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儸紀公園 - 電影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4-05-18T02:01

Table of Contents

[好雷] 侏儸紀公園

哎呀 看到侏儸紀公園 還提到小說 (雙眼放光)

所以我忍不住跳出來寫幾個字 痾 然後 也想給原波一點建議




-----------------------------------------------------------------------------
說到侏儸紀公園就免不了要提到他的原作者 麥可‧克萊頓

雖然大家講到侏儸紀公園時 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會是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但是 在我心目中 光是看到作者就會毫不猶豫拿起來的 就是克萊頓先生的作品

光聽名字或許陌生 但是 如果看到作品大部分的人都會驚訝 喔喔 原來這些原作都是他啊



克萊頓本身念過文學 人類學 後來轉而學醫 之後轉行成作家 作品往往融合當代的科技

從傳說背景的「乘著夜霧的惡魔」(自稱是史詩"貝武夫"的通俗玩笑版 好看)

時代劇類的「火車大劫案」「時間線」(這部小說很棒 但是用電影的節奏呈現反而很糟)

科技類的「奈米獵殺」 懸疑冒險類的「神祕之球」「侏儸紀公園」「剛果」

(剛果 最後把拳頭十倍大的純淨鑽石丟棄 比鐵達尼號的羅絲丟掉海洋之心更讓人心痛

還有 這片讓我看到猩球崛起的片段時 本能的覺得猩猩手上好像少了手語翻譯機 @@")

醫學類的有「天外病菌」「急診室的春天」 被搬上螢幕的作品很多 而且都很好看



殘篇遺稿還出了一本「海盜經緯」

背景是政府借重海盜「幫國家搶錢」的那個年代

(英國 西班牙 那個時代都是這樣 這是現代人不太去提的年代)

洪蘭翻譯的..痾 不是很好 看完這一部 老實說 故事還不完整

很遺憾克萊頓離開的太早 (~2008)




------------------------------------------------------------------------------
扯遠了 回到侏儸紀公園

老實說 我只看過第一集的電影 與一二集的小說

第二集的小說跟第二集的電影 劇情上有很多設定不同 (有興趣可參見wiki 失落的世界)



如果對電影有興趣的話 推薦一下 這兩部小說實在值得一看

先提第二集的小說帶給我的震撼 如果化為畫面 這當然還是個好故事

大概會是個讓人腎上腺素隨迅猛龍奔馳 暴龍怒吼而興奮的故事

但是 如果看故事的話 你會驚訝克萊頓想到的 或許不只可以用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以科技來說 Prion蛋白在今日算是個大家都知道的東西 (就是吃美牛可能中獎的東西..)

但是 在成書的那個年代 這個東西能夠融入故事很讓人訝異

再者 第二部的小說似乎提到了一個概念

「文化或行為模式走入死胡同時 很可能是群體滅亡的原因」



電影 世界末日 彗星撞地球 末日Z戰 環太平洋 2012 天際浩劫 遺落戰境..各種漫畫

好像人類所有的滅亡原因都是外來因素

但是呢 侏儸紀公園二裡面的複製迅猛龍族群走向滅亡 似乎是告訴我們

科技能複製肉體 但是卻無法重現早已逝去的群體相處模式

而走入死胡同的社會模式可能比外在因素更容易導致滅亡


人是不是也可能這樣呢?社會模式走入死胡同

雖然作者沒有說 不過身為讀者不免會去想這個問題 @@"



------------------------------------------------------------------------------
好像還沒有講到電影 XD 所以我們趕快來看第一集的電影

電影我就不能說很多了 @@" 不過 第一集大家應該都看過



電影第一集上映的時候 我的年紀還小

長大以後 留下來的印象大概就是「暴龍在後面吼~啊~~啊~~~~~的飛車追逐」

「生命自會找到出路」(然後恐龍就變性了)「臉旁開扇 噗嗤一噴的那隻口水好毒的龍」

跟最經典的「上廁所被吃掉先生」 @@"



重看一次 還是會為劇情的氣氛營造與畫面效果感動

光是暗朦朦的環境 水杯的水面好像有一點點的震動 開始 就讓人緊張起來



不過 很讓我訝異的是故事的架構跟電影算是大同小異

奇怪的是電影跟小說這兩種呈現方式 表現出來的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都是傑作 但是 看電影你會覺得「懸疑」「不知何時會有恐龍冒出來」「震撼」

但是 看故事書時 你在「想知道下一步會怎麼樣」的同時

也不免會去想「追求科技的進步」是不是絕對的好



像是 原始人一周工作28小時 我們一周工作60~100個小時 所以我們各方面都更為進步?

練拳十年的高手在苦練得到實力的同時 也得到制約 他會知道 自己不能任意的全力鬥毆

但是 因為科技發展賦予的是可以瞬間轉移的能力 強大的力量得到的太過容易

所以 我們往往不曉得該停下腳步的界線在哪裡

憑印象 大概是這種平常不太會去想的概念 滿有趣的



------------------------------------------------------------------------------
以文字來說 容易呈現一個人的思路

所以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這個人停下來的一瞬間思考過的七個抉擇與眼前環境下的取捨

而電影 未必能如同文字很明確的呈現複雜大量的資訊 但是 卻有飽滿的動作與氣氛



後來發現 當媒介不同 甚至拍攝手法不同 可以呈現的東西完全不同時

看東西就多了一種觀點

這個觀點在之後接收資訊的時候 其實也滿好用的



題外話 暴龍吼~~啊~~~啊~~~~~~~ 搭車車 塊~~陶~~~啊~~~~~~~ 這一幕實在是深植人心

後來還出了大型機台光線槍的遊戲來復刻這個名場面 這是影像才有辦法呈現的震撼

可惜當年沒玩到 真遺憾



咦?有點離題?好像還是書說得比較多 對啦

電影原著心得 寫這個應該OK吧?




------------------------------------------------------------------------------
最後是給原波的一點建議 順帶發表一下我對電影版討論風氣的小小期待

當然這我個人意見 不強求你也同意

 我要說 正如同貿易協定需不需要 跟 通過的方式可以是兩個議題

 核電需不需要 跟 核四安不安全 可以是兩個議題 (舉例 勿戰 沒有犯規吧?)

所以我覺得 你的論點對不對 跟你的表達方式也是兩個議題



我想推的人對你的論點或多或少有些共鳴 你的論點肯定是合理表述

但是你可能要想一下 噓的人不同意的 未必是你的論點 更可能是針對你的表達方式

這個表達方式可以完全接受的人可能沒有你想像中的多



簡單來說 一篇負雷文 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當然可以

上者 發篇好雷文護航 或是針對該電影回文 推文表達 都很好

中者 放著不予理會 甚至於 要開文章串討論電影板風氣 也不是不行



但是 不太好的其實是發「"其他電影的標題"」針對的卻是「不是這部電影的東西」

我覺得 就算觀點再荒謬 至少人家的文章還是針對「該電影」寫出來的

當然 不是說反串不行 反串完.全.O.K. 但是如果你今天文章的標題是

[討論] 從哥吉拉負雷文看電影版的討論風氣 然後內文舉侏儸紀反串文當例子 那很好




但是當你下了一個 [負雷] 侏儸紀公園 的標題時 痾..就真的是把侏儸紀公園扯進來了

看著標題 帶著期望 有心人興沖沖地打開來一看 咦?

你不是在討論這部電影 仔細一瞧 提到這電影的文字都只是空話

目的居然是在討論「不同電影」的「某一種意見」到底「合不合理」





????

這種文章該不該有?

這對討論電影的電影版來說 這種呈現方式好像有點..不好?

當然 這只是我個人意見 給你參考




------------------------------------------------------------------------------
好 最後結論是 [好雷] 侏儸紀公園

有興趣可以看看小說喔

--

All Comments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4-05-21T02:59
幹嘛跟他認真呢XD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4-05-22T01:17
嗯 好問題 可能是對侏儸紀公園的愛啊 Love >//<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4-05-26T06:27
剛果!我超尬意這電影的,翻譯手套我笑了... XDDDDDDDDDDD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4-05-27T04:06
言之有物的負雷 都好過平白掛了個負雷卻根本沒東西啊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4-05-28T21:03
真的喔 直接帶入覺得決戰猩猩應該要會說:我是艾咪 :P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4-05-29T01:18
艾咪(揮手)艾咪(揮手)壞猩猩、壞猩猩 XD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4-06-01T14:05
第二集小說概念真的不錯,但我覺得故事性很差,整體難看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4-06-04T23:10
小說的馬康姆博士的思想講得更完備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4-06-09T21:44
電影版馬氏學說總結為迪士尼樂園神鬼奇航壞掉不會吃人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4-06-11T20:31
有趣的是 兩集馬都受傷 然後麻藥一打就開始亂說話 XD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4-06-13T16:22
電影有學說嗎?太久沒印象了 btw第二集我很喜歡耶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4-06-18T03:43
電影小提了一下餛飩理論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4-06-22T21:34
小說現在只能在二手書店看到了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4-06-26T14:26
一直很想買侏儸紀公園小說收藏 但書店竟然都找不到了~Q_Q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4-06-27T00:28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4-06-27T02:01
原著真的大推,電影也很好看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4-06-28T14:43
這作者我覺得本身是反科技的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4-06-30T16:07
是嗎?反科技這個詞好像稍微絕對了一些 @@" 我覺得
他比較偏向去思考 發展科技本來期望達到的「目的」為何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4-07-02T05:33
而不是一頭熱的錯把追求科技進步當成目的本身 嗯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4-07-04T09:10
他是反無知,反對科技的力量被無知的人濫用

哥吉拉的小問題,內有雷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4-05-18T01:53
=========================防雷頁========================= 15年前渡邊謙來到菲律賓的礦場,發現兩顆寄生蛋 一顆破了游到日本去吃輻射,一顆後來被帶去研究最後放在內華達州 有個 ...

這隻哥吉拉壞掉了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4-05-18T01:41
先撇開劇情許多硬扯上男主角的不合理片段, 也跳過男主角像柯南一樣,走到哪裡路人就死一片。 首先我必須說,這根本不是哥吉拉阿!!! 雖然導演很努力想表達人類面對大自然災害,毫無反抗的能力 而那兩隻MUTO也很爭氣的達成了導演給予的任務。 但是,這隻哥吉拉根本壞掉了阿!!! 一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

令人震撼的神秘河流..但我會多看幾次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4-05-18T01:22
這部片真的 看完心情很差 很鬱悶 不過卻很值得看 也很推薦 但他並不是一部 會讓你覺得 避免傷感難過鬱悶而不看的片 我看完後心情差 卻又想再看第二次 因為演員演技實在太棒 而且細膩的東西太多 當我看了第二次後又會發現許多新的東西 其實 個人覺得跟李安風格有點點類似 第一次看震撼 第二次了解再看更 ...

哥吉拉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4-05-18T01:18
跟念生物的大學同學去看 邊看邊聊一些生物的東西 例如生物在死之前會想辦法孕育下一代 並且擁有保護下一代的天性 看完我說比先前一起去看的蜘蛛人讚 因為這部的雌雄穆透感情戲雖不如蜘蛛人 但主題也因此相對明顯不過度分散 所以我說瓦斯槍戰勝電光 (或者說天然氣戰勝核能吧 XD ) 某些定格畫面有致敬的味道 配樂用 ...

05/16 哥吉拉創下2014單日最高票房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4-05-18T01:06
1. Godzilla $38,525,000 2. Neighbors $8,400,000 -57% 3. The Amazing Spider-Man 2 $4,500,000 -55% 4. MILLION DOLLAR A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