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心得 - 電影

By Joe
at 2016-11-13T01:27
at 2016-11-13T01:2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O9r1sxI ]
作者: ntupeter (ntu dove) 看板: C_Chat
標題: [閒聊] 你的名字心得(有雷)
時間: Sun Nov 13 01:25:06 2016
從上週六連兩天看君名後,那畫面、對白,還有故事始終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讓
我不禁也想聊聊我對這部的小想法。
板上實在太多篇了,我盡量舉些不常提到的例子。
第一部分,本片的核心
1. 線的元素。
我覺得君名可以說是把<線>的概念發揮到極致的作品,把世間的一切用線來解釋,
自古就有,像是中文講<千頭萬緒>,緒就是線的意思,把我們的思路比喻為線,英
文thread也兼有思緒及線條的意思,再加上月下老人---紅線的意象等等,可以說
透過線來看世界是所有文明共通的一件事。
透過一葉之口,在片中時間是線、乃至奔流不息的電車,也是線的引申,另外像是
剪臍帶的那段也有脫離母體成為<人>的意象,線有時也是紛亂的象徵,像是當三葉
決定把<煩惱絲>剪短的那一段的呈現(接著的東京行說明了三葉其實是個非常積極
的女孩,與嫻靜的巫女形象是很大的對比),而更重要是,它還則牽動了新海誠最
常關照的東西,也就是------
2. 親情&友情&愛情
當瀧IN三葉時,曾經三次被發現她不是三葉,我第一次看到類似的橋段是在寄生獸
,寄生在宿主的怪獸長得跟宿主完全一樣,然而母親一進家門,一瞬間就發現這不
是她女兒。其中我認為三葉與父親的互動雖短,卻頗值得玩味,在君名的世界中,
親情也是線,三葉與父親的線斷了很久,直到當瀧IN三葉<拉住他的領帶>時,他說
了「妳不是我女兒」,我認為與其說是字面上的意思,不如說是在這樣的動作中,
親情的線重新被結回來了,在後面說服全村的撤離看得出來。
<朋友>毫無疑問是故事能夠推進下去,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這些朋友們,才能夠包
容他們靈魂互換時的怪怪的行為,然而在劇情的推動上,三葉的朋友們又比瀧的關
鍵得多,跟之前板上一樣,我也覺得一起炸變電所那段實在是繼熱血又愚蠢又感人
,當然還有很多瑣碎的事情,像是分三明治給三葉IN瀧等等的,在大學常聽人說,
真朋友都是高中時的,不禁讓人回憶當年的青春時光。
當然,愛情是新海誠<每一部>作品的核心,許多人覺得這部的愛情相比於新海誠之
前的作品來得太快、太不細膩,這點我是不太認同的,第一,兩個高中生交換身體
等於是把對方的<一切的一切>都摸清了阿,第二,這愛情的進展沒有想像中快,最
一開始是三葉去東京找瀧,這是憧憬的開始,當瀧知道這件事後,在手掌上寫下的
字句,到此都還可以是青春期<純蠢>的愛,不過他們之後始終有一塊疙瘩在心中,
下一次相見時,三葉已經過了8年,瀧則是5年,已經是算是經歷了社會歷練了,期
間的面試也有這個意涵。
第二部分,君名的動畫世界
我想談的是兩方面,第一是背景方面的,第二是人物方面的,這兩個因素是這部大
紅的關鍵。
背景方面,包含了綺麗的畫面,讓人想住在那裡(不論是糸守町還是東京)外,以及
傳統文化的再製,我第一次看時其實很感慨,台灣也有原住民的口嚼酒及編織文化
,當然更是有牽紅線的月老傳說,然而我們卻作不出好作品。
情感方面,很多人批評本作靈魂交換時的行為很不真實,這點我是認同的,然而我
覺得,就是因為這樣子才會大受歡迎。像是什麼手機連絡啦、加FB阿之類的,都是
十分現實的東西,在新海誠的作品中,一貫的是<感情>與<傻勁>重於一切,我們用
FB,說真的有超過87成以上的原因是為了維持我們的外在以及社交,這是現實的。
新海誠的感情世界是不靠這些的,而且要帶點傻勁的,像是整整四個小時的火車旅
程,耗盡一天只為見一面之類的,正因為這種單純,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
第三部分,BUG
我覺得許多人提出的BUG,都是可以用夢境去解釋的,像是年分忽視阿等等的問題,
然而有兩處地方,雖然不影響整體感受,但我卻沒辦法置之不理。
第一是去瀧一行人飛驒地區時,不論是他們還是當地人對於彗星事件的無知是超乎
我想像的,舉例來說,之前曾有調查,南投人最討厭被問說921的事,雖然討厭但也
說明了對於大災難的地域的關心。另外我再舉例,中華民國有超過7800個村里,我
相信幾乎沒有人知道知道我住的信義區廣居里,甚至連自己住的村里也不清楚,但
我相信每個人一定都知道台灣有一個村叫小林村,而且能馬上反應出那裡發生了什
麼事。
另外當然就是,為什麼這部不但彗星軌道畫錯,連隕石彗星都會分不清楚啊(崩潰,
他們都不知道通古斯爆炸事件被認為是彗星撞擊,就是因為沒有隕石坑嗎...這些不
是國中程度的地科嗎...
第四部分,評
即使是有上述的問題,毫無疑問君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然而,即使沒有上述
的問題,君名也不會是一部<經典>的作品,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不現實,也就是
我的第二部分談的,我們必須進入新海誠所架構的世界,對於少數極度理性的人來
說,就很容易出戲,但是呢,通常經典的作品都不好看啦,我在文學院的經驗。
所以大概就良作頂吧,以分數來說,大概80分吧,這些跟大部分人差不多,不過我
心目中動畫作品能到經典神作等級的,只有宮老的幾部,因次可以說君名我是給予
很高的評價的。
--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Yeats "The Stolen Child"
--
作者: ntupeter (ntu dove) 看板: C_Chat
標題: [閒聊] 你的名字心得(有雷)
時間: Sun Nov 13 01:25:06 2016
從上週六連兩天看君名後,那畫面、對白,還有故事始終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讓
我不禁也想聊聊我對這部的小想法。
板上實在太多篇了,我盡量舉些不常提到的例子。
第一部分,本片的核心
1. 線的元素。
我覺得君名可以說是把<線>的概念發揮到極致的作品,把世間的一切用線來解釋,
自古就有,像是中文講<千頭萬緒>,緒就是線的意思,把我們的思路比喻為線,英
文thread也兼有思緒及線條的意思,再加上月下老人---紅線的意象等等,可以說
透過線來看世界是所有文明共通的一件事。
透過一葉之口,在片中時間是線、乃至奔流不息的電車,也是線的引申,另外像是
剪臍帶的那段也有脫離母體成為<人>的意象,線有時也是紛亂的象徵,像是當三葉
決定把<煩惱絲>剪短的那一段的呈現(接著的東京行說明了三葉其實是個非常積極
的女孩,與嫻靜的巫女形象是很大的對比),而更重要是,它還則牽動了新海誠最
常關照的東西,也就是------
2. 親情&友情&愛情
當瀧IN三葉時,曾經三次被發現她不是三葉,我第一次看到類似的橋段是在寄生獸
,寄生在宿主的怪獸長得跟宿主完全一樣,然而母親一進家門,一瞬間就發現這不
是她女兒。其中我認為三葉與父親的互動雖短,卻頗值得玩味,在君名的世界中,
親情也是線,三葉與父親的線斷了很久,直到當瀧IN三葉<拉住他的領帶>時,他說
了「妳不是我女兒」,我認為與其說是字面上的意思,不如說是在這樣的動作中,
親情的線重新被結回來了,在後面說服全村的撤離看得出來。
<朋友>毫無疑問是故事能夠推進下去,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這些朋友們,才能夠包
容他們靈魂互換時的怪怪的行為,然而在劇情的推動上,三葉的朋友們又比瀧的關
鍵得多,跟之前板上一樣,我也覺得一起炸變電所那段實在是繼熱血又愚蠢又感人
,當然還有很多瑣碎的事情,像是分三明治給三葉IN瀧等等的,在大學常聽人說,
真朋友都是高中時的,不禁讓人回憶當年的青春時光。
當然,愛情是新海誠<每一部>作品的核心,許多人覺得這部的愛情相比於新海誠之
前的作品來得太快、太不細膩,這點我是不太認同的,第一,兩個高中生交換身體
等於是把對方的<一切的一切>都摸清了阿,第二,這愛情的進展沒有想像中快,最
一開始是三葉去東京找瀧,這是憧憬的開始,當瀧知道這件事後,在手掌上寫下的
字句,到此都還可以是青春期<純蠢>的愛,不過他們之後始終有一塊疙瘩在心中,
下一次相見時,三葉已經過了8年,瀧則是5年,已經是算是經歷了社會歷練了,期
間的面試也有這個意涵。
第二部分,君名的動畫世界
我想談的是兩方面,第一是背景方面的,第二是人物方面的,這兩個因素是這部大
紅的關鍵。
背景方面,包含了綺麗的畫面,讓人想住在那裡(不論是糸守町還是東京)外,以及
傳統文化的再製,我第一次看時其實很感慨,台灣也有原住民的口嚼酒及編織文化
,當然更是有牽紅線的月老傳說,然而我們卻作不出好作品。
情感方面,很多人批評本作靈魂交換時的行為很不真實,這點我是認同的,然而我
覺得,就是因為這樣子才會大受歡迎。像是什麼手機連絡啦、加FB阿之類的,都是
十分現實的東西,在新海誠的作品中,一貫的是<感情>與<傻勁>重於一切,我們用
FB,說真的有超過87成以上的原因是為了維持我們的外在以及社交,這是現實的。
新海誠的感情世界是不靠這些的,而且要帶點傻勁的,像是整整四個小時的火車旅
程,耗盡一天只為見一面之類的,正因為這種單純,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
第三部分,BUG
我覺得許多人提出的BUG,都是可以用夢境去解釋的,像是年分忽視阿等等的問題,
然而有兩處地方,雖然不影響整體感受,但我卻沒辦法置之不理。
第一是去瀧一行人飛驒地區時,不論是他們還是當地人對於彗星事件的無知是超乎
我想像的,舉例來說,之前曾有調查,南投人最討厭被問說921的事,雖然討厭但也
說明了對於大災難的地域的關心。另外我再舉例,中華民國有超過7800個村里,我
相信幾乎沒有人知道知道我住的信義區廣居里,甚至連自己住的村里也不清楚,但
我相信每個人一定都知道台灣有一個村叫小林村,而且能馬上反應出那裡發生了什
麼事。
另外當然就是,為什麼這部不但彗星軌道畫錯,連隕石彗星都會分不清楚啊(崩潰,
他們都不知道通古斯爆炸事件被認為是彗星撞擊,就是因為沒有隕石坑嗎...這些不
是國中程度的地科嗎...
第四部分,評
即使是有上述的問題,毫無疑問君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然而,即使沒有上述
的問題,君名也不會是一部<經典>的作品,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不現實,也就是
我的第二部分談的,我們必須進入新海誠所架構的世界,對於少數極度理性的人來
說,就很容易出戲,但是呢,通常經典的作品都不好看啦,我在文學院的經驗。
所以大概就良作頂吧,以分數來說,大概80分吧,這些跟大部分人差不多,不過我
心目中動畫作品能到經典神作等級的,只有宮老的幾部,因次可以說君名我是給予
很高的評價的。
--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Yeats "The Stolen Child"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Poppy
at 2016-11-13T18:57
at 2016-11-13T18:57

By Eden
at 2016-11-16T16:44
at 2016-11-16T16:44

By Una
at 2016-11-19T21:22
at 2016-11-19T21:22

By Daniel
at 2016-11-20T20:53
at 2016-11-20T20:53

By Delia
at 2016-11-23T06:15
at 2016-11-23T06:15

By Belly
at 2016-11-26T21:41
at 2016-11-26T21:41

By Lucy
at 2016-11-27T03:15
at 2016-11-27T03:15

By Liam
at 2016-11-29T09:55
at 2016-11-29T09:55

By Hedwig
at 2016-12-01T08:01
at 2016-12-01T08:01
Related Posts
惡魔蛙男+心得(微雷)

By Daniel
at 2016-11-13T01:25
at 2016-11-13T01:25
鬼關燈

By Caroline
at 2016-11-13T01:15
at 2016-11-13T01:15
一部有關殺人魔的片

By Donna
at 2016-11-13T00:42
at 2016-11-13T00:42
德女星挺6月肚墮胎 《24週》震撼影、醫界

By Audriana
at 2016-11-13T00:31
at 2016-11-13T00:31
奇異博士--師傅我想動手術QQ

By Kelly
at 2016-11-13T00:26
at 2016-11-13T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