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的希望工程---他們這樣繁殖紀錄片 - 紀錄片

By Valerie
at 2006-09-28T00:29
at 2006-09-28T00:29
Table of Contents
2006.09.26 中國時報
一群人的希望工程---他們這樣繁殖紀錄片
邱祖胤
也許有些人還搞不懂「紀錄片」在幹什麼,但台灣這幾年有一群默默耕耘
的紀錄片從業人員,不斷關懷著各種議題,持續發揮影像的影響力;這些片子
不管紅不紅、賣不賣、得不得獎,都代表著台灣一分反省的力量。
身為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的楊力州,從事紀錄片拍攝工作十年
,他很清楚這一行的辛苦。紀錄片從業人員常是一人身兼導演、攝影、收音、
剪接等事務,成本雖然相對較低,長期守候、「校長兼撞鐘」的結果,卻很容
易搞到身心俱疲;然而,只要影片能引起一絲一毫的迴響,所有的付出都令人
心甘情願。那個過程,是紀錄片從業人員最甜美的回憶。
楊力州認為,每位紀錄片從業人員,都是社會工作者,也是電影工作者。
他們在籌畫一部影片時,同樣會碰到資金、人力以及行銷問題,而這個行業的
特性便是,手上有資源的人,就愈容易掌握資源,然而許多有理想、剛踏入這
個領域的人,卻顯得捉襟見肘,甚至連跨出第一步都有困難。
他舉出小矛的例子。
小矛長期觀察南投地區一個盛產水蜜桃的馬烈霸部落,他發現從九二一震
災以後,該地區對外聯繫根本就有困難,於是每年果農辛辛苦苦種植水蜜桃,
花了很多人力採收,但只有極少數能被運出部落,其餘的水蜜桃就這樣一箱箱
爛在部落裡。相同戲碼在馬烈霸部落年復一年地上演著。
小矛講這個故事很久了,也一直很想把它紀錄下來,但因為找不到錢,最
後只能拍成一段十分鐘的短片。
「我幫他算過,其實三十萬元綽綽有餘。」三十萬元雖然不多不少,但對
一個年輕人而言,也得省吃撿用才存得下來,更何況,拍完之後能回本嗎?下
一步又該怎麼做?像這樣不計成本代價拍片,熱忱固然感人,其實卻撐不久。
此外,在拍片期間,因為沒有工會的支持,工作人員並不享有勞保的福利
,像這樣「跑單幫」拍片的做法,實在很沒保障。於是,一個很棒的構想可能
無法實現,相對的,某一個值得被長期關懷的議題,也無法透過影片的方式被
大眾廣為了解。紀錄片的精神,就這樣輕易被妥協掉。
擔心台灣紀錄片從業人員的熱情就這麼一點一滴被消磨殆盡,於是楊力州
和幾個朋友決定為所有拍紀錄片的有志之士,成立「紀錄片工會」。
他們先在去年十一月向勞委會申請勞工資格通過,再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工
會組織立案,經過冗長的審核過程,「紀綠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終於在今年
九月九日獲准成立了。
透過工會,紀錄片從業人員只要提出曾發表過的作品,以及曾在台北市接
過案的紀錄,即可申請紀錄片從業人員資格;身分確立後,就能透過工會申請
勞健保。而工會更積極推動勞動契約範本,讓紀錄片從業人員在接案、拍片的
過程,能確保自身最大的權益。楊力州希望工會最終能扮演居中協調的積極角
色,讓紀錄片從業人員可以無後顧之憂,安心地去拍片。
此外,在工會成立後的下一步,楊力州正全力推動他的「繁殖紀錄片計畫
」。他打算成立一筆基金,未來只要想拍紀錄片的人提出申請,就能得到一筆
三十萬元的補助金,而且無須歸還,只須將日後營利所得回饋給基金會就可以
了。
但這筆基金從何而來?
年初他與張榮吉合拍《奇蹟的夏天》(上映中),原本並未打算推上院線
,但基於「繁殖紀錄片計畫」所須龐大經費,決定全力用這部片來「賺錢」。
他說服所有工作人員,包括他的賢內助、也是紀錄片導演朱詩倩、《奇》片另
一位導演張榮吉等人,該片收入將用來支助「繁殖紀錄片計畫」,大家也都舉
雙手贊成這項決定。
無論這個計畫成功與否,台灣紀錄片工作者已經看到一絲希望。當夢想持
續繁殖、茁壯,未來就有無限可能。
(詢問紀錄片工會相關問題,請洽02-23953170鄭小姐,網址:www.tdda.org)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灣棒球百年風雲

By George
at 2006-09-27T16:06
at 2006-09-27T16:06
「奇蹟的夏天」好評不斷 創「史上最佳紀錄片」開片紀錄

By Catherine
at 2006-09-26T15:51
at 2006-09-26T15:51
關於紀錄片雙年展

By Iris
at 2006-09-26T12:40
at 2006-09-26T12:40
請問有人有聽過"達爾文的夢魘"這部片嗎?

By Jacky
at 2006-09-26T12:07
at 2006-09-26T12:07
不負責任影評:《奇蹟的夏天》

By Isla
at 2006-09-26T06:24
at 2006-09-26T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