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傑出的導演手法 (1) - 藝術電影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1-06-29T03:16

Table of Contents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32838602


導演之所以重要,正在於同樣的劇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現;這
也是為何同樣的歌劇卻可以一直有不同的舞台和手法呈現,當然這在
電影裡也是一樣的。而那些傑出的導演手法總是叫人拍案叫絕,因此
這一篇將整理出一些最令筆者讚嘆的手法。

當然由於任何人的所知都是有限的,所以這裡列出的答案並不具
有排他性,同樣的技術環節當然不只有一種好的呈現方式,因此當然
也歡迎所有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的補充:)


最佳視角切換:

楚浮(Francois Truffaut)
〈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Les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t, 197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HqRGG9ZhSk

當然所有傑出的導演在視角上的切換是不可能混淆的,因為視角
的混淆相對地會使得要傳遞給觀眾的訊息變得混亂。然而在那些楚浮
最傑出的作品中,視角上的切換有著更進一步的意義:楚浮只會在主
角情緒達到最頂點的時刻才採用主觀視角;如此一來其他那些客觀視
角的鏡頭便像是在累積情緒一般,使得觀眾在看到主觀視角時更能進
入主角的情緒;同樣的手法可見〈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
),但此一手法在〈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中使用得最為精煉而集中



最佳意象使用:

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200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n-EzB3_Pcc

在西方影劇界對於水的意象的使用,已經有一些大致上的共同想
像,例如可以象徵情感等等;但在中國傳統戲曲裡似乎就不是賦予同
樣的意涵,也因此對一些觀眾而言,有時會無法理解這些意象的延伸
使用。然而拉斯‧馮‧提爾在〈撒旦的情與慾〉的開場中,除了做出
對塔可夫斯基(Tarkovsky)致敬的落雪絕美畫面,在此一意象的使用
上也是用得直接明瞭,點出了此一意象延伸之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
2:08-2:47處男女主角的重要部位為何被借位遮住了,而畫面中水瓶的
作用又為何(此影片連結有性器官裸露,讀者請自行斟酌)。


最佳片尾配樂使用:

侯孝賢
〈悲情城市〉(198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0ybuJYYsUE

絕大部分的觀眾都不看片尾其實是一件滿可惜的事。播放片尾可
以做的事其實非常多:回味整部電影、注意工作人員名單等等,有時
片尾的配樂也是特別寫的,且由於這時音樂不需服務畫面,本身在創
作上會有更大的自由度(例如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片尾曲
)。但是侯導那些最傑出的片尾不只於此:在〈悲情城市〉中,片尾
配樂是延續了最後一個鏡頭,這時會使得片尾有種在畫面上「留白」
而把重點放在音樂上的感覺;同樣的手法亦可見他的〈珈琲時光〉。


最佳服裝畫面:

馬汀‧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2002)

一般在處理舞會畫面時,最後常常在男女主角對白結束後,鏡頭
會拉成俯視的全景;但是這樣的手法會有一個問題:男女主角在畫面
中的地位會和其他人物等值因而被湮沒了。史柯西斯或許注意到了這
一點,因此在〈紐約黑幫〉的舞會場景中,雖然他運鏡的手法依舊,
但是在此他是透過服裝解決這個問題的:讓全景中的其他入鏡的人物
都穿上顏色相近且較不鮮艷的服裝,只有女主角例外,且在燈光的色
調上亦讓其較為顯眼;如此一來當鏡頭拉遠時,男女主角在畫面中依
然是顯眼的。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橋段,但就足以讓我們看見史柯
西斯對畫面思考之清楚(youtube無該場景之影片,讀者請自行參閱影
片第66分處)。

(待續)



--

All Comments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1-07-01T19:36
史柯西斯早期"純真年代"的服裝也很講究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1-07-02T06:34
最後一段稍有增修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1-07-02T10:32
推侯導片尾配樂的使用

湯唯確定出席台北電影節《晚秋》首映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1-06-27T17:52
揚名國際的華裔女星湯唯,將成為台北電影節又一位燦爛的明星貴賓。 她的蒞臨與她主演的跨國新片《晚秋》(Late Autumn)首映,將使台 北電影節持續推動的多元化、國際化的藝術精神,今年更加鮮明,並 往前邁進一大步。 台北電影節很早就力邀湯唯來台,經過多重努力終於敲定。她將來台 出席7月8日「台北電影獎」 ...

看《永生樹》中途離場 美國戲院恕不退費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1-06-25T23:58
http://movie.yatta.com.tw/topic_talk.php?id=4039 表現手法大膽創新的藝術電影看在不同觀眾族群眼中,往往會催生出兩 極化的評價,有些人看拉斯馮提爾早期逗馬九五作品會甘之如飴,有些 人則是不由得頭暈目眩上吐下瀉。同樣的,諸如全片大半均採靈魂俯觀 視角、滿溢虛無迷幻 ...

2011台北電影節數位,新美學論壇,熱烈報名中!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1-06-25T16:28
數碼世代,符號既可能是位元組合,亦可能是電影美學的符號語言。數位 新時代,影像美學的無限可行性,即將在論壇中全面啟動! --------------------------------------------------------------------- 7/13(三)共兩場 早場:10:00 - 1 ...

2011台北電影節隆重開幕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1-06-25T15:24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E1OpSPj ] 作者: TIFF2010 (第十二屆台北電影節)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2011台北電影節隆重開幕 時間: Sat Jun 25 15:23:06 2011 ※ [本文轉錄自 Ourmovies 看板 #1E1OnrNW ] 作 ...

關於開幕片Toas的主題曲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1-06-25T15:00
關於男主角一直握著的黑膠唱片 和在電影裡反覆播出的這首歌是哪首音樂呢? 我只記得是一位英國女歌手所演唱 歌詞有 tomoeeow I was young 有人知道是誰的歌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