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屍到底-因為後設、因為瞭解 - 電影

By Agnes
at 2018-10-19T00:25
at 2018-10-19T00:25
Table of Contents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 一屍到底
2.觀影時間 : 2018/10/19
3.觀影地點 : 京站威秀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
與「聽說桐島退社了」有許多雷同玄妙之處,神片確定。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評論:將「後設」把玩到一個極致
兩者都同樣是玩電影形式結構的後設電影。
但一屍到底更通俗、更平易近人。
在形式與內容上,著重在形式帶來的趣味。
在這裡脈落下,何謂「後設」?
例如,
電影開播前電影廣告的廣告、
一個在講述關於舞台劇演員的舞台劇,
或是諮商督導也可以想像成是諮商的諮商(或諮詢)。
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
整部電影有層次而且清晰地至少後設了兩次。
(如果最後片尾工作人員名單也算就三次)
厲害之處在於,即使不懂電影或者不是電影工作者的觀眾
也能看懂上一層和這一層的差別。
這梗玩的不好,絕對是一頭霧水。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究竟「後設」放在這部電影為什麼可以玩出這樣的趣味?
(OMG這個問題也好後設。)
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只摸得著邊,
懂點皮毛,湊個熱鬧,
我們看見的瞭解的的都只是事物的表象甚至假象。
「超人特攻隊2」中,螢幕魔人的觀點,也就是現代人
已經失去了擁有自己觀點獨立思考的能力、
只是越來越依賴訊息被動的餵養;
又或者是在「人肉搜索」中,我們對於便利獲取資訊
但與真相的差距有了一定的認識與小心;
高傲的人們,以自己短淺又目光如豆的視野看世界,
就像一屍到底裡電視台高階主管的嘴臉,
出一張嘴,過程中打瞌睡,然後結尾參加慶功宴。
但事實是什麼?過程是怎麼來的?
一屍到底先是讓妳看見第一層(觀眾看電影):
一個充滿疑點、笑點或是吐嘈點的B級作品
然後當妳對於第一層有了一個印象之後,
接著第二層,帶妳去看看第一層是「怎麼來的」?
這時候觀眾的視角提高了,或更精確的說「後設」了,
妳從一個「我身為觀眾在看妳這部37分鐘的影片」
的角度後設到,
第二層「我身為觀眾在看著一群(我先前在第一層不知道的)人在拍著這部我剛才看過的
37分鐘的影片」。
這時候妳才知道,為什麼第一層的時候,會是那樣子,
一下子不合理甚至覺得爛的事情,
突然變得合理了。
這兩個狀態的最大差別在於:「瞭解」。
瞭解帶來的絕對不只是認知層面的知識,
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
瞭解也可以帶來情感層面上的擴充,
「腦筋急轉彎」說一個記憶有它樂樂也有憂憂的一面。
而這樣的記憶才是完整的真實的。
當我們擁抱快樂的同時,悲傷也該被一起擁抱。
於是當我們瞭解到導演的無理與要求,
並不只是「劇本」裡的台詞,
而是他人生血淋淋的吶喊,
噢,
那一刻,先是笑,但也差點沒哭出來啊。
原來那個脫稿的台詞,是在為自己真實的人生吶喊著,
是工作職場上的委屈與不甘願,熱情被各種消磨,
累積起來在那一刻爆發開來。大快人心哪!
原來那一聲碰,是因為一次不小心看見先生下班後偷哭,
知道他在劇組工作遇到困難,而起的化為行動的支持。
原來那昇起的最後一幕的是女兒與父親小時候照片的模樣。
原本什麼事情都是作到差不多就好容易妥協的父親,
也在這一場37分鐘的意外裡被女兒的那股拼勁和堅持給感染了。
他多想要成為女兒的榜樣,成為女兒崇拜的偶像而不是把他拍的作品轉掉。
那一刻獲得女兒的認同,重新成為那個會讓女兒想要坐在肩上的爸爸。
因為後設,因為瞭解,所以原本廢到笑,變成笑淚交織。
因為瞭解,所以這部37分鐘的表象與過程結合了,
我們完整了整件事情,
這是一部37分鐘拍的不怎樣的短片,
但同時也是一群人在做一件困難的事,
還有一個家庭的人如何彼此支持影響彼此的故事。
--
~*-*~*-*~*-*~*-*~*-*~*-*~*-*~*-*~*-*~*-*~*-*~*-*~
1.影片名稱 : 一屍到底
2.觀影時間 : 2018/10/19
3.觀影地點 : 京站威秀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
與「聽說桐島退社了」有許多雷同玄妙之處,神片確定。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評論:將「後設」把玩到一個極致
兩者都同樣是玩電影形式結構的後設電影。
但一屍到底更通俗、更平易近人。
在形式與內容上,著重在形式帶來的趣味。
在這裡脈落下,何謂「後設」?
例如,
電影開播前電影廣告的廣告、
一個在講述關於舞台劇演員的舞台劇,
或是諮商督導也可以想像成是諮商的諮商(或諮詢)。
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
整部電影有層次而且清晰地至少後設了兩次。
(如果最後片尾工作人員名單也算就三次)
厲害之處在於,即使不懂電影或者不是電影工作者的觀眾
也能看懂上一層和這一層的差別。
這梗玩的不好,絕對是一頭霧水。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究竟「後設」放在這部電影為什麼可以玩出這樣的趣味?
(OMG這個問題也好後設。)
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只摸得著邊,
懂點皮毛,湊個熱鬧,
我們看見的瞭解的的都只是事物的表象甚至假象。
「超人特攻隊2」中,螢幕魔人的觀點,也就是現代人
已經失去了擁有自己觀點獨立思考的能力、
只是越來越依賴訊息被動的餵養;
又或者是在「人肉搜索」中,我們對於便利獲取資訊
但與真相的差距有了一定的認識與小心;
高傲的人們,以自己短淺又目光如豆的視野看世界,
就像一屍到底裡電視台高階主管的嘴臉,
出一張嘴,過程中打瞌睡,然後結尾參加慶功宴。
但事實是什麼?過程是怎麼來的?
一屍到底先是讓妳看見第一層(觀眾看電影):
一個充滿疑點、笑點或是吐嘈點的B級作品
然後當妳對於第一層有了一個印象之後,
接著第二層,帶妳去看看第一層是「怎麼來的」?
這時候觀眾的視角提高了,或更精確的說「後設」了,
妳從一個「我身為觀眾在看妳這部37分鐘的影片」
的角度後設到,
第二層「我身為觀眾在看著一群(我先前在第一層不知道的)人在拍著這部我剛才看過的
37分鐘的影片」。
這時候妳才知道,為什麼第一層的時候,會是那樣子,
一下子不合理甚至覺得爛的事情,
突然變得合理了。
這兩個狀態的最大差別在於:「瞭解」。
瞭解帶來的絕對不只是認知層面的知識,
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
瞭解也可以帶來情感層面上的擴充,
「腦筋急轉彎」說一個記憶有它樂樂也有憂憂的一面。
而這樣的記憶才是完整的真實的。
當我們擁抱快樂的同時,悲傷也該被一起擁抱。
於是當我們瞭解到導演的無理與要求,
並不只是「劇本」裡的台詞,
而是他人生血淋淋的吶喊,
噢,
那一刻,先是笑,但也差點沒哭出來啊。
原來那個脫稿的台詞,是在為自己真實的人生吶喊著,
是工作職場上的委屈與不甘願,熱情被各種消磨,
累積起來在那一刻爆發開來。大快人心哪!
原來那一聲碰,是因為一次不小心看見先生下班後偷哭,
知道他在劇組工作遇到困難,而起的化為行動的支持。
原來那昇起的最後一幕的是女兒與父親小時候照片的模樣。
原本什麼事情都是作到差不多就好容易妥協的父親,
也在這一場37分鐘的意外裡被女兒的那股拼勁和堅持給感染了。
他多想要成為女兒的榜樣,成為女兒崇拜的偶像而不是把他拍的作品轉掉。
那一刻獲得女兒的認同,重新成為那個會讓女兒想要坐在肩上的爸爸。
因為後設,因為瞭解,所以原本廢到笑,變成笑淚交織。
因為瞭解,所以這部37分鐘的表象與過程結合了,
我們完整了整件事情,
這是一部37分鐘拍的不怎樣的短片,
但同時也是一群人在做一件困難的事,
還有一個家庭的人如何彼此支持影響彼此的故事。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Kyle
at 2018-10-20T09:03
at 2018-10-20T09:03

By Lucy
at 2018-10-21T17:59
at 2018-10-21T17:59

By Joseph
at 2018-10-26T12:53
at 2018-10-26T12:53

By Anthony
at 2018-10-30T13:02
at 2018-10-30T13:0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10-30T15:28
at 2018-10-30T15:28

By Emma
at 2018-11-01T05:10
at 2018-11-01T05:10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1-03T09:26
at 2018-11-03T09:26

By Leila
at 2018-11-03T18:10
at 2018-11-03T18:10

By Ingrid
at 2018-11-06T17:15
at 2018-11-06T17:15

By Una
at 2018-11-07T06:23
at 2018-11-07T06:23

By Carol
at 2018-11-10T17:52
at 2018-11-10T17:52

By Charlie
at 2018-11-15T02:32
at 2018-11-15T02:32

By Anonymous
at 2018-11-19T20:43
at 2018-11-19T20:43

By Hardy
at 2018-11-21T01:35
at 2018-11-21T01:35

By Anthony
at 2018-11-22T03:37
at 2018-11-22T03:37

By Callum
at 2018-11-22T18:26
at 2018-11-22T18:26

By Franklin
at 2018-11-27T17:30
at 2018-11-27T17:30

By Jessica
at 2018-11-29T11:20
at 2018-11-29T11:20

By Kristin
at 2018-12-04T08:26
at 2018-12-04T08:26

By Suhail Hany
at 2018-12-08T09:00
at 2018-12-08T09:00

By Sierra Rose
at 2018-12-11T00:18
at 2018-12-11T00:18

By Ethan
at 2018-12-11T16:14
at 2018-12-11T16:14

By Sarah
at 2018-12-14T10:24
at 2018-12-14T10:24

By Dora
at 2018-12-15T11:08
at 2018-12-15T11:08

By Rachel
at 2018-12-19T05:43
at 2018-12-19T05:43

By Dorothy
at 2018-12-21T20:41
at 2018-12-21T20:41
Related Posts
凸搥特派員3,差強人意的續集

By Susan
at 2018-10-18T23:36
at 2018-10-18T23:36
剛開始一廂情願後來在一起

By Gilbert
at 2018-10-18T23:08
at 2018-10-18T23:08
看不太懂開演前,奧多廣告媒體在演什麼?..

By Iris
at 2018-10-18T22:59
at 2018-10-18T22:59
辣手保母The Babysitter(2017)

By George
at 2018-10-18T22:59
at 2018-10-18T22:59
溫子仁【哭泣的女人】首支預告

By Ursula
at 2018-10-18T22:51
at 2018-10-18T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