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離開與留下的影子 - 電影
By Heather
at 2018-04-03T23:22
at 2018-04-03T23:22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圖文好讀版:http://twoquarters.org/732
一生之中,能有幾個真心相愛的朋友?我想,這個問題任誰也無法回答,甚至無從想像。
其中,《七月與安生》意欲呈現的是兩位女孩的故事:看似活潑外向,內心卻盼望溫暖的
安生,以及外表溫順平靜,思緒早已如浪潮般湧現的七月。儘管,我們無法預知與朋友之
間的未來,但至少能夠親眼見證七月與安生的美麗故事。不論是代表安生的赭紅或是象徵
七月的湛藍,相信皆會於觀眾心頭留下難以忘懷的鮮明印記。
------------------貼----心----防----雷----線---------------------
愛與不愛:孤單的女孩與渴愛的女孩
七月與安生第一次的相遇,是在十三歲的時候。
從此之後,七月便進到安生的生命裡頭,不再離去。或許,命運總會回應人們內心的想望
。對於安生而言,失去父親同時缺乏母愛的她,心中對於完滿的家庭有著無限期盼。於是
,她遇上看似擁有一切的七月。至於七月,身為獨生女的她被保護得無微不至,卻少了與
她一同遊玩的同伴。獨自一人的空虛在遇見安生以後隨即被填滿,如同湯姆遇上哈克一般
。現在,她得以於森林中快樂地蹦蹦跳跳,淋著大雨全身濕漉漉的回家也不亦樂乎,因為
她不再是孤單的七月,如今有了安生這位最好也是唯一的朋友。
因此,當七月發狂似的對安生說著:「根本沒有人愛妳!」才會如此令人心疼。因為她們
曾經這麼要好,如今卻面目全非。「為什麼我們會變成這樣?」安生無助地問道。這個問
題的答案就連銀幕前的觀眾一時半刻也回答不出。
也許是因為時間,因為家明,更多的是因為她們是最好的朋友。親眼目睹好友於明信末尾
不斷寫著「問候家明」,到最後真的搞上自己男友,這種應該阻止卻未能阻止的憤怒籠罩
著七月,使她幾近崩潰。要是自己當初沒有遇上安生該有多好,安生不過是個沒人愛的女
孩不是嗎?
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就算全世界都不愛安生,只有七月無法不愛安生。因為安生,她才能夠盡情享受生活的美
好,是安生給了她追求所愛的勇氣。安生缺乏他人的愛是事實,但當初對她伸出雙手的正
是七月。所以,當七月聽到安生軟弱的提問以後,才會崩潰地蹲下痛哭,就連她也未曾見
過如此瘋狂的自己,壓抑已久的情感一舉爆發竟是如此可怕。曾經創造無數快樂時光的淋
浴間,如今卻於兩人記憶中刻下最為深邃的傷痕,無從癒合。
走與留下:漂泊之人與寂寞之鳥
場景切換至分離的月臺。那時,十八歲的安生決定跟隨愛人遠走他鄉,因為對方是第二個
愛她的人。對於人們而言,月台總有著分離的意象。列車的出發,則代表人與人之間空間
上的斷裂。儘管情感仍舊,卻已然無法相互依偎。然而,追逐愛情不過是安生隨意找的藉
口罷了。她選擇離去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要讓七月完整擁有家明,並斷絕與家明之間的情感
連結。
對於安生來說,七月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她目前的存在只會讓徒增好友傷心的可能。如果
她走了,七月便能安穩留在故鄉生活,她筆下的明信片將有著明確的送達地,同時於書信
往返之餘問候家明。
「問候家明」,這或許是最心酸的問候了,難道七月只能與家明在一起嗎?又或著,安生
早算準七月不會放棄家明。更甚著,她根本不在乎兩人的感情是否維繫著,她就是想問候
家明,如此而已。對於七月來說,每次的問候家明,都於心頭劃上深刻的印痕,投射安生
身上的怨懟與不滿更是持續積累,等待日後爆發的時刻到來。
「如果妳想讓我留下,我就留下來。」安生說道
可是,七月是絕計不會開口的。當她親眼目睹鍊墜滑出安生領口的那刻,一切都變了。男
友不曾離身的救命信物,卻掛在摯友潔白的頸上。她知道了,可視線也模糊了。原先為好
友離別所留下的淚水,裡頭更多的是不甘與悔恨。
自己努力掙來的愛情,到頭來依靠的仍是好友的退讓,而非自身的魅力。七月只能默默接
受安生的離去,她終究是被留下的人,只能繼續扮演籠中的飛鳥,以好友的善意餵養著。
四年後,家明決心前往北京,七月再次來到分離的月臺。這次,她又將成為留下的人,不
只寂寞,而且孤單。
選與被選:沒有如果的注定緣分
很久以後,七月對家明說,她與安生之間的友情,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
或許,人與人的羈絆都是被選擇的。如果,那隻調皮的松鼠沒有跑到七月身上,安生將不
會遇見七月。如果,安生沒有自作聰明跑去找家明,也許家明不會喜歡安生,安生也不會
對家明留下好感。然而,所謂的「如果」,「選擇」,「被選擇」都是必經的過程,正因
為有這些才有辦法形成現實的樣貌。只要稍作改變,七月、安生、家明可以從難解的情感
習題中解放出來,不再交纏成扭曲、緊繃的繩索。
可是,相互喜愛、相互傷害,一同大笑、一同哭泣皆是人生必嘗的滋味。對於七月與安生
來說,她們想必不會後悔當初的選擇。還記得,兩人於機車上放肆歡唱的片刻,那首歌是
王菲的〈浮躁〉吧!那時的她們很單純,很快樂,最重要的是擁有彼此。
日後,兩人將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甚至會恨著對方,口中冒出惡毒的字眼,只為抒發內
心壓抑已久的情緒,可是她們心中仍是愛著對方的。正因為愛,才會在乎,因為在乎,才
會有恨,因為恨過,最終才得以放下。
儘管兩人恨過彼此,但七月終究不能沒有安生,如同安生不能沒有七月。七月欣羨安生浪
蕩不羈的性格,要是能有多點安生的勇氣,或許她早已張開雙翼離開故鄉,自由自在的生
活著。安生則嚮往七月平順美好的生活,在外飄泊許久的她,心早已倦了,只想著回到專
屬她休息的地方。
其實,七月與安生本是一人,安生代表外放的性格,七月則是幽微的一面。然而,前者的
外放之中渴望著溫暖,後者的幽微又帶點調皮,無法一刀單純切分。正因為七月與安生如
此複雜,如此糾結,所以才如此迷人。
關於七月:安生的影子、記憶與唯一
細心體會之後,觀眾將會發現七月並不真實存在,她只存於安生與家明的記憶中。也許,
她完成了安生只想活到二十七歲的願望。也許,她跟隨著安生十八歲時的腳步,踏上環遊
世界的旅程,成為飛出牢籠的美麗鳥兒。也許,她根本不曾存在。對於我們而言,七月的
真實與否是無法具體確認的,但這似乎不太重要了。畢竟,她早已於觀眾泛淚的眼眸中留
下深刻印象,像是初次與安生告別的時刻,對安生怒吼著「根本沒有人愛妳」的時刻,將
滿是淚水的臉頰埋進手掌的瞬間,以及體驗各地景色開懷大笑的模樣。
事實上,這不只是安生的故事,也是七月的故事,更是七月與安生的故事。或許,當安生
以七月作為筆名書寫的當下,引領安生手指的正是七月,因為七月渴望將她們的故事化為
文字,記下兩人自十三歲相遇以來經歷的一切,無論是好是壞,是喜是憂。
描寫七月的場景中,最後一幕可說是極為動人的。踏上旅程的她走在冰霜滿布的狹長陸地
,朝著前方的燈塔前進著。那時,緩緩落下的橙紅夕陽將天際染成漸層,於潔白的霜雪閃
耀光芒。或許,這正是安生所能賦予七月最美麗的終章。
漫步於二十七歲的路途,七月追隨安生的步伐,探索著昔日未能好好體驗的世界。等到七
月旅行結束,她相信安生已然過著平安順遂的生活,如同其名,那正是自己曾經深切盼望
的。於是,七月成為安生的影子,安生也成為七月的影子,並且互相踩住對方的影子,一
輩子不會離開。
有時,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們在書中讀到,如果踩住一個人
的影子,那個人一輩子不會離開。但是安生覺得一輩子太長了,她只想活到二十七歲。
--
喜愛電影的粉絲,相信事物總有另一面,並努力呈現自己對電影的感覺。
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完整,所以取名為「半個比爾」。
個人網站:http://twoquarters.org/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oquartersmovie
--
一生之中,能有幾個真心相愛的朋友?我想,這個問題任誰也無法回答,甚至無從想像。
其中,《七月與安生》意欲呈現的是兩位女孩的故事:看似活潑外向,內心卻盼望溫暖的
安生,以及外表溫順平靜,思緒早已如浪潮般湧現的七月。儘管,我們無法預知與朋友之
間的未來,但至少能夠親眼見證七月與安生的美麗故事。不論是代表安生的赭紅或是象徵
七月的湛藍,相信皆會於觀眾心頭留下難以忘懷的鮮明印記。
------------------貼----心----防----雷----線---------------------
愛與不愛:孤單的女孩與渴愛的女孩
七月與安生第一次的相遇,是在十三歲的時候。
從此之後,七月便進到安生的生命裡頭,不再離去。或許,命運總會回應人們內心的想望
。對於安生而言,失去父親同時缺乏母愛的她,心中對於完滿的家庭有著無限期盼。於是
,她遇上看似擁有一切的七月。至於七月,身為獨生女的她被保護得無微不至,卻少了與
她一同遊玩的同伴。獨自一人的空虛在遇見安生以後隨即被填滿,如同湯姆遇上哈克一般
。現在,她得以於森林中快樂地蹦蹦跳跳,淋著大雨全身濕漉漉的回家也不亦樂乎,因為
她不再是孤單的七月,如今有了安生這位最好也是唯一的朋友。
因此,當七月發狂似的對安生說著:「根本沒有人愛妳!」才會如此令人心疼。因為她們
曾經這麼要好,如今卻面目全非。「為什麼我們會變成這樣?」安生無助地問道。這個問
題的答案就連銀幕前的觀眾一時半刻也回答不出。
也許是因為時間,因為家明,更多的是因為她們是最好的朋友。親眼目睹好友於明信末尾
不斷寫著「問候家明」,到最後真的搞上自己男友,這種應該阻止卻未能阻止的憤怒籠罩
著七月,使她幾近崩潰。要是自己當初沒有遇上安生該有多好,安生不過是個沒人愛的女
孩不是嗎?
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就算全世界都不愛安生,只有七月無法不愛安生。因為安生,她才能夠盡情享受生活的美
好,是安生給了她追求所愛的勇氣。安生缺乏他人的愛是事實,但當初對她伸出雙手的正
是七月。所以,當七月聽到安生軟弱的提問以後,才會崩潰地蹲下痛哭,就連她也未曾見
過如此瘋狂的自己,壓抑已久的情感一舉爆發竟是如此可怕。曾經創造無數快樂時光的淋
浴間,如今卻於兩人記憶中刻下最為深邃的傷痕,無從癒合。
走與留下:漂泊之人與寂寞之鳥
場景切換至分離的月臺。那時,十八歲的安生決定跟隨愛人遠走他鄉,因為對方是第二個
愛她的人。對於人們而言,月台總有著分離的意象。列車的出發,則代表人與人之間空間
上的斷裂。儘管情感仍舊,卻已然無法相互依偎。然而,追逐愛情不過是安生隨意找的藉
口罷了。她選擇離去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要讓七月完整擁有家明,並斷絕與家明之間的情感
連結。
對於安生來說,七月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她目前的存在只會讓徒增好友傷心的可能。如果
她走了,七月便能安穩留在故鄉生活,她筆下的明信片將有著明確的送達地,同時於書信
往返之餘問候家明。
「問候家明」,這或許是最心酸的問候了,難道七月只能與家明在一起嗎?又或著,安生
早算準七月不會放棄家明。更甚著,她根本不在乎兩人的感情是否維繫著,她就是想問候
家明,如此而已。對於七月來說,每次的問候家明,都於心頭劃上深刻的印痕,投射安生
身上的怨懟與不滿更是持續積累,等待日後爆發的時刻到來。
「如果妳想讓我留下,我就留下來。」安生說道
可是,七月是絕計不會開口的。當她親眼目睹鍊墜滑出安生領口的那刻,一切都變了。男
友不曾離身的救命信物,卻掛在摯友潔白的頸上。她知道了,可視線也模糊了。原先為好
友離別所留下的淚水,裡頭更多的是不甘與悔恨。
自己努力掙來的愛情,到頭來依靠的仍是好友的退讓,而非自身的魅力。七月只能默默接
受安生的離去,她終究是被留下的人,只能繼續扮演籠中的飛鳥,以好友的善意餵養著。
四年後,家明決心前往北京,七月再次來到分離的月臺。這次,她又將成為留下的人,不
只寂寞,而且孤單。
選與被選:沒有如果的注定緣分
很久以後,七月對家明說,她與安生之間的友情,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
或許,人與人的羈絆都是被選擇的。如果,那隻調皮的松鼠沒有跑到七月身上,安生將不
會遇見七月。如果,安生沒有自作聰明跑去找家明,也許家明不會喜歡安生,安生也不會
對家明留下好感。然而,所謂的「如果」,「選擇」,「被選擇」都是必經的過程,正因
為有這些才有辦法形成現實的樣貌。只要稍作改變,七月、安生、家明可以從難解的情感
習題中解放出來,不再交纏成扭曲、緊繃的繩索。
可是,相互喜愛、相互傷害,一同大笑、一同哭泣皆是人生必嘗的滋味。對於七月與安生
來說,她們想必不會後悔當初的選擇。還記得,兩人於機車上放肆歡唱的片刻,那首歌是
王菲的〈浮躁〉吧!那時的她們很單純,很快樂,最重要的是擁有彼此。
日後,兩人將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甚至會恨著對方,口中冒出惡毒的字眼,只為抒發內
心壓抑已久的情緒,可是她們心中仍是愛著對方的。正因為愛,才會在乎,因為在乎,才
會有恨,因為恨過,最終才得以放下。
儘管兩人恨過彼此,但七月終究不能沒有安生,如同安生不能沒有七月。七月欣羨安生浪
蕩不羈的性格,要是能有多點安生的勇氣,或許她早已張開雙翼離開故鄉,自由自在的生
活著。安生則嚮往七月平順美好的生活,在外飄泊許久的她,心早已倦了,只想著回到專
屬她休息的地方。
其實,七月與安生本是一人,安生代表外放的性格,七月則是幽微的一面。然而,前者的
外放之中渴望著溫暖,後者的幽微又帶點調皮,無法一刀單純切分。正因為七月與安生如
此複雜,如此糾結,所以才如此迷人。
關於七月:安生的影子、記憶與唯一
細心體會之後,觀眾將會發現七月並不真實存在,她只存於安生與家明的記憶中。也許,
她完成了安生只想活到二十七歲的願望。也許,她跟隨著安生十八歲時的腳步,踏上環遊
世界的旅程,成為飛出牢籠的美麗鳥兒。也許,她根本不曾存在。對於我們而言,七月的
真實與否是無法具體確認的,但這似乎不太重要了。畢竟,她早已於觀眾泛淚的眼眸中留
下深刻印象,像是初次與安生告別的時刻,對安生怒吼著「根本沒有人愛妳」的時刻,將
滿是淚水的臉頰埋進手掌的瞬間,以及體驗各地景色開懷大笑的模樣。
事實上,這不只是安生的故事,也是七月的故事,更是七月與安生的故事。或許,當安生
以七月作為筆名書寫的當下,引領安生手指的正是七月,因為七月渴望將她們的故事化為
文字,記下兩人自十三歲相遇以來經歷的一切,無論是好是壞,是喜是憂。
描寫七月的場景中,最後一幕可說是極為動人的。踏上旅程的她走在冰霜滿布的狹長陸地
,朝著前方的燈塔前進著。那時,緩緩落下的橙紅夕陽將天際染成漸層,於潔白的霜雪閃
耀光芒。或許,這正是安生所能賦予七月最美麗的終章。
漫步於二十七歲的路途,七月追隨安生的步伐,探索著昔日未能好好體驗的世界。等到七
月旅行結束,她相信安生已然過著平安順遂的生活,如同其名,那正是自己曾經深切盼望
的。於是,七月成為安生的影子,安生也成為七月的影子,並且互相踩住對方的影子,一
輩子不會離開。
有時,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們在書中讀到,如果踩住一個人
的影子,那個人一輩子不會離開。但是安生覺得一輩子太長了,她只想活到二十七歲。
--
喜愛電影的粉絲,相信事物總有另一面,並努力呈現自己對電影的感覺。
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完整,所以取名為「半個比爾」。
個人網站:http://twoquarters.org/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oquartersmovie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Steve
at 2018-04-08T02:22
at 2018-04-08T02:22
By Eden
at 2018-04-08T10:16
at 2018-04-08T10:16
By Olivia
at 2018-04-13T04:25
at 2018-04-13T04:25
By Iris
at 2018-04-13T13:21
at 2018-04-13T13:21
By Steve
at 2018-04-17T19:16
at 2018-04-17T19:16
By John
at 2018-04-22T08:46
at 2018-04-22T08:46
By Wallis
at 2018-04-26T23:50
at 2018-04-26T23:50
By Regina
at 2018-04-30T21:11
at 2018-04-30T21:11
By Selena
at 2018-05-03T10:56
at 2018-05-03T10:56
By James
at 2018-05-05T00:23
at 2018-05-05T00:23
Related Posts
魔女席瑪
By Leila
at 2018-04-03T23:11
at 2018-04-03T23:11
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疑問(有雷)
By Margaret
at 2018-04-03T22:45
at 2018-04-03T22:45
《七月與安生》(Soul Mate)
By Callum
at 2018-04-03T22:22
at 2018-04-03T22:22
一級玩家-懷舊創新迸出精采爽片
By Connor
at 2018-04-03T22:10
at 2018-04-03T22:10
一級玩家裡的一句話(雷
By Candice
at 2018-04-03T22:09
at 2018-04-03T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