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專訪朱蘇進:我要讓《三國》枝繁葉茂 - 陸劇

By Kristin
at 2012-09-04T21:52
at 2012-09-04T21:52
Table of Contents
電視連續劇《三國》即將重拍,新版《三國》跟過去相比是否會有新突破?記者
採訪了編劇朱蘇進。
朱蘇進在上世紀80年代以《射天狼》、《絕望中誕生》等軍旅題材小說立足文壇
,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涉足影視創作,成為一名職業編劇,先後創作了《鴉片戰爭》
(電影)、《康熙王朝》、《江山風雨情》、《鄭和》、《朱元璋》等劇本。
三聯生活週刊:以前你寫了很多刻畫軍人、男人形象的小說,後來又開始寫歷史
題材的電視劇。這個轉變過程是怎樣的?
朱蘇進:最早是謝晉讓我去寫電影《鴉片戰爭》,一方面覺得有意思,再一個,
我總覺得在非戰爭情況下表現軍人生活有時候不能切到核心,無戰情況下的軍人有很
多難言之隱,不太自由,這是原因之一。
三聯生活週刊:通過寫歷史題材是不是能解決這個難言之隱?
朱蘇進:歷史題材在選擇題材或者展示意境的時候,自由度大一些。好歹黃忠、
馬超不是現代人,人際關係、精神靈魂、性情性靈都相差無幾。
三聯生活週刊:這是你第一次走向影視,但對這個劇本不是很滿意?
朱蘇進:很多原因。從我自己方面講,一是對電影的瞭解在很多方面還很幼稚、
不熟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中國的電影市場、電影機制不十分成熟,如此重大
的題材第一次拍攝,在運營、操作上也是一個十分新鮮的重要的事。就像一個生日蛋
糕,鮮花一樣地奉獻給某個重大時刻,這樣的創作難度本來就不小。
三聯生活週刊:2001年,你寫的《康熙王朝》,算是真正進入影視圈了,當時的
情況如何?
朱蘇進:說實話,當時從我個人來講,藝術最崇高的應該是文學。凡是受商品規
律制約的作品,都是有我們常規藝術上不協調的東西,這就給你創作上帶來一種窘境
。做這個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劉大印做製片人,他是我的戰友,他把很著名
的導演陳家林給請來了,當天晚上就把合同和定金放在我面前說:做吧。我想了一下
,如果是不合適的話就不做了。到夜裡兩三點鐘他又來了一次和我談,我跟他說實在
是不能做,就推辭。他說明天要召開記者招待會,我說會上別提我的名字,他早上就
走了。
後來他和「陳導」吃飯,陳導問老朱呢?他說走了,瞧不起電視劇。陳導就問大
印你覺得這個人行不行,大印說行,他一定可以。其實我那時根本不知道電視劇是怎
麼回事,怎麼寫,以及有多少場戲。我回到南京後忽然門衛打電話說有個導演已經等
了很長時間了,趕過去一看,陳導就坐在我們傳達室上訪告狀的人坐的那個小凳上。
我很感動,因為他也是一個很優秀的導演,而且根本不認識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寫,
但是就這樣等我。
三聯生活週刊:那你是怎麼開始寫電視劇的?
朱蘇進:很快就熟悉了。陳導給了我一個劇本,就是當時正在電視上播出的一部
戲。給我前10集我看了5集,就問他,這就是電視劇?我能寫,不會比這個差。
三聯生活週刊:你寫關於《江山風雨情》的一篇文章,裡面說「放眼望去看到的
全是山峰,看不到大地」。你的歷史觀是怎麼跟歷史題材作品結合在一起的?
朱蘇進:我認為英雄是老百姓們共同創造的,而且英雄代表了老百姓的意志。在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喜歡寫朝陽,《江山風雨情》恰好是落日,就是一個江山沒落的時
刻。三個帝王——大清、大明、大順為了爭天下而角逐,就在這樣一個激盪的時代裡
面,人的命運有些痛苦有些燦爛。朝陽和落日是很難分清的,輝煌程度是一樣的,但
很容易導致你對所描述的一些人物命運,有眷戀和同情在裡面,這是很自然的。如果
你不愛一個人物,怎麼去表達他呢?
三聯生活週刊:這是否跟唯物史觀有衝突?
朱蘇進:不,是和我們現實的政治思想有衝突,和馬克思沒衝突。馬克思是講英
雄,關鍵時刻通過關鍵人物來實現。人民是大地,英雄像抓著一片大地一樣往天空躥。
三聯生活週刊:你平時經常看電視劇嗎?
朱蘇進:真是問著了。我真是很少看,包括自己的東西,都是稍稍看看。
三聯生活週刊:過去一直在爭論影視劇怎麼去尊重史實,你怎麼看?
朱蘇進:我覺得幾乎沒有什麼討論價值。歷史研究是科學,文學藝術創作是審美,
那不是一種東西。文藝創作要求把歷史打碎,重新捏成一個東西,還要留些邊邊角角
,顯得很豐富。從純歷史研究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電視劇裡說的任何一句話當年都
不是這麼說的,真正明白這些的人根本不計較,只討論好看不好看,有沒有味道。好
多學者就是他明白我的意思,我也明白他的意思,但就是各自堅持,堅持自己的一種
職業態度。
三聯生活週刊:在你寫的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裡比較滿意的是哪個?
朱蘇進:到目前為止已經播出的就是《江山風雨情》,我覺得這裡面有創造,有
文學意義上的創造。
三聯生活週刊:現在咱們說說《三國》吧,當編劇的任務落到你的頭上以後,前
期都做了哪些準備和設想?
朱蘇進:「三國」的故事大家都熟,所以都是素材上的準備,這實際不費什麼勁
,何況這是一部小說,不是歷史,和歷史有很大差別。但它又是一部轟轟烈烈的小說
,是經典。所以我首先想到的是方法,經典意味著有它自己的光輝燦爛,任何對它的
改動都會導致有些人的不滿。
這個經典在15年前被人家拍攝過,這屬於重拍。大多數老百姓在那個時候第一次
看了《三國演義》,在很多人心目中會形成一種初戀般的情懷,哪怕它是一個醜丫頭
,何況人家還不錯。後來做出來的東西,哪怕比它好一個檔次,人家還是覺得那個好。
第二,15年後重做這個事,除了影視技術上的發展,不用說肯定比原來好很多,
就是故事的重新表述,所有人都喜歡看到一個新鮮的「三國」。人人心裡都有一部「
三國」,這改動應該怎麼做,無非是一個老朋友出門15年又回來了,一進門你就知道
還是他,但是又十分新鮮。
同時《三國》又是不能有顛覆性改動的,不能做變性手術,只能做整容手術。在
此意義上,《三國》的創作可謂程度是相當大的。《三國》的筆墨不是主要集中在故
事上而是集中在人物上,六大命脈性人物以及若干經典性的意境情節。
三聯生活週刊:你在新版的創作中有哪些突破?
朱蘇進:不敢講突破,創造的地方很多。首先是人物,《三國演義》開始就是桃
園結義,我連寫都沒寫,因為我覺得不好看,意境可以在後面的台詞中不斷出現。
《三國》一出場就是曹操,曹操刺董,戲劇化的成分就出來了,從董卓一聲噴嚏開
始。
曹操是這部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曹操是《三國演義》中創造出的最傑出
的人物。跟著人物走,這些人物不是我捏造出來的,是《三國演義》提供的,在書
中可能就是幾句話,我會把它發展出來,讓它枝繁葉茂。當然故事必須要好看,必
須要懸念叢生,必須要人物栩栩如生。
三聯生活週刊:你是否按照小說來寫的?
朱蘇進:怎麼能按小說呢?小說120回,八九十回諸葛亮就死了,我認為「三國」
精華已盡。但是有一條,取之於「三國」,展開故事,好看。
三聯生活週刊:那你說說讓人物枝繁葉茂具體的例子?
朱蘇進:比方說曹操,殺了呂伯奢全家,「寧叫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
。大雨之中逃跑,半路上曹操突然站住了,陳宮以為他要回去安葬呂伯奢,曹操說
不是,說酒和肉還在那兒擱著呢,下著大雨,我們飢腸轆轆,不出天亮我們就得凍
餓而死,我們回去吃酒肉去。陳宮非常生氣,但曹操安葬了呂伯奢,還敬他一杯酒。
再比如三顧茅廬,張飛脾氣非常暴,第三次去就再也忍不了了,說,我放一把
火燒了草廬,看這次起來不起來。關羽趕快把他拉住,罵他幾句。在我的戲裡,他
就真的放了一把火。
三聯生活週刊:像這種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故事,你這樣改動,觀眾能接受嗎?
朱蘇進:我認為沒有什麼障礙。我覺得這不是改動,是生長出來的東西,原來
細節裡有的。只是它長三寸,我給它長五寸,長飽滿。張飛這樣的人豈能說說而已
,所以諸葛亮下山後對他說:翼德,你欠我一座草廬。張飛說:你助我哥哥打天下,
得天下以後我給你蓋一座800里大的草廬。這樣符不符合他的個性?
三聯生活週刊:很多人不是按你這種創作思路走的。
朱蘇進:我準備冒這個風險,而且所有看過這個故事的導演、演員都喜歡,否
則我們不是拍成和15年前一樣的東西了嗎?要是《三國演義》已經有的一點都不動
,那就糟糕了,打仗打了好幾百次,我只能寫三四次,怎麼辦呢?那我們就試一試看。
三聯生活週刊:哪些東西被你給捨掉了?
朱蘇進:大量地捨掉。《三國演義》前五分之二是跟「三國」沒關係的,「三國
」的建立是在刺董大戰之後。十八路諸侯,把故事集中到哪個方面?那還是魏蜀,
曹操和劉備,基本命脈線。但它是從道德價值方面確立的,一個是忠,一個是奸;
一個是天子,一個是亂賊。但《三國》不是。
三聯生活週刊:後人看《三國演義》,都是從一個忠奸好壞的方面來判斷。
朱蘇進:這個不好,這會極大地削弱人物的魅力和價值。兄弟之情,結義,有
很珍貴的東西,比如對朋友,對人的尊嚴和價值。忠義很好,也是東方的傳統,可
是對國家完全歸結於對帝王的忠義,忠義就超越了是非愛憎。比如這人很惡,但他
是我哥,我也對他忠,這就不是我所張揚的態度。我是把忠義作為一種人性、人格
拆出來的,故事上的財富,不是說道德價值上的東西。
三聯生活週刊:如果從這個角度講,體現曹操這個人物的性格,還有劉、關、張
的兄弟情誼,還有諸葛亮一直忠於劉備,這些你在創作上有哪些偏重?
朱蘇進:曹操在《三國演義》裡基本上是一個惡角,但我更多講他的雄才大略,
他大奸大惡,但他也極其愛才。他可以不愛兒子,不愛老婆,但他愛他的將軍。他
讀陳琳討賊的檄文,一下跳起來,第一句話就是罵邊上的曹丕、曹植,這種文章你
們怎麼就寫不出來?以至於對趙子龍,下令不得放箭,夏侯淳以及張遼都勸他,你
難道忘了關羽的事了?「丞相,您不能見一個愛一個。」還有把赤兔馬送給關羽的
事,書中說「一聲馬嘶」,曹丕牽著馬出來。曹操說:「我兒一直想要這匹馬,我
認為他不配。」只要加一點就行了。
三聯生活週刊:關於傳統的忠、孝、義,這裡面寫得都挺豐富的,你怎麼處理?
朱蘇進:保留。「劉關張」已經成聖了,你連碰都不能碰了。可為的地方大量為
,曹操就超越了好壞,他惡起來比誰都惡。
三聯生活週刊:那麼多次戰役,為什麼只描寫了三四次?
朱蘇進:我沒統計過有多少次,大的有三次:官渡、赤壁、火燒夷陵。為什麼?
因為這三次戰役集中了大部分主要人物,三大事件,三國命運性的轉折,至於其他
的就是穿插起來。
三聯生活週刊:你以前寫軍事題材的作品對寫這些戰爭有幫助嗎?
朱蘇進:《三國演義》有個非常好的特色,它的那些戰爭有時不是講戰爭之型而
是戰爭的意境。比如赤壁之戰,它寫過多少水戰嗎?只寫過一個草船借箭,大量的戰
爭發生在魯肅、周瑜和諸葛亮身上,巨大的千里赤壁,30萬水師、50萬陸軍在邊上陪
襯。
我按這個來,而且我把它做得更舒展,這也是《三國》的特點之一。凡是它戰爭
的時候並不都是車馬槍箭,很多是一種殺機。羅貫中按照話本來寫,很多事情與歷史
無關,另外很多人看《三國演義》時候是感受那種英雄氣節,赤兔馬、青龍劍。忠義
不忠義我認為是第二等的,基本情懷是英雄情懷。
三聯生活週刊:除了根據《三國演義》,你在創作中有沒有吸取其他素材?
朱蘇進:《三國誌》之類的傳記當然有。舉個例子,比方說白門樓這場戲,殺呂
布,這都有,張遼押上來,男子氣;呂布押上來,捆得像個粽子似的,這些都沒有什
麼。但是出來一個重要人物,陳宮。
《三國演義》裡就是他罵曹操,曹操不忍心,最後還是殺了他。《三國誌·陳宮
傳》裡陳宮就是只求一死,你不殺我,當年的事我就給你到處說。曹操就問:你死後
你母親怎麼辦呢?陳宮大意是說:我聞古人說欲取天下者不傷婦孺,你不會殺我母親
。曹操又問:你那5歲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誰來教養呢?陳宮答道:不傷婦孺,你也不會
傷害他們。曹操說,真要走嗎?送送你吧,然後牽著陳宮的手走到行刑的地方。這些
是我加的,但那些話是《三國誌》裡的,就比《三國演義》裡好,更有魅力,更符合
我對這個人物的感受。
三聯生活週刊:整體上把握的標準是什麼?
朱蘇進:首先我是改編《三國演義》,劇名叫《三國》,簡潔明快。第二,我忠
實的不是歷史,那個歷史正如易中天所說,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大部分典故都是在歷
史上沒有發生過的。當小說和歷史事實發生衝突的時候,除非它那個歷史事實更像小
說更有魅力,比如陳宮,你聽起來就不那麼像歷史了,這就是傳記帶來的魅力。第三
,在創作和改編的時候,我不是嫁接和移植,而是讓它長出東西來,是屬於它的。
三聯生活週刊:你在3年的創作中有沒有遇到過什麼難題?
朱蘇進:不多。最艱難是提綱的時候,這涉及所有人物的定性,當這個完成後其
他就好辦了。寫《三國》我覺得比寫其他劇本都輕鬆。
三聯生活週刊:製片方有什麼要求嗎?
朱蘇進:我把我的故事跟他講,當然要在製片方、導演都同意的情況下。我通常
在做一個項目的時候會先有一個大綱,提綱通過後再做。做《三國》我多做了一個,
首先是一個立意和梗概,講清楚每一個人物的定位分析,故事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
結束,寫哪些重要人物,這就多了一個步驟。
三聯生活週刊:他們是否提出過不同意見?
朱蘇進:很少,凡是提出不同意見的地方都是希望我更變。比如他希望我加女人,
《三國演義》有兩個半女人,貂蟬一個,孫小妹一個,吳太夫人算半個。一個漫長的
戲沒有人怎麼辦呢?我能拒絕的都拒絕了,但是一部戲太乾巴了沒法看,我就設計了
一到兩個。
三聯生活週刊:在哪個環節設計的?
朱蘇進:司馬懿的侍妾。司馬懿是曹操的繼承人,我覺得他是一個僅次於曹操的
要害角色,他性格上的光彩是很厲害的。一個出色的政治家或者說一個傑出的陰謀家
,怎麼展開他的戲呢?他的內心獨白怎麼辦?他得有個說話的伴兒,或者說這個人有
個穿針引線的作用——丫頭。
三聯生活週刊:很多名著改編成影視作品,大家都是邊看邊罵。
朱蘇進:也許《三國》會有這樣的命運,我不會在意的。大家首先的反應一定是
排異的,這是一定的。《三國》不但是一部戲,它會是一個社會性話題。經典性名著
都是這個命運,這也是正常的。如果是大部分觀眾覺得沒辦法接受,那肯定是編劇錯
了。互聯網上的我不會在意,我比較在意那些大爺大媽的意見,這個更真實一些。
三聯生活週刊:《三國》換了好幾個導演,現在是高希希,高希希以前拍的幾個
劇都掙錢了,所以製片人楊曉明覺得他把握更大一些。
朱蘇進:大概是這樣,高希希看過劇本後很喜歡,屬於主動請纓的。高希希沒有
拍過歷史劇,製片人選擇他是因為他拍過幾部戲在市場上反映都很好,也是一個很有
才能的導演。
三聯生活週刊:你在寫劇本的時,是否想過今天觀眾的審美情趣和他們的一些價值?
朱蘇進:想了很多,每一部電視劇的訓練基本上都是從這兒開始的。
三聯生活週刊:這個故事和今天的觀眾之間是否建立起一種關聯?
朱蘇進:這個關聯應該是天然的存在,如果現在的人還願意看《三國》的話它
肯定有。比如我抽出6個人物,曹操、劉備、諸葛亮、周瑜、孫權、司馬懿,這是
6種經典性格。
三聯生活週刊:其他我們大家平時比較關注的人物呢?
朱蘇進:第二類,就是重要人物,大概有二三十個,就是關羽、張飛、董卓、
袁紹、馬超、曹丕之類的,還有荀彧等一些重要謀士。
三聯生活週刊:對白上和老版《三國》區別在哪裡?
朱蘇進:老版的台詞半文半白的,我是一種故意的白。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
大凡文人謀士都是出口成章,大凡武士出身說話都擲地有聲。但超一流人物比如曹
操,他有時出口成章,有時發出的聲音像禽獸一樣。好的台詞是不看屏幕也能聽得
津津有味,還有好的台詞一句話就能把一個人定在那兒,不看他也知道是誰說的。
三聯生活週刊:能舉幾個你寫得比較有代表性的台詞例子嗎?
朱蘇進:我也記不太清了。比如「張飛趙雲,刀槍能殺人;諸葛孔明,舌頭能殺
人;奸賊曹操,目光就能殺人」。《三國演義》裡沒有,我的台詞裡面就有,符合
不符合他們的味道?我看《三國演義》的連環畫比看書更有味道,因為書看到最後
實在看不下去了,記不住。所以說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傳記,偉大的素材堆積。
三聯生活週刊:羅貫中當時寫作的時候也有很多局限。
朱蘇進:很多原因。《三國演義》裡也講得很清楚,羅貫中基本上是一個失意
的文人,他有皇家的遠房血統,有一點待價沽名。寫書的時候也是在亂世,那時候
他非常渴望聖君,這個聖君必須是按照天道來的,不是逆賊。而這個聖君最大的特
點是什麼呢?這幫文人是他最得力的大臣,像司馬懿,像諸葛亮。
從小說來講是非常低劣的小說,從故事上來講是偉大的故事,為什麼說偉大,
它至少提供了幾十處千古不滅的經典,如草船借箭、空城計、曹操刺董、白門樓、
赤壁大戰……而這些經典放在人類關係史上都是經典故事。把莎士比亞的戲劇拿過
來,把歌德的詩拿過來,把希臘的神話(聽歌)故事拿過來,放在同一個層面講,
我們的《三國演義》不愧於此。「三國」是部虛假的歷史,但是偉大的英雄傳。
三聯生活週刊:你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它的一個局限性,然後迴避
掉這些東西?
朱蘇進:看小說的時候,好的和不好的,沒想就明白了。最早激動你的那一部
分往往就是最可靠的那一部分,這就是直覺。你會想一下那些英雄壯志,那些兵器
,那些忠義,那幾個場景。這些東西,是金簪上頂處的那顆鑽石,把這些東西把握
住,就夠了。
2008年05月22日 三聯生活週刊 (王曉峰/文 實習生林靜瑤對本文亦有貢獻)
http://ent.sina.com.cn/v/m/2008-05-22/10042033096.shtml
--
採訪了編劇朱蘇進。
朱蘇進在上世紀80年代以《射天狼》、《絕望中誕生》等軍旅題材小說立足文壇
,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涉足影視創作,成為一名職業編劇,先後創作了《鴉片戰爭》
(電影)、《康熙王朝》、《江山風雨情》、《鄭和》、《朱元璋》等劇本。
三聯生活週刊:以前你寫了很多刻畫軍人、男人形象的小說,後來又開始寫歷史
題材的電視劇。這個轉變過程是怎樣的?
朱蘇進:最早是謝晉讓我去寫電影《鴉片戰爭》,一方面覺得有意思,再一個,
我總覺得在非戰爭情況下表現軍人生活有時候不能切到核心,無戰情況下的軍人有很
多難言之隱,不太自由,這是原因之一。
三聯生活週刊:通過寫歷史題材是不是能解決這個難言之隱?
朱蘇進:歷史題材在選擇題材或者展示意境的時候,自由度大一些。好歹黃忠、
馬超不是現代人,人際關係、精神靈魂、性情性靈都相差無幾。
三聯生活週刊:這是你第一次走向影視,但對這個劇本不是很滿意?
朱蘇進:很多原因。從我自己方面講,一是對電影的瞭解在很多方面還很幼稚、
不熟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中國的電影市場、電影機制不十分成熟,如此重大
的題材第一次拍攝,在運營、操作上也是一個十分新鮮的重要的事。就像一個生日蛋
糕,鮮花一樣地奉獻給某個重大時刻,這樣的創作難度本來就不小。
三聯生活週刊:2001年,你寫的《康熙王朝》,算是真正進入影視圈了,當時的
情況如何?
朱蘇進:說實話,當時從我個人來講,藝術最崇高的應該是文學。凡是受商品規
律制約的作品,都是有我們常規藝術上不協調的東西,這就給你創作上帶來一種窘境
。做這個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劉大印做製片人,他是我的戰友,他把很著名
的導演陳家林給請來了,當天晚上就把合同和定金放在我面前說:做吧。我想了一下
,如果是不合適的話就不做了。到夜裡兩三點鐘他又來了一次和我談,我跟他說實在
是不能做,就推辭。他說明天要召開記者招待會,我說會上別提我的名字,他早上就
走了。
後來他和「陳導」吃飯,陳導問老朱呢?他說走了,瞧不起電視劇。陳導就問大
印你覺得這個人行不行,大印說行,他一定可以。其實我那時根本不知道電視劇是怎
麼回事,怎麼寫,以及有多少場戲。我回到南京後忽然門衛打電話說有個導演已經等
了很長時間了,趕過去一看,陳導就坐在我們傳達室上訪告狀的人坐的那個小凳上。
我很感動,因為他也是一個很優秀的導演,而且根本不認識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寫,
但是就這樣等我。
三聯生活週刊:那你是怎麼開始寫電視劇的?
朱蘇進:很快就熟悉了。陳導給了我一個劇本,就是當時正在電視上播出的一部
戲。給我前10集我看了5集,就問他,這就是電視劇?我能寫,不會比這個差。
三聯生活週刊:你寫關於《江山風雨情》的一篇文章,裡面說「放眼望去看到的
全是山峰,看不到大地」。你的歷史觀是怎麼跟歷史題材作品結合在一起的?
朱蘇進:我認為英雄是老百姓們共同創造的,而且英雄代表了老百姓的意志。在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喜歡寫朝陽,《江山風雨情》恰好是落日,就是一個江山沒落的時
刻。三個帝王——大清、大明、大順為了爭天下而角逐,就在這樣一個激盪的時代裡
面,人的命運有些痛苦有些燦爛。朝陽和落日是很難分清的,輝煌程度是一樣的,但
很容易導致你對所描述的一些人物命運,有眷戀和同情在裡面,這是很自然的。如果
你不愛一個人物,怎麼去表達他呢?
三聯生活週刊:這是否跟唯物史觀有衝突?
朱蘇進:不,是和我們現實的政治思想有衝突,和馬克思沒衝突。馬克思是講英
雄,關鍵時刻通過關鍵人物來實現。人民是大地,英雄像抓著一片大地一樣往天空躥。
三聯生活週刊:你平時經常看電視劇嗎?
朱蘇進:真是問著了。我真是很少看,包括自己的東西,都是稍稍看看。
三聯生活週刊:過去一直在爭論影視劇怎麼去尊重史實,你怎麼看?
朱蘇進:我覺得幾乎沒有什麼討論價值。歷史研究是科學,文學藝術創作是審美,
那不是一種東西。文藝創作要求把歷史打碎,重新捏成一個東西,還要留些邊邊角角
,顯得很豐富。從純歷史研究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電視劇裡說的任何一句話當年都
不是這麼說的,真正明白這些的人根本不計較,只討論好看不好看,有沒有味道。好
多學者就是他明白我的意思,我也明白他的意思,但就是各自堅持,堅持自己的一種
職業態度。
三聯生活週刊:在你寫的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裡比較滿意的是哪個?
朱蘇進:到目前為止已經播出的就是《江山風雨情》,我覺得這裡面有創造,有
文學意義上的創造。
三聯生活週刊:現在咱們說說《三國》吧,當編劇的任務落到你的頭上以後,前
期都做了哪些準備和設想?
朱蘇進:「三國」的故事大家都熟,所以都是素材上的準備,這實際不費什麼勁
,何況這是一部小說,不是歷史,和歷史有很大差別。但它又是一部轟轟烈烈的小說
,是經典。所以我首先想到的是方法,經典意味著有它自己的光輝燦爛,任何對它的
改動都會導致有些人的不滿。
這個經典在15年前被人家拍攝過,這屬於重拍。大多數老百姓在那個時候第一次
看了《三國演義》,在很多人心目中會形成一種初戀般的情懷,哪怕它是一個醜丫頭
,何況人家還不錯。後來做出來的東西,哪怕比它好一個檔次,人家還是覺得那個好。
第二,15年後重做這個事,除了影視技術上的發展,不用說肯定比原來好很多,
就是故事的重新表述,所有人都喜歡看到一個新鮮的「三國」。人人心裡都有一部「
三國」,這改動應該怎麼做,無非是一個老朋友出門15年又回來了,一進門你就知道
還是他,但是又十分新鮮。
同時《三國》又是不能有顛覆性改動的,不能做變性手術,只能做整容手術。在
此意義上,《三國》的創作可謂程度是相當大的。《三國》的筆墨不是主要集中在故
事上而是集中在人物上,六大命脈性人物以及若干經典性的意境情節。
三聯生活週刊:你在新版的創作中有哪些突破?
朱蘇進:不敢講突破,創造的地方很多。首先是人物,《三國演義》開始就是桃
園結義,我連寫都沒寫,因為我覺得不好看,意境可以在後面的台詞中不斷出現。
《三國》一出場就是曹操,曹操刺董,戲劇化的成分就出來了,從董卓一聲噴嚏開
始。
曹操是這部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曹操是《三國演義》中創造出的最傑出
的人物。跟著人物走,這些人物不是我捏造出來的,是《三國演義》提供的,在書
中可能就是幾句話,我會把它發展出來,讓它枝繁葉茂。當然故事必須要好看,必
須要懸念叢生,必須要人物栩栩如生。
三聯生活週刊:你是否按照小說來寫的?
朱蘇進:怎麼能按小說呢?小說120回,八九十回諸葛亮就死了,我認為「三國」
精華已盡。但是有一條,取之於「三國」,展開故事,好看。
三聯生活週刊:那你說說讓人物枝繁葉茂具體的例子?
朱蘇進:比方說曹操,殺了呂伯奢全家,「寧叫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
。大雨之中逃跑,半路上曹操突然站住了,陳宮以為他要回去安葬呂伯奢,曹操說
不是,說酒和肉還在那兒擱著呢,下著大雨,我們飢腸轆轆,不出天亮我們就得凍
餓而死,我們回去吃酒肉去。陳宮非常生氣,但曹操安葬了呂伯奢,還敬他一杯酒。
再比如三顧茅廬,張飛脾氣非常暴,第三次去就再也忍不了了,說,我放一把
火燒了草廬,看這次起來不起來。關羽趕快把他拉住,罵他幾句。在我的戲裡,他
就真的放了一把火。
三聯生活週刊:像這種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故事,你這樣改動,觀眾能接受嗎?
朱蘇進:我認為沒有什麼障礙。我覺得這不是改動,是生長出來的東西,原來
細節裡有的。只是它長三寸,我給它長五寸,長飽滿。張飛這樣的人豈能說說而已
,所以諸葛亮下山後對他說:翼德,你欠我一座草廬。張飛說:你助我哥哥打天下,
得天下以後我給你蓋一座800里大的草廬。這樣符不符合他的個性?
三聯生活週刊:很多人不是按你這種創作思路走的。
朱蘇進:我準備冒這個風險,而且所有看過這個故事的導演、演員都喜歡,否
則我們不是拍成和15年前一樣的東西了嗎?要是《三國演義》已經有的一點都不動
,那就糟糕了,打仗打了好幾百次,我只能寫三四次,怎麼辦呢?那我們就試一試看。
三聯生活週刊:哪些東西被你給捨掉了?
朱蘇進:大量地捨掉。《三國演義》前五分之二是跟「三國」沒關係的,「三國
」的建立是在刺董大戰之後。十八路諸侯,把故事集中到哪個方面?那還是魏蜀,
曹操和劉備,基本命脈線。但它是從道德價值方面確立的,一個是忠,一個是奸;
一個是天子,一個是亂賊。但《三國》不是。
三聯生活週刊:後人看《三國演義》,都是從一個忠奸好壞的方面來判斷。
朱蘇進:這個不好,這會極大地削弱人物的魅力和價值。兄弟之情,結義,有
很珍貴的東西,比如對朋友,對人的尊嚴和價值。忠義很好,也是東方的傳統,可
是對國家完全歸結於對帝王的忠義,忠義就超越了是非愛憎。比如這人很惡,但他
是我哥,我也對他忠,這就不是我所張揚的態度。我是把忠義作為一種人性、人格
拆出來的,故事上的財富,不是說道德價值上的東西。
三聯生活週刊:如果從這個角度講,體現曹操這個人物的性格,還有劉、關、張
的兄弟情誼,還有諸葛亮一直忠於劉備,這些你在創作上有哪些偏重?
朱蘇進:曹操在《三國演義》裡基本上是一個惡角,但我更多講他的雄才大略,
他大奸大惡,但他也極其愛才。他可以不愛兒子,不愛老婆,但他愛他的將軍。他
讀陳琳討賊的檄文,一下跳起來,第一句話就是罵邊上的曹丕、曹植,這種文章你
們怎麼就寫不出來?以至於對趙子龍,下令不得放箭,夏侯淳以及張遼都勸他,你
難道忘了關羽的事了?「丞相,您不能見一個愛一個。」還有把赤兔馬送給關羽的
事,書中說「一聲馬嘶」,曹丕牽著馬出來。曹操說:「我兒一直想要這匹馬,我
認為他不配。」只要加一點就行了。
三聯生活週刊:關於傳統的忠、孝、義,這裡面寫得都挺豐富的,你怎麼處理?
朱蘇進:保留。「劉關張」已經成聖了,你連碰都不能碰了。可為的地方大量為
,曹操就超越了好壞,他惡起來比誰都惡。
三聯生活週刊:那麼多次戰役,為什麼只描寫了三四次?
朱蘇進:我沒統計過有多少次,大的有三次:官渡、赤壁、火燒夷陵。為什麼?
因為這三次戰役集中了大部分主要人物,三大事件,三國命運性的轉折,至於其他
的就是穿插起來。
三聯生活週刊:你以前寫軍事題材的作品對寫這些戰爭有幫助嗎?
朱蘇進:《三國演義》有個非常好的特色,它的那些戰爭有時不是講戰爭之型而
是戰爭的意境。比如赤壁之戰,它寫過多少水戰嗎?只寫過一個草船借箭,大量的戰
爭發生在魯肅、周瑜和諸葛亮身上,巨大的千里赤壁,30萬水師、50萬陸軍在邊上陪
襯。
我按這個來,而且我把它做得更舒展,這也是《三國》的特點之一。凡是它戰爭
的時候並不都是車馬槍箭,很多是一種殺機。羅貫中按照話本來寫,很多事情與歷史
無關,另外很多人看《三國演義》時候是感受那種英雄氣節,赤兔馬、青龍劍。忠義
不忠義我認為是第二等的,基本情懷是英雄情懷。
三聯生活週刊:除了根據《三國演義》,你在創作中有沒有吸取其他素材?
朱蘇進:《三國誌》之類的傳記當然有。舉個例子,比方說白門樓這場戲,殺呂
布,這都有,張遼押上來,男子氣;呂布押上來,捆得像個粽子似的,這些都沒有什
麼。但是出來一個重要人物,陳宮。
《三國演義》裡就是他罵曹操,曹操不忍心,最後還是殺了他。《三國誌·陳宮
傳》裡陳宮就是只求一死,你不殺我,當年的事我就給你到處說。曹操就問:你死後
你母親怎麼辦呢?陳宮大意是說:我聞古人說欲取天下者不傷婦孺,你不會殺我母親
。曹操又問:你那5歲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誰來教養呢?陳宮答道:不傷婦孺,你也不會
傷害他們。曹操說,真要走嗎?送送你吧,然後牽著陳宮的手走到行刑的地方。這些
是我加的,但那些話是《三國誌》裡的,就比《三國演義》裡好,更有魅力,更符合
我對這個人物的感受。
三聯生活週刊:整體上把握的標準是什麼?
朱蘇進:首先我是改編《三國演義》,劇名叫《三國》,簡潔明快。第二,我忠
實的不是歷史,那個歷史正如易中天所說,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大部分典故都是在歷
史上沒有發生過的。當小說和歷史事實發生衝突的時候,除非它那個歷史事實更像小
說更有魅力,比如陳宮,你聽起來就不那麼像歷史了,這就是傳記帶來的魅力。第三
,在創作和改編的時候,我不是嫁接和移植,而是讓它長出東西來,是屬於它的。
三聯生活週刊:你在3年的創作中有沒有遇到過什麼難題?
朱蘇進:不多。最艱難是提綱的時候,這涉及所有人物的定性,當這個完成後其
他就好辦了。寫《三國》我覺得比寫其他劇本都輕鬆。
三聯生活週刊:製片方有什麼要求嗎?
朱蘇進:我把我的故事跟他講,當然要在製片方、導演都同意的情況下。我通常
在做一個項目的時候會先有一個大綱,提綱通過後再做。做《三國》我多做了一個,
首先是一個立意和梗概,講清楚每一個人物的定位分析,故事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
結束,寫哪些重要人物,這就多了一個步驟。
三聯生活週刊:他們是否提出過不同意見?
朱蘇進:很少,凡是提出不同意見的地方都是希望我更變。比如他希望我加女人,
《三國演義》有兩個半女人,貂蟬一個,孫小妹一個,吳太夫人算半個。一個漫長的
戲沒有人怎麼辦呢?我能拒絕的都拒絕了,但是一部戲太乾巴了沒法看,我就設計了
一到兩個。
三聯生活週刊:在哪個環節設計的?
朱蘇進:司馬懿的侍妾。司馬懿是曹操的繼承人,我覺得他是一個僅次於曹操的
要害角色,他性格上的光彩是很厲害的。一個出色的政治家或者說一個傑出的陰謀家
,怎麼展開他的戲呢?他的內心獨白怎麼辦?他得有個說話的伴兒,或者說這個人有
個穿針引線的作用——丫頭。
三聯生活週刊:很多名著改編成影視作品,大家都是邊看邊罵。
朱蘇進:也許《三國》會有這樣的命運,我不會在意的。大家首先的反應一定是
排異的,這是一定的。《三國》不但是一部戲,它會是一個社會性話題。經典性名著
都是這個命運,這也是正常的。如果是大部分觀眾覺得沒辦法接受,那肯定是編劇錯
了。互聯網上的我不會在意,我比較在意那些大爺大媽的意見,這個更真實一些。
三聯生活週刊:《三國》換了好幾個導演,現在是高希希,高希希以前拍的幾個
劇都掙錢了,所以製片人楊曉明覺得他把握更大一些。
朱蘇進:大概是這樣,高希希看過劇本後很喜歡,屬於主動請纓的。高希希沒有
拍過歷史劇,製片人選擇他是因為他拍過幾部戲在市場上反映都很好,也是一個很有
才能的導演。
三聯生活週刊:你在寫劇本的時,是否想過今天觀眾的審美情趣和他們的一些價值?
朱蘇進:想了很多,每一部電視劇的訓練基本上都是從這兒開始的。
三聯生活週刊:這個故事和今天的觀眾之間是否建立起一種關聯?
朱蘇進:這個關聯應該是天然的存在,如果現在的人還願意看《三國》的話它
肯定有。比如我抽出6個人物,曹操、劉備、諸葛亮、周瑜、孫權、司馬懿,這是
6種經典性格。
三聯生活週刊:其他我們大家平時比較關注的人物呢?
朱蘇進:第二類,就是重要人物,大概有二三十個,就是關羽、張飛、董卓、
袁紹、馬超、曹丕之類的,還有荀彧等一些重要謀士。
三聯生活週刊:對白上和老版《三國》區別在哪裡?
朱蘇進:老版的台詞半文半白的,我是一種故意的白。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
大凡文人謀士都是出口成章,大凡武士出身說話都擲地有聲。但超一流人物比如曹
操,他有時出口成章,有時發出的聲音像禽獸一樣。好的台詞是不看屏幕也能聽得
津津有味,還有好的台詞一句話就能把一個人定在那兒,不看他也知道是誰說的。
三聯生活週刊:能舉幾個你寫得比較有代表性的台詞例子嗎?
朱蘇進:我也記不太清了。比如「張飛趙雲,刀槍能殺人;諸葛孔明,舌頭能殺
人;奸賊曹操,目光就能殺人」。《三國演義》裡沒有,我的台詞裡面就有,符合
不符合他們的味道?我看《三國演義》的連環畫比看書更有味道,因為書看到最後
實在看不下去了,記不住。所以說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傳記,偉大的素材堆積。
三聯生活週刊:羅貫中當時寫作的時候也有很多局限。
朱蘇進:很多原因。《三國演義》裡也講得很清楚,羅貫中基本上是一個失意
的文人,他有皇家的遠房血統,有一點待價沽名。寫書的時候也是在亂世,那時候
他非常渴望聖君,這個聖君必須是按照天道來的,不是逆賊。而這個聖君最大的特
點是什麼呢?這幫文人是他最得力的大臣,像司馬懿,像諸葛亮。
從小說來講是非常低劣的小說,從故事上來講是偉大的故事,為什麼說偉大,
它至少提供了幾十處千古不滅的經典,如草船借箭、空城計、曹操刺董、白門樓、
赤壁大戰……而這些經典放在人類關係史上都是經典故事。把莎士比亞的戲劇拿過
來,把歌德的詩拿過來,把希臘的神話(聽歌)故事拿過來,放在同一個層面講,
我們的《三國演義》不愧於此。「三國」是部虛假的歷史,但是偉大的英雄傳。
三聯生活週刊:你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它的一個局限性,然後迴避
掉這些東西?
朱蘇進:看小說的時候,好的和不好的,沒想就明白了。最早激動你的那一部
分往往就是最可靠的那一部分,這就是直覺。你會想一下那些英雄壯志,那些兵器
,那些忠義,那幾個場景。這些東西,是金簪上頂處的那顆鑽石,把這些東西把握
住,就夠了。
2008年05月22日 三聯生活週刊 (王曉峰/文 實習生林靜瑤對本文亦有貢獻)
http://ent.sina.com.cn/v/m/2008-05-22/10042033096.shtml
--
Tags:
陸劇
All Comments

By Yuri
at 2012-09-06T15:13
at 2012-09-06T15:13

By Ethan
at 2012-09-06T17:13
at 2012-09-06T17:13

By Elizabeth
at 2012-09-09T23:53
at 2012-09-09T23:53
Related Posts
三國第四十七集(噓文請入內)

By Hedy
at 2012-09-04T19:57
at 2012-09-04T19:57
找一部大陸劇 好像只有7集 ...

By Freda
at 2012-09-04T19:38
at 2012-09-04T19:38
三國第四十七集【完結篇】

By Connor
at 2012-09-04T19:31
at 2012-09-04T19:31
2012年前26位電視劇排行榜(暑期後)

By Enid
at 2012-09-04T18:56
at 2012-09-04T18:56
步步驚心之有人的哭點跟我一樣嗎?

By Mason
at 2012-09-04T15:55
at 2012-09-04T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