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拉 Isabella - 電影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06-05-20T23:06

Table of Contents

有的電影如浮雲,看時感動,看過即忘;有的電影如面紙,隨看隨用,毫無輕重;有的電
影如鉛球,感動萬分,無比沈重;但也有一些電影如水蛇,光滑,細膩,無聲無息的接近
你,滲透進你的皮膚,成為你的一部份。伊莎貝拉,便屬於最後的這一種類型。

坦白說,就故事與內容而言,伊莎貝拉有點像是完美的學生電影:學生愛用的救贖題材、
若有似無的情愫,以及風格化的攝影。但相較於其他作品,伊莎貝拉的成功在於它的自然
:無論是故事,對白,互動,即使在如油畫般濃郁的攝影底下,它仍維持著那份簡單而不
做作的特質,而這也使得觀眾或許不會為它所震懾,卻會不經意的在無形中被感動。無限
風格化的拍攝下,藏的卻是再簡單也不過的互動。

杜汶澤演的很好。在這部電影之前,我一直以為他比較擅長串場小丑的配角,但在這裡,
他在有限的發揮空間中,演活一個表面上放浪型駭內心卻脆弱而無奈的一個父親,一個警
察。梁洛施不虧是影壇的新希望,或許演技仍然稍嫌生澀,但在需要她的時候,她仍然扛
起整部電影的情感重心。而當兩個人開始了比較親密的互動時,電影也進到了另一個高潮
。從夜間的街道、陰天的燈塔、無盡的天空之下,兩個人演出一段又一段彷彿情侶又彷彿
父女的互動,讓電影雖然長,卻不至於失去可看性。比較可惜的是這部電影始終以他們為
重心,其他配角的存在雖然有精彩之處,但多數終究是可有可無,較缺乏可看性。

導演彭浩翔感覺在開始時略顯羞澀,在前15分鐘左右電影雖然精彩,但感覺得出那麼一份
匠氣。而到中段父女開始相處時,電影也邁向成熟。不管是在氣氛、運鏡或是配樂,整部
電影所呈現的便是那麼一種氛圍,一種懷舊甜蜜卻又淡淡感傷的美好。特別要提的是它的
配樂,柏林影展的獎果然沒有白得,音樂或許聽起來有些老套,但配合電影兩者顯得天衣
無縫,音樂徹底捕捉電影的情感,而這也是伊莎貝拉最迷人的地方。

比較可惜的是,到了影片的後段,隨著故事的進行,影片的節奏也逐漸趨緩,以致於在過
了中間後,電影開始喪失它的魅力。這並不是說電影結的不好,事實上,整部電影最有力
的一段感情戲便在結尾前出現。問題是,到後段同樣的場景一再出現下,電影所帶來的新
鮮感又逐漸消失,導致到中後段有些令人不耐煩。此外,導演也花了些不必要的篇幅在討
論澳門警察與主角的警察生涯上。這些片段夾雜在伊莎貝拉裡,不但顯得突兀,到最後也
接近毫無發展,可以說是電影最大的問題。

但整體來說,這是一部很難不去喜歡的電影。恬淡的哀傷,恬淡的快樂,自由自在又略顯
哀愁的情緒,讓伊莎貝拉充滿了細膩的吸引力。看這部電影時,腦中不禁浮現旺角黑夜的
畫面,或許當到了澳門,哀傷黑夜也能成為希望白天,而伊莎貝拉代表的不僅是母親,也
可以是那一份為了所愛之人而默默守護的心境。

--
時間的每一個角落:
http://blog.yam.com/rorschach79/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06-05-22T04:57
推 好看

達文西密碼 劇情+心得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06-05-20T01:23
先說心得; 1. 個人覺得很讚 因為沒看過小說 因為對基督的故事有濃厚興趣 因為是懸疑+推理片 因為有大卡斯 因為私人因素有點反基督教+本片有點與基督教基本教義派為敵的色彩 2. 推薦以下幾種人去看;沒看過小說 看過小說劇情忘光 不會對電影有過分期待 單純去看特效 對基督 ...

達文西密碼(雷)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06-05-20T00:40
頂著小說版對於歷史詮釋的爭議性及驚人的銷售量,達文西 密碼電影版在還沒推出前,就受到各界矚目和期待,這無疑 是免費的宣傳。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原著的明星光環讓許 多人(尤其是讀者)等著比較書與電影之間的差異,觀眾的過 ...

達文西密碼(有劇情)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06-05-19T23:57
相較於引發極大爭議的原著小說, 電影版達文西密碼保留了原著大致的風貌, 改編部分並不算多, 但可以看得出在宗教觀點作了較為保守圓融的修改, 對於耶穌基督的神性, 電影改成蘭登教授與提賓爵士的辯論 (反之書中兩人意見一致 皆認同耶穌有婚配對象的凡人) 並在結局由Robert告訴Sophie自己年幼掉落水井時 ...

禍水影評\宋允文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06-05-16T14:00
蒂帕梅塔《生命三部曲》最後的寬憫與最極致的作品-禍水 (美國康乃爾大學藝術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宋允文) 印度裔的傑出女導演蒂帕梅塔(Deepa Mehta)繼1996年的《Fire》與1998年的《Earth》之 後,再度結合印度傳統神話的想像以及現實生活的困境與夢想,以一個沉靜、悲傷、卻又 寬憫的《禍水 ...

魔山:歡樂沙漠之新中間路線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6-05-16T01:23
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andamp;article_id=3509003   若說亞歷山大艾杰的前作【戰慄】是一片血肉森林,【魔山】就是一座沙漠樂園,樂   園裡散佈著歡笑,更知性地傳遞著訓示與教誨,不愧是一座真正的樂園,寓教於樂,   真正歡樂。   論血腥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