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錯位鑲嵌的人生 - 電影

By Hazel
at 2016-12-06T15:23
at 2016-12-06T15:23
Table of Contents
各位大大好
以下是小弟七月與安生的影評
評論中摻雜著劇情 請斟酌服用
第一篇影評 文筆欠佳 請見諒xD
===============以下有雷==========
《七月與安生》——錯位鑲嵌的人生
這幾年來,華語電影圈不乏青春懷舊的題材,從台灣的《那些年》,《少女時代》《
六弄》 甚至是大陸的《小時代》《致青春》系列 總能刮起旋風橫掃票房 但在這些紙醉
金迷的票房幻覺背後 存在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看完電影所留下的又是什麼?這點一直引
起激辯 拍著拍著 也不免落入窠臼 然而 七月與安生 就像雪地中的一朵花 讓四周雜蕪的
晶瑩潔白黯然失色 不僅讓金馬獎破例給出雙影后 甚至連國內外媒體影人都狂讚 究竟它
的魅力何在?
曾國祥導演的第二部長篇作品 看的出其身為導演初出茅廬的羞赧 但這卻無法掩蓋
初生之犢的勇氣 所昇華纏繞出的優秀視角
故事是倒著說的--圍繞著七月與安生與家明--從多年後 安生與蘇家明在電車的偶然
邂逅說起 家明看似經過算計的提醒安生 七月正在網路上連載的小說 七月與安生 寫了關
於她們的故事 於是視角切換 安生以閱讀者的角度 進入這部書
森林中的氤氳 迷濛了兩個小女孩手牽手奔馳的路徑 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
at we do 這時 竇鏡童演唱的主題曲響起 隱約暗示了 七月與安生 這兩個生命共同體的
存在 是否埋藏了看不見的危機?是否隱含解不開的鎖鏈?當然 這要鋪陳到故事後半 才
會使人猛然大悟 初次相遇 七月與安生在童軍團結為好友 七月沉穩闃靜 安生調皮敢玩
到處搞破壞 這時 我們明顯感受到 這兩人的生命 是隔著一道鴻溝的 直到家明的出現
家明的出現 如同平靜海浪中的一條跳躍的魚 激起了漣漪 帶起了波浪 也模糊了七月
與安生之間 若有似無的界限 這時我開始害怕 導演處理三角戀的手法 是否會跟其他青春
電影一樣 過度撒狗血 破壞了整個電影的氛圍? 果然 這部電影有它的過人之處 沒讓我
失望 安生對家明的愛 表現的隱晦 淡到不能再淡 甚至會使觀眾懷疑 安生的心思到底欲
歸何處? 安生最後選擇離開家鄉 到北京追求自由 到頭來也是把家明讓給七月 而自己所
留下的 只有脖子上家明給的項鍊 以及對家明那分
安生的人生並沒有因此順遂 在外流浪的生活雖然自由 卻也使她疲累 接二連三的意
外 讓安生離幸福越來越遠 反倒是在家鄉的七月 依然過這安穩的生活 並打算跟家明結
婚
過膩了漂泊的生活 安生回到故鄉 與七月一起去旅行 而醞釀已久的情緒--各種關於
愛情的猜測 關於生活價值的差異--終於炸裂
七月與安生兩場吵架的戲尤其精彩 在酒吧內 關於價值觀的齟齬 以及在家明家中 關
於愛情的爭吵 七月整部戲的內斂終於翻轉 轉化成為了捍衛生活價值以及自己愛情的強硬
安生整部的奔放不在乎 也終於幻化成無語的啜泣 委屈自己為成全七月的容忍退讓 卻被
白白糟蹋...
這是他們第一次的交換人生 七月第一次像安生 安生第一次像七月
第二次的人生錯位 得等到七月被家明逃婚 備受打擊後 開始的一個人的旅行 七月第一次
體會到自由 第一次完全體驗了安生的人生 她呼吸各式空氣 接觸各種人群 乘坐了安生搭
過的郵輪 睡過的火車 唱了安生唱過的歌 也喝了安生喝過的酒 ;安生也學乖了 終於跟
了一個老老實實的男人 還上了英文課。安生與七月 恍如隔世的再次見面 就在安生補習
下課的走廊上
七月已經是安生 安生也已是七月了
故事說到這裡 已經很完整 也頗完美了 沒想到曾導演又透過驚人的剪輯手法丟出更大的
震撼彈...
接近尾聲時 看到前面劇情的片段 如跑馬燈的播出 我還驚嚇於可能落入那些年 或是六弄
那種無意義重播的窠臼 不過七安沒有
原來 七月就是安生 安生就是七月 他們分享的是共同的人生
七月其實在生下家明的孩子後 就難產而死了 安生心疼七月 的人生 從沒獲得她想要的自
由 就把她的狀遊寫進他們的故事 並養了“她們”的小孩
安生只想活到27歲 而七月死於27歲
安生冀望平凡的愛情 而七月最後給了她一半的家庭
安生個性豪放不羈 但七月卻是當年 惡作劇時 最後按下警鈴的人...
層層堆疊 層層進逼 經過若干次的互換人生 才瞭解到 原來 人生中有些人是永遠分不開
一生注定緊緊相隨的
--
以下是小弟七月與安生的影評
評論中摻雜著劇情 請斟酌服用
第一篇影評 文筆欠佳 請見諒xD
===============以下有雷==========
《七月與安生》——錯位鑲嵌的人生
這幾年來,華語電影圈不乏青春懷舊的題材,從台灣的《那些年》,《少女時代》《
六弄》 甚至是大陸的《小時代》《致青春》系列 總能刮起旋風橫掃票房 但在這些紙醉
金迷的票房幻覺背後 存在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看完電影所留下的又是什麼?這點一直引
起激辯 拍著拍著 也不免落入窠臼 然而 七月與安生 就像雪地中的一朵花 讓四周雜蕪的
晶瑩潔白黯然失色 不僅讓金馬獎破例給出雙影后 甚至連國內外媒體影人都狂讚 究竟它
的魅力何在?
曾國祥導演的第二部長篇作品 看的出其身為導演初出茅廬的羞赧 但這卻無法掩蓋
初生之犢的勇氣 所昇華纏繞出的優秀視角
故事是倒著說的--圍繞著七月與安生與家明--從多年後 安生與蘇家明在電車的偶然
邂逅說起 家明看似經過算計的提醒安生 七月正在網路上連載的小說 七月與安生 寫了關
於她們的故事 於是視角切換 安生以閱讀者的角度 進入這部書
森林中的氤氳 迷濛了兩個小女孩手牽手奔馳的路徑 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
at we do 這時 竇鏡童演唱的主題曲響起 隱約暗示了 七月與安生 這兩個生命共同體的
存在 是否埋藏了看不見的危機?是否隱含解不開的鎖鏈?當然 這要鋪陳到故事後半 才
會使人猛然大悟 初次相遇 七月與安生在童軍團結為好友 七月沉穩闃靜 安生調皮敢玩
到處搞破壞 這時 我們明顯感受到 這兩人的生命 是隔著一道鴻溝的 直到家明的出現
家明的出現 如同平靜海浪中的一條跳躍的魚 激起了漣漪 帶起了波浪 也模糊了七月
與安生之間 若有似無的界限 這時我開始害怕 導演處理三角戀的手法 是否會跟其他青春
電影一樣 過度撒狗血 破壞了整個電影的氛圍? 果然 這部電影有它的過人之處 沒讓我
失望 安生對家明的愛 表現的隱晦 淡到不能再淡 甚至會使觀眾懷疑 安生的心思到底欲
歸何處? 安生最後選擇離開家鄉 到北京追求自由 到頭來也是把家明讓給七月 而自己所
留下的 只有脖子上家明給的項鍊 以及對家明那分
安生的人生並沒有因此順遂 在外流浪的生活雖然自由 卻也使她疲累 接二連三的意
外 讓安生離幸福越來越遠 反倒是在家鄉的七月 依然過這安穩的生活 並打算跟家明結
婚
過膩了漂泊的生活 安生回到故鄉 與七月一起去旅行 而醞釀已久的情緒--各種關於
愛情的猜測 關於生活價值的差異--終於炸裂
七月與安生兩場吵架的戲尤其精彩 在酒吧內 關於價值觀的齟齬 以及在家明家中 關
於愛情的爭吵 七月整部戲的內斂終於翻轉 轉化成為了捍衛生活價值以及自己愛情的強硬
安生整部的奔放不在乎 也終於幻化成無語的啜泣 委屈自己為成全七月的容忍退讓 卻被
白白糟蹋...
這是他們第一次的交換人生 七月第一次像安生 安生第一次像七月
第二次的人生錯位 得等到七月被家明逃婚 備受打擊後 開始的一個人的旅行 七月第一次
體會到自由 第一次完全體驗了安生的人生 她呼吸各式空氣 接觸各種人群 乘坐了安生搭
過的郵輪 睡過的火車 唱了安生唱過的歌 也喝了安生喝過的酒 ;安生也學乖了 終於跟
了一個老老實實的男人 還上了英文課。安生與七月 恍如隔世的再次見面 就在安生補習
下課的走廊上
七月已經是安生 安生也已是七月了
故事說到這裡 已經很完整 也頗完美了 沒想到曾導演又透過驚人的剪輯手法丟出更大的
震撼彈...
接近尾聲時 看到前面劇情的片段 如跑馬燈的播出 我還驚嚇於可能落入那些年 或是六弄
那種無意義重播的窠臼 不過七安沒有
原來 七月就是安生 安生就是七月 他們分享的是共同的人生
七月其實在生下家明的孩子後 就難產而死了 安生心疼七月 的人生 從沒獲得她想要的自
由 就把她的狀遊寫進他們的故事 並養了“她們”的小孩
安生只想活到27歲 而七月死於27歲
安生冀望平凡的愛情 而七月最後給了她一半的家庭
安生個性豪放不羈 但七月卻是當年 惡作劇時 最後按下警鈴的人...
層層堆疊 層層進逼 經過若干次的互換人生 才瞭解到 原來 人生中有些人是永遠分不開
一生注定緊緊相隨的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6-12-10T21:40
at 2016-12-10T21:40

By Steve
at 2016-12-13T10:49
at 2016-12-13T10:49

By Odelette
at 2016-12-15T18:06
at 2016-12-15T18:06

By Donna
at 2016-12-16T09:36
at 2016-12-16T09:36

By Oliver
at 2016-12-18T07:26
at 2016-12-18T07:26

By Linda
at 2016-12-19T23:21
at 2016-12-19T23:21

By Hamiltion
at 2016-12-21T11:58
at 2016-12-21T11:58

By Ethan
at 2016-12-25T12:59
at 2016-12-25T12:59

By Ivy
at 2016-12-27T03:38
at 2016-12-27T03:38

By Andrew
at 2016-12-30T09:09
at 2016-12-30T09:09

By Freda
at 2016-12-31T04:14
at 2016-12-31T04:14

By Tracy
at 2017-01-02T06:34
at 2017-01-02T06:34

By Suhail Hany
at 2017-01-07T00:40
at 2017-01-07T00:40

By Jessica
at 2017-01-08T19:54
at 2017-01-08T19:54

By Oliver
at 2017-01-11T17:19
at 2017-01-11T17:19

By Freda
at 2017-01-16T10:28
at 2017-01-16T10:28

By Donna
at 2017-01-18T12:26
at 2017-01-18T12:26

By Charlotte
at 2017-01-18T23:53
at 2017-01-18T23:53

By Ophelia
at 2017-01-19T08:01
at 2017-01-19T08:01

By Lydia
at 2017-01-20T07:06
at 2017-01-20T07:06

By Ivy
at 2017-01-24T06:04
at 2017-01-24T06:04

By Thomas
at 2017-01-26T17:03
at 2017-01-26T17:03

By Genevieve
at 2017-01-28T12:37
at 2017-01-28T12:37

By Poppy
at 2017-01-29T08:24
at 2017-01-29T08:24

By Mary
at 2017-01-30T14:51
at 2017-01-30T14:51
Related Posts
《你的名字》日本明年將推出 IMAX 版本

By Agnes
at 2016-12-06T15:11
at 2016-12-06T15:11
【變形金剛5:最終騎士】首支中文預告

By Annie
at 2016-12-06T14:47
at 2016-12-06T14:47
畫壁的虛實轉換

By Puput
at 2016-12-06T14:08
at 2016-12-06T14:08
被唬爛以為有續集的電影

By Edward Lewis
at 2016-12-06T14:05
at 2016-12-06T14:05
七月與安生 家明到底喜歡誰?

By Frederic
at 2016-12-06T13:48
at 2016-12-06T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