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羅馬(可能會雷到) - HBO

By Steve
at 2005-12-28T12:48
at 2005-12-28T12:4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VersaceII (魔女的騎士)》之銘言:
: 有人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龐培會輸嗎?(難道凱薩光憑他說的背水一戰就贏了?)
║
║ 多 剛 德 齊 斯 山
║ 山
艾 ║ ▽
║ ▽▽▽ 坡 龐培軍共步兵47000名,騎兵7000騎
尼 ║□□□□□□□□□□□ ▽▽▽
║ 崎
皮 ║ (兩軍相距約200公尺)
║ 嶇
亞 ║▅ ▅ ▅ ▅ ▅ ▅ ▅ ▅ ▲
║ ▅ 地 凱撒軍共步兵22000名,騎兵1000騎
斯 ║
║← 戰場正面約3公里 →
河 ║
北
↗
圖例說明:
□ 龐培軍重步兵 ▅ 凱撒軍重步兵
▽ 龐培軍騎兵與輕步兵混合部隊 ▲ 凱撒軍騎兵與輕步兵混合部隊
這是西元前48年 8月時,法薩盧斯(Pharsalus) 會戰雙方的戰鬥序列與地形簡
圖。
這場會戰的地點是個一方臨河,兩面臨山,寬約3 公里的河岸平原。龐培軍在
多剛德齊斯山(Mt.Dogantzes)的斜坡上佈陣,凱撒軍則在山腳下的平原上佈陣,
兩軍相距約200公尺。雙方都將騎兵集中在全軍的一翼(龐培軍在左翼,凱撒軍
在右翼),以艾尼皮亞斯河(Enipeus river)為另一翼的掩護。
龐培軍雖然有數量上的優勢,可是大部份是由剛入伍的新兵組成,戰鬥經驗不
足,所以龐培決定,步兵先全數在原地固守,騎兵則憑其數量優勢與機動性,
快速繞過凱撒軍的右翼,衝過凱撒軍的後方,直抵艾尼皮亞斯河畔完成包圍,
與步兵來個前後夾擊。
凱撒可能早就料到龐培會使用數量佔優勢的騎兵進行包圍戰,所以特地抽調大
約3000名重步兵另外組成一支部隊,排在騎兵的後方,這可能就是凱撒《內戰
記》中提到的第四線預備兵力,凱撒可能命令他們組成密集隊形支援己方騎兵
作戰。普魯塔克在《凱撒傳》中提到,凱撒要求這些士兵「忘掉標準的步兵戰
鬥操典,只管用手中的武器直接攻擊敵軍騎士的臉部-眼睛或嘴巴都好。」
戰鬥開始後,凱撒軍的重步兵越過200 公尺開闊地攻入龐培軍重步兵的陣列,
雙方步兵激戰,龐培馬上命令騎兵指揮官拉比耶努斯(T.Labienus)帶領所有騎
兵出擊,先驅散凱撒軍右翼的1000名騎兵,再執行包圍任務。凱撒軍的騎兵經
過短暫接戰馬上敗退,但是拉比耶努斯還來不及重整隊形出發,凱撒軍的預備
兵力已經發動衝鋒衝進了龐培軍的騎兵隊中。
由於龐培軍的騎兵主要也是由經驗不足的新兵組成,經過衝刺與戰鬥後要花比
較長的時間重整已經混亂的隊形,再加上他們行進路線左側是一大片不適合騎
兵快速移動的山坡地,所以實際上龐培軍的騎兵可能全數擠在一段正面不到500
公尺的平地上一邊前進一邊整隊,這給了凱撒軍第四線預備隊可趁之機。當他
們衝入龐培軍騎兵中,龐培軍的騎兵因為來不及組成戰鬥隊形只好全部散開往
北逃竄。
凱撒軍的第四線預備隊並沒有花力氣去追趕敗逃的龐培軍騎兵,他們馬上重整
隊形繞過龐培軍的左翼,衝到龐培軍左翼的後方發動攻擊,於是換成龐培軍左
翼所有部隊被凱撒軍前後夾擊,龐培軍左翼沒多久就潰散,連帶使龐培所有的
部隊都潰散,法薩盧斯會戰由凱撒獲勝。
因此,後世學者認為,凱撒能在法薩盧斯會戰獲勝主要是因為:
1.士兵的戰鬥經驗較佳、2.善用地形的限制、3.善用各兵種的戰鬥特性
這也是以寡擊眾極為有名的戰例之一。
參考資料:
史書
Plutarch. Fall of the Roman Republic. Translated by Rex Warner.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72.
http://mcadams.posc.mu.edu/txt/ah/Caesar/CaesarCiv03.html
凱撒《內戰記》
專書
富勒將軍(J.F.C. Fuller, 1878 - 1966)。《西洋世界軍事史 卷一(上)》。鈕先
鍾譯,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15日。
Goldsworthy, Adrian Keith. The Roman Army at War 100 BC – AD 200.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8.
Keppie, Lawrence. The Making of Roman Army from Republic to Empire.
London: Routledge,2001.
Le Glay, Marcel, Jean-Louis Voisin, and Yann Le Bohec. A History of Rome.
Third Edit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
當旗幟飄揚的時候,所有的理由都在喇叭聲中。
烏克蘭俗諺,摘自《戰爭心理學》
--
: 有人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龐培會輸嗎?(難道凱薩光憑他說的背水一戰就贏了?)
║
║ 多 剛 德 齊 斯 山
║ 山
艾 ║ ▽
║ ▽▽▽ 坡 龐培軍共步兵47000名,騎兵7000騎
尼 ║□□□□□□□□□□□ ▽▽▽
║ 崎
皮 ║ (兩軍相距約200公尺)
║ 嶇
亞 ║▅ ▅ ▅ ▅ ▅ ▅ ▅ ▅ ▲
║ ▅ 地 凱撒軍共步兵22000名,騎兵1000騎
斯 ║
║← 戰場正面約3公里 →
河 ║
北
↗
圖例說明:
□ 龐培軍重步兵 ▅ 凱撒軍重步兵
▽ 龐培軍騎兵與輕步兵混合部隊 ▲ 凱撒軍騎兵與輕步兵混合部隊
這是西元前48年 8月時,法薩盧斯(Pharsalus) 會戰雙方的戰鬥序列與地形簡
圖。
這場會戰的地點是個一方臨河,兩面臨山,寬約3 公里的河岸平原。龐培軍在
多剛德齊斯山(Mt.Dogantzes)的斜坡上佈陣,凱撒軍則在山腳下的平原上佈陣,
兩軍相距約200公尺。雙方都將騎兵集中在全軍的一翼(龐培軍在左翼,凱撒軍
在右翼),以艾尼皮亞斯河(Enipeus river)為另一翼的掩護。
龐培軍雖然有數量上的優勢,可是大部份是由剛入伍的新兵組成,戰鬥經驗不
足,所以龐培決定,步兵先全數在原地固守,騎兵則憑其數量優勢與機動性,
快速繞過凱撒軍的右翼,衝過凱撒軍的後方,直抵艾尼皮亞斯河畔完成包圍,
與步兵來個前後夾擊。
凱撒可能早就料到龐培會使用數量佔優勢的騎兵進行包圍戰,所以特地抽調大
約3000名重步兵另外組成一支部隊,排在騎兵的後方,這可能就是凱撒《內戰
記》中提到的第四線預備兵力,凱撒可能命令他們組成密集隊形支援己方騎兵
作戰。普魯塔克在《凱撒傳》中提到,凱撒要求這些士兵「忘掉標準的步兵戰
鬥操典,只管用手中的武器直接攻擊敵軍騎士的臉部-眼睛或嘴巴都好。」
戰鬥開始後,凱撒軍的重步兵越過200 公尺開闊地攻入龐培軍重步兵的陣列,
雙方步兵激戰,龐培馬上命令騎兵指揮官拉比耶努斯(T.Labienus)帶領所有騎
兵出擊,先驅散凱撒軍右翼的1000名騎兵,再執行包圍任務。凱撒軍的騎兵經
過短暫接戰馬上敗退,但是拉比耶努斯還來不及重整隊形出發,凱撒軍的預備
兵力已經發動衝鋒衝進了龐培軍的騎兵隊中。
由於龐培軍的騎兵主要也是由經驗不足的新兵組成,經過衝刺與戰鬥後要花比
較長的時間重整已經混亂的隊形,再加上他們行進路線左側是一大片不適合騎
兵快速移動的山坡地,所以實際上龐培軍的騎兵可能全數擠在一段正面不到500
公尺的平地上一邊前進一邊整隊,這給了凱撒軍第四線預備隊可趁之機。當他
們衝入龐培軍騎兵中,龐培軍的騎兵因為來不及組成戰鬥隊形只好全部散開往
北逃竄。
凱撒軍的第四線預備隊並沒有花力氣去追趕敗逃的龐培軍騎兵,他們馬上重整
隊形繞過龐培軍的左翼,衝到龐培軍左翼的後方發動攻擊,於是換成龐培軍左
翼所有部隊被凱撒軍前後夾擊,龐培軍左翼沒多久就潰散,連帶使龐培所有的
部隊都潰散,法薩盧斯會戰由凱撒獲勝。
因此,後世學者認為,凱撒能在法薩盧斯會戰獲勝主要是因為:
1.士兵的戰鬥經驗較佳、2.善用地形的限制、3.善用各兵種的戰鬥特性
這也是以寡擊眾極為有名的戰例之一。
參考資料:
史書
Plutarch. Fall of the Roman Republic. Translated by Rex Warner.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72.
http://mcadams.posc.mu.edu/txt/ah/Caesar/CaesarCiv03.html
凱撒《內戰記》
專書
富勒將軍(J.F.C. Fuller, 1878 - 1966)。《西洋世界軍事史 卷一(上)》。鈕先
鍾譯,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15日。
Goldsworthy, Adrian Keith. The Roman Army at War 100 BC – AD 200.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8.
Keppie, Lawrence. The Making of Roman Army from Republic to Empire.
London: Routledge,2001.
Le Glay, Marcel, Jean-Louis Voisin, and Yann Le Bohec. A History of Rome.
Third Edit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
當旗幟飄揚的時候,所有的理由都在喇叭聲中。
烏克蘭俗諺,摘自《戰爭心理學》
--
Tags:
HBO
All Comments

By Jacky
at 2005-12-29T14:08
at 2005-12-29T14:08

By Wallis
at 2005-12-29T16:32
at 2005-12-29T16:32

By Annie
at 2006-01-01T14:13
at 2006-01-01T14:13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01-02T14:06
at 2006-01-02T14:06

By Steve
at 2006-01-03T01:32
at 2006-01-03T01:32

By Odelette
at 2006-01-07T01:26
at 2006-01-07T01:26

By Noah
at 2006-01-10T23:01
at 2006-01-10T23:01

By Thomas
at 2006-01-15T07:36
at 2006-01-15T07:36

By Freda
at 2006-01-18T07:42
at 2006-01-18T07:42

By Joseph
at 2006-01-19T11:16
at 2006-01-19T11:16

By Quintina
at 2006-01-22T12:49
at 2006-01-22T12:49

By Thomas
at 2006-01-25T10:06
at 2006-01-25T10:06

By Freda
at 2006-01-25T22:16
at 2006-01-25T22:16

By Thomas
at 2006-01-26T21:16
at 2006-01-26T21:16

By Xanthe
at 2006-01-28T16:26
at 2006-01-28T16:26

By Ingrid
at 2006-02-02T02:24
at 2006-02-02T02:24

By Suhail Hany
at 2006-02-04T05:42
at 2006-02-04T05:42

By Irma
at 2006-02-06T10:55
at 2006-02-06T10:55

By Yedda
at 2006-02-08T21:18
at 2006-02-08T21:18
Related Posts
今天的羅馬(可能會雷到)

By Frederic
at 2005-12-28T00:37
at 2005-12-28T00:37
梅莉史翠普《美國天使》今放送

By Ida
at 2005-12-28T00:36
at 2005-12-28T00:36
今天的羅馬(可能會雷到)

By Cara
at 2005-12-27T23:32
at 2005-12-27T23:32
今天的羅馬(可能會雷到)

By Necoo
at 2005-12-27T23:00
at 2005-12-27T23:00
HBO Saturday Nights in January 2006

By Sandy
at 2005-12-27T18:07
at 2005-12-27T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