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影評:《科洛弗檔案》(好雷) - 電影
By Rebecca
at 2008-01-29T04:43
at 2008-01-29T04:43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刊載於《金桔粒的電影相對論》
http://blog.pixnet.net/jimulder
臺灣導演鈕承澤去年拍了一部偽紀錄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以自己為主角,描
寫他拿到電影輔導金之後,為了籌措相對投資資金,一路走來所發生的光怪陸離的電
影界亂象。《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以擬真的手法拍出臺灣電影圈的落魄與不景氣,
照理說應該非常有說服力。可惜他在片中找張鈞甯飾演他的女朋友。張鈞甯已非識別
度不高的小演員,當觀眾幾乎被電影的手法信以為真之際,突然跑出張鈞甯跑出來叫
鈕承澤「阿娜答」,一手就摧毀了電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真實氛圍。
這就是《科洛弗檔案》全片啟用非明星演員的主要原因。如果本片找了妮可基嫚或湯
姆克魯斯來主演,就算用真的V8去拍也無法達到「擬真」的效果。
《科洛弗檔案》是一部實驗性質很強的電影。它背後的計算與規劃跟一般的災難電影
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並不會因為拍攝手法的刻意粗糙而降低了整部電影的製作難度。
而且出來的效果非常的好,雖然鏡頭晃到令人眼花暸亂,頭暈想吐,但它所創造出來
的「臨場感」是其他電影所無法媲美的。
電影從二段不同時間拍攝的影片開始。一開始是男主角羅伯與女主角貝絲甜美的二人
世界,開始沒多久就換到羅伯的好友莉莉打算給即將遠行出差的他一個驚喜,於是要
羅伯的弟弟傑森負責拍攝告別影片,忠實紀錄羅伯生日之夜的每分每秒。攝影機最後
到了傑森的朋友哈德手上。電影就在哈德的主觀鏡頭裡慢慢開展,從哈德對瑪蓮娜的
情有獨衷、生日驚喜派對到羅伯與緋聞女友貝絲的爭吵,在看似與劇情無關的生活瑣
事裡,悄悄展開這場災難之夜的序幕。
是的,沒有像《明日過後》的科學家預警,也沒有《ID4星際終結者》般數不清的
異象前兆,《科洛弗檔案》裡頭的災難就是像地震一樣,「碰」的一下就發生了,沒
有「前因」也沒有「後果」。有人會認為劇情鬆散,沒頭沒腦的開始與結束。其實導
演就是要拍一段「沒頭沒腦」的影片給觀眾。因為過於嚴謹的戲劇結構反而會打破這
部電影所要營造的「真實感」。所以觀眾所見的,就是數位攝影機所拍攝的,一整個
晚上逃難的過程。
《科洛弗檔案》在攝影的「擬真」放進了非常多的心思,電影裡頭所看到的鏡頭幾乎
都家庭錄影帶的運鏡模式:開關機的俗民剪接法、運用現場光(其實一定有打光)、
感覺都是現場收音(其實還是有做音效),帶子還是Recycle的。而也因為帶子循環
使用的關係,觀眾才能了解貝絲與羅伯之前的關係,以及讓災難畫面覆蓋過以前的畫
面,交叉剪接呈現不同時空的效果。
整部電影的臨場感做得太棒了。當怪獸第一次攻擊紐約市,大夥們在公寓裡一頭霧水
的看電視新聞時,鏡頭中某個金髮美女擋住了三分之一的電視銀幕。坐在觀眾席的我
竟不自覺地將頭彎一邊,以為身子向左側就可以看到被女子遮住的部份。當我意識到
自己的反射動作時不禁啼笑皆非。這舉動無異像街上的色老伯低頭想看海報上的模特
兒裙底風光一樣的蠢。但由此而見,這種主觀鏡頭的建立,著實讓觀眾好像哈德(手
持攝影機者)上身,身歷其境跟與主角們一同經歷這夜不知恐懼為何的冒險旅程。
本片的特效做的不著痕跡,不論是天邊飛來一顆的自由女神頭、大樓倒塌後呼嘯而來
的塵灰(一整個是911事件時世貿大樓倒塌場景的再現)、從中截斷的布魯克林大
橋,或是夜視功能中的噁心蜘蛛。導演將逼真的災難特效移植進擬真的電影鏡頭中,
看起來不但真實,而且非常有壓迫感。
英雄救美的戲碼在通俗的好萊塢電影中或嫌老套,但放在《科洛弗檔案》裡的凡人角
色就覺得偉大起來。我很喜歡男主角折回去,拯救愛人貝絲的那個橋段。大概是覺得
男主角就像是你我一樣的平常人吧。芭樂的愛情故事由明星演來是理所當然,搬到現
實生活中就顯得戲劇化非凡。果然對觀眾來說,對角色的同理心投射是很重要的呀。
總之,《科洛弗檔案》是一部「感官上」讓人痛苦,「精神上」卻令人滿足的災難電
影。我相信不少人會因視覺上的暈眩所帶來的不適感,遷怒到影片本身而將這部片罵
到一名不值。電影本來就是很感官的東西。我看完時也是一整個暈眩,以為看多逗馬
電影的我會習慣鄉民所指稱的「晃動」。沒想到還是低估了導演對「擬真」的要求,
攝影機從頭晃到尾,但我仍然為了「臨場感」給了電影一個翻身的機會。而電影結束
後,平順的字幕放著康慨激昂的「序曲」(也是本片唯一的配樂),熱血悅耳的程度
直逼ID4和絕地任務,不可錯過。
--
http://blog.pixnet.net/jimulder
臺灣導演鈕承澤去年拍了一部偽紀錄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以自己為主角,描
寫他拿到電影輔導金之後,為了籌措相對投資資金,一路走來所發生的光怪陸離的電
影界亂象。《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以擬真的手法拍出臺灣電影圈的落魄與不景氣,
照理說應該非常有說服力。可惜他在片中找張鈞甯飾演他的女朋友。張鈞甯已非識別
度不高的小演員,當觀眾幾乎被電影的手法信以為真之際,突然跑出張鈞甯跑出來叫
鈕承澤「阿娜答」,一手就摧毀了電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真實氛圍。
這就是《科洛弗檔案》全片啟用非明星演員的主要原因。如果本片找了妮可基嫚或湯
姆克魯斯來主演,就算用真的V8去拍也無法達到「擬真」的效果。
《科洛弗檔案》是一部實驗性質很強的電影。它背後的計算與規劃跟一般的災難電影
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並不會因為拍攝手法的刻意粗糙而降低了整部電影的製作難度。
而且出來的效果非常的好,雖然鏡頭晃到令人眼花暸亂,頭暈想吐,但它所創造出來
的「臨場感」是其他電影所無法媲美的。
電影從二段不同時間拍攝的影片開始。一開始是男主角羅伯與女主角貝絲甜美的二人
世界,開始沒多久就換到羅伯的好友莉莉打算給即將遠行出差的他一個驚喜,於是要
羅伯的弟弟傑森負責拍攝告別影片,忠實紀錄羅伯生日之夜的每分每秒。攝影機最後
到了傑森的朋友哈德手上。電影就在哈德的主觀鏡頭裡慢慢開展,從哈德對瑪蓮娜的
情有獨衷、生日驚喜派對到羅伯與緋聞女友貝絲的爭吵,在看似與劇情無關的生活瑣
事裡,悄悄展開這場災難之夜的序幕。
是的,沒有像《明日過後》的科學家預警,也沒有《ID4星際終結者》般數不清的
異象前兆,《科洛弗檔案》裡頭的災難就是像地震一樣,「碰」的一下就發生了,沒
有「前因」也沒有「後果」。有人會認為劇情鬆散,沒頭沒腦的開始與結束。其實導
演就是要拍一段「沒頭沒腦」的影片給觀眾。因為過於嚴謹的戲劇結構反而會打破這
部電影所要營造的「真實感」。所以觀眾所見的,就是數位攝影機所拍攝的,一整個
晚上逃難的過程。
《科洛弗檔案》在攝影的「擬真」放進了非常多的心思,電影裡頭所看到的鏡頭幾乎
都家庭錄影帶的運鏡模式:開關機的俗民剪接法、運用現場光(其實一定有打光)、
感覺都是現場收音(其實還是有做音效),帶子還是Recycle的。而也因為帶子循環
使用的關係,觀眾才能了解貝絲與羅伯之前的關係,以及讓災難畫面覆蓋過以前的畫
面,交叉剪接呈現不同時空的效果。
整部電影的臨場感做得太棒了。當怪獸第一次攻擊紐約市,大夥們在公寓裡一頭霧水
的看電視新聞時,鏡頭中某個金髮美女擋住了三分之一的電視銀幕。坐在觀眾席的我
竟不自覺地將頭彎一邊,以為身子向左側就可以看到被女子遮住的部份。當我意識到
自己的反射動作時不禁啼笑皆非。這舉動無異像街上的色老伯低頭想看海報上的模特
兒裙底風光一樣的蠢。但由此而見,這種主觀鏡頭的建立,著實讓觀眾好像哈德(手
持攝影機者)上身,身歷其境跟與主角們一同經歷這夜不知恐懼為何的冒險旅程。
本片的特效做的不著痕跡,不論是天邊飛來一顆的自由女神頭、大樓倒塌後呼嘯而來
的塵灰(一整個是911事件時世貿大樓倒塌場景的再現)、從中截斷的布魯克林大
橋,或是夜視功能中的噁心蜘蛛。導演將逼真的災難特效移植進擬真的電影鏡頭中,
看起來不但真實,而且非常有壓迫感。
英雄救美的戲碼在通俗的好萊塢電影中或嫌老套,但放在《科洛弗檔案》裡的凡人角
色就覺得偉大起來。我很喜歡男主角折回去,拯救愛人貝絲的那個橋段。大概是覺得
男主角就像是你我一樣的平常人吧。芭樂的愛情故事由明星演來是理所當然,搬到現
實生活中就顯得戲劇化非凡。果然對觀眾來說,對角色的同理心投射是很重要的呀。
總之,《科洛弗檔案》是一部「感官上」讓人痛苦,「精神上」卻令人滿足的災難電
影。我相信不少人會因視覺上的暈眩所帶來的不適感,遷怒到影片本身而將這部片罵
到一名不值。電影本來就是很感官的東西。我看完時也是一整個暈眩,以為看多逗馬
電影的我會習慣鄉民所指稱的「晃動」。沒想到還是低估了導演對「擬真」的要求,
攝影機從頭晃到尾,但我仍然為了「臨場感」給了電影一個翻身的機會。而電影結束
後,平順的字幕放著康慨激昂的「序曲」(也是本片唯一的配樂),熱血悅耳的程度
直逼ID4和絕地任務,不可錯過。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Zora
at 2008-01-30T14:15
at 2008-01-30T14:15
By Freda
at 2008-02-01T22:22
at 2008-02-01T22:22
By Franklin
at 2008-02-04T22:40
at 2008-02-04T22:40
By Edith
at 2008-02-09T04:33
at 2008-02-09T04:33
By Selena
at 2008-02-13T19:52
at 2008-02-13T19:52
Related Posts
失控的人性-堤幸彥的作品
By Queena
at 2008-01-29T03:17
at 2008-01-29T03:17
HBO 1/29 23:00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By Joe
at 2008-01-29T01:32
at 2008-01-29T01:32
「職業男人」─男人,你的職業? (有雷)
By Rachel
at 2008-01-29T00:25
at 2008-01-29T00:25
稱真人真事改編 《美國黑幫》挨告
By Gilbert
at 2008-01-29T00:22
at 2008-01-29T00:22
末日危城:王者之役
By Catherine
at 2008-01-28T23:35
at 2008-01-28T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