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 極速甩尾 - 電影

By Hardy
at 2022-10-16T22:00
at 2022-10-16T22:00
Table of Contents
本來就一直期待這部能上映,沒想到真的上映了,感謝有代理商願意引進,我先以三刷回
應對代理商的敬意。當然也是因為電影不差,所以才甘願三刷。
https://i.imgur.com/ofW6IIC.jpg
這篇無劇情雷,但還是多少提一下觀後感。
1.節奏就跟傳統日片差不多,第一刷時覺得節奏有點慢,第二刷時又覺得還好。在電影院
觀看跟以後在家看感受或許會不同。
2.配樂、插曲、片尾曲都不錯聽。
3.有些翻譯翻的很有意思。
4.劇情簡單好懂。
5.小林總一郎選手的眼神看起來有點可怕,好像會殺人的樣子,這角色看起來很像棒球咖
、或是開車碰碰叫的台客咖,氣質上有點像台灣中年大叔,中南部人可能比較感受的出來
。
6.可能是為了呼應電玩阿宅的關係,所以把主角詮釋成那樣,畏畏縮縮的。雖然我覺得主
角個人魅力也是不足,不夠討喜。
7.女主很耐看,越看越可愛。
8.覺得比之前的日本賽車電影 熱血極速 還好看,可能是因為我比較喜歡甩尾更勝拉力賽
的關係。
9.以日本賽車電影來說,個人認為這部算目前最好看的一部了。中間有一橋段我覺得安排
的非常棒,運鏡也一流,但是不劇透所以就不說明了。
------------------------------
另外再提供一些相關資訊,提供給大家觀影時作為參考。
這部最終賽事的幾個隊伍:
1.Team ALIVE: 主角隊
2.Team SCREW: 柴崎快
3.D-MAX: 小林總一郎
4.FAT FIVE RACING: 齋藤太吾(真實車手)
5.TOYO TIRES: 川畑真人(真實車手)
主角群的甩尾賽車都是請真實車手當替身、電玩賽車駕駛則是請日本電競界賽車冠軍 山
中智瑛 擔當。(是山中不是中山)
以上資料來自電影官方手冊。
在主持人土屋圭市旁的另一位評論員織戶學也是甩尾車手。
------------------------------
甩尾賽事不只D1GP、還有D1 Light、國外賽事、業餘賽事等。以D1GP來說,一年大概有8
到10場比賽,除了單戰冠軍外,也有積分制,跟傳統賽車一樣,積分最高的拿年度總冠軍
。
但甩尾賽事跟傳統賽車的超車後跑第一名得冠軍的方式稍有不同,主要是依靠評分得分,
由取得最高分者獲勝。
也因為這樣,所以造成比賽的刺激度、張力不太足,比較沒有熱血感。不過傳統賽車的超
車鏡頭其實也不多,要燃起來使腎上腺素爆發也是不容易,相較之下又顯得甩尾賽事好像
也很有趣,有點矛盾。但飆仔們的山路甩尾飆車競技又是另一回事了(像頭文字D那樣)。
除了評審評分外,也導入DOSS系統由機器協助評分,可參考以下網頁說明。
https://kknews.cc/news/n5x3lr2.html
同場賽事也分成 單走 跟 追走 兩種。
單走就是一人甩尾取得分數,追走就是兩台車同時上場比賽取得分數。追走分先攻跟後攻
,至少比兩回合,這次你先攻我後追,下一回合變你後追我先攻,電影中是直接進入追走
比賽。通常是單走比完後才會進入追走比賽,最後比完就結束,也是採多強淘汰賽的模式
。
評分要素可參考D1GP官方網站說明,但是日文版的,或者參考官方YOUTUBE說明,但也是
日文,百度百科也有中文說明,可參考 評分要素 章節(只有單走,追走評分似乎沒沒說
明)。
百度百科的評分要素就是官方手冊資料提到的競技の採点方法,速度、振り、角度、指定
されたゾーンの走行、操作、印象点 的中文說明。
官方網址:
D1GP官方網站
https://d1gp.co.jp/scoring/
官方PDF資料網站
https://reurl.cc/xQyaV5
官方單走規則說明動畫
https://youtu.be/d7Hlo6ffeM0
百度百科網址:
https://reurl.cc/9pjvkx
(快速導航>評分要素)
--
應對代理商的敬意。當然也是因為電影不差,所以才甘願三刷。
https://i.imgur.com/ofW6IIC.jpg

這篇無劇情雷,但還是多少提一下觀後感。
1.節奏就跟傳統日片差不多,第一刷時覺得節奏有點慢,第二刷時又覺得還好。在電影院
觀看跟以後在家看感受或許會不同。
2.配樂、插曲、片尾曲都不錯聽。
3.有些翻譯翻的很有意思。
4.劇情簡單好懂。
5.小林總一郎選手的眼神看起來有點可怕,好像會殺人的樣子,這角色看起來很像棒球咖
、或是開車碰碰叫的台客咖,氣質上有點像台灣中年大叔,中南部人可能比較感受的出來
。
6.可能是為了呼應電玩阿宅的關係,所以把主角詮釋成那樣,畏畏縮縮的。雖然我覺得主
角個人魅力也是不足,不夠討喜。
7.女主很耐看,越看越可愛。
8.覺得比之前的日本賽車電影 熱血極速 還好看,可能是因為我比較喜歡甩尾更勝拉力賽
的關係。
9.以日本賽車電影來說,個人認為這部算目前最好看的一部了。中間有一橋段我覺得安排
的非常棒,運鏡也一流,但是不劇透所以就不說明了。
------------------------------
另外再提供一些相關資訊,提供給大家觀影時作為參考。
這部最終賽事的幾個隊伍:
1.Team ALIVE: 主角隊
2.Team SCREW: 柴崎快
3.D-MAX: 小林總一郎
4.FAT FIVE RACING: 齋藤太吾(真實車手)
5.TOYO TIRES: 川畑真人(真實車手)
主角群的甩尾賽車都是請真實車手當替身、電玩賽車駕駛則是請日本電競界賽車冠軍 山
中智瑛 擔當。(是山中不是中山)
以上資料來自電影官方手冊。
在主持人土屋圭市旁的另一位評論員織戶學也是甩尾車手。
------------------------------
甩尾賽事不只D1GP、還有D1 Light、國外賽事、業餘賽事等。以D1GP來說,一年大概有8
到10場比賽,除了單戰冠軍外,也有積分制,跟傳統賽車一樣,積分最高的拿年度總冠軍
。
但甩尾賽事跟傳統賽車的超車後跑第一名得冠軍的方式稍有不同,主要是依靠評分得分,
由取得最高分者獲勝。
也因為這樣,所以造成比賽的刺激度、張力不太足,比較沒有熱血感。不過傳統賽車的超
車鏡頭其實也不多,要燃起來使腎上腺素爆發也是不容易,相較之下又顯得甩尾賽事好像
也很有趣,有點矛盾。但飆仔們的山路甩尾飆車競技又是另一回事了(像頭文字D那樣)。
除了評審評分外,也導入DOSS系統由機器協助評分,可參考以下網頁說明。
https://kknews.cc/news/n5x3lr2.html
同場賽事也分成 單走 跟 追走 兩種。
單走就是一人甩尾取得分數,追走就是兩台車同時上場比賽取得分數。追走分先攻跟後攻
,至少比兩回合,這次你先攻我後追,下一回合變你後追我先攻,電影中是直接進入追走
比賽。通常是單走比完後才會進入追走比賽,最後比完就結束,也是採多強淘汰賽的模式
。
評分要素可參考D1GP官方網站說明,但是日文版的,或者參考官方YOUTUBE說明,但也是
日文,百度百科也有中文說明,可參考 評分要素 章節(只有單走,追走評分似乎沒沒說
明)。
百度百科的評分要素就是官方手冊資料提到的競技の採点方法,速度、振り、角度、指定
されたゾーンの走行、操作、印象点 的中文說明。
官方網址:
D1GP官方網站
https://d1gp.co.jp/scoring/
官方PDF資料網站
https://reurl.cc/xQyaV5
官方單走規則說明動畫
https://youtu.be/d7Hlo6ffeM0
百度百科網址:
https://reurl.cc/9pjvkx
(快速導航>評分要素)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Caroline
at 2022-10-17T17:35
at 2022-10-17T17:35

By Brianna
at 2022-10-18T13:09
at 2022-10-18T13:09

By Skylar Davis
at 2022-10-17T21:14
at 2022-10-17T21:14

By Hazel
at 2022-10-18T16:49
at 2022-10-18T16:49

By Hazel
at 2022-10-17T21:14
at 2022-10-17T21:14

By Elvira
at 2022-10-18T16:49
at 2022-10-18T16:49

By Zanna
at 2022-10-17T21:14
at 2022-10-17T21:14

By Linda
at 2022-10-18T16:49
at 2022-10-18T16:49

By Charlie
at 2022-10-17T21:14
at 2022-10-17T21:14

By Linda
at 2022-10-18T16:49
at 2022-10-18T16:49
Related Posts
哪些電影,海報是主角無表情的臉?

By Bethany
at 2022-10-16T21:46
at 2022-10-16T21:46
漫威高層:《黑豹2》就像《教父》

By Damian
at 2022-10-16T21:42
at 2022-10-16T21:42
帶麻袋面具有催眠能力的反派

By Isla
at 2022-10-16T21:05
at 2022-10-16T21:05
怪房客

By Bennie
at 2022-10-16T21:00
at 2022-10-16T21:00
冰雹風暴 All Hail

By Donna
at 2022-10-16T20:54
at 2022-10-16T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