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火車日記】聞天祥影評--挑戰命運卻童真無ꠠ… - 藝術電影
By Belly
at 2008-07-21T19:35
at 2008-07-21T19:35
Table of Contents
文∕聞天祥
《追火車日記》(Sztuczki∕Tricks,2007)是近期頗為出色的一部波蘭電影,
導演安卓賈柯墨斯基(Andrzej Jakimowski)藉火車與日常瑣事串連起小男孩
的純真生活,更實現了小男孩和命運抗爭的奇蹟,男孩的童趣巧計看似已挫敗,
卻又巧合地實現。
賈柯墨斯基在2004年執導了長片處女作《在雙眼的縫隙之間》(Zmruz oczy∕
Squint Your Eyes),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小女孩對父母的失望和成長的疑問,
因此自導自演了一場離家出走的戲碼,全片在寫實的架構上,蕩漾出悠緩的詩意
,獲得波蘭電影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的肯定,也引起國際影壇的注意。暌違
三年之後,賈柯墨斯基的新作《追火車日記》則把焦點轉向一個住在波蘭小鎮
的6歲男孩—史蒂芬(Damian Ul飾演)身上。
與火車飆速和命運耍小詭計
喜歡跟前跟後的史蒂芬,有個18歲的姊姊小愛(Ewelina Walendziak飾演),
一邊在餐廳洗盤子,一邊在學校學習義大利文,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進外商公司當
秘書。小愛有個當汽車技工的男友傑奇(Rafa? Gu?niczak飾演),時常騎著摩
托車來找她。史蒂芬有時會耍耍小聰明,說老姊沒空,就由他取代去看電影、
吃冰淇淋、甚至坐在機車後座感受跟火車飆速的快感。有時候姊姊不想讓他跟,
還要他聽話地去雜貨店買東西,但調皮的男孩總有辦法(或是巧合)故作可憐或
製造意外,最後得逞地成為機車上的夾心餅乾,理直氣壯的電燈泡。
史蒂芬和小愛的父母很早就分手了,媽媽終日在雜貨店工作,小小年紀的史蒂芬
對父親並沒有什麼記憶,只有一張被他畫得亂七八糟的照片。姊姊說爸爸是被另
一個女人給迷走的,加上媽媽當時又很背,除此之外,就不肯多說。
有天他們在月臺上看到一個穿西裝、拿著公事包的男人,史蒂芬驚覺男子應該就
是爸爸,小愛嘴巴上說不是,之後卻不肯上同一班火車,這讓史蒂芬更加確信那
個男人就是他們的生父。
姊姊要忙打工、讀書、還要心煩外商公司面試的事,史蒂芬除了偶而叫未來姊夫
幫他把把風,乾脆自力救濟,每天到月臺去報到。聰明的他並不打草驚蛇,讓一
切都在很自然的情況下發生。命運,有些時候也要耍點詭計。
其實《追火車日記》的原片名,就是「戲法、妙計、圈套、惡作劇」的意思。就
像他和姊姊在公園野餐,姊姊不像他一次就把紙袋神準地扔進垃圾桶,但如果不
想反覆扔到命中為止,那有無可能設個巧局,讓別人代勞呢?結果一隻狗、一個
抱著嬰兒的婦人、一個拾荒遊民,神奇而連續地完成這項使命。然而這當中還有
你所貢獻的誘餌(例如紙袋中放個漢堡)。達成目的,也必須有所犧牲。
另外一次,是他們在超市外看到兩個賣蘋果的人,其中一個幾乎沒有生意,史蒂
芬決定先跟他買100塊錢的蘋果,看能不能幫他招來其他客源,卻沒成功;但姊姊
把購物車推到小販身邊後,一個接一個貪圖方便把購物車推到這裡的人,順便問
起蘋果的價格,結果蘋果很快就賣完了。同樣的,除了推車策略,姊姊也額外奉
獻了一些代價,好讓人潮往這裡集中。
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瑣事,卻啟發了史蒂芬「挽回父親」的計畫。天真的他,曾
經派出玩具小騎兵,希望站在鐵軌枕木上的它們,能夠阻擋父親搭乘的火車前進
,這當然不可行。於是他像是讀過捷克作家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或伊利
曼佐(Jiri Menzel)拍的同名電影《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似的(這更不可能,應屬巧合),利用人們「貪財」的天性,尤其
是那種對亮閃閃的硬幣非揀起不可的詭異衝動,決定把自己的錢全換成銅板,再
把它們灑到月臺下。
有一次成功地讓月臺調派員忙著撿錢,而延後火車離站的時間,這樣小史蒂芬就
有更多時間跟爸爸相處。更誇張的是有次一個看來撿錢撿到忘我的旅客,差點被
對向火車撞上,趕忙衝下車提醒他的父親因此沒坐上他固定搭成的班次,也半被
迫地在下班火車抵達之前,待在這個鎮上,提供了男孩更多機會去設計好讓父母
親重逢。
於平凡中鋪陳 在驚喜中作結
在這裡我們看到人為的巧計如何改變了既定的秩序,但更多時候結局卻又反過來
證明了「人算不如天算」。就像史蒂芬同樣的計謀,演變成了各式各樣的結果;
他即使算準了父親的反應,卻不見得掌握了母親的行程。這種「天機不可洩漏」
卻又「不斷在生命中上演的巧合」,在波蘭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和贊努西(Krzysztof Zanussi)的作品中,不時出現。不過賈柯
墨斯基沒那麼玄奇,也是因為透過孩童天真的舉止與想望,而讓它抹上了一層詩意
浪漫的色彩。
就像為了幫助姊姊面試成功,史蒂芬真的可以在門外緊握雙拳祈禱「發功」。即使
下雨了,也不進門;甚至尿急到隨地小解,也因為握拳的雙手無法「控制」好角度
,而讓他的童子尿給濺到大老闆的轎車。因為相信,所以迷人。眼看他的一點陰謀
巧計,再加上連串巧合,父親終於要去敲母親的門了。可是之後事情的發展方向又
不對勁,讓焦急的史蒂芬幾乎要完全豁出去,才能達成心中的願望。
在進入到最後的高潮前,賈柯墨斯基幾乎是以一種看似散漫的白描手法,去交代史
蒂芬的生活的:他和姊姊、姊姊的男友、養鴿老人(史蒂芬也運用巧計讓鴿子們最
後聽命於他)、以及疑似他父親的月臺男子…。然而看著看著,你才發覺這些芝麻
綠豆的日常瑣事,竟是最後神奇咒語得以實踐的關鍵。
亦即生活中的許多巧合,也許是有心的佈局,只不過一時看不出來罷了。但是那
「臨門一腳」,卻往往令人驚訝得難以置信。由平凡開始,卻在驚喜中作結的
《追火車日記》,在日復一日的細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才使得整部電影出現了
柳暗花明、餘韻繚繞的魅力。
而火車,載來了出乎我們意料中的人,因而帶來驚喜;也可能送走我們牽腸掛肚的對
象,而教人難受。更有趣的是到最後,當史蒂芬幾乎放棄似地在火車上睡著了
(電影演到最後,我們才第一次看他坐上火車),但他再次睜開雙眼時,火車竟如迴旋
般地回到他平常等待爸爸的月台,而爸爸竟也躺在月台的長椅上睡著了。是因為沒
趕上火車?還是他也在等著小史蒂芬的出現呢?那設法接近,卻又竭力保持鎮定的
情感,在此產生了感人的力量。
小鎮的車站月台與那列古樸的車廂,竟成了魔法實踐的園地。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老娘鬧革命(無雷)
By Xanthe
at 2008-07-21T03:19
at 2008-07-21T03:19
宋存壽電影文物暨作品回顧展7/25-7/30
By Elvira
at 2008-07-20T16:25
at 2008-07-20T16:25
Kurt Cobain:about a son全台首映@野台開唱
By Jessica
at 2008-07-20T13:24
at 2008-07-20T13:24
印度亞洲暨阿拉伯影展 日片獲最佳影片獎
By Caitlin
at 2008-07-20T11:43
at 2008-07-20T11:43
縱慾主題曲
By Genevieve
at 2008-07-19T23:32
at 2008-07-19T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