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問題 - 青少年影集

By Charlie
at 2009-11-19T09:32
at 2009-11-19T09:32
Table of Contents
有些爭議,特別在寫一篇小論文來解釋其脈絡好了XD
簡單來說也不是編劇沒搞好或劇情前後有矛盾的問題
可以從三個層面去探討
不過我們要把時光拉回到第一季第十集
第一就是純粹簡單理解為暱稱、小名
Daniel Humphrey是原著裡頭的名字,也沒有因為改編成戲劇後就不復存在
在國外的討論區中,也有人問過這個問題,而其回答如下
a. Dan Humphrey is short for Daniel Humphrey.
b. Daniel Humphrey, or simply known as Dan Humphrey...
第二則是中文翻譯上無法表達完全的缺陷
在第一季第十集兩次出現這個對話,我先簡單把其前後脈絡整理出來
(1) 即是在CeCe第一次遇到Dan Humphrey之時
Celia "CeCe" Rhodes: So this must be Daniel.
Daniel "Dan" Humphrey: Dan, actually. Dan Humphrey. Yeah. Hi.
(2) 即是在CeCe在介紹Carter Baizen和Dan Humphrey互相認識之時
Carter Baizen: Hi. I'm Carter.
Celia "CeCe" Rhodes: This is Daniel Humphrey.
Daniel "Dan" Humphrey: Dan, actually.
這個字幕翻譯「事實上」就會有問題
如果你在國外待過就會知道actually並不能套用中文「事實上」作萬用翻譯
導致我們直覺的中文邏輯就會把它理解成唯一事實(an actual fact),而推翻掉另一說法
以致於有人會誤以為:「喔,原來他是叫Dan才對,不是叫Daniel」
不過如果仔細去探討這裡actually的用法
它就只是個插入語,在作輕微的補述
翻譯要完整的話,即他只不過是要進一步表達「你也可以叫我Dan」或「請叫我Dan就好」
如果編劇沒有用這個手法的話,反而會造成日後的麻煩
例如之後只要有CeCe或Carter和Daniel "Dan" Humphrey的對手戲時
他們即都一律要稱他作Daniel(因為照理來說他們就不知道其實可以叫他Dan就好)
所以依話語邏輯來講,此A(Daniel)和此B(Dan)是同時成立,並沒有相互牴觸
我們出國在和別人作自我介紹時,就蠻常碰到這情形
例如你可能會聽到如:My name is Katherine. Kate, actually.
你不要以為他精神錯亂到連自己的名字叫什麼都不知道嘿= =
或者,我們也常常認識一個人很久了…例如Andy
結果才在偶然的情況下看到他的Photo ID上的名字是Andrew
你也就不用大驚小怪,以為他是不是個匿名殺手了
第三則是我個人的突破性思維,我看影集常常很愛思索有的沒的XD
回溯本集劇情背景概要:
我們可從這集名為"Hi, Society"去解析其脈絡
顧名思義這集重點在Serena的祖母CeCe處心積慮要安排Serena參加Cotillion Ball
同時,可以從中發現CeCe是階級意識很深的人,非常重視「門當戶對」
隨後我們也能發現當初Lily和Rufus的交往,即受到CeCe的強烈反對並作了梗拆散他們
從而推斷CeCe可能從Lily那邊得知Serena正在和某個叫Daniel的人交往
非常合理,因為Lily不可能直接告訴CeCe:Serena正在和Rufus的兒子"Dan"交往
因為當初Lily沒去Cotillion Ball就是因為「Rufus Humphrey」
(當然前提是CeCe已經得知Rufus有個兒子叫Dan,我想她也應該知道吧)
畢竟以她精明的程度,一定會非得弄到Rufus都結婚生子了才會一勞永逸的心安咩XD
所以可能Lily為了先幫Serena瞞住才會沒有直接告訴CeCe是"Dan"而用"Daniel"
一方面這樣也就不會讓Lily有說謊之嫌
一方面在CeCe不認識的狀況下,Daniel和Dan也的確可以理解是兩個不同的人
這樣才能說得通,為何CeCe第一次見到Serena和Dan的場合
她會理所當然地不用透過介紹而稱Serena旁邊的這個男人「So this must be Daniel.」
但是她也許感到非常驚訝「原來這窮酸小子就是Dan」而怕「歷史重演」
所以才能理解為何她甚至要謊稱她肺有病,處心積慮的要讓Serena參加Cotillion Ball
至於為什麼會怕「歷史重演」,這就是西方社會裡常見的一種「母親的天職」
CeCe沒把女兒Lily弄進Cotillion Ball非常不爽
所以Serena是她這輩子能作到一個「稱職的母親」的願望
這種「母親的天職」可以參見「傲慢與偏見」
Elizabeth的母親一生汲汲營營的夢想就是把五個女兒都找到好老公、並嫁到好人家裡
哎呀呀~~扯遠了會有騙P幣之嫌XDDD
總之就是這樣~~~~希望能夠一解許多人的疑惑
--
推 ololol86:我怎麼記得不知道誰有強調過jusr "Dan"11/19 01:26
推 maxisam:他全名是Dan是他自己在第一季強調的 簡單講 編劇沒搞好11/19 01:44
推 shllwe:我也記得他講過just Dan但又有版友發現過他跟bart通信的信11/19 08:29
簡單來說也不是編劇沒搞好或劇情前後有矛盾的問題
可以從三個層面去探討
不過我們要把時光拉回到第一季第十集
第一就是純粹簡單理解為暱稱、小名
Daniel Humphrey是原著裡頭的名字,也沒有因為改編成戲劇後就不復存在
在國外的討論區中,也有人問過這個問題,而其回答如下
a. Dan Humphrey is short for Daniel Humphrey.
b. Daniel Humphrey, or simply known as Dan Humphrey...
第二則是中文翻譯上無法表達完全的缺陷
在第一季第十集兩次出現這個對話,我先簡單把其前後脈絡整理出來
(1) 即是在CeCe第一次遇到Dan Humphrey之時
Celia "CeCe" Rhodes: So this must be Daniel.
Daniel "Dan" Humphrey: Dan, actually. Dan Humphrey. Yeah. Hi.
(2) 即是在CeCe在介紹Carter Baizen和Dan Humphrey互相認識之時
Carter Baizen: Hi. I'm Carter.
Celia "CeCe" Rhodes: This is Daniel Humphrey.
Daniel "Dan" Humphrey: Dan, actually.
這個字幕翻譯「事實上」就會有問題
如果你在國外待過就會知道actually並不能套用中文「事實上」作萬用翻譯
導致我們直覺的中文邏輯就會把它理解成唯一事實(an actual fact),而推翻掉另一說法
以致於有人會誤以為:「喔,原來他是叫Dan才對,不是叫Daniel」
不過如果仔細去探討這裡actually的用法
它就只是個插入語,在作輕微的補述
翻譯要完整的話,即他只不過是要進一步表達「你也可以叫我Dan」或「請叫我Dan就好」
如果編劇沒有用這個手法的話,反而會造成日後的麻煩
例如之後只要有CeCe或Carter和Daniel "Dan" Humphrey的對手戲時
他們即都一律要稱他作Daniel(因為照理來說他們就不知道其實可以叫他Dan就好)
所以依話語邏輯來講,此A(Daniel)和此B(Dan)是同時成立,並沒有相互牴觸
我們出國在和別人作自我介紹時,就蠻常碰到這情形
例如你可能會聽到如:My name is Katherine. Kate, actually.
你不要以為他精神錯亂到連自己的名字叫什麼都不知道嘿= =
或者,我們也常常認識一個人很久了…例如Andy
結果才在偶然的情況下看到他的Photo ID上的名字是Andrew
你也就不用大驚小怪,以為他是不是個匿名殺手了
第三則是我個人的突破性思維,我看影集常常很愛思索有的沒的XD
回溯本集劇情背景概要:
我們可從這集名為"Hi, Society"去解析其脈絡
顧名思義這集重點在Serena的祖母CeCe處心積慮要安排Serena參加Cotillion Ball
同時,可以從中發現CeCe是階級意識很深的人,非常重視「門當戶對」
隨後我們也能發現當初Lily和Rufus的交往,即受到CeCe的強烈反對並作了梗拆散他們
從而推斷CeCe可能從Lily那邊得知Serena正在和某個叫Daniel的人交往
非常合理,因為Lily不可能直接告訴CeCe:Serena正在和Rufus的兒子"Dan"交往
因為當初Lily沒去Cotillion Ball就是因為「Rufus Humphrey」
(當然前提是CeCe已經得知Rufus有個兒子叫Dan,我想她也應該知道吧)
畢竟以她精明的程度,一定會非得弄到Rufus都結婚生子了才會一勞永逸的心安咩XD
所以可能Lily為了先幫Serena瞞住才會沒有直接告訴CeCe是"Dan"而用"Daniel"
一方面這樣也就不會讓Lily有說謊之嫌
一方面在CeCe不認識的狀況下,Daniel和Dan也的確可以理解是兩個不同的人
這樣才能說得通,為何CeCe第一次見到Serena和Dan的場合
她會理所當然地不用透過介紹而稱Serena旁邊的這個男人「So this must be Daniel.」
但是她也許感到非常驚訝「原來這窮酸小子就是Dan」而怕「歷史重演」
所以才能理解為何她甚至要謊稱她肺有病,處心積慮的要讓Serena參加Cotillion Ball
至於為什麼會怕「歷史重演」,這就是西方社會裡常見的一種「母親的天職」
CeCe沒把女兒Lily弄進Cotillion Ball非常不爽
所以Serena是她這輩子能作到一個「稱職的母親」的願望
這種「母親的天職」可以參見「傲慢與偏見」
Elizabeth的母親一生汲汲營營的夢想就是把五個女兒都找到好老公、並嫁到好人家裡
哎呀呀~~扯遠了會有騙P幣之嫌XDDD
總之就是這樣~~~~希望能夠一解許多人的疑惑
--
Tags:
青少年影集
All Comments

By Ophelia
at 2009-11-22T04:27
at 2009-11-22T04:27

By Sarah
at 2009-11-23T22:07
at 2009-11-23T22:0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11-26T13:24
at 2009-11-26T13:24

By Elvira
at 2009-11-28T06:51
at 2009-11-28T06:51

By Belly
at 2009-12-02T11:44
at 2009-12-02T11:44

By Lauren
at 2009-12-04T22:31
at 2009-12-04T22:31

By Isla
at 2009-12-08T08:14
at 2009-12-08T08:14

By James
at 2009-12-11T15:11
at 2009-12-11T15:11

By Caroline
at 2009-12-13T23:20
at 2009-12-13T23:20

By Faithe
at 2009-12-17T03:57
at 2009-12-17T03:57

By Skylar Davis
at 2009-12-19T22:57
at 2009-12-19T22:57

By Yedda
at 2009-12-20T03:52
at 2009-12-20T03:52

By Hedy
at 2009-12-20T22:26
at 2009-12-20T22:26

By Bethany
at 2009-12-22T12:11
at 2009-12-22T12:11

By Faithe
at 2009-12-23T08:27
at 2009-12-23T08:27

By Charlie
at 2009-12-27T01:55
at 2009-12-27T01:55

By George
at 2009-12-30T03:10
at 2009-12-30T03:10
Related Posts
Spoilers: Couples Update

By Dorothy
at 2009-11-19T07:06
at 2009-11-19T07:06
一個小問題

By Liam
at 2009-11-19T00:02
at 2009-11-19T00:02
一個小問題

By Jacob
at 2009-11-18T23:13
at 2009-11-18T23:13
209提到的半生日?

By Ula
at 2009-11-18T17:55
at 2009-11-18T17:55
310 The Last Days Of Disco Stick

By Frederic
at 2009-11-18T07:56
at 2009-11-18T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