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話劇中心<撒嬌女王> - 舞台劇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6-11-12T13:48

Table of Contents

嗯,這是第一部讓我警覺兩岸文化差異這麼大的戲劇作品

在那之前我蠻喜歡<雷雨>和<風雪夜歸人>這樣的作品,甚至田漢的劇本我也可以欣賞
,但那都是往日燒盡的沉香屑,和現代中國搭不起來。

這部作品我覺得不欣賞的人,很多人是受限於文化差異,但演員的口條也有問題。我
一直以為念臺詞,音會黏在一起是台灣演員的習慣,但這些話劇演員的口條坦白十分糟,
朗誦臺詞缺乏感情,發音不清不楚時常讓我出戲,而且語速快到像在趕場,甚至忽略很多
語詞在台灣是不一樣的,要消化需要時間。

比如企鵝,大陸念三聲,台灣念四聲,所以上海話劇社說要去北極看企鵝時應該很多
人聽不懂說啥,再加上話速快,根本聽不清楚說啥。凱蒂貓台灣會直接講kitty,所以當
猛男穿者粉紅色圍裙說自己在演凱蒂貓時底下台灣觀眾很冷感。

逛百貨挑杯子,太太講了很多花色,百合牡丹水仙忽然迸出一個西蘭花,還長時間暫
停,這其實是個笑點,因為大陸的西蘭花不是花,是指台灣的綠色花椰菜,這梗台灣人應
該聽不懂,還好男演員補了個菊花,才讓觀眾笑出來。

跳過這些笑點不提,劇本本身其實並不出彩,就是各種網路梗的集合,比如說那
句看得你過的不好,我就放心了,我常在微信上看到分享。或者女主角自稱笑尿,這句話
也是網路用語,但台灣人少用。而且坦白說在臺詞中蠻無聊的

另外有個短劇是分隔二地的情侶,女的找閨蜜看韓劇,男的組團打LOL,其實蠻寫實
的,照理說是最能引起共鳴的段落,但可惜的是演員臺詞發音不清楚,在用詞上更是對岸
用語連篇,我都產生扞格,台灣觀眾當然更一頭霧水了。


但最大的優點是,大陸的舞臺劇演員外型真的太優了,男帥女美馬甲線加六塊肌,念
白雖差,歌藝卻高超。男生可以馬上從高亢轉抒情,女孩也能迅速從無里頭轉癡情,聲音
的情緒轉換,以及音準非常好。跳舞的部分其實也很精彩,各種舞蹈榮獲探戈,康康,甚
至瘋馬秀的舞步,單純享受歌舞的話,實在表現太好了。不僅讓我想起台灣舞臺劇演員,
甚至拍偶像劇的演員,能有幾個這麼多才多藝。

整體而言,他不算好劇,但站在台灣人的立場上,我還是希望能多鼓勵人去看,多了
解對岸的年輕人。即使遣詞用字有所隔閡,但對愛情的期盼,分離的寂寞,婚後的瑣碎,
網路交友的遲疑,其實我們是很像的,那就多分享這份人類共通的感情吧

--

All Comments

『北翔海莉-LASTDAY』直播販售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6-11-12T01:21
好消息!各位粉絲們,11/20 星組千秋楽『北翔海莉-LASTDAY-』公演現場連線直播活 動將現場會販售下列商品,喜愛的粉絲們可別錯過唷! 【販售商品】 ■現場連線直播活動限定『北翔海莉-LASTDAY-』 海報 (SIZE:B4) 價格:新台幣 300 http://i.imgur.com/8dbZYT ...

2016新舞臺藝術節—莎妹《交換手札》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6-11-11T08:42
《交換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計畫》 莎妹劇團 x 日本第七劇場 台灣、日本、俄羅斯,三地通訊 王嘉明、鳴海康平、杜斯妥也夫斯基,交換手札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導演王嘉明與日本「第七劇場」導演鳴海康平以杜斯妥也夫斯 基的作品為核心,交換筆記與創作靈感,互相挑戰文本、空間、燈光、聲音與演員身體的可 能。 ...

2016新舞臺藝術節—《騷2016》11/11-13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6-11-11T08:30
《騷2016》 董陽孜書法藝術跨界劇場 書法藝術x爵士樂x現代舞x多媒體 《騷2016》全新製作,風騷再現 取自書法藝術家董陽孜百幅作品,從充滿律動與張力的筆墨中,延伸出跳脫平面線性的敘事 創作,在劇場舞台的三度空間裡,以動態影像拼貼現代舞與爵士樂創作,呈現書法藝術快疾 流暢、輕重濃淡的氣韻表情。 2 ...

[OK的即興劇工作室]《即興兩廳電影院》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6-11-10T08:50
【O.K.的.即興劇工作室】今年度最後一檔售票演出! 特別長篇即興劇展~《即興兩廳電影院》下週六11/19首演上映! 兩部長篇即興電影! A廳B廳同時上映! 最終挑戰合2為1! 保證讓你猜不透結局! 一張電影票!同時看兩部即興電影! 劇情該如何交錯發展?角色要怎麼重疊飾演?全都現場即興演給你看! [演 ...

法文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6-11-10T00:29
網誌好讀版(內附圖片與影片連結): http://gleam271.blogspot.tw/2016/11/romeo-et-juliette.html 10 月 29 日星期六,《羅密歐與茱麗葉》, 我十七歲那年的床邊故事終於來到我眼前。 我其實好些年沒仔細複習了,但是當年天天睡前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