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秋逗心得...內有大雷 - 相聲

By Rae
at 2008-06-07T02:32
at 2008-06-07T02:3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ndychiu0311 (Andy)》之銘言:
: 這是我第二次進劇場看這部秋逗
: 跟去年在新舞台的演出相比
: 感覺演員似乎沒有去年公演時的訓練周全
: 幾乎每個段子多少都有小小卡住的情形
: 這次每段的開頭和過場謝小玲都有事先講解
: 事實上...感覺怪怪的
: 好像是在表演對相聲沒接觸過的觀眾的感覺
嗯......
去年由演員介紹下一段的方式
應該算是一種特例
北曲一般的演出都是由主持人串場介紹
其實除了正式公演之外
會用對待老朋友的氛圍串場外
一般北曲的演出 像是巡迴之類的
都還是比較推廣的心態
或許對於相聲版的專業鄉民們稍嫌多餘
但是對於一般對相聲不熟悉的觀眾而言
我想這些解說還是必要的
: 第一段數字人生
: 這一段算是中規中矩,跟去年相比幾乎沒有改動
: 謝小玲和劉越逖演出算是中規中矩
: 沒有特別突出,也沒有什麼大錯
去年秋逗 沒有這段吧.....囧
主要因為去年的秋後算帳反應比較冷
也因為阿扁已經下台了
所以換成了這段北曲的招牌開場段"數字人生"
真的要我說 謝小玲(小玲姐)這段講的並不是很好
節奏常常接不上 有時候就覺得碎
這種段子默契很重要 不常演 不常練 感覺就出不來
: 第二段林文彬的三打白骨精
: 事實上感覺跟去年一樣
: 沒有他在相聲回魏中說的火燄山好
: 中間有卡住漏詞的情形發生
: 不過仍然是相當不錯的作品
今天還真是我第一次聽林文彬演完三打白骨精
這個段子孫猴的戲份不多(以猴形原貌現身來說)
西遊段其實主要還是看孫悟空那猴樣比較熱鬧
也因此三打白骨精的討喜程度 我想本來就不如火焰山
林文彬的台灣竹板第一人這個頭銜 在十幾二十年內恐怕也沒人取代的了
就像劉增鍇上次賣掛票裡說的一樣"也沒有第二人了"
不過這幾年他的演出的確沒有年輕時的"精準"(語出林文彬粉絲團)
據本人說法 年輕時候花死功夫吃下來的段子都不會忘
現在練的新段子就很難記得住
也難怪他之前很感概的說
觀眾只在乎這個段子的新舊 而不會去看演員的成長
不過老忘詞實在是挺讓人捏把冷汗的 (我還有臉說別人就是了....囧)
: 第三段是母語講講看
: 依舊由朱德剛和劉大學問擔綱演出
: 內容有稍微小小的修改
: 當然主題重點是沒有變
: 只是一開始帶入主題的部份改了一點
: 朱渾然天成的喜感依舊帶給大家滿堂采
: 但是給我的感覺比去年看的時候差了一點
: 感覺劉大學問似乎沒有把所有的心力放在台上
: 讓我有一種他未盡全力的感覺
這段就表演來看 的確是可以達到娛樂效果
但就內容而言 其實就還好
方言對話是老段子
流行語的部份與現實不符
吸氧氣其實是很老的笑話
之前演的版本那段山東和閩南的對話 有很多老段子的影子在裡面
這種段子給我演 應該會很慘
不過朱德剛可以用這個段子讓這麼多人笑得這麼開心
我只能說"喜感無敵"
: 到了下半場
: 一開場就是全本八扇屏
: 這段劇本依然照舊,
: 只是小孩子那一段似乎有漏掉不少詞
: 當然三隻小豬的哏還是讓所有的觀眾開懷大笑
: 不過其中有幾段貫口都唸得讓我怕怕的
: 有種不太放心的感覺
嗯.....小孩子那個鎚突得還挺兇的
三隻小豬現在講雖然大家還是笑得很開心
但是已經失去民怨最高的那個時機
無法到達去年那樣極度強烈共鳴的高峰
這就是諷刺時事的段子最可惜的地方
過了那個時刻 就很難有那個力度
可能再過幾年"這一夜"也無法打動新一輩的年輕人
更枉論那一夜"電視與我"描寫的那種經濟起飛前的時局
個人還是覺得葉怡均的莽撞人中為了遷就觀眾 把"白"唸作"ㄅㄞˊ"而不唸"ㄅㄛˊ"
實在是很"各意" 就覺得怪
: 最後一段壓軸~流行歌歌唱
: 前面改動非常大,改完了之後比去年的版本還好
: 不知道為什麼,樊光耀和朱德剛總給我一種他們在台上"玩"的感覺
: 不是說他們不認真
: 而是說他們在台上的表演
: 所演出的哏一點都不像刻意去鋪陳的
: 很多地方都像是隨意即興的表演
: 沒有那種特意安排好的那種拘束感
: 裡面有一個非常棒的笑點
: 樊稱讚朱去年拍的廣告是第二好的
: 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是家喻戶曉
: 朱要樊給大家表演一下
: 樊說....通通成交
: 台下觀眾愣住了,等大家省悟過來整個哄堂大笑
: 實在是愛死這個段子了
我不覺得改動之後比較好 老實說
這個段的上次演出的時候就很拖了
這次改完之後 更拖
一個段子演了快一個小時
前面雖然有包袱 但是喇賽也很多
雖然我看了也很樂 但是始終覺得這個段子的墊話入活挺散的
只是樊光耀和朱德剛兩個人的戲夠多 把很多空的部份填掉了
這段如果前面可以精練一點 我想爆炸力或許可以更大才是
: 不過最後謝幕的流程非常奇怪
: 不知道為什麼完全不像去年那樣一一走出接受觀眾的掌聲
: 這不是舞台上一般的謝幕方式嗎?
: 怎麼會大家通通都出來排排站好
: 再一一由謝小玲介紹
: 感覺好怪
我想感覺怪是因為你有看過"真正"的秋逗
正如你所說的 這是一般的謝幕方式
既然是一般 又何怪之有呢?
(不過一個個唱名這種形式其實....也很一般呀)
: 最後有所有北曲演員的簽名
: 因為沒帶秋逗的CD去
: 所以只好拿節目策給他們簽
: 順便問了一下團長
: 這次秋季公演星期六兩場和星期天下午場1000元的那些座位都被企業包了
: 不過團長也說對支持的朋友感到非常抱歉
: 在輪到給樊光耀簽名的時候
: 我告訴他我超喜歡他的
: 他馬上回:我也喜歡你,可是我們注定不能再一起
: 馬上逗得周圍的人大樂
: 他實在太有趣了
: 這真的是一場很棒的演出
要我說 交大這場是比不上新舞臺公演的
從劇場的規模 軟硬體設備 觀眾的人數 觀眾的族群 觀眾的心態
乃至於演員的心態、練習、準備....等等
一場演出的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也因此各個劇團一場公演往往需要醞釀半年一年
能量引爆的那個瞬間 才剛好成就一場完美的演出
不過這樣的能量引爆之後 伴隨而來的就是久久不能回復的虛脫
也因此 現在都凌晨兩點半了 我還有力氣在這裡打字
結論就是 公演要來現場看
那絕對是不一樣的演出 不一樣的感受
--
在台北的街頭
我空著車後座
多了一頂安全帽
少了一雙手
http://www.im.tv/vlog/vlog.asp?memid=668393&itab=1
--
: 這是我第二次進劇場看這部秋逗
: 跟去年在新舞台的演出相比
: 感覺演員似乎沒有去年公演時的訓練周全
: 幾乎每個段子多少都有小小卡住的情形
: 這次每段的開頭和過場謝小玲都有事先講解
: 事實上...感覺怪怪的
: 好像是在表演對相聲沒接觸過的觀眾的感覺
嗯......
去年由演員介紹下一段的方式
應該算是一種特例
北曲一般的演出都是由主持人串場介紹
其實除了正式公演之外
會用對待老朋友的氛圍串場外
一般北曲的演出 像是巡迴之類的
都還是比較推廣的心態
或許對於相聲版的專業鄉民們稍嫌多餘
但是對於一般對相聲不熟悉的觀眾而言
我想這些解說還是必要的
: 第一段數字人生
: 這一段算是中規中矩,跟去年相比幾乎沒有改動
: 謝小玲和劉越逖演出算是中規中矩
: 沒有特別突出,也沒有什麼大錯
去年秋逗 沒有這段吧.....囧
主要因為去年的秋後算帳反應比較冷
也因為阿扁已經下台了
所以換成了這段北曲的招牌開場段"數字人生"
真的要我說 謝小玲(小玲姐)這段講的並不是很好
節奏常常接不上 有時候就覺得碎
這種段子默契很重要 不常演 不常練 感覺就出不來
: 第二段林文彬的三打白骨精
: 事實上感覺跟去年一樣
: 沒有他在相聲回魏中說的火燄山好
: 中間有卡住漏詞的情形發生
: 不過仍然是相當不錯的作品
今天還真是我第一次聽林文彬演完三打白骨精
這個段子孫猴的戲份不多(以猴形原貌現身來說)
西遊段其實主要還是看孫悟空那猴樣比較熱鬧
也因此三打白骨精的討喜程度 我想本來就不如火焰山
林文彬的台灣竹板第一人這個頭銜 在十幾二十年內恐怕也沒人取代的了
就像劉增鍇上次賣掛票裡說的一樣"也沒有第二人了"
不過這幾年他的演出的確沒有年輕時的"精準"(語出林文彬粉絲團)
據本人說法 年輕時候花死功夫吃下來的段子都不會忘
現在練的新段子就很難記得住
也難怪他之前很感概的說
觀眾只在乎這個段子的新舊 而不會去看演員的成長
不過老忘詞實在是挺讓人捏把冷汗的 (我還有臉說別人就是了....囧)
: 第三段是母語講講看
: 依舊由朱德剛和劉大學問擔綱演出
: 內容有稍微小小的修改
: 當然主題重點是沒有變
: 只是一開始帶入主題的部份改了一點
: 朱渾然天成的喜感依舊帶給大家滿堂采
: 但是給我的感覺比去年看的時候差了一點
: 感覺劉大學問似乎沒有把所有的心力放在台上
: 讓我有一種他未盡全力的感覺
這段就表演來看 的確是可以達到娛樂效果
但就內容而言 其實就還好
方言對話是老段子
流行語的部份與現實不符
吸氧氣其實是很老的笑話
之前演的版本那段山東和閩南的對話 有很多老段子的影子在裡面
這種段子給我演 應該會很慘
不過朱德剛可以用這個段子讓這麼多人笑得這麼開心
我只能說"喜感無敵"
: 到了下半場
: 一開場就是全本八扇屏
: 這段劇本依然照舊,
: 只是小孩子那一段似乎有漏掉不少詞
: 當然三隻小豬的哏還是讓所有的觀眾開懷大笑
: 不過其中有幾段貫口都唸得讓我怕怕的
: 有種不太放心的感覺
嗯.....小孩子那個鎚突得還挺兇的
三隻小豬現在講雖然大家還是笑得很開心
但是已經失去民怨最高的那個時機
無法到達去年那樣極度強烈共鳴的高峰
這就是諷刺時事的段子最可惜的地方
過了那個時刻 就很難有那個力度
可能再過幾年"這一夜"也無法打動新一輩的年輕人
更枉論那一夜"電視與我"描寫的那種經濟起飛前的時局
個人還是覺得葉怡均的莽撞人中為了遷就觀眾 把"白"唸作"ㄅㄞˊ"而不唸"ㄅㄛˊ"
實在是很"各意" 就覺得怪
: 最後一段壓軸~流行歌歌唱
: 前面改動非常大,改完了之後比去年的版本還好
: 不知道為什麼,樊光耀和朱德剛總給我一種他們在台上"玩"的感覺
: 不是說他們不認真
: 而是說他們在台上的表演
: 所演出的哏一點都不像刻意去鋪陳的
: 很多地方都像是隨意即興的表演
: 沒有那種特意安排好的那種拘束感
: 裡面有一個非常棒的笑點
: 樊稱讚朱去年拍的廣告是第二好的
: 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是家喻戶曉
: 朱要樊給大家表演一下
: 樊說....通通成交
: 台下觀眾愣住了,等大家省悟過來整個哄堂大笑
: 實在是愛死這個段子了
我不覺得改動之後比較好 老實說
這個段的上次演出的時候就很拖了
這次改完之後 更拖
一個段子演了快一個小時
前面雖然有包袱 但是喇賽也很多
雖然我看了也很樂 但是始終覺得這個段子的墊話入活挺散的
只是樊光耀和朱德剛兩個人的戲夠多 把很多空的部份填掉了
這段如果前面可以精練一點 我想爆炸力或許可以更大才是
: 不過最後謝幕的流程非常奇怪
: 不知道為什麼完全不像去年那樣一一走出接受觀眾的掌聲
: 這不是舞台上一般的謝幕方式嗎?
: 怎麼會大家通通都出來排排站好
: 再一一由謝小玲介紹
: 感覺好怪
我想感覺怪是因為你有看過"真正"的秋逗
正如你所說的 這是一般的謝幕方式
既然是一般 又何怪之有呢?
(不過一個個唱名這種形式其實....也很一般呀)
: 最後有所有北曲演員的簽名
: 因為沒帶秋逗的CD去
: 所以只好拿節目策給他們簽
: 順便問了一下團長
: 這次秋季公演星期六兩場和星期天下午場1000元的那些座位都被企業包了
: 不過團長也說對支持的朋友感到非常抱歉
: 在輪到給樊光耀簽名的時候
: 我告訴他我超喜歡他的
: 他馬上回:我也喜歡你,可是我們注定不能再一起
: 馬上逗得周圍的人大樂
: 他實在太有趣了
: 這真的是一場很棒的演出
要我說 交大這場是比不上新舞臺公演的
從劇場的規模 軟硬體設備 觀眾的人數 觀眾的族群 觀眾的心態
乃至於演員的心態、練習、準備....等等
一場演出的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也因此各個劇團一場公演往往需要醞釀半年一年
能量引爆的那個瞬間 才剛好成就一場完美的演出
不過這樣的能量引爆之後 伴隨而來的就是久久不能回復的虛脫
也因此 現在都凌晨兩點半了 我還有力氣在這裡打字
結論就是 公演要來現場看
那絕對是不一樣的演出 不一樣的感受
--
在台北的街頭
我空著車後座
多了一頂安全帽
少了一雙手
http://www.im.tv/vlog/vlog.asp?memid=668393&itab=1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By Audriana
at 2008-06-08T09:07
at 2008-06-08T09:07

By Jacob
at 2008-06-11T01:37
at 2008-06-11T01:37

By Lily
at 2008-06-14T05:41
at 2008-06-14T05:41

By Megan
at 2008-06-16T20:56
at 2008-06-16T20:56

By Candice
at 2008-06-21T08:36
at 2008-06-21T08:36

By Harry
at 2008-06-24T17:12
at 2008-06-24T17:12

By Delia
at 2008-06-25T06:55
at 2008-06-25T06:55

By Steve
at 2008-06-26T15:08
at 2008-06-26T15:08

By Dorothy
at 2008-06-30T18:38
at 2008-06-30T18:38

By Rebecca
at 2008-07-05T00:58
at 2008-07-05T00:58
Related Posts
交大秋逗心得...內有大雷

By Lydia
at 2008-06-07T00:38
at 2008-06-07T00:38
今天的秋逗段子(交大場)

By Frederic
at 2008-06-07T00:33
at 2008-06-07T00:33
幽默館怎麼了

By Olivia
at 2008-06-05T16:27
at 2008-06-05T16:27
北曲秋季公演-逗你沒商量

By Leila
at 2008-06-05T11:30
at 2008-06-05T11:30
停車格的哏

By Tracy
at 2008-06-03T22:20
at 2008-06-03T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