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黎智英脫手傳言 引燃蘋果中時戰火 - 壹電視

By Suhail Hany
at 2012-04-13T21:44
at 2012-04-13T21:44
Table of Contents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24159
新頭殼newtalk 2012.04.13 林靖堂/台北報導
旺中集團和壹傳媒集團交戰正酣,據壹傳媒集團一位不具名主管表示,此事導火線應與《
中時》日前大幅報導黎智英欲以5億美元脫手壹傳媒有關。但兩媒交戰,也涉及是否因商
業戰爭或為一己利益而有「公器私用」爭議。
由於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有線系統一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尚未定案;再者,連日
來中時集團對黎智英欲以5億美元脫手台灣壹傳媒集團加以報導;以及,《蘋果》更於昨
(12)日有關旺中的報導內,作編按註解:「壹電視正向旺中併購的中嘉系統台申請上架」
。自揭利益關連,雙方火拼是否與此有關,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蘋果》總編輯馬維敏對此表示,中嘉與中時目前並無關聯,但《蘋果》同意學者所言,
認為一旦特定媒體掌握了上中下游的傳媒生產系統,就會引發言論多元性遭受威脅的爭議
。
馬維敏也認為,《蘋果》所引述的都是具名學者的批評與意見,是基於事實的討論,若以
此被認為「公器私用」,是偏離事實。馬維敏指出,媒體的事務是可受公評之事,不必大
驚小怪,包括自己在內,媒體本應接受批評,他並不在意《蘋果》為《中時》所評。
《中時》總編輯張景為則表示,《中時》對於外界的誤解認為有必要加以澄清。他指出,
《蘋果》週三的新聞是前日「拒絕中時」學者的採訪,的確有其新聞事實背景,對此《中
時》加以尊重,但昨日的《蘋果》新聞內容,已非事實,有必要加以澄清與回應,所以今
日才加以處理。至於是否「公器私用」,張景為則指出,留給社會公評,願受檢驗。
不過,雙方報社的基層員工,對兩集團如此做法,卻不怎麼以為然。壹傳媒集團一位不具
名主管認為,雙方的確是都有公器私用的爭議,不過壹傳媒集團一向坦蕩,昨日新聞該編
按即自揭利益關係,對外清楚表示自己的立場。另一位不具名員工則認為,這個時間點的
確敏感,壹電視正向中嘉系統台申請上架,也受到了不小阻礙。他認為,兩方的確都有些
意氣之爭,也都有公器私用之嫌。
中時集團不具名員工除了承認有公器私用之嫌外,也認為閱聽眾誰會在乎媒體間的買賣?
作此新聞只是浪費版面消耗自己。他對旺中併購案是否會過並無意見,但也認為《蘋果》
並不須於此時再刻意製造話題。
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表示,媒體的問題本來就是重要的議題。他認為,雙方願意
彼此針對媒體結構作出檢討,是樂意見到之事,但在敏感的時間做出相當針對性的報導,
的確有公器私用的想像空間。劉昌德指出,雙方編輯室應對此公開說明。
--
新頭殼newtalk 2012.04.13 林靖堂/台北報導
旺中集團和壹傳媒集團交戰正酣,據壹傳媒集團一位不具名主管表示,此事導火線應與《
中時》日前大幅報導黎智英欲以5億美元脫手壹傳媒有關。但兩媒交戰,也涉及是否因商
業戰爭或為一己利益而有「公器私用」爭議。
由於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有線系統一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尚未定案;再者,連日
來中時集團對黎智英欲以5億美元脫手台灣壹傳媒集團加以報導;以及,《蘋果》更於昨
(12)日有關旺中的報導內,作編按註解:「壹電視正向旺中併購的中嘉系統台申請上架」
。自揭利益關連,雙方火拼是否與此有關,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蘋果》總編輯馬維敏對此表示,中嘉與中時目前並無關聯,但《蘋果》同意學者所言,
認為一旦特定媒體掌握了上中下游的傳媒生產系統,就會引發言論多元性遭受威脅的爭議
。
馬維敏也認為,《蘋果》所引述的都是具名學者的批評與意見,是基於事實的討論,若以
此被認為「公器私用」,是偏離事實。馬維敏指出,媒體的事務是可受公評之事,不必大
驚小怪,包括自己在內,媒體本應接受批評,他並不在意《蘋果》為《中時》所評。
《中時》總編輯張景為則表示,《中時》對於外界的誤解認為有必要加以澄清。他指出,
《蘋果》週三的新聞是前日「拒絕中時」學者的採訪,的確有其新聞事實背景,對此《中
時》加以尊重,但昨日的《蘋果》新聞內容,已非事實,有必要加以澄清與回應,所以今
日才加以處理。至於是否「公器私用」,張景為則指出,留給社會公評,願受檢驗。
不過,雙方報社的基層員工,對兩集團如此做法,卻不怎麼以為然。壹傳媒集團一位不具
名主管認為,雙方的確是都有公器私用的爭議,不過壹傳媒集團一向坦蕩,昨日新聞該編
按即自揭利益關係,對外清楚表示自己的立場。另一位不具名員工則認為,這個時間點的
確敏感,壹電視正向中嘉系統台申請上架,也受到了不小阻礙。他認為,兩方的確都有些
意氣之爭,也都有公器私用之嫌。
中時集團不具名員工除了承認有公器私用之嫌外,也認為閱聽眾誰會在乎媒體間的買賣?
作此新聞只是浪費版面消耗自己。他對旺中併購案是否會過並無意見,但也認為《蘋果》
並不須於此時再刻意製造話題。
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表示,媒體的問題本來就是重要的議題。他認為,雙方願意
彼此針對媒體結構作出檢討,是樂意見到之事,但在敏感的時間做出相當針對性的報導,
的確有公器私用的想像空間。劉昌德指出,雙方編輯室應對此公開說明。
--
Tags:
壹電視
All Comments

By Barb Cronin
at 2012-04-17T03:22
at 2012-04-17T03:22

By Yedda
at 2012-04-18T12:21
at 2012-04-18T12:21

By Isla
at 2012-04-23T05:33
at 2012-04-23T05:33

By Donna
at 2012-04-28T04:16
at 2012-04-28T04:16
Related Posts
壹電視今晚七點全球獨家專訪達賴喇嘛

By Hedda
at 2012-04-13T12:42
at 2012-04-13T12:42
電視燒錢 壹傳媒負債攀高

By David
at 2012-04-13T11:57
at 2012-04-13T11:57
壹電視摔跤 NCC委員:該怪自己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4-13T11:53
at 2012-04-13T11:53
媒體大亨黎智英的新武器

By Sandy
at 2012-04-13T11:51
at 2012-04-13T11:51
關於聲音太小

By Liam
at 2012-04-11T15:44
at 2012-04-11T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