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 - 臺劇

By David
at 2018-07-11T20:24
at 2018-07-11T20:24
Table of Contents
公視真是太邪惡了片名這麼長,塞不下我想加的副標題了XD
只好偷渡在這裡: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你的孩子,只是你想要的那個樣子。」
其實看完這滿滿兩小時,真的覺得好壓抑啊!
壓抑的除了劇中媽媽的控制欲以及情緒勒索之外,
更壓抑的是,這些都曾經是許多人的小時候,
曾經都為了那句「是為了你好」而被迫接受、吞嚥下那些難以消受的刺痛,
就算不想要,但說出口又能如何,
只會收到百萬條更加為你著想的名言錦句轟炸。
沒有人生來就知道如何擔任父母,
這是一個具有深切影響、能牽動整個社會體制的任務,
他們常說:
「等到你以後有小孩就知道!」、
「乖乖聽話,才能快快長大」、
「你現在還不懂,以後就會懂了」、
「小孩子不要問那麼多」、
「你怎麼都看不到我對你的用心良苦」、
「栽培你是為了讓你找個好工作,有好的前途」、
「你看我花了那麼多錢讓你補習,就是要讓你不要輸給別人」、
「你都不知道我賺錢有多辛苦」、
「我都是為了你好,你以後會感謝我的」(放聖光大絕)……等等,
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聲音,
也許父母開放、嚴厲、民主等等都不一定,
但我們也會有對於自己父母的「意見」,
而當這個意見自始至終無法被聽見,
或者像小偉一樣連自殺都無法停止媽媽的控制時,
那會是一種多麽心死的感覺。
因為這條界線如此難以拿捏,
稍不注意,自由即成了放縱、嚴厲即成了綑綁,
而也正因為孩子並非是自己的複製品,
是無法用自己具有的才華、天賦去想像、限制住孩子的成長空間的。
那到底要怎麼做呢?
這個問題,
不知道在這十集結束後會不會有答案呢(推卸責任),
其實真的很難,
即使當了父母也不一定就會有答案,
也不會有哪一個心理師、諮商師告訴你所謂的家庭關係有多麽絕對。
回到眼神死的小偉,
在他經歷過了十次、二十次甚至已經數不清的「矯正」生活後,
我看見的,是一個大人還在繞著自己的母體旋轉,
他從未真正脫離而獨立生活,
即使生活能自理,活得「好好的」,
卻永遠只能像一隻被項圈繫住的小狗,
在那塊小到難以呼吸的空間裡,原地轉圈,
接受被餵食與被訓練。
小偉被剝奪的校園青春歲月、初戀美好都被媽媽用強硬的手段合理化了,
這樣的家庭表面和諧是因為沈默與反抗無效,
也是這瀕臨極限的張力,把他們母子倆都推向了痛苦的深淵。
當小偉(大偉?)拿到了那支讓他痛苦萬分的遙控器,
場景是他坐在椅子上面對落地窗那晃動的、透著些許陽光的窗簾,
他的人生至今不知已重複了幾次,
卻仍保有每一段記憶,
於是他人生跑馬燈經過(誤),
他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只想奪回自主權,拿回屬於他的遙控器。
最後,媽媽冒出的那句話著實讓我意想不到:「你以為遙控器我只有一個嗎」,
天啊是要嚇死誰,一支還不夠嗎?
在把小偉的靈魂、思想禁錮了如此久之後,
遙控器一按,小偉回到了他最初心動的圖書館,
那是他的自由開始奔放之際,
遙控器去哪了我不知道,
但他已經做出了選擇,
他可以去實踐那句:
「為自己的不勇敢找藉口,我辦不到。」
另外,要讚賞一下劉子銓在最後一幕,
那複雜難以言喻、想哭但不能太浮誇會把小嵐嚇跑、想笑但不能太變態也會把小嵐嚇跑的演技,他捏著衣角,回到青澀的少年,眼眶含著淚的那份感動,真的詮釋得很好。
--
只是想要寫點什麼,一點都不絢麗與花俏,只要用文字就好。
節骨眼的觀後感:https://simplemurmur.wordpress.com
--
只好偷渡在這裡: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你的孩子,只是你想要的那個樣子。」
其實看完這滿滿兩小時,真的覺得好壓抑啊!
壓抑的除了劇中媽媽的控制欲以及情緒勒索之外,
更壓抑的是,這些都曾經是許多人的小時候,
曾經都為了那句「是為了你好」而被迫接受、吞嚥下那些難以消受的刺痛,
就算不想要,但說出口又能如何,
只會收到百萬條更加為你著想的名言錦句轟炸。
沒有人生來就知道如何擔任父母,
這是一個具有深切影響、能牽動整個社會體制的任務,
他們常說:
「等到你以後有小孩就知道!」、
「乖乖聽話,才能快快長大」、
「你現在還不懂,以後就會懂了」、
「小孩子不要問那麼多」、
「你怎麼都看不到我對你的用心良苦」、
「栽培你是為了讓你找個好工作,有好的前途」、
「你看我花了那麼多錢讓你補習,就是要讓你不要輸給別人」、
「你都不知道我賺錢有多辛苦」、
「我都是為了你好,你以後會感謝我的」(放聖光大絕)……等等,
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聲音,
也許父母開放、嚴厲、民主等等都不一定,
但我們也會有對於自己父母的「意見」,
而當這個意見自始至終無法被聽見,
或者像小偉一樣連自殺都無法停止媽媽的控制時,
那會是一種多麽心死的感覺。
因為這條界線如此難以拿捏,
稍不注意,自由即成了放縱、嚴厲即成了綑綁,
而也正因為孩子並非是自己的複製品,
是無法用自己具有的才華、天賦去想像、限制住孩子的成長空間的。
那到底要怎麼做呢?
這個問題,
不知道在這十集結束後會不會有答案呢(推卸責任),
其實真的很難,
即使當了父母也不一定就會有答案,
也不會有哪一個心理師、諮商師告訴你所謂的家庭關係有多麽絕對。
回到眼神死的小偉,
在他經歷過了十次、二十次甚至已經數不清的「矯正」生活後,
我看見的,是一個大人還在繞著自己的母體旋轉,
他從未真正脫離而獨立生活,
即使生活能自理,活得「好好的」,
卻永遠只能像一隻被項圈繫住的小狗,
在那塊小到難以呼吸的空間裡,原地轉圈,
接受被餵食與被訓練。
小偉被剝奪的校園青春歲月、初戀美好都被媽媽用強硬的手段合理化了,
這樣的家庭表面和諧是因為沈默與反抗無效,
也是這瀕臨極限的張力,把他們母子倆都推向了痛苦的深淵。
當小偉(大偉?)拿到了那支讓他痛苦萬分的遙控器,
場景是他坐在椅子上面對落地窗那晃動的、透著些許陽光的窗簾,
他的人生至今不知已重複了幾次,
卻仍保有每一段記憶,
於是他人生跑馬燈經過(誤),
他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只想奪回自主權,拿回屬於他的遙控器。
最後,媽媽冒出的那句話著實讓我意想不到:「你以為遙控器我只有一個嗎」,
天啊是要嚇死誰,一支還不夠嗎?
在把小偉的靈魂、思想禁錮了如此久之後,
遙控器一按,小偉回到了他最初心動的圖書館,
那是他的自由開始奔放之際,
遙控器去哪了我不知道,
但他已經做出了選擇,
他可以去實踐那句:
「為自己的不勇敢找藉口,我辦不到。」
另外,要讚賞一下劉子銓在最後一幕,
那複雜難以言喻、想哭但不能太浮誇會把小嵐嚇跑、想笑但不能太變態也會把小嵐嚇跑的演技,他捏著衣角,回到青澀的少年,眼眶含著淚的那份感動,真的詮釋得很好。
--
只是想要寫點什麼,一點都不絢麗與花俏,只要用文字就好。
節骨眼的觀後感:https://simplemurmur.wordpress.com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18-07-14T16:50
at 2018-07-14T16:50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7-16T17:43
at 2018-07-16T17:43

By Emily
at 2018-07-19T16:18
at 2018-07-19T16:18

By Sierra Rose
at 2018-07-21T15:06
at 2018-07-21T15:06

By Ursula
at 2018-07-22T09:02
at 2018-07-22T09:02

By Lydia
at 2018-07-22T16:09
at 2018-07-22T16:09

By Donna
at 2018-07-24T13:06
at 2018-07-24T13:06

By Ina
at 2018-07-27T00:04
at 2018-07-27T00:04

By William
at 2018-07-30T09:39
at 2018-07-30T09:39

By Agatha
at 2018-08-01T17:38
at 2018-08-01T17:38

By Sandy
at 2018-08-06T16:55
at 2018-08-06T16:55

By Odelette
at 2018-08-09T18:08
at 2018-08-09T18:08

By Oliver
at 2018-08-12T00:00
at 2018-08-12T00:00

By Freda
at 2018-08-14T15:39
at 2018-08-14T15:39

By Mason
at 2018-08-16T19:55
at 2018-08-16T19:55
Related Posts
《情‧份》 精彩最終回 TTV八點檔

By Vanessa
at 2018-07-11T19:15
at 2018-07-11T19:15
女兵日記 第一集心得

By Dora
at 2018-07-11T17:13
at 2018-07-11T17:13
五月金鐘好戲票選活動結果及講座分享

By Hardy
at 2018-07-11T15:42
at 2018-07-11T15:42
前男友不是人5-8集:婚姻怎會是一場騙局?

By Franklin
at 2018-07-11T12:53
at 2018-07-11T12:53
越界的意象-7:領帶與眼鏡——子軒的眼鏡

By Anonymous
at 2018-07-11T11:52
at 2018-07-11T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