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看見的未來:岩井俊二╳鈴木敏夫 - 紀錄片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2-01-20T16:4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F655O8w ]

作者: ohwell (冷感少女) 站內: movie
標題: [訪談] 不願看見的未來:岩井俊二╳鈴木敏夫
時間: Fri Jan 20 01:22:29 2012



訪談翻譯

「不願看見的未來」 岩井俊二╳鈴木敏夫對談
(有提及岩井新紀錄片 311之後的朋友)


圖文好讀版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19.html



沒忘記岩井俊二吧?近年他的電影作品數量稍微減少,轉以監製、記錄片創作

繼續活躍,也許不再是被全亞洲文藝青年追著跑的大導演,然其獨創性與影響

力卻仍然不減。出身自仙台的岩井俊二,經過311大地震之後,開始試著以歷經

災難洗禮的目光重新省視日本,策劃電影特輯《電影將繼續向世界敲響警鐘》

(映画は世界に警鐘を鳴らし続け)於電視播映。至今為止,1963年出生的他

和大部分的人一樣,內心所認知的日本一直是和平富裕。災難之後,他在日本

經典老電影中有了新發現--原來災難這個概念一直都隱藏在作品中,只是安

穩的生活和消費者對娛樂性的追求使其漸漸被削弱。岩井在2011年於BS電視台

發表紀錄片《friends after 3.11》(才剛入圍柏林影展,預定2012年3月在

日本上映),很快地又在今年1月出版小說《番犬は庭を守る》(幻冬舍出版)

,以核電廠發生意外為背景,描寫人類的精子受到核能污染,因此有了精子銀

行與之後的故事。之後也會將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



本訪談原載自CINRA藝文網站,在文中可以看到:過往不見得比現代壓抑保守,

看似自由無憂的當代也不見得真的甩掉包袱、智識進化。最重要的是--在體

驗震盪與變遷之際,回頭在歷史裡溫故知新,或許會是值得一作的事。這是一

篇稍嫌沉重龐雜的訪談。談到很多日本電影、很多老導演、很多生命,以及很

多死亡。



以下訪談翻譯若有疑問還請多多指教。













有關「不願看見的未來」的電影 岩井俊二×鈴木敏夫對談
撰文、構成、攝影:CINRA編輯部(2011/12/30)


電影導演岩井俊二出生自311震災區仙台,在他的主導之下,電影特輯《電影將

繼續向世界敲響警鐘》(映画は世界に警鐘を鳴らし続け)將在日本電影專門

頻道(日本映画専門チャンネル)播映。岩井選擇《生物的記錄》(生きもの

の記録)、《日本沉沒》、《當風吹起時》、《被爆者HIBAKUSHA世界終結時》

(ヒバクシャ HIBAKUSHA 世界の終わりに)、《原子力戰爭 Lost Love》

(原子力戦争Lost Love)等片,分別以核爆、投彈、地殼變動等危機狀況為主

題,預定將於1、2月持續播映。岩井認為,震災之後重新觀看這些「持續向世

界敲著警鐘的作品」,必定會有不同以往之感受。本篇記錄將介紹吉卜力工作室

製片鈴木敏夫與岩井,在錄製對話節目時的談話內容。雙方在震災之後,分別是

以什麼樣的方式詮釋過去的電影呢?以下將報導他們的深度對談。



1970年代是可以暢所欲言的時代(鈴木)


岩井:在日本電影專門頻道中將要播放《電影將繼續向世界敲響警鐘》。包括黑

澤明的《生物的記錄》在內,這次將會放映各式各樣的作品。對於作品陣容,您

覺得如何呢?



鈴木:此次放映作品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黑澤明的《生物的記錄》。311震災

後再次觀賞,才了解到「原來這部片給人的的印象可以如此不同」,而且非常有

真實感。同時,還可以從中深深感覺到,黑澤明這個人原來是這麼有趣。



岩井:這部片是在《七武士》的隔年製作,相當自信地採用了同樣的腳本團隊,

不過觀眾卻似乎不買單呢。



鈴木:似乎是這樣沒錯,不過三船敏郎倒是很棒啊(笑)。無論是化妝或是攝影,

有很多地方都做得很有漫畫的味道。重新看這片,想說的事情都有清楚表達出來,

很有現實感。是一部很值得推薦給大家的作品。



岩井:三船敏郎的演出在黑澤明的電影中總非常突出,《生之慾》中的志村喬也很

棒,然而同樣是老人角色卻可以有這麼大不同。《亂》的仲代達矢可說是三船表演

的巔峰,栩栩如生的演出真是不得了呢。



鈴木:黑澤明導演本來就很擅長武打或動作戲,然而忽然改作《羅生門》、《青春

無悔》等完全不同類型的作品。舉例來說,《羅生門》之前的作品,本來都是單純

描寫主角的成長歷程,獲得海外的獎項之後,這些原先擅長的主題似乎都開始混入

某種異樣的成分。《生物的記錄》正是其中一個例子。不過,以輻射為題材的電影

還真是多元呢,這倒是在著手開始這次企劃之後才知道的事情。



岩井:尤其是田原總一朗原作的電影《原子力戰爭 Lost Love》,就是一部直接批

判原子村落的作品。1970年代與現在相較之下,將事件、意外改編成電影之時,難

道沒有觸碰到什麼禁忌之類的東西嗎?



鈴木:與現代相比之下,反而是當時在表現的自由上更大。以高倉建在1973年主演

的電影《山口組三代目》為例,角色原型為當時山口組組長田岡一雄,等於是將其

自傳改編為電影。當時很擔心媒體會以違反社會良善風俗等理由大加撻伐,結果電

影拍完了,上映前夕只出了張寫著「話題之作」的廣告(笑)。這麼一想,當時或

許沒有什麼禁忌可言吧。換句話說,與現在比起來,也許那是個更可以暢所欲言的

時代。《原子力戰爭 Lost Love》也非常直接,令人充分理解電影之所以會成為政

治的武器,正因為它確實擁有著這樣的機能,該片就是充分掌握了這種特質而製作

出來的一部作品。



311震災後我也深刻反省過(岩井)

鈴木:岩井導演以震災為題材的紀錄片《friends after 3.11》當中,有各式各樣

的發言。我們也在《來自紅花坂》(コクリコ坂から)之後,與宮崎駿、庵野秀明

,以及niconico的川上量一起從仙台氣仙沼到大船、陸前高田走了一趟,心想「這

場災難可真是嚴重」。岩井導演您自身即是生於仙台,是否也因為這個原因,您才

會無法坐視不管,而忍不住來製作這部作品呢?



岩井:5月3日以私人行程到災區拍了些影像,然而當時還未曾想到究竟要用這些素

材來做什麼。然而漸漸地我再也無法一面創作一面將核電事件置之不理,便決定站

在反對核電的立場,試著傳達自己了解的事物。



鈴木:原來如此。



岩井:這也和這次談話節目內容有關,以往電影業界都是以「不希望遇見的未來」

為題材創作,像《風之谷》就是個好例子。《哥吉拉》則受到第五福龍丸(※受

到美國於比基尼環礁進行的氫彈試爆影響的核污染事件)的影響,基本上是抱著不

希望有核爆存在的心思製作而成的。然而這種製作精神漸漸地被娛樂性給吞沒了,

隨著續集不斷拍攝,作品被系列化,原先最重要的元素也漸漸消失不見。



鈴木:因為娛樂要素增強了的關係(笑)。



岩井:因此在我這個世代的人來說,是否只是將「核戰後的未來」等主題拿來當

成一個場面設定來使用,而應該是拍片前提的重要訊息反而被忘記了?311之後,

我的內心不禁漸漸有了這樣的反省。在這種情況之下,以總是利用這些事件當作

場面設定的我來說,若對內心這樣的反省報以沉默,就會變成「以往真的都只是

在剝削而已」的立場。我認為,更是在這種非常時刻,更應該毫無矯飾、直白不

諱地說出自己心中所想。



曾經看過的景色不可能瞬間一掃而空(岩井)

鈴木:訊息性這部分,《飛天幽靈船》(空飛ぶゆうれい船)可說是許久未再觀

賞,卻再次感到驚喜的作品。以前看這部片時,只覺得它是少年動作片,沒怎麼

注意影片的設定。但這次重新再看,終於注意到台詞裡說出了些非常了不得的東

西。



岩井:我也一樣非常吃驚,覺得這部作品比我想像得還更具有強烈的意識。對兒

童來說想必是不容易理解的內容,而且很準確地說中了現在的許多事物。之所以

會出現「隨潮流起舞的消費者」這樣的構圖,也許正是由於那個時代(本片於

1969年上映)獨有的信息被強烈置入其中吧。



鈴木:我雖與池田宏導演非常熟,但至今我們卻不曾討論過《飛天幽靈船》,希

望下次碰面可以好好聊一聊。若以震災後的觀點重新回溯以往,真是有許多有趣

的作品呢。



岩井:《日本沉沒》也一樣,311之後重新再看,更覺得影片後半部「日本未來該

何去何從」這樣的主題討論得真是深切,很能引人做些哲學性的思考。和一般的

災難片完全不一樣。而且「御用學者」這種辭彙都登場了,對模糊真相的媒體也

做了嚴厲批判。


令人吃驚的是,當現實變得與電影情節一樣,看起來會好像是現實在模擬電影。

在現實發生之前,我們會認為電影中描寫的情景不可能成真,然而事實上並非如

此。我們的世代不曾經歷戰爭,不曾見過像電影裡那種家園一夕之間被夷平的景

象。然而這次震災雖然只有部分地區,這種景象卻實際在日本出現了。輻射污染

,在我們的國家裡發生了。此次放映的片單中,有的是震災前觀賞時沒有什麼感

覺的作品,《生物的記錄》當中出現的每一句台詞,都是震災後不時在耳邊聽見

的話語。



鈴木:黑澤導演有親身目睹關東大地震。他在書中曾經提到,大量的瓦礫和人的

死亡都還留在自己記憶的深處,這對戰爭、核能議題而言應該也是相當敏感的景

象。以前看這部片的時候反而會有「原來這是喜劇電影啊」的心情。我覺得,也

許正因為經過了地震,黑澤明導演在作品中放入的思緒才終於能順利傳達出來。



※部落格附有相關網址參考



--


有事看片 無事生花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


--

All Comments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2-01-23T17:32
推!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2-01-25T13:43
推翻譯與分享!!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2-01-28T09:28
推翻譯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2-01-31T22:58
感謝分享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2-02-04T02:45
感謝翻譯分享!順便推岩井俊二..什麼時候才要拍新片咧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2-02-07T11:39
感謝熱心翻譯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2-02-11T11:37
311紀錄片和吸血鬼好像今年就會在日本上映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2-02-13T22:42
311這片文章裡有提到,很令人想看。

3D秘境夢遊:望向時空深淵的鱷魚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2-01-16T11:39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F4vlfkE ] 作者: ohwell (冷感少女) 站內: movie 標題: [好雷] 3D秘境夢遊:望向時空深淵的鱷魚 時間: Mon Jan 16 11:39:17 2012 原文轉貼自無事生花blog 圖文好讀版 http://blossomear.b ...

府中15二月份紀錄片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2-01-15T11:59
【府中15】2月電影已經開始上線售票囉! 二月片單如下: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森山大道Moriyama Daidou》 《會田誠Aida Makoto》 《舟越桂Katsura Funakoshi》 《天明屋尚Tenmyouya Hisashi》 《狂顏》 《光‧影 張照堂》 《舞者紀事 ...

審判麥當勞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2-01-15T09:33
【電影】審判麥當勞 這是部中規中矩的紀錄片。雖然另一部同樣反麥當勞的”麥胖報告”獲得很大的迴響 ,但麥胖報告的娛樂性大於教育性,討論問題的深度也不如”審判麥當勞”。以科學 的觀點單一的樣本只代表”有人三餐吃麥當勞連續一個月對身體有不良影響”這個事 實,而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人。”更別提”審判麥當勞” ...

麥克摩爾的 「資本愛情故事」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2-01-15T01:0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RRemRXmy9gandamp;hd=1 因為工作的關係其實沒有多去注意他的消息~ 直到兩個月前,才偶然在hbo看到這部片 坦白說麥可摩爾從來都不會刻意想要去平衡所謂的客觀性,事實上他一直都很明白的表達 出自己的政治傾向與主觀意念,而且相當 ...

關於紀錄片的23事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2-01-12T18:13
可以Google 李道明 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 有一篇pdf 有非常詳細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