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面對的真相 & 巴菲特報告 - 紀錄片
By Adele
at 2017-04-30T09:32
at 2017-04-30T09:32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並茂版:
http://blog.xuite.net/godpig100/twblog/126361376
不願面對的真相與巴菲特報告同樣是基本上要給美國人看的片,但是他山之石,可
以攻錯,都非常推薦給大家看,尤其兩片頗有「高度」,更適合公務人員或公職人員觀賞
!
「不願面對的真相」雖是2006年版,近來也有招開全球氣候會議等,但進展還是相當
緩慢,不過至少代表本片與高爾的努力實在是功不可沒,諾貝爾和平獎當之無愧。不同於
搶救地球(Home),較偏向以水資源的耗竭/浩劫為全片依歸。片中使用大量的圖表與動畫
,透過生動的演說,深入淺出地介紹全球暖化的現實,帶出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高爾
振臂而起,登高一呼,極力澄清錯誤觀念,諸如我們無能為力,或對經濟成長背道而馳等
,也應用行政學上的煮蛙之喻來比擬人類的駑鈍,並強調美國對環境的影響力遠超他國,
旁及中國倒是急起直追。最後直指人類文明與地球環境的衝突三大因素為人口、舊科技、
觀念,但在我看來,是過度樂觀與美化,我並非反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導因於人類的事
實,而是認為人類文明與地球環境的衝突三大因素為人口、人口、人口,人類無盡的欲望
根本可以超脫任何科技與觀念,簡而言之,單憑急遽擴張的人口就使氣候問題難以解決,
我在高中時就支持人口論的觀點,人類本身的存在與讓下一代過更好的超基本「欲望」就
使問題難上加難,醫療、福利與生物科技使壽命如脫韁野馬般,當「基數」過於龐大時,
非常努力的確能使地球好,但真的會只好一點,事倍功半,所以我個人完全無法接受政府
刺激生育計畫,那根本是短視近利。同樣以馬克吐溫的名言作為本片註腳: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並非無知,而是似是而非。
「巴菲特報告」可說是「不願面對的真相財政版」,但兩片真正的目的其實都是要「
改變」執政者,而在民主國家,自然必須先說服選民。本片大意在說明美國預算赤字、儲
蓄赤字、貿易赤字、領導能力赤字的嚴重問題。美國消費主義的生活型態,缺乏量入為出
的金錢觀,以及失當的福利政策,尤其在嬰兒潮世代逐漸退休的福利重擔,大量進口的美
國市場與大筆舉債與減稅的美國政府更助長財政的惡化。反觀中國,全力出口,儲備外匯
,還持有大筆美國國債。美國已陷入存亡關頭,美國人都在「欠」美國錢。我個人對經濟
學蠻有興趣的,大學考試時,答題中文答不出來,圖倒是畫得出來,所以本片倒是看得津
津有味。而我個人的感想是雖然消費主義或消費金融主導美國社會,但金融海嘯至少讓部
分美國人觀念改變,更由於美國市場的重要性,美國政府反而具有談判條件,不過全片的
論點當然是正確的,只是影片必須極力悲觀方得以打動人心罷了。但我在這裡的聯想是有
關中國大陸的消費主義,新一代大陸青年,完全沒經過文革洗禮,加上改革開放帶來的繁
榮,以及獨生子女的溺愛,同樣是消費至上,正面來說,的確是確保了大陸的內需市場,
但大陸產能急速進化,加上全球蜂擁而至的資金與產品,經濟泡沫明顯可期,不過短期內
(5年內),資金撐起的經濟發展絕無落下可能,中國政府也不可能坐視,致使泡沫越養越
大。關鍵就變為如何「成功地」戳破泡沫,因中國政治、社會問題嚴峻,一旦結合經濟泡
沫,無限上綱,明顯對中國國家發展戰略不利,不過我基本上還是非常看好中國大陸的發
展,只要好好利用經濟泡沫,甚至拿來壓迫過熱的經濟與急速拉大的貧富差距,那真的只
有「昇龍」可以形容度過瓶頸的中國了。
而兩片都對美國政府,甚至是國際政治產生影響,歐巴馬政府已經很沒品用貨幣政策
在刺激出口,全球各國齊集哥本哈根 ,雖然效果可能有限,但至少有人願意做,也可看
出一個國家的知識分子怎能如此有見識,並富於執行力,而這樣的國家怎會衰弱。人才才
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美國仍然是一個偉大且值得尊敬的國家,希望兩岸政府不以發
展中或地狹人稠為理由,同樣有遠見地穩穩掌握國家舵盤,盡責地度過每個難關!
--
http://blog.xuite.net/godpig100/twblog/126361376
不願面對的真相與巴菲特報告同樣是基本上要給美國人看的片,但是他山之石,可
以攻錯,都非常推薦給大家看,尤其兩片頗有「高度」,更適合公務人員或公職人員觀賞
!
「不願面對的真相」雖是2006年版,近來也有招開全球氣候會議等,但進展還是相當
緩慢,不過至少代表本片與高爾的努力實在是功不可沒,諾貝爾和平獎當之無愧。不同於
搶救地球(Home),較偏向以水資源的耗竭/浩劫為全片依歸。片中使用大量的圖表與動畫
,透過生動的演說,深入淺出地介紹全球暖化的現實,帶出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高爾
振臂而起,登高一呼,極力澄清錯誤觀念,諸如我們無能為力,或對經濟成長背道而馳等
,也應用行政學上的煮蛙之喻來比擬人類的駑鈍,並強調美國對環境的影響力遠超他國,
旁及中國倒是急起直追。最後直指人類文明與地球環境的衝突三大因素為人口、舊科技、
觀念,但在我看來,是過度樂觀與美化,我並非反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導因於人類的事
實,而是認為人類文明與地球環境的衝突三大因素為人口、人口、人口,人類無盡的欲望
根本可以超脫任何科技與觀念,簡而言之,單憑急遽擴張的人口就使氣候問題難以解決,
我在高中時就支持人口論的觀點,人類本身的存在與讓下一代過更好的超基本「欲望」就
使問題難上加難,醫療、福利與生物科技使壽命如脫韁野馬般,當「基數」過於龐大時,
非常努力的確能使地球好,但真的會只好一點,事倍功半,所以我個人完全無法接受政府
刺激生育計畫,那根本是短視近利。同樣以馬克吐溫的名言作為本片註腳: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並非無知,而是似是而非。
「巴菲特報告」可說是「不願面對的真相財政版」,但兩片真正的目的其實都是要「
改變」執政者,而在民主國家,自然必須先說服選民。本片大意在說明美國預算赤字、儲
蓄赤字、貿易赤字、領導能力赤字的嚴重問題。美國消費主義的生活型態,缺乏量入為出
的金錢觀,以及失當的福利政策,尤其在嬰兒潮世代逐漸退休的福利重擔,大量進口的美
國市場與大筆舉債與減稅的美國政府更助長財政的惡化。反觀中國,全力出口,儲備外匯
,還持有大筆美國國債。美國已陷入存亡關頭,美國人都在「欠」美國錢。我個人對經濟
學蠻有興趣的,大學考試時,答題中文答不出來,圖倒是畫得出來,所以本片倒是看得津
津有味。而我個人的感想是雖然消費主義或消費金融主導美國社會,但金融海嘯至少讓部
分美國人觀念改變,更由於美國市場的重要性,美國政府反而具有談判條件,不過全片的
論點當然是正確的,只是影片必須極力悲觀方得以打動人心罷了。但我在這裡的聯想是有
關中國大陸的消費主義,新一代大陸青年,完全沒經過文革洗禮,加上改革開放帶來的繁
榮,以及獨生子女的溺愛,同樣是消費至上,正面來說,的確是確保了大陸的內需市場,
但大陸產能急速進化,加上全球蜂擁而至的資金與產品,經濟泡沫明顯可期,不過短期內
(5年內),資金撐起的經濟發展絕無落下可能,中國政府也不可能坐視,致使泡沫越養越
大。關鍵就變為如何「成功地」戳破泡沫,因中國政治、社會問題嚴峻,一旦結合經濟泡
沫,無限上綱,明顯對中國國家發展戰略不利,不過我基本上還是非常看好中國大陸的發
展,只要好好利用經濟泡沫,甚至拿來壓迫過熱的經濟與急速拉大的貧富差距,那真的只
有「昇龍」可以形容度過瓶頸的中國了。
而兩片都對美國政府,甚至是國際政治產生影響,歐巴馬政府已經很沒品用貨幣政策
在刺激出口,全球各國齊集哥本哈根 ,雖然效果可能有限,但至少有人願意做,也可看
出一個國家的知識分子怎能如此有見識,並富於執行力,而這樣的國家怎會衰弱。人才才
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美國仍然是一個偉大且值得尊敬的國家,希望兩岸政府不以發
展中或地狹人稠為理由,同樣有遠見地穩穩掌握國家舵盤,盡責地度過每個難關!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2017臺南文化資產影像競賽火熱徵件中!
By Selena
at 2017-04-20T23:25
at 2017-04-20T23:25
尋秘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
By Andrew
at 2017-04-18T03:55
at 2017-04-18T03:55
李敏鎬開韓國先河 拍紀錄片DMZ,the wild
By Elvira
at 2017-04-05T17:18
at 2017-04-05T17:18
翡翠之城在公視+7
By Ivy
at 2017-03-31T18:06
at 2017-03-31T18:06
2016青春性事啟示錄 學生獨立製片放映
By Valerie
at 2017-03-30T23:12
at 2017-03-30T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