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姆波頓之地獄新娘】 製作紀錄 - 動畫電影

By Tom
at 2005-09-28T14:25
at 2005-09-28T14:25
Table of Contents
把人偶演活了
地獄新娘和那位在婚禮前夜被她帶入地下國度的倒楣新郎的故事源自於
一個俄國的民間傳說,傳說描述了一場始料未及的婚禮,它發生在一位不幸的男人和他
死去的新娘之間。這個具有浪漫情節的恐怖故事緊緊吸引了著名作家和導演提姆波頓的
視線,並激發了他的想像力,經過十年的籌畫準備,提姆波頓將這個故事改編後搬上
大銀幕,並用定格動畫技術展現出來。
1993年,提姆波頓的作品【聖誕夜驚魂】由亨利西烈克執導完成,這是波頓第一次嘗試
使用“定格動畫技術”(一種利用間歇拍攝手法拍攝影片的技術,通常每秒或每幾秒拍攝
一幅畫面,用固定的相機逐幅畫面拍攝同一地點的事物變化,將它們快速播放後能達到
動畫的效果。動畫的角色常為布偶,房屋和場景的製作也都是真實的材質)。
他說:「我非常喜歡這種定格動畫效果,因為它能夠讓人感覺一種觸動心弦般的震撼。
能夠實際接觸並移動動畫影片的角色人偶,並感覺他們的真實存在,這樣的經歷簡直
妙不可言。這和拍攝一部動作片很相似——如果你在藍幕前拍攝動作場面,你不會覺得
一切是確實存在的,但是定格動畫拍攝方式能讓你感覺所有的拍攝場景都是真實的。」
導演繼續說道:「在完成了【聖誕夜驚魂】之後,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再次運用這種技術
進行拍攝的影片題材,因為我熱衷於此。它確實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藝術表現形式。
喬蘭夫特是我的一個朋友,他提供給我一個短篇故事和兩段摘自一個古老民間傳說的描述
,它們讓我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所需的動畫題材。這就好像為角色挑選演員一樣
——你想為已有的動畫技術尋找合適的故事情節。然而看起來這個故事和技術正好相配。
」
製片人艾利森阿貝特曾經擔任影片【聖誕夜驚魂】的藝術指導,他說:「這種結合方式
非常聰明,而且這個故事也讓人耳目一新。這必將從提姆波頓的觀點展開,展現黑色幽默
和角色的光怪陸離。然而劇本最吸引我的地方還是故事本身,這是一個讓人心動的
美麗故事。」
自從波頓開始他的職業生涯後,他便不斷從各種報章媒體裡廣泛地涉獵奇聞怪事和
怪異人物,從而創作了許多風格多變的故事題材。他的電影不勝枚舉,包括
【巧克力冒險工廠】、【大智若魚】、【決戰猩球】、【斷頭谷】、【星戰終結者】、
【艾德伍德】、【聖誕夜驚魂】、【蝙蝠俠】、【剪刀手愛德華】等。這些風格迥異
的電影仿佛傳遞出他對電影題材的獨特觀點,表現出他的電影無可比擬的風格。
它們有趣、尖銳、恐怖、感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提姆波頓原創風格的生動表現。
影片【地獄新娘】的副導演麥克詹森說「提姆波頓的構思讓定格動畫又回到了人們視線。
【聖誕夜驚魂】對於定格動畫的癡迷者來說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它擁有貨真價實的
道具和表演,所有的一切都是電腦特效所不能比擬的。正是因為波頓對此樂此不疲的興趣
和熱情才使這種動畫方式得以延續。」
波頓這樣評價副導演麥克:「麥克對定格動畫的表現形式有獨特的敏感度。很少有人
能真正理解它的進行過程,而且當別人對它不理解時,又很難跟他們溝通。」
製片人阿貝特說:「在拍攝【聖誕夜驚魂】時我曾和麥克合作共事,他對定格動畫
有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的愛好。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非常複雜、講求細節的雕飾,而且必須
按照劇本的描述逐幅逐幅地進行拍攝,這是一個體力負擔極重的任務。麥克鼓勵所有
劇組人員,並帶領他們成功完成了繁重的拍攝工作。你需要鞭策自己,鼓勵工作夥伴,
還要讓自己的全部心思始終落在二十六個影片場景和幾百個人偶上,麥克就是這樣做的。
」
浪漫愛情的悲劇故事 兇殺案件的糾結纏繞,還有…
為影片角色獻聲的都是些“巨星級”的演員,強尼戴普飾演維特,海倫娜波漢卡特飾演
地獄新娘,艾蜜莉華特森飾演薇多利亞。戴普同時在波頓的影片【地獄新娘】和他的
熱賣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裡擔綱主角。他的許多配音工作是在完成了一天的
【巧克力冒險工廠】影片的拍攝後進行的,他脫下威利旺卡的戲服,立刻進入錄音棚,
為維特一角獻聲。在此之前,強尼戴普從來沒有為動畫片的角色配過音,但是這樣一位
知名的演員,一位對導演提姆波頓敬佩有加的熱衷者,心甘情願地和導演一起投入到
這兩個同時進行的影片計畫中。【地獄新娘】是強尼戴普和導演提姆波頓的第五次合作,
之前戴普曾在波頓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愛德伍德】、【斷頭谷】和
【巧克力冒險工廠】中飾演過主角。
波頓說:「我和強尼戴普的每次合作都與眾不同。他願意充分投入影片的角色,而
根本不在意自己本身,和像這樣的演員合作讓我覺得興奮激動。特別是當他上了〈人物〉
雜誌的封面,被公眾認為是‘魅力型男’之一以後,他仍然願意冒險去扮演一些和
個人形像或者金錢絲毫掛不上鉤的角色,然而每次的結果卻又出人意料,他因而獲得了
更大的成功。能夠找到一個這樣的人,和你在潛意識的層面上都能用心交流,這對我來說
實在太棒了。」
戴普說:「導演提姆波頓的觀點常常令人驚歎,他的想法讓你永遠都難預測。如果
他想拍一部以我為主角的電影,並打算用去一千八百萬英尺長的底片,故事的情節就是
要我注視著電燈泡,並且不允許我在三個月內眨一下眼睛,我想我也會去做的!」
戴普為一個名叫維特凡道特的年輕人配音,他靦腆而充滿夢想。他的父母渴望登上
社會的上層階級,因而為他安排與一位素未謀面的女子結婚,這個女子就是可愛的
薇多利亞-艾維格勞特小姐。薇多利亞由艾蜜莉華特森配音,她曾因為在影片【破浪而出】
和【狂戀大提琴】中的出色表演,兩度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女演員。
一段毫無希望的浪漫故事,薇多利亞為失去追求終生幸福的機會而傷心不已,直到
她遇到了維特,從此她開始相信那個男子是她一直在等待的人。
華特森說:「薇多利亞剛起初只是一個出生貴族,卻生活拮据的年輕女子,因而她非常的
膽小害羞。她的雙親是勢利小人,為了錢打算將她遠嫁他方。這對她來講已經是無可挽回
的事實,但是當她遇到了維特,她發現這個年輕人比她更為靦腆,她對他產生了好感。
這場婚姻的安排就好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但兩位年輕人卻在其中意外地相愛了。
至此,所有的事情仿佛都變得美好起來,然而來自死亡國度的地獄新娘卻在此時抓走了
維特。」
事實上,維特被趕出了婚禮彩排現場,直到他能夠正確地說完自己的婚禮誓言才准許回來
。他蹣跚踱步到一片樹林中,在那裡他終於能夠流利地說完自己的誓言了,隨後他還把
結婚戒指套在一根粗糙的小樹枝上。然而很快他發現那並不是一根樹枝,而是一具僵屍的
手指,地獄新娘從地下鑽出來,手上戴著維特的結婚戒指,並認定他為自己的丈夫,
就這樣他莫名其妙地和這具僵屍立下了婚約。
海倫娜波漢卡特為片中的地獄新娘配音,她因主演了影片【慾望之翼】而獲得奧斯卡
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地獄新娘這個角色本身是一個悲劇角色,她在新婚之夜被人殺害。
從那之後,她便開始傷心地等待,等待她的丈夫有一天能到來和她結為夫妻,然而她的
軀體卻在死亡國度中慢慢地腐爛。當維特弄巧成拙地成為她地新郎時,她相信自己
最終找到了愛情。
波漢卡特說:「她終究是被囚禁在陰間——雖說她能夠永保青春,這和她的年紀形成了
鮮明對比。她是清白無辜、純潔明理的,她非常希望維特能愛她,即便她知道她根本
不具備讓這位活人愛她的基本條件,因為她已經死了。」
當維特被拖入地下的死亡國度時,最初他感到非常恐懼,但是之後卻發現那些死人和僵屍
的生活很有目標,跟他地面上的陰鬱生活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但是,他還是願意回到
地面上,因為那裡有他最珍貴的人——薇多利亞,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回到她身邊,可是
很快他發現他如果他離開了,地獄新娘的心將永遠地破碎。
波漢卡特說:「我喜歡這個故事的一個原因就是其中沒有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這是一個
非常美好的平衡關係,因為在這段三角戀愛關係中,你能夠很清楚地知道他會選擇誰。
但是影片中這三個善良而具有同情心的角色卻不得不面對一場進退維谷的僵局。因此,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你會希望維特最終能與她們兩個都在一起——因為你真的覺得很難辦
,就和維特本人一樣感到矛盾。」
華特森說:「這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影片,但是卻通過非同尋常的扭曲方式表現出來。
這是一個鬼故事,但卻因為有栩栩如生的角色而顯得非常有趣。另外,這部影片裡還有
細膩感人的場面,以及甜美純潔的情節。」
亞伯特芬尼(影片【大智若魚】的演員)和瓊安娜魯米莉為薇多利亞見錢眼開的父親
曼德林和冷酷的母親菲尼斯配音。維特的父母——粗野的威廉和傲慢的內爾則由
保爾懷特郝斯(影片【尋找新樂園】的演員)和翠西奧曼配音。影片中兩人通過做魚罐頭
起家,累積了大量的錢財,成為暴發戶。知名演員克里斯多福李(影片
【巧克力冒險工廠】的演員)為冷酷而專制的牧師格維爾配音,就是這位性格卑劣的牧師
把維特趕進了樹林,才導致他陷入地獄新娘的危機中。
波頓長期的合作伙伴丹尼艾弗曼為片中古靈精怪的骷髏貓波薑利斯配音,它是骷髏樂隊的
領頭人物。骷髏樂隊的成員們每晚在波索克酒吧裡召開搖滾舞會。就是波薑利斯和它的
樂隊用音樂的方式把地獄新娘的悲慘故事告訴了當時驚魂未定的維特聽。艾弗曼還為影片
專門寫了三首新歌,包括歌曲「按照計畫」According to Plan,在這首歌裡維特和
薇多利亞的父母清楚地表明瞭他們讓兒女成婚的真正目的,即為了實現他們自己的野心。
艾弗曼說:「和【聖誕夜驚魂】一樣,為影片【地獄新娘】寫歌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
提姆波頓的視覺藝術展現了事物最完美的影像,因此我很樂意為他的片子寫歌。這些
饒有趣味、黑色陰鬱、光怪陸離的故事是我展現自己歌曲的完美舞臺,這些歌曲悠揚蒙朧
、曲風多變,就好像我最欣賞的音樂時代——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爵士樂一般。
我希望今後我們仍然能有機會合作。」
【地獄新娘】是艾弗曼和波頓的第十二部合作影片。艾弗曼獨具一格、繚繞心際的音樂
是這些合作影片的一大特色,包括【剪刀手愛德華】、【蝙蝠俠】、【斷頭谷】等,當然
還包括【聖誕夜驚魂】。他們的合作關係始於波頓事業的起步階段,之後這兩位
電影藝術人就一直彼此取長補短,合作共事。
波頓回憶說:「早在我進入電影圈前,或者在我從未想過能有機會拍攝影片時,我常去
洛杉磯的俱樂部內聽‘Oingo Boingo’樂隊的演出,他們的音樂非常富有戲劇性。
這一怪異的曲調風格和電影配樂有幾分相似,因此讓我久久記著不忘。當我有機會拍攝
影片「小生冒險記」時,我就邀請丹尼來負責配樂。這對我們倆來說都非常難得,因為
在此之前我們都沒有製作過這樣規模的電影,因此看起來我倆仿佛是從那時一起開始入行
的,我們一起嘗試之前沒做過的事情。我想就是因為這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使我們的
合作延續至今吧。」
用定格動畫技術真實展現故事的情節
定格動畫技術製作是一種單純的藝術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和真實的電影很相似,
例如在拍攝時必須搭建場景,必須有戲服、背景和“演員”(即影片中的人偶),
而“演員們”必須梳妝打扮,同時拍攝時還需要導演的指導,以及合理的燈光。但是當
世界發生巨變,新事物層出不窮時,電影製作人的想像力卻開始萎縮,包括這些類似的
由“人偶演員”演繹的影片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希奇古怪的藝術表現形式的
產生。
拍攝定格動畫影片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人偶的動作完全依靠微小的位置改變而產生
——有的時候這種位置差距僅一毫米。每個姿勢都用一個幅畫面畫面來紀錄,然後
動畫工作人員將人偶的姿勢進行細微調整,繼續拍攝一個幅畫面。這個過程被一次次
重複著。一個工作人員可能需要在一天裡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而他的工作成果僅完成了
影片一到兩秒鐘的情節。
不像真人的影片,電影製作人只需要和演員們一起工作,而每個演員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且只可能一個時間裡在一個地方參加表演;定格動畫影片的拍攝則不然,為了節省時間
製作人員能夠複製很多人偶演員以及場景同時進行拍攝。導演麥克詹森在此擔任重大的
責任,以保證整個動畫的拍攝進度符合日程規定。
麥克回憶道:「讓每個人保持步調一致,保證每個步驟都是同步進行,這是一個巨大的
挑戰。日程計畫的制訂也非常困難。我們不可能讓每個動畫人員負責一個角色,這太
理想化了。片中有很多難度相當大的鏡頭,這些鏡頭不可能讓一個動畫師從頭到尾負責
該人物的所有表演,每個工作人員可能只負責這個角色的一小部分情節,因此所有的
工作者必須共同努力,保持同一個人物外形和表現方式的前後一致。」
很幸運的是【地獄新娘】的製作隊伍非常盡心盡力,彼此的合作不成問題。麥克詹森承認
:「這是一項非常枯燥的工作,然而我們的動畫師和攝影工作者絲毫沒有怨言,我想他們
熱愛這個電影。它就像是一件必須要你的百般熱情和自覺奉獻才能完成的事情。」
【地獄新娘】最初現形於素描畫中,這些素描畫由波頓繪製,目的在於將生活在他
想像中的角色描繪出來,這些角色的基礎是傷心的地獄新娘和她百般不願的新郎之間的
發展情節。他把這些最初的草稿交給角色設計師卡洛斯格蘭格爾,設計師很快抓住了
導演的思路,並順理成章地塑造了影片的主角形像。導演波頓說:「卡洛斯看了我畫的
幾張簡單的素描草圖,並在此之上進行拓展和深入。我的草圖真的非常粗糙,但是他對
圖形具有特殊敏感度,很快他就理解了我的用意,塑造出人物的形像,並賦予他們血肉。
」
當劇本完成後,導演將它交到了這些情節串聯設計師手上,他們將整個電影中的場景一一
展現出來,預想了攝像機的拍攝角度,還說明了人物的感情變化和表情動作。
接著,演員們為電影配音。因為聲音的錄製在人偶動畫製作之前,演員的表演對於
塑造角色的個性特點以及設置電影的整個基調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表演為
控制人偶進行拍攝的工作人員們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導演麥克詹森強調說:「你確實需要
人偶的精彩操縱和演員的完美配音這兩大因素來保證該片表演的栩栩如生。
如果從演員的配音中能夠體會到角色的感情,一個好的動畫師就能將他體現在人偶
的表演中,但是正師這兩者的完美結合才讓影片的拍攝如此成功。」
當演員們完成了他們的配音任務後,這些錄音被情節串聯設計師重新編輯,從而製作出
一個故事發展過程的視覺規劃,電影將以此為框架進行展開。當所有的片段都
定製完成後,以情節需要為基礎的人偶的製作就開始了。
人偶製作師馬金諾恩和桑德斯負責將所有的角色製作成人偶——包括影片中的活人和死人
。這項工作從建立人偶的金屬骨架開始,為人偶搭建穩固的結構和支架,然後使他們的
重要關節能夠全方位地進行轉動,這對於動畫拍攝工作的進行是必不可少的。
波頓評價馬金諾恩和桑德斯的工作時說:「他們作得太棒了。他們讓影片走上一個
全新的層面。這些人偶如此栩栩如生——他們看上去非常精緻敏銳而且材質精良。
動畫師們需要這些人偶的結構能為他們塑造微妙的細節變化和情感跨度提供方便,
使他們的表演變得活靈活現,這些人偶就達到了他們的標準。」
人偶的製作工藝和場景的搭建工程
馬金諾恩和桑德斯在為影片【地獄新娘】塑造人偶的時候還發明了突破性的新技術。
覆蓋在這些人偶骨架上的“皮膚”是一種由泡沫和矽樹脂混合的物質,它們使人偶的形像
更為持久如新,即使經歷了數個月的拍攝,被聚光燈長時間地照射和被反覆地扭動以做出
不同姿勢,依然看起來質地柔軟而色彩鮮明。他們完成地這一革新技術,從根本徹底顛覆
了人偶進行動畫的基本方式,從而使這部電影以及人偶製作本身進入新紀元。
在過去,例如影片【聖誕夜驚魂】中的人偶,它們的面部表情是通過一系列的
"替換頭顱”的使用來實現的,每一個頭顱的更替都產生了一定的表情變化,這樣將它們
結合起來拍攝,就能創造出人偶的情感過渡和表情變化,讓角色變得栩栩如生。
這種方法很有效果,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有它的缺點,那就是它們所能展現的表情變化
是有範圍限制的。
馬金諾恩和桑德斯創造了一種複雜的傳動裝置,它們被安置在人偶的頭部內,通過耳朵
和一系列隱藏在頭髮裡的觸點能夠啟動它們。這些傳動裝置通過栓鈕和鈑鉗這樣的觸點
來控制,因而能夠改變人物臉部的細微表情,產生無限的人物姿態和嘴型變化,能讓角色
微笑、皺眉或者挑起眉毛,表達人類能有的各種情感,提供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微妙方式。
波頓說:「對人偶的機械操作真的非常神奇,這讓它們仿佛變成了活物。」
這些安置在人偶腦袋中的傳動裝置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人偶必須至少達到
十二英寸高,和傳統的定格動畫人偶相比它們要巨大得多。同樣的,為了配合角色的尺寸
,使其與周圍環境比例相稱,整個場景和小道具的比例也要對應地放大。然而,如果影片
中的建築物製作完全符合角色的比例,它們會顯得過於巨大,而常常難以被攝影機取景框
完全涵蓋。為了解決 這個問題,建築物的下部按照角色人偶的比例進行製作,而它們的
上部則進行比例的縮小,使整個建築的觀點給人以從下往上仰望的效果。
藝術總監納爾遜勞瑞說:「定格動畫的表演最早出現在人們車庫中的小佈景臺上,
人偶角色圍著佈景台到處轉。影片【地獄新娘】卻與眾不同——它標誌著定格動畫電影
新紀元的到來。我們的外景設置超過了十六英寸高,有一些甚至達到了二十五到三十英寸
。單單看一下我們所搭建的場景的規模和尺寸就能體會到它與以往的顯著差異了。
它和真人動作片的場景相比當然不算什麼,但是和通常的定格動畫製作相比較
它的場景尺寸要足足大了兩到三倍。」
場景的巨大尺寸使動畫的拍攝工作出現了一些棘手問題,因為人偶在那麼大的場景中
比較難夠到——比方說,需要拍攝這樣一個片段:“角色在一個寬闊的庭院裡散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場景就必須設計得盡可能方便讓動畫師們操作。通常情況下,動畫師
們隱藏在場景的背後,監督著拍攝的落實,當一幅畫面拍攝完後他們會從隱蔽的小門裡
出來,將這些人偶的位置進行稍微地移動,然後把小門關上,拍攝下一幅畫面。
定格動畫顯得非常神奇,從小道具的準備到人偶服裝的製作,它在每一個環節都必須
由工藝高手進行創造或者藝術家們進行設計、雕塑以及打磨上色。勞瑞說:「我們必須
自己來設計所有的一切。這就是前期製作和設計落實的必經之路。我們考慮所有的一切,
從角色的服裝到他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居住的房屋及其內部裝飾——壁紙、擺設、門把
,還有天空和風景等等。此外,因為我們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我們必須確定每樣東西
都緊緊圍繞著故事的中心而展開製作,而且你能相信這一切塑造出的就是一個真實的地方
。」
拍攝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困難存在,這些困難在任何沒有直接投入影片製作的人看來是
難以想像的。比如說,所有在螢幕上出現的小道具必須有足夠的重量,從而使動畫師們
在場景裡移動人偶的時候不致於讓它們也發生位置的改變——但要知道,一個道具的
極其細微的位置變動在動畫的逐幅畫面拍攝時也許根本不被人察覺,但是卻會在完成影片
中顯得非常明顯。
一個在銀幕上看起來不費吹灰之力的的效果卻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非常的複雜,這就是
地獄新娘薄紗般飄動的破爛的婚紗和頭紗。這些物件看上去是在風中飄動的,但是在
製作的時候按照每一幅畫面移動一毫米的方式去拍攝卻非常困難。這種透明的材質
通過一系列近乎看不見的細電線穿入織物而達到了完美的視覺效果,同時也讓它能夠被
一點一點地移動控制以便於拍攝的進行。頭紗和它上面的花環用了十個月才做完,它的
最終效果讓人完全感到驚異。
獨具匠心的燈光設計和故事場景定位
燈光的設計同樣為影片增添了不少效果,在地獄新娘的周圍製造出一種神秘而迷人的光暈
。攝影總監皮特科薩奇克向我們講述了他使用的方法。「我為人偶動畫製作燈光效果
的方法是這樣的,你必須將這些人偶看成是每場表演的演員,你必須找到他們容貌上的
特色,並且明白另外一些地方你是不應該將它們展現的。比如,薇多利亞的臉部比較平,
因此你就不能用光線直接照射,而對於地獄新娘來說這種打燈光的方式卻可行。」
在【地獄新娘】的預告片裡,她從滿地碎石的地裡鑽出來,身穿破爛的婚紗,站立在
驚恐萬分、連連退縮的維特面前。科薩奇克設計了這樣燈光方案,他如此敘述:
「我們企圖製作出一種讓人覺得仿佛翻開一本具有恐怖情節的故事書的封面一般的效果。
然而一旦她掀開了自己的頭紗,我們會讓她展示自己的驚世美貌,然而即便如此,
她也已經死了,腐壞了。因此,她慢慢掀開頭紗的時候是她第一次綻露自己的容貌,這時
必須有一個對女子的容貌特寫。我們使用那些曾經用來拍攝已到中年的女性演員的老伎倆
——在眼睛部位打上一點點光,同時對她整個面孔打上散射光。我們一共用了三個燈,
它們的主要作用是為地獄新娘周身勾勒出一圈白色的光芒,而且漫反射濾鏡讓這些效果
得以實現,並且讓燈光仿佛圍繞她的身體逐漸擴散開來。」
提姆波頓的影片【地獄新娘】的故事發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裡——生命國度和
死亡之地。就好像他所要表現的那樣,在生命的國度裡人們的生活沒有死氣沉沉,
而在死亡之地中一切景像反都生機勃勃。
場景設計師阿利克斯麥道威爾說:「故事的主題正是如此,它用視覺的語言完全顛覆
人們的期望。」他和藝術總監納爾遜勞瑞一同合作,並負責製作人偶生活的空間場景。
「生命國度實際上是一個灰暗的、陰沉的、死寂的地方,在那裡生活的人們終日沒有生氣
,悲傷度日,並對生活不抱任何希望,然而死亡之地卻充滿快樂的死人,他們對自己的
生活充滿希望,並保持蓬勃朝氣。因此,當我們開始為場景定位,為電影設置基調時,
我們就從這樣一個概念出發,預想著生命國度應該是一個陰沉和蒼涼的地方,而死亡之地
則應該是一個無法無天、混亂無度,但卻豐富多彩的地方。」
納爾遜勞瑞說:「生命國度是一個沉悶不堪的悲傷之地,那裡的人們被壓迫著,
沒有什麼快樂可言。但是所有感受都不能直接用說的,因而我們必須讓它在視覺上能
顯出這種蒼涼的氛圍。我們想讓它成為這樣一塊地方——你永遠都不想住在那裡,
但卻飽含興致地想去看個究竟。」
--
地獄新娘和那位在婚禮前夜被她帶入地下國度的倒楣新郎的故事源自於
一個俄國的民間傳說,傳說描述了一場始料未及的婚禮,它發生在一位不幸的男人和他
死去的新娘之間。這個具有浪漫情節的恐怖故事緊緊吸引了著名作家和導演提姆波頓的
視線,並激發了他的想像力,經過十年的籌畫準備,提姆波頓將這個故事改編後搬上
大銀幕,並用定格動畫技術展現出來。
1993年,提姆波頓的作品【聖誕夜驚魂】由亨利西烈克執導完成,這是波頓第一次嘗試
使用“定格動畫技術”(一種利用間歇拍攝手法拍攝影片的技術,通常每秒或每幾秒拍攝
一幅畫面,用固定的相機逐幅畫面拍攝同一地點的事物變化,將它們快速播放後能達到
動畫的效果。動畫的角色常為布偶,房屋和場景的製作也都是真實的材質)。
他說:「我非常喜歡這種定格動畫效果,因為它能夠讓人感覺一種觸動心弦般的震撼。
能夠實際接觸並移動動畫影片的角色人偶,並感覺他們的真實存在,這樣的經歷簡直
妙不可言。這和拍攝一部動作片很相似——如果你在藍幕前拍攝動作場面,你不會覺得
一切是確實存在的,但是定格動畫拍攝方式能讓你感覺所有的拍攝場景都是真實的。」
導演繼續說道:「在完成了【聖誕夜驚魂】之後,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再次運用這種技術
進行拍攝的影片題材,因為我熱衷於此。它確實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藝術表現形式。
喬蘭夫特是我的一個朋友,他提供給我一個短篇故事和兩段摘自一個古老民間傳說的描述
,它們讓我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所需的動畫題材。這就好像為角色挑選演員一樣
——你想為已有的動畫技術尋找合適的故事情節。然而看起來這個故事和技術正好相配。
」
製片人艾利森阿貝特曾經擔任影片【聖誕夜驚魂】的藝術指導,他說:「這種結合方式
非常聰明,而且這個故事也讓人耳目一新。這必將從提姆波頓的觀點展開,展現黑色幽默
和角色的光怪陸離。然而劇本最吸引我的地方還是故事本身,這是一個讓人心動的
美麗故事。」
自從波頓開始他的職業生涯後,他便不斷從各種報章媒體裡廣泛地涉獵奇聞怪事和
怪異人物,從而創作了許多風格多變的故事題材。他的電影不勝枚舉,包括
【巧克力冒險工廠】、【大智若魚】、【決戰猩球】、【斷頭谷】、【星戰終結者】、
【艾德伍德】、【聖誕夜驚魂】、【蝙蝠俠】、【剪刀手愛德華】等。這些風格迥異
的電影仿佛傳遞出他對電影題材的獨特觀點,表現出他的電影無可比擬的風格。
它們有趣、尖銳、恐怖、感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提姆波頓原創風格的生動表現。
影片【地獄新娘】的副導演麥克詹森說「提姆波頓的構思讓定格動畫又回到了人們視線。
【聖誕夜驚魂】對於定格動畫的癡迷者來說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它擁有貨真價實的
道具和表演,所有的一切都是電腦特效所不能比擬的。正是因為波頓對此樂此不疲的興趣
和熱情才使這種動畫方式得以延續。」
波頓這樣評價副導演麥克:「麥克對定格動畫的表現形式有獨特的敏感度。很少有人
能真正理解它的進行過程,而且當別人對它不理解時,又很難跟他們溝通。」
製片人阿貝特說:「在拍攝【聖誕夜驚魂】時我曾和麥克合作共事,他對定格動畫
有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的愛好。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非常複雜、講求細節的雕飾,而且必須
按照劇本的描述逐幅逐幅地進行拍攝,這是一個體力負擔極重的任務。麥克鼓勵所有
劇組人員,並帶領他們成功完成了繁重的拍攝工作。你需要鞭策自己,鼓勵工作夥伴,
還要讓自己的全部心思始終落在二十六個影片場景和幾百個人偶上,麥克就是這樣做的。
」
浪漫愛情的悲劇故事 兇殺案件的糾結纏繞,還有…
為影片角色獻聲的都是些“巨星級”的演員,強尼戴普飾演維特,海倫娜波漢卡特飾演
地獄新娘,艾蜜莉華特森飾演薇多利亞。戴普同時在波頓的影片【地獄新娘】和他的
熱賣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裡擔綱主角。他的許多配音工作是在完成了一天的
【巧克力冒險工廠】影片的拍攝後進行的,他脫下威利旺卡的戲服,立刻進入錄音棚,
為維特一角獻聲。在此之前,強尼戴普從來沒有為動畫片的角色配過音,但是這樣一位
知名的演員,一位對導演提姆波頓敬佩有加的熱衷者,心甘情願地和導演一起投入到
這兩個同時進行的影片計畫中。【地獄新娘】是強尼戴普和導演提姆波頓的第五次合作,
之前戴普曾在波頓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愛德伍德】、【斷頭谷】和
【巧克力冒險工廠】中飾演過主角。
波頓說:「我和強尼戴普的每次合作都與眾不同。他願意充分投入影片的角色,而
根本不在意自己本身,和像這樣的演員合作讓我覺得興奮激動。特別是當他上了〈人物〉
雜誌的封面,被公眾認為是‘魅力型男’之一以後,他仍然願意冒險去扮演一些和
個人形像或者金錢絲毫掛不上鉤的角色,然而每次的結果卻又出人意料,他因而獲得了
更大的成功。能夠找到一個這樣的人,和你在潛意識的層面上都能用心交流,這對我來說
實在太棒了。」
戴普說:「導演提姆波頓的觀點常常令人驚歎,他的想法讓你永遠都難預測。如果
他想拍一部以我為主角的電影,並打算用去一千八百萬英尺長的底片,故事的情節就是
要我注視著電燈泡,並且不允許我在三個月內眨一下眼睛,我想我也會去做的!」
戴普為一個名叫維特凡道特的年輕人配音,他靦腆而充滿夢想。他的父母渴望登上
社會的上層階級,因而為他安排與一位素未謀面的女子結婚,這個女子就是可愛的
薇多利亞-艾維格勞特小姐。薇多利亞由艾蜜莉華特森配音,她曾因為在影片【破浪而出】
和【狂戀大提琴】中的出色表演,兩度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女演員。
一段毫無希望的浪漫故事,薇多利亞為失去追求終生幸福的機會而傷心不已,直到
她遇到了維特,從此她開始相信那個男子是她一直在等待的人。
華特森說:「薇多利亞剛起初只是一個出生貴族,卻生活拮据的年輕女子,因而她非常的
膽小害羞。她的雙親是勢利小人,為了錢打算將她遠嫁他方。這對她來講已經是無可挽回
的事實,但是當她遇到了維特,她發現這個年輕人比她更為靦腆,她對他產生了好感。
這場婚姻的安排就好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但兩位年輕人卻在其中意外地相愛了。
至此,所有的事情仿佛都變得美好起來,然而來自死亡國度的地獄新娘卻在此時抓走了
維特。」
事實上,維特被趕出了婚禮彩排現場,直到他能夠正確地說完自己的婚禮誓言才准許回來
。他蹣跚踱步到一片樹林中,在那裡他終於能夠流利地說完自己的誓言了,隨後他還把
結婚戒指套在一根粗糙的小樹枝上。然而很快他發現那並不是一根樹枝,而是一具僵屍的
手指,地獄新娘從地下鑽出來,手上戴著維特的結婚戒指,並認定他為自己的丈夫,
就這樣他莫名其妙地和這具僵屍立下了婚約。
海倫娜波漢卡特為片中的地獄新娘配音,她因主演了影片【慾望之翼】而獲得奧斯卡
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地獄新娘這個角色本身是一個悲劇角色,她在新婚之夜被人殺害。
從那之後,她便開始傷心地等待,等待她的丈夫有一天能到來和她結為夫妻,然而她的
軀體卻在死亡國度中慢慢地腐爛。當維特弄巧成拙地成為她地新郎時,她相信自己
最終找到了愛情。
波漢卡特說:「她終究是被囚禁在陰間——雖說她能夠永保青春,這和她的年紀形成了
鮮明對比。她是清白無辜、純潔明理的,她非常希望維特能愛她,即便她知道她根本
不具備讓這位活人愛她的基本條件,因為她已經死了。」
當維特被拖入地下的死亡國度時,最初他感到非常恐懼,但是之後卻發現那些死人和僵屍
的生活很有目標,跟他地面上的陰鬱生活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但是,他還是願意回到
地面上,因為那裡有他最珍貴的人——薇多利亞,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回到她身邊,可是
很快他發現他如果他離開了,地獄新娘的心將永遠地破碎。
波漢卡特說:「我喜歡這個故事的一個原因就是其中沒有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這是一個
非常美好的平衡關係,因為在這段三角戀愛關係中,你能夠很清楚地知道他會選擇誰。
但是影片中這三個善良而具有同情心的角色卻不得不面對一場進退維谷的僵局。因此,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你會希望維特最終能與她們兩個都在一起——因為你真的覺得很難辦
,就和維特本人一樣感到矛盾。」
華特森說:「這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影片,但是卻通過非同尋常的扭曲方式表現出來。
這是一個鬼故事,但卻因為有栩栩如生的角色而顯得非常有趣。另外,這部影片裡還有
細膩感人的場面,以及甜美純潔的情節。」
亞伯特芬尼(影片【大智若魚】的演員)和瓊安娜魯米莉為薇多利亞見錢眼開的父親
曼德林和冷酷的母親菲尼斯配音。維特的父母——粗野的威廉和傲慢的內爾則由
保爾懷特郝斯(影片【尋找新樂園】的演員)和翠西奧曼配音。影片中兩人通過做魚罐頭
起家,累積了大量的錢財,成為暴發戶。知名演員克里斯多福李(影片
【巧克力冒險工廠】的演員)為冷酷而專制的牧師格維爾配音,就是這位性格卑劣的牧師
把維特趕進了樹林,才導致他陷入地獄新娘的危機中。
波頓長期的合作伙伴丹尼艾弗曼為片中古靈精怪的骷髏貓波薑利斯配音,它是骷髏樂隊的
領頭人物。骷髏樂隊的成員們每晚在波索克酒吧裡召開搖滾舞會。就是波薑利斯和它的
樂隊用音樂的方式把地獄新娘的悲慘故事告訴了當時驚魂未定的維特聽。艾弗曼還為影片
專門寫了三首新歌,包括歌曲「按照計畫」According to Plan,在這首歌裡維特和
薇多利亞的父母清楚地表明瞭他們讓兒女成婚的真正目的,即為了實現他們自己的野心。
艾弗曼說:「和【聖誕夜驚魂】一樣,為影片【地獄新娘】寫歌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
提姆波頓的視覺藝術展現了事物最完美的影像,因此我很樂意為他的片子寫歌。這些
饒有趣味、黑色陰鬱、光怪陸離的故事是我展現自己歌曲的完美舞臺,這些歌曲悠揚蒙朧
、曲風多變,就好像我最欣賞的音樂時代——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爵士樂一般。
我希望今後我們仍然能有機會合作。」
【地獄新娘】是艾弗曼和波頓的第十二部合作影片。艾弗曼獨具一格、繚繞心際的音樂
是這些合作影片的一大特色,包括【剪刀手愛德華】、【蝙蝠俠】、【斷頭谷】等,當然
還包括【聖誕夜驚魂】。他們的合作關係始於波頓事業的起步階段,之後這兩位
電影藝術人就一直彼此取長補短,合作共事。
波頓回憶說:「早在我進入電影圈前,或者在我從未想過能有機會拍攝影片時,我常去
洛杉磯的俱樂部內聽‘Oingo Boingo’樂隊的演出,他們的音樂非常富有戲劇性。
這一怪異的曲調風格和電影配樂有幾分相似,因此讓我久久記著不忘。當我有機會拍攝
影片「小生冒險記」時,我就邀請丹尼來負責配樂。這對我們倆來說都非常難得,因為
在此之前我們都沒有製作過這樣規模的電影,因此看起來我倆仿佛是從那時一起開始入行
的,我們一起嘗試之前沒做過的事情。我想就是因為這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使我們的
合作延續至今吧。」
用定格動畫技術真實展現故事的情節
定格動畫技術製作是一種單純的藝術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和真實的電影很相似,
例如在拍攝時必須搭建場景,必須有戲服、背景和“演員”(即影片中的人偶),
而“演員們”必須梳妝打扮,同時拍攝時還需要導演的指導,以及合理的燈光。但是當
世界發生巨變,新事物層出不窮時,電影製作人的想像力卻開始萎縮,包括這些類似的
由“人偶演員”演繹的影片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希奇古怪的藝術表現形式的
產生。
拍攝定格動畫影片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人偶的動作完全依靠微小的位置改變而產生
——有的時候這種位置差距僅一毫米。每個姿勢都用一個幅畫面畫面來紀錄,然後
動畫工作人員將人偶的姿勢進行細微調整,繼續拍攝一個幅畫面。這個過程被一次次
重複著。一個工作人員可能需要在一天裡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而他的工作成果僅完成了
影片一到兩秒鐘的情節。
不像真人的影片,電影製作人只需要和演員們一起工作,而每個演員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且只可能一個時間裡在一個地方參加表演;定格動畫影片的拍攝則不然,為了節省時間
製作人員能夠複製很多人偶演員以及場景同時進行拍攝。導演麥克詹森在此擔任重大的
責任,以保證整個動畫的拍攝進度符合日程規定。
麥克回憶道:「讓每個人保持步調一致,保證每個步驟都是同步進行,這是一個巨大的
挑戰。日程計畫的制訂也非常困難。我們不可能讓每個動畫人員負責一個角色,這太
理想化了。片中有很多難度相當大的鏡頭,這些鏡頭不可能讓一個動畫師從頭到尾負責
該人物的所有表演,每個工作人員可能只負責這個角色的一小部分情節,因此所有的
工作者必須共同努力,保持同一個人物外形和表現方式的前後一致。」
很幸運的是【地獄新娘】的製作隊伍非常盡心盡力,彼此的合作不成問題。麥克詹森承認
:「這是一項非常枯燥的工作,然而我們的動畫師和攝影工作者絲毫沒有怨言,我想他們
熱愛這個電影。它就像是一件必須要你的百般熱情和自覺奉獻才能完成的事情。」
【地獄新娘】最初現形於素描畫中,這些素描畫由波頓繪製,目的在於將生活在他
想像中的角色描繪出來,這些角色的基礎是傷心的地獄新娘和她百般不願的新郎之間的
發展情節。他把這些最初的草稿交給角色設計師卡洛斯格蘭格爾,設計師很快抓住了
導演的思路,並順理成章地塑造了影片的主角形像。導演波頓說:「卡洛斯看了我畫的
幾張簡單的素描草圖,並在此之上進行拓展和深入。我的草圖真的非常粗糙,但是他對
圖形具有特殊敏感度,很快他就理解了我的用意,塑造出人物的形像,並賦予他們血肉。
」
當劇本完成後,導演將它交到了這些情節串聯設計師手上,他們將整個電影中的場景一一
展現出來,預想了攝像機的拍攝角度,還說明了人物的感情變化和表情動作。
接著,演員們為電影配音。因為聲音的錄製在人偶動畫製作之前,演員的表演對於
塑造角色的個性特點以及設置電影的整個基調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表演為
控制人偶進行拍攝的工作人員們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導演麥克詹森強調說:「你確實需要
人偶的精彩操縱和演員的完美配音這兩大因素來保證該片表演的栩栩如生。
如果從演員的配音中能夠體會到角色的感情,一個好的動畫師就能將他體現在人偶
的表演中,但是正師這兩者的完美結合才讓影片的拍攝如此成功。」
當演員們完成了他們的配音任務後,這些錄音被情節串聯設計師重新編輯,從而製作出
一個故事發展過程的視覺規劃,電影將以此為框架進行展開。當所有的片段都
定製完成後,以情節需要為基礎的人偶的製作就開始了。
人偶製作師馬金諾恩和桑德斯負責將所有的角色製作成人偶——包括影片中的活人和死人
。這項工作從建立人偶的金屬骨架開始,為人偶搭建穩固的結構和支架,然後使他們的
重要關節能夠全方位地進行轉動,這對於動畫拍攝工作的進行是必不可少的。
波頓評價馬金諾恩和桑德斯的工作時說:「他們作得太棒了。他們讓影片走上一個
全新的層面。這些人偶如此栩栩如生——他們看上去非常精緻敏銳而且材質精良。
動畫師們需要這些人偶的結構能為他們塑造微妙的細節變化和情感跨度提供方便,
使他們的表演變得活靈活現,這些人偶就達到了他們的標準。」
人偶的製作工藝和場景的搭建工程
馬金諾恩和桑德斯在為影片【地獄新娘】塑造人偶的時候還發明了突破性的新技術。
覆蓋在這些人偶骨架上的“皮膚”是一種由泡沫和矽樹脂混合的物質,它們使人偶的形像
更為持久如新,即使經歷了數個月的拍攝,被聚光燈長時間地照射和被反覆地扭動以做出
不同姿勢,依然看起來質地柔軟而色彩鮮明。他們完成地這一革新技術,從根本徹底顛覆
了人偶進行動畫的基本方式,從而使這部電影以及人偶製作本身進入新紀元。
在過去,例如影片【聖誕夜驚魂】中的人偶,它們的面部表情是通過一系列的
"替換頭顱”的使用來實現的,每一個頭顱的更替都產生了一定的表情變化,這樣將它們
結合起來拍攝,就能創造出人偶的情感過渡和表情變化,讓角色變得栩栩如生。
這種方法很有效果,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有它的缺點,那就是它們所能展現的表情變化
是有範圍限制的。
馬金諾恩和桑德斯創造了一種複雜的傳動裝置,它們被安置在人偶的頭部內,通過耳朵
和一系列隱藏在頭髮裡的觸點能夠啟動它們。這些傳動裝置通過栓鈕和鈑鉗這樣的觸點
來控制,因而能夠改變人物臉部的細微表情,產生無限的人物姿態和嘴型變化,能讓角色
微笑、皺眉或者挑起眉毛,表達人類能有的各種情感,提供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微妙方式。
波頓說:「對人偶的機械操作真的非常神奇,這讓它們仿佛變成了活物。」
這些安置在人偶腦袋中的傳動裝置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人偶必須至少達到
十二英寸高,和傳統的定格動畫人偶相比它們要巨大得多。同樣的,為了配合角色的尺寸
,使其與周圍環境比例相稱,整個場景和小道具的比例也要對應地放大。然而,如果影片
中的建築物製作完全符合角色的比例,它們會顯得過於巨大,而常常難以被攝影機取景框
完全涵蓋。為了解決 這個問題,建築物的下部按照角色人偶的比例進行製作,而它們的
上部則進行比例的縮小,使整個建築的觀點給人以從下往上仰望的效果。
藝術總監納爾遜勞瑞說:「定格動畫的表演最早出現在人們車庫中的小佈景臺上,
人偶角色圍著佈景台到處轉。影片【地獄新娘】卻與眾不同——它標誌著定格動畫電影
新紀元的到來。我們的外景設置超過了十六英寸高,有一些甚至達到了二十五到三十英寸
。單單看一下我們所搭建的場景的規模和尺寸就能體會到它與以往的顯著差異了。
它和真人動作片的場景相比當然不算什麼,但是和通常的定格動畫製作相比較
它的場景尺寸要足足大了兩到三倍。」
場景的巨大尺寸使動畫的拍攝工作出現了一些棘手問題,因為人偶在那麼大的場景中
比較難夠到——比方說,需要拍攝這樣一個片段:“角色在一個寬闊的庭院裡散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場景就必須設計得盡可能方便讓動畫師們操作。通常情況下,動畫師
們隱藏在場景的背後,監督著拍攝的落實,當一幅畫面拍攝完後他們會從隱蔽的小門裡
出來,將這些人偶的位置進行稍微地移動,然後把小門關上,拍攝下一幅畫面。
定格動畫顯得非常神奇,從小道具的準備到人偶服裝的製作,它在每一個環節都必須
由工藝高手進行創造或者藝術家們進行設計、雕塑以及打磨上色。勞瑞說:「我們必須
自己來設計所有的一切。這就是前期製作和設計落實的必經之路。我們考慮所有的一切,
從角色的服裝到他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居住的房屋及其內部裝飾——壁紙、擺設、門把
,還有天空和風景等等。此外,因為我們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我們必須確定每樣東西
都緊緊圍繞著故事的中心而展開製作,而且你能相信這一切塑造出的就是一個真實的地方
。」
拍攝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困難存在,這些困難在任何沒有直接投入影片製作的人看來是
難以想像的。比如說,所有在螢幕上出現的小道具必須有足夠的重量,從而使動畫師們
在場景裡移動人偶的時候不致於讓它們也發生位置的改變——但要知道,一個道具的
極其細微的位置變動在動畫的逐幅畫面拍攝時也許根本不被人察覺,但是卻會在完成影片
中顯得非常明顯。
一個在銀幕上看起來不費吹灰之力的的效果卻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非常的複雜,這就是
地獄新娘薄紗般飄動的破爛的婚紗和頭紗。這些物件看上去是在風中飄動的,但是在
製作的時候按照每一幅畫面移動一毫米的方式去拍攝卻非常困難。這種透明的材質
通過一系列近乎看不見的細電線穿入織物而達到了完美的視覺效果,同時也讓它能夠被
一點一點地移動控制以便於拍攝的進行。頭紗和它上面的花環用了十個月才做完,它的
最終效果讓人完全感到驚異。
獨具匠心的燈光設計和故事場景定位
燈光的設計同樣為影片增添了不少效果,在地獄新娘的周圍製造出一種神秘而迷人的光暈
。攝影總監皮特科薩奇克向我們講述了他使用的方法。「我為人偶動畫製作燈光效果
的方法是這樣的,你必須將這些人偶看成是每場表演的演員,你必須找到他們容貌上的
特色,並且明白另外一些地方你是不應該將它們展現的。比如,薇多利亞的臉部比較平,
因此你就不能用光線直接照射,而對於地獄新娘來說這種打燈光的方式卻可行。」
在【地獄新娘】的預告片裡,她從滿地碎石的地裡鑽出來,身穿破爛的婚紗,站立在
驚恐萬分、連連退縮的維特面前。科薩奇克設計了這樣燈光方案,他如此敘述:
「我們企圖製作出一種讓人覺得仿佛翻開一本具有恐怖情節的故事書的封面一般的效果。
然而一旦她掀開了自己的頭紗,我們會讓她展示自己的驚世美貌,然而即便如此,
她也已經死了,腐壞了。因此,她慢慢掀開頭紗的時候是她第一次綻露自己的容貌,這時
必須有一個對女子的容貌特寫。我們使用那些曾經用來拍攝已到中年的女性演員的老伎倆
——在眼睛部位打上一點點光,同時對她整個面孔打上散射光。我們一共用了三個燈,
它們的主要作用是為地獄新娘周身勾勒出一圈白色的光芒,而且漫反射濾鏡讓這些效果
得以實現,並且讓燈光仿佛圍繞她的身體逐漸擴散開來。」
提姆波頓的影片【地獄新娘】的故事發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裡——生命國度和
死亡之地。就好像他所要表現的那樣,在生命的國度裡人們的生活沒有死氣沉沉,
而在死亡之地中一切景像反都生機勃勃。
場景設計師阿利克斯麥道威爾說:「故事的主題正是如此,它用視覺的語言完全顛覆
人們的期望。」他和藝術總監納爾遜勞瑞一同合作,並負責製作人偶生活的空間場景。
「生命國度實際上是一個灰暗的、陰沉的、死寂的地方,在那裡生活的人們終日沒有生氣
,悲傷度日,並對生活不抱任何希望,然而死亡之地卻充滿快樂的死人,他們對自己的
生活充滿希望,並保持蓬勃朝氣。因此,當我們開始為場景定位,為電影設置基調時,
我們就從這樣一個概念出發,預想著生命國度應該是一個陰沉和蒼涼的地方,而死亡之地
則應該是一個無法無天、混亂無度,但卻豐富多彩的地方。」
納爾遜勞瑞說:「生命國度是一個沉悶不堪的悲傷之地,那裡的人們被壓迫著,
沒有什麼快樂可言。但是所有感受都不能直接用說的,因而我們必須讓它在視覺上能
顯出這種蒼涼的氛圍。我們想讓它成為這樣一塊地方——你永遠都不想住在那裡,
但卻飽含興致地想去看個究竟。」
--
Tags:
動畫電影
All Comments

By Freda
at 2005-10-02T00:50
at 2005-10-02T00:50

By Frederic
at 2005-10-05T20:08
at 2005-10-05T20:08
Related Posts
中視下月播3短片 迎接「酷狗寶貝」

By Edwina
at 2005-09-28T13:38
at 2005-09-28T13:38
動畫MV獎百萬,延長收件日期至10/15

By Hamiltion
at 2005-09-27T11:12
at 2005-09-27T11:12
傳統動畫沒落 定格攝影動畫同中有異

By Ophelia
at 2005-09-27T10:59
at 2005-09-27T10:59
女展列車活動(內容每週更新 敬請參與)

By Charlie
at 2005-09-27T09:43
at 2005-09-27T09:43
盧貝松 跟孩子講奇幻

By Elvira
at 2005-09-27T08:35
at 2005-09-27T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