔西蘭中發酵。瑞得曼在衛斯理用電線控制的電鈴聲得
知克莉絲塔並不是去見老同學,而從部長車離開(門的場景,瑞得曼沒有直接在門口就揭
穿克莉絲塔;瑞得曼急速挖走打字機也躲在此門,還來不及告訴克莉絲塔,他只想暗地裡
作這件對大家都好的事。最後瑞得曼在計程車端望著衛斯理,也沒有說出心裡感謝的話,
而是用「獻給好人的奏鳴曲」一書默默地傳達)。
克莉絲塔與瑞得曼有著互控的對話,寫劇不過是用來表現對黨的忠心還是逢迎拍馬?上床
不過是用來鞏固其演員生涯?(不知還有無包括維繫男友在文化局局長繼續支持的標的)
克莉絲塔不知她除了演戲還能作什麼,一旦被剝奪了,就什麼也不是,這也是最後衛斯理
作為誘導克莉絲塔招供的心理戰術。衛斯理本來要向長官揭發瑞得曼為明報寫東德自殺率
的報導,在聽到長官把自己教學那套分性格拷問藝術家,後果是再也不能創作的一番話,
後就打了退堂鼓(此時他也深深瞭解為何導演雅斯要自殺了)。至此就開始杜撰「勇者」
(這個代號取的真好!)與朋友們討論慶祝列寧於東歐五十年的舞台劇內容。
打字機是個有趣的焦點。老一輩的人對打字機都有著特殊情懷。我的老師就留著他讀書時
某牌的老式打字機。
那用來打禁報的小打字機用著紅色條,最後瑞得曼讀著那個由編號HGW XX/7寫的報告最後
一頁,HGW XX/7留下了與紅色條同色的指印,也再度印證他就是在暗處一再默默的幫忙掩
飾,讓他的才華與對國家的省思有所發揮的空間。
那組竊聽機器亮起內部人員燈號時,心中就會暗自發出「該不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吧!
」劇情就是這樣扣人心弦,真是難得一見的好片!
場景對比:「克莉絲塔在被部長召見後洗去一身污穢,要求瑞得曼抱住她」對比「衛斯理
召妓要求趕場妓女多留一下下,他要的或許不是性,而是擁抱就好!」
「衛斯理趁瑞得曼不在時,巡了他房間的布置,他下意識撫摸了一下床邊。布置華麗、多
房間、多書的溫暖小窩」對比「衛斯理自行溫熱牛奶加上牙膏狀草莓醬與電視為伴的冷調
小房間」,兩者有著天壤之別。我想這也是為何衛斯理拿走了他的書,也許劇作家的世界
就是這麼不一樣,有著雲,無邊無際。
電梯裡小男孩直言,聽說你是秘密警察!衛斯理馬上反應:「你的名字是啥?」通常講出
名字就會被做下記錄……然後就像豪斯就被抓去烤問。話到了口邊,當下轉成「你的球有
名字嗎?」小孩還天真的回答:「球哪裡有名字!」
衛斯理竊聽的房間在公寓的閣樓,有著木頭衍架,他甚至在地上畫了房間的配置圖。從一
開始點了輪班士兵遲到分鐘數,到最後聽到入迷,而下海與克莉絲塔有著導師般的對話,
而對士兵推論做出虛心長官式的駁斥,雖然面無太多表情,但從語氣可以察覺他的壓抑!
爆點實在太多了!絕對推薦大家進戲院細細品嚐這感動人心的好片!!
預告片http://others.swtwn.com/LivesOfOthersTrailer.wmv
--
All Comments

By Audriana
at 2007-03-05T15:56
at 2007-03-05T15:56

By Barb Cronin
at 2007-03-06T16:45
at 2007-03-06T16:45

By Dora
at 2007-03-08T21:20
at 2007-03-08T21:20

By Suhail Hany
at 2007-03-09T03:12
at 2007-03-09T03:12

By Genevieve
at 2007-03-12T16:05
at 2007-03-12T16:05

By Enid
at 2007-03-12T20:13
at 2007-03-12T20:13

By Elizabeth
at 2007-03-15T05:14
at 2007-03-15T05:14

By Emily
at 2007-03-17T05:01
at 2007-03-17T05:01
Related Posts
穿著Prada的惡魔 人生的「剪刀石頭布」

By Connor
at 2007-03-02T01:09
at 2007-03-02T01:09
庫柏力克之鬼店(有一點雷)

By Hamiltion
at 2007-03-01T22:49
at 2007-03-01T22:49
社會角落的一小角-父子

By Candice
at 2007-03-01T18:18
at 2007-03-01T18:18
靈魂的重量

By Bennie
at 2007-03-01T17:00
at 2007-03-01T17:00
當幸福來敲門,貓咪會應門。( 雷喔 )

By Caitlin
at 2007-03-01T01:35
at 2007-03-01T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