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 ╳ 新海誠訪談(1) - 電影

By Leila
at 2016-11-08T07:02
at 2016-11-08T07:02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O7pShOL ]
作者: Asakura1397 (i肝→) 看板: C_Chat
標題: [君名] 你的名字 ╳ 新海誠訪談(1)
時間: Sun Nov 6 21:59:00 2016
(推文會有雷)
此篇為新海誠的訪談,刊登日為日本上映日 8月26日
但新海誠監督在上映前後很忙
故推測為上映前專訪的
可以看看新海誠在《你的名字》大紅前對自己作品的看法
訪談並非談電影內容
但有推文討論,保險起見作了防雷
「君の名は。」任何一分都不會感到無聊的秘密
原文:http://toyokeizai.net/articles/-/133161
最初就感覺到會很有趣
──完成作品後現在的心境是?
有每天花了15小時在畫分鏡、有中途得開始寫小說、也有對身體很煎熬的時期,
但這次的作品從一開始就有會變得有趣的感覺。
沒有比完成時還激動的事情了,有著會是讓許多人能滿意的作品這樣的心情。
(之前看到是分鏡有1600 CUT左右 6萬張左右的作畫)
──本作將在全國300館規模的擴大公開。
根據以往新海作品的公開規模來看,可說是大突破吧。
以商業角度來看,不是因為我碰巧作了個好東西才能這樣(指公開規模)
最後還是得看「累積」而來的。
譬如說吉卜力作品的作品是幾十年累積而來的
不只是製作群技術累積而來也包括知名度的累積
因為有這些「累積」就會讓觀眾有「去看看吧」的結果。
細田守監督的作品也是有會讓人想去看的品質保證。
但是我的作品是只有一部分人知道的程度,雖然可能有品質保證的評價
但一般來說連我的名字都不知道的人佔絕大多數。
要怎麼讓這群人來看呢?
我察覺到那就是我要思考並跨越的一道課題
當然這是我有自信作出個好作品後再來考慮的。
──但東寶是覺得有勝算才用這規模的吧
是的
只是我認為川村元氣製作人最初也是各種摸索
因為這個企劃在開始的階段並沒有決定要上映到300館。
前作的『言葉之庭』是和東寶映像事業部組成發行的,
而這回,跟川村商量後決定先以東寶本體的陣容上映為目標而已
所以說最初並沒有要以這樣的規模公開。
對電車不是很有研究,但很喜歡有電車在跑的風景
──規模變大可說是結果論呢
是的
之後在東寶的會議給了腳本、還有看了分鏡後才有了擴大館數的討論
當然東寶那邊也是有理有據才會有自信的吧,所以我選擇相信他們。
──製作腳本的時候,有聽說川村他們也有一起參與討論
確實是有包括川村以及許多人士參與的討論會議
即使那樣,一次都沒說出要我修改故事
兩年前的7月交出去的企劃構想,基本上是無變動的
也沒說過像「這個台詞改成這樣比較好」類似的話
不如說像是在看怎麼引出監督的潛力來作出想作的東西
我想他們是專注這方向的,這點我非常有感受。
──每次新海作品有電車的景色都讓人印象深刻,這次也有新宿的四ッ谷、千駄ヶ谷等地
中央・總武線沿線的風景也讓人很有印象。你很喜歡鐵道嗎?
常聽到別人這樣說,但其實我不是很清楚
我沒有在鐵道攝影、也沒有去鐵道旅行,常常時刻表也看不懂
只是喜歡有電車在奔馳的風景
更進一步來說是喜歡角色在有電車的風景中
不同目的的人聚集在同一個地方往別的地方移動,我喜歡這樣的情景。
會把沿線那附近當背景只不過是我的生活圈而已,沒有這點以外的理由了
在彷彿是自己平常在走的、有自己實際生活感覺的風景中展開的故事
例如說外堀通、附近的樓梯、坡道等等
讓人知道我喜歡那樣的東京風景的成份可能比較多。
需要淺顯易懂的娛樂要素
──新海作品而言,一直都在描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想這次的主題根本上也是一樣的吧。
即使不是男跟女也是可以,而是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特別有興趣。
那是我在青春期、二十幾歲時非常煩惱的事情。
這果然是身為人類會作的東西
宮崎駿也是細田守也是、押井守也是不斷圍繞在這個主題
這點是可以確信的。
確實這次可能也是繼續這個主題
但是我想作出完全不同感覺的作品
這樣才會在不曾看過我作品的人來觀看時,不如說正因不曾看過而感到新鮮吧
以那樣的作品當作目標了。
──像是新海先生自我介紹的作品呢
是的
也是有那種感覺
──小野小町的和歌「思ひつつ寝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 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
聽說是作品靈感的其中一個
雖然這是簡單明瞭說靈感的來源,也有其他像是電影『轉學生』、漫畫「亂馬1/2」等等
受到很多作品的影響。
──平安時代的「とりかへばや物語」也是其中之一呢。是原本就想作男女互換的故事嗎?
不是說特別想要作那樣的作品
只是當我跟STAFF說的時候,被STAFF這麼回了
「新海先生在『雲之彼端,約定的場所』(2004年上映)那時也是說想作類似『轉學生』
那樣的東西喔」。因為是10年以前的事情,我完全不記得了(笑)
這樣來說有想作這個題材可能沒錯。
這次在決定要和東寶一起合作時,就覺得需要好理解的娛樂要素
作為其中一個強烈要素來說,我覺得男女互換是個很好的題材吧
──所以說,原本單單只是男女交換,後來昇華成不用普通方法的故事了
『轉學生』跟「亂馬1/2」與其說是男女互換,不如說是以性別為主題。
例如說在『轉學生』中
女孩子變成男孩子的話,會一直被說沒有男子氣概
不過我認為那是有趣的地方。
在現在這時代即使那樣說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即使對男孩子說你好女生喔,對女孩子說你好男生喔
在現在會被單純的認為那是個性是魅力。
雖然這次的作品也有「注意裙子」這些,有特別強調性別特徵的描述
但那本身不是主題,這兩人並不是在煩惱變成男生、變成女生
而是因為變成別的人而煩惱。
任何一分都不讓人覺得無聊
──是只有現代才會有的故事吧
進一步來說
原本就不是要像靈魂相互交換的最終目標是「回到原本的樣子」的
當然也會想要有男女互換時自然發生的臉紅心跳感或是一些笑果
但不是打算以性別問題為主,也不是要為了回到原本樣子而行動
我最早的構想就認為該把作品帶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也就是對別人的想像力
變得喜歡上別人,把這種東西的當成隱喻而作的。
所謂變成喜歡上誰就是「那個人是怎麼樣的人呢」以此來想像。
──新海作品的登場人物,都有種非常直率的印象
雖然我本身個性並非單純
但在面前接收到誰的直率心情的話
會有被鼓勵到、會有反省、會有背後被推了一把的感覺
不是有很多效果嗎?想要讓作品有這樣的效果在。
我想作出自己在十幾歲和二十幾歲時觀看的話會有「我想像這樣活下去」
「被鼓勵到了」的作品。
──這次有說是個作了嘗試的作品,是有怎麼樣的嘗試呢?
說起來可能不好懂,嘗試在輕快節奏的故事、107分鐘的電影時間中作出控制。
這個片長時間本身就是監督我自己本身的課題。雖然不知道到底能作到哪邊,
但要任何一分都不讓人覺得無聊、之後的發展也想像不到、途中也不會讓人沒了興趣。
在107分的時間中,讓人毫無疑問的覺得有趣才是我第一課題。
──這是第三部長篇作品了,跟短篇相比的話有比較好做嗎
常聽到「是短篇長篇輪流來作嗎?」,從以前來看的話或許真的是那樣。
也一直都是「去試著控制長篇吧」,
卻不順利而留下這個課題,「下次試試作短篇吧」這樣過來的。
但在這次的長篇上沒有任何沒控制好這樣的後悔。
──下次的作品會是短篇嗎?
包括廣告影片,還有許多該作的東西。
在那邊完成後,我自己不能再空下手時可能會再作個長篇電影。
讓觀眾有「很盡興」的感覺,我想在竭盡全力的一兩部作品,就不得不作長篇電影。
──雖然很辛苦,但很盡興吧。另外就是還想再作一部嗎?
我想是的。有下次要讓人更驚呀的心情在。
──新海先生想像力的來源是哪邊來的呢?
最近的話是看日本的傳說或是萬葉集、古今和歌集、神話等作品比較多。
日本的傳說很棒的。每個的故事很短,看了一百個左右的話就能輕易的分辨類型了。
故事常見的結構就在那邊。
有勸善懲惡的、報恩類型的、跟動物結婚的、故事的由來等等。每個都很有趣喔。
這次的電影也是從小野小町的和歌和「とりかへばや物語」而來的靈感
真的是從那獲得了很多的提示。
--
終於翻完啦! Orz
我這沒考過日檢的若有翻錯請多指教了 (尤其是CM那邊總覺得很怪)
這篇是比較一般的訪談
製作秘話還是得看雜誌或公式書較多
至於節目訪談那邊我覺得我搞砸了wwwww
最早是 弄個簡單重點 → 乾脆詳細翻一下 → 要不依照類型分類好了
→ 混在一起沒標哪來的 → 會忘記哪邊翻過了 → 看起來一團亂 ( ′_ >`)
--
作者: Asakura1397 (i肝→) 看板: C_Chat
標題: [君名] 你的名字 ╳ 新海誠訪談(1)
時間: Sun Nov 6 21:59:00 2016
(推文會有雷)
此篇為新海誠的訪談,刊登日為日本上映日 8月26日
但新海誠監督在上映前後很忙
故推測為上映前專訪的
可以看看新海誠在《你的名字》大紅前對自己作品的看法
訪談並非談電影內容
但有推文討論,保險起見作了防雷
「君の名は。」任何一分都不會感到無聊的秘密
原文:http://toyokeizai.net/articles/-/133161
最初就感覺到會很有趣
──完成作品後現在的心境是?
有每天花了15小時在畫分鏡、有中途得開始寫小說、也有對身體很煎熬的時期,
但這次的作品從一開始就有會變得有趣的感覺。
沒有比完成時還激動的事情了,有著會是讓許多人能滿意的作品這樣的心情。
(之前看到是分鏡有1600 CUT左右 6萬張左右的作畫)
──本作將在全國300館規模的擴大公開。
根據以往新海作品的公開規模來看,可說是大突破吧。
以商業角度來看,不是因為我碰巧作了個好東西才能這樣(指公開規模)
最後還是得看「累積」而來的。
譬如說吉卜力作品的作品是幾十年累積而來的
不只是製作群技術累積而來也包括知名度的累積
因為有這些「累積」就會讓觀眾有「去看看吧」的結果。
細田守監督的作品也是有會讓人想去看的品質保證。
但是我的作品是只有一部分人知道的程度,雖然可能有品質保證的評價
但一般來說連我的名字都不知道的人佔絕大多數。
要怎麼讓這群人來看呢?
我察覺到那就是我要思考並跨越的一道課題
當然這是我有自信作出個好作品後再來考慮的。
──但東寶是覺得有勝算才用這規模的吧
是的
只是我認為川村元氣製作人最初也是各種摸索
因為這個企劃在開始的階段並沒有決定要上映到300館。
前作的『言葉之庭』是和東寶映像事業部組成發行的,
而這回,跟川村商量後決定先以東寶本體的陣容上映為目標而已
所以說最初並沒有要以這樣的規模公開。
對電車不是很有研究,但很喜歡有電車在跑的風景
──規模變大可說是結果論呢
是的
之後在東寶的會議給了腳本、還有看了分鏡後才有了擴大館數的討論
當然東寶那邊也是有理有據才會有自信的吧,所以我選擇相信他們。
──製作腳本的時候,有聽說川村他們也有一起參與討論
確實是有包括川村以及許多人士參與的討論會議
即使那樣,一次都沒說出要我修改故事
兩年前的7月交出去的企劃構想,基本上是無變動的
也沒說過像「這個台詞改成這樣比較好」類似的話
不如說像是在看怎麼引出監督的潛力來作出想作的東西
我想他們是專注這方向的,這點我非常有感受。
──每次新海作品有電車的景色都讓人印象深刻,這次也有新宿的四ッ谷、千駄ヶ谷等地
中央・總武線沿線的風景也讓人很有印象。你很喜歡鐵道嗎?
常聽到別人這樣說,但其實我不是很清楚
我沒有在鐵道攝影、也沒有去鐵道旅行,常常時刻表也看不懂
只是喜歡有電車在奔馳的風景
更進一步來說是喜歡角色在有電車的風景中
不同目的的人聚集在同一個地方往別的地方移動,我喜歡這樣的情景。
會把沿線那附近當背景只不過是我的生活圈而已,沒有這點以外的理由了
在彷彿是自己平常在走的、有自己實際生活感覺的風景中展開的故事
例如說外堀通、附近的樓梯、坡道等等
讓人知道我喜歡那樣的東京風景的成份可能比較多。
需要淺顯易懂的娛樂要素
──新海作品而言,一直都在描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想這次的主題根本上也是一樣的吧。
即使不是男跟女也是可以,而是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特別有興趣。
那是我在青春期、二十幾歲時非常煩惱的事情。
這果然是身為人類會作的東西
宮崎駿也是細田守也是、押井守也是不斷圍繞在這個主題
這點是可以確信的。
確實這次可能也是繼續這個主題
但是我想作出完全不同感覺的作品
這樣才會在不曾看過我作品的人來觀看時,不如說正因不曾看過而感到新鮮吧
以那樣的作品當作目標了。
──像是新海先生自我介紹的作品呢
是的
也是有那種感覺
──小野小町的和歌「思ひつつ寝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 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
聽說是作品靈感的其中一個
雖然這是簡單明瞭說靈感的來源,也有其他像是電影『轉學生』、漫畫「亂馬1/2」等等
受到很多作品的影響。
──平安時代的「とりかへばや物語」也是其中之一呢。是原本就想作男女互換的故事嗎?
不是說特別想要作那樣的作品
只是當我跟STAFF說的時候,被STAFF這麼回了
「新海先生在『雲之彼端,約定的場所』(2004年上映)那時也是說想作類似『轉學生』
那樣的東西喔」。因為是10年以前的事情,我完全不記得了(笑)
這樣來說有想作這個題材可能沒錯。
這次在決定要和東寶一起合作時,就覺得需要好理解的娛樂要素
作為其中一個強烈要素來說,我覺得男女互換是個很好的題材吧
──所以說,原本單單只是男女交換,後來昇華成不用普通方法的故事了
『轉學生』跟「亂馬1/2」與其說是男女互換,不如說是以性別為主題。
例如說在『轉學生』中
女孩子變成男孩子的話,會一直被說沒有男子氣概
不過我認為那是有趣的地方。
在現在這時代即使那樣說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即使對男孩子說你好女生喔,對女孩子說你好男生喔
在現在會被單純的認為那是個性是魅力。
雖然這次的作品也有「注意裙子」這些,有特別強調性別特徵的描述
但那本身不是主題,這兩人並不是在煩惱變成男生、變成女生
而是因為變成別的人而煩惱。
任何一分都不讓人覺得無聊
──是只有現代才會有的故事吧
進一步來說
原本就不是要像靈魂相互交換的最終目標是「回到原本的樣子」的
當然也會想要有男女互換時自然發生的臉紅心跳感或是一些笑果
但不是打算以性別問題為主,也不是要為了回到原本樣子而行動
我最早的構想就認為該把作品帶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也就是對別人的想像力
變得喜歡上別人,把這種東西的當成隱喻而作的。
所謂變成喜歡上誰就是「那個人是怎麼樣的人呢」以此來想像。
──新海作品的登場人物,都有種非常直率的印象
雖然我本身個性並非單純
但在面前接收到誰的直率心情的話
會有被鼓勵到、會有反省、會有背後被推了一把的感覺
不是有很多效果嗎?想要讓作品有這樣的效果在。
我想作出自己在十幾歲和二十幾歲時觀看的話會有「我想像這樣活下去」
「被鼓勵到了」的作品。
──這次有說是個作了嘗試的作品,是有怎麼樣的嘗試呢?
說起來可能不好懂,嘗試在輕快節奏的故事、107分鐘的電影時間中作出控制。
這個片長時間本身就是監督我自己本身的課題。雖然不知道到底能作到哪邊,
但要任何一分都不讓人覺得無聊、之後的發展也想像不到、途中也不會讓人沒了興趣。
在107分的時間中,讓人毫無疑問的覺得有趣才是我第一課題。
──這是第三部長篇作品了,跟短篇相比的話有比較好做嗎
常聽到「是短篇長篇輪流來作嗎?」,從以前來看的話或許真的是那樣。
也一直都是「去試著控制長篇吧」,
卻不順利而留下這個課題,「下次試試作短篇吧」這樣過來的。
但在這次的長篇上沒有任何沒控制好這樣的後悔。
──下次的作品會是短篇嗎?
包括廣告影片,還有許多該作的東西。
在那邊完成後,我自己不能再空下手時可能會再作個長篇電影。
讓觀眾有「很盡興」的感覺,我想在竭盡全力的一兩部作品,就不得不作長篇電影。
──雖然很辛苦,但很盡興吧。另外就是還想再作一部嗎?
我想是的。有下次要讓人更驚呀的心情在。
──新海先生想像力的來源是哪邊來的呢?
最近的話是看日本的傳說或是萬葉集、古今和歌集、神話等作品比較多。
日本的傳說很棒的。每個的故事很短,看了一百個左右的話就能輕易的分辨類型了。
故事常見的結構就在那邊。
有勸善懲惡的、報恩類型的、跟動物結婚的、故事的由來等等。每個都很有趣喔。
這次的電影也是從小野小町的和歌和「とりかへばや物語」而來的靈感
真的是從那獲得了很多的提示。
--
終於翻完啦! Orz
我這沒考過日檢的若有翻錯請多指教了 (尤其是CM那邊總覺得很怪)
這篇是比較一般的訪談
製作秘話還是得看雜誌或公式書較多
至於節目訪談那邊我覺得我搞砸了wwwww
最早是 弄個簡單重點 → 乾脆詳細翻一下 → 要不依照類型分類好了
→ 混在一起沒標哪來的 → 會忘記哪邊翻過了 → 看起來一團亂 ( ′_ >`)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16-11-11T18:24
at 2016-11-11T18:24

By Hamiltion
at 2016-11-13T22:04
at 2016-11-13T22:04

By Erin
at 2016-11-18T17:03
at 2016-11-18T17:03

By Edwina
at 2016-11-20T00:44
at 2016-11-20T00:44

By Belly
at 2016-11-21T03:38
at 2016-11-21T03:38

By Barb Cronin
at 2016-11-21T17:46
at 2016-11-21T17:46

By Belly
at 2016-11-25T11:38
at 2016-11-25T11:38

By Lauren
at 2016-11-29T04:12
at 2016-11-29T04:12

By Belly
at 2016-12-02T17:42
at 2016-12-02T17:42

By Xanthe
at 2016-12-05T15:27
at 2016-12-05T15:27

By Eartha
at 2016-12-09T15:24
at 2016-12-09T15:24

By Anonymous
at 2016-12-14T05:47
at 2016-12-14T05:47

By Joe
at 2016-12-14T14:13
at 2016-12-14T14:13

By Michael
at 2016-12-17T21:24
at 2016-12-17T21:24

By Adele
at 2016-12-18T10:08
at 2016-12-18T10:08

By Quanna
at 2016-12-19T00:57
at 2016-12-19T00:57

By Cara
at 2016-12-23T03:25
at 2016-12-23T03:25

By Daniel
at 2016-12-24T20:14
at 2016-12-24T20:14

By Noah
at 2016-12-25T18:53
at 2016-12-25T18:53

By Isla
at 2016-12-29T11:31
at 2016-12-29T11:31

By Callum
at 2016-12-30T06:23
at 2016-12-30T06:23

By Zenobia
at 2017-01-04T03:31
at 2017-01-04T03:31

By Leila
at 2017-01-07T02:01
at 2017-01-07T02:01

By Jake
at 2017-01-08T04:27
at 2017-01-08T04:27

By Sierra Rose
at 2017-01-11T03:37
at 2017-01-11T03:37

By Olga
at 2017-01-13T14:45
at 2017-01-13T14:45

By Thomas
at 2017-01-13T22:44
at 2017-01-13T22:44

By Ursula
at 2017-01-17T12:57
at 2017-01-17T12:57

By Una
at 2017-01-18T20:21
at 2017-01-18T20:21

By George
at 2017-01-21T12:53
at 2017-01-21T12:53

By Elma
at 2017-01-26T12:34
at 2017-01-26T12:34

By Carol
at 2017-01-29T20:10
at 2017-01-29T20:10

By Lauren
at 2017-02-01T07:54
at 2017-02-01T07:54

By Lily
at 2017-02-06T03:25
at 2017-02-06T03:25

By Doris
at 2017-02-08T02:50
at 2017-02-08T02:50

By Jack
at 2017-02-09T00:47
at 2017-02-09T00:47

By Leila
at 2017-02-09T08:16
at 2017-02-09T08:16

By Candice
at 2017-02-14T07:58
at 2017-02-14T07:58

By Queena
at 2017-02-16T08:28
at 2017-02-16T08:28

By Ingrid
at 2017-02-18T23:33
at 2017-02-18T23:33

By Bethany
at 2017-02-23T19:48
at 2017-02-23T19:48

By Annie
at 2017-02-27T12:18
at 2017-02-27T12:18

By Zanna
at 2017-03-03T04:22
at 2017-03-03T04:22

By Dorothy
at 2017-03-04T02:12
at 2017-03-04T02:12

By Quanna
at 2017-03-09T01:17
at 2017-03-09T01:17

By Catherine
at 2017-03-12T17:27
at 2017-03-12T17:27

By Tracy
at 2017-03-16T22:44
at 2017-03-16T22:44

By Gilbert
at 2017-03-21T19:24
at 2017-03-21T19:24

By Jessica
at 2017-03-22T14:24
at 2017-03-22T14:24

By Hardy
at 2017-03-26T21:58
at 2017-03-26T21:58

By Agnes
at 2017-03-31T19:08
at 2017-03-31T19:08

By Una
at 2017-04-02T19:53
at 2017-04-02T19:53

By Connor
at 2017-04-03T10:30
at 2017-04-03T10:30

By Charlotte
at 2017-04-06T09:16
at 2017-04-06T09:16

By Jacky
at 2017-04-08T02:37
at 2017-04-08T02:37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4-10T22:16
at 2017-04-10T22:16

By Mary
at 2017-04-15T17:04
at 2017-04-15T17:04

By Charlie
at 2017-04-19T12:04
at 2017-04-19T12:04

By Olga
at 2017-04-20T17:15
at 2017-04-20T17:15

By Isla
at 2017-04-24T22:44
at 2017-04-24T22:44

By Rebecca
at 2017-04-25T11:44
at 2017-04-25T11:44

By Valerie
at 2017-04-28T00:54
at 2017-04-28T00:54

By Dinah
at 2017-05-02T18:46
at 2017-05-02T18:46

By Isla
at 2017-05-05T12:16
at 2017-05-05T12:16

By Queena
at 2017-05-09T15:39
at 2017-05-09T15:39

By Rae
at 2017-05-11T12:55
at 2017-05-11T12:55

By Daph Bay
at 2017-05-14T20:29
at 2017-05-14T20:29

By Elvira
at 2017-05-19T07:00
at 2017-05-19T07:00

By Oscar
at 2017-05-20T17:28
at 2017-05-20T17:28

By Genevieve
at 2017-05-23T16:41
at 2017-05-23T16:41

By Daph Bay
at 2017-05-27T21:36
at 2017-05-27T21:36

By Elma
at 2017-05-29T01:35
at 2017-05-29T01:35

By Joe
at 2017-05-31T12:51
at 2017-05-31T12:51

By Joseph
at 2017-06-05T08:30
at 2017-06-05T08:30

By Megan
at 2017-06-09T10:53
at 2017-06-09T10:53

By Ida
at 2017-06-12T13:56
at 2017-06-12T13:56

By Caroline
at 2017-06-13T09:05
at 2017-06-13T09:05

By Hardy
at 2017-06-16T11:33
at 2017-06-16T11:33

By Dora
at 2017-06-19T00:07
at 2017-06-19T00:07

By Megan
at 2017-06-20T23:24
at 2017-06-20T23:24

By Poppy
at 2017-06-23T18:15
at 2017-06-23T18:15

By Vanessa
at 2017-06-25T06:45
at 2017-06-25T06:45

By Agatha
at 2017-06-29T04:44
at 2017-06-29T04:44

By Oscar
at 2017-07-01T20:39
at 2017-07-01T20:39

By Charlie
at 2017-07-05T05:11
at 2017-07-05T05:11

By Dinah
at 2017-07-09T15:51
at 2017-07-09T15:51

By Joe
at 2017-07-13T02:20
at 2017-07-13T02:20

By Elma
at 2017-07-15T09:41
at 2017-07-15T09:41

By Steve
at 2017-07-17T10:27
at 2017-07-17T10:27

By Lydia
at 2017-07-22T00:36
at 2017-07-22T00:36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7-22T16:18
at 2017-07-22T16:18

By Zenobia
at 2017-07-24T21:49
at 2017-07-24T21:49

By Rosalind
at 2017-07-26T07:37
at 2017-07-26T07:37

By Michael
at 2017-07-30T07:06
at 2017-07-30T07:06

By Ina
at 2017-07-31T04:10
at 2017-07-31T04:10

By George
at 2017-08-03T23:50
at 2017-08-03T23:50

By Ivy
at 2017-08-04T12:13
at 2017-08-04T12:13

By Victoria
at 2017-08-07T21:30
at 2017-08-07T21:30

By Jake
at 2017-08-10T08:39
at 2017-08-10T08:39

By Cara
at 2017-08-14T01:37
at 2017-08-14T01:37

By Barb Cronin
at 2017-08-18T06:38
at 2017-08-18T06:38

By Iris
at 2017-08-19T22:39
at 2017-08-19T22:39

By Hardy
at 2017-08-21T08:03
at 2017-08-21T08:03

By Hardy
at 2017-08-23T06:06
at 2017-08-23T06:06

By Jack
at 2017-08-24T01:01
at 2017-08-24T01:01

By Elvira
at 2017-08-28T05:48
at 2017-08-28T05:48

By James
at 2017-08-28T13:01
at 2017-08-28T13:0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8-30T19:28
at 2017-08-30T19:28

By Ingrid
at 2017-08-31T20:42
at 2017-08-31T20:42

By Andy
at 2017-09-01T20:57
at 2017-09-01T20:57

By William
at 2017-09-05T14:04
at 2017-09-05T14:04

By Wallis
at 2017-09-05T19:49
at 2017-09-05T19:49

By Mason
at 2017-09-06T22:33
at 2017-09-06T22:33

By Faithe
at 2017-09-10T01:07
at 2017-09-10T01:07

By Selena
at 2017-09-11T09:37
at 2017-09-11T09:37

By Audriana
at 2017-09-15T19:02
at 2017-09-15T19:02

By Franklin
at 2017-09-20T05:20
at 2017-09-20T05:20

By Adele
at 2017-09-22T12:10
at 2017-09-22T12:10

By Damian
at 2017-09-26T12:09
at 2017-09-26T12:09

By Susan
at 2017-09-29T17:17
at 2017-09-29T17:17

By Elvira
at 2017-10-04T06:36
at 2017-10-04T06:36

By Jack
at 2017-10-04T13:09
at 2017-10-04T13:09

By Gary
at 2017-10-04T22:48
at 2017-10-04T22:48

By Olive
at 2017-10-05T21:01
at 2017-10-05T21:01

By Daniel
at 2017-10-07T10:22
at 2017-10-07T10:22

By Zora
at 2017-10-10T12:03
at 2017-10-10T12:03

By Catherine
at 2017-10-11T21:48
at 2017-10-11T21:48

By Yuri
at 2017-10-16T07:09
at 2017-10-16T07:09

By Emma
at 2017-10-20T11:19
at 2017-10-20T11:19

By Gilbert
at 2017-10-21T08:05
at 2017-10-21T08:05

By Isla
at 2017-10-22T22:37
at 2017-10-22T22:37

By Elizabeth
at 2017-10-27T05:06
at 2017-10-27T05:06

By Delia
at 2017-10-30T14:37
at 2017-10-30T14:3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10-30T23:48
at 2017-10-30T23:48

By Steve
at 2017-11-03T16:22
at 2017-11-03T16:22
Related Posts
賣座電影絕不可能靠工讀生創造票房

By Cara
at 2016-11-08T06:48
at 2016-11-08T06:48
奇異博士: 傳奇郎中/奇異宗師的身分兩難

By Leila
at 2016-11-08T06:37
at 2016-11-08T06:37
攻殼機動隊 最新五秒片段

By Michael
at 2016-11-08T02:22
at 2016-11-08T02:22
最近有什麼不錯的片嗎?

By Jacob
at 2016-11-08T02:02
at 2016-11-08T02:02
會計師小小疑惑

By Carol
at 2016-11-08T01:59
at 2016-11-08T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