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拍片有眼光 讓台灣電影走出去 - 台灣
By Regina
at 2013-11-24T10:31
at 2013-11-24T10:31
Table of Contents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8314070.shtml
【聯合報╱記者王雅蘭、項貽斐、蘇詠智、陳于嬙/專題報導】 2013.11.23
本報邀請台灣電影各界人士、包括學者、業者、導演、後製等多樣化人才,適逢金馬50,
共同為台灣電影許下一個遠景。
金馬獎第50屆,它同時也是台灣電影史的縮影,而台灣電影也正式承先起後的關鍵年代
,台灣電影製作量、票房成績都較前10年倍增,但國片銷不出去、多半不賺錢,很快將面
臨投資人縮手的隱憂。另一方面金馬獎的風華正盛、巨星雲集,對台灣電影的實質幫助,
是否還能多做一點?
讓國外影迷都能看懂…台灣電影應如何走出去?
李亞梅(學者與電影業者):拍國際水準影片
台灣的片子要能走出去,不外乎下面三種可能:第一是國際影展得獎的藝術電影。不過在
侯孝賢與蔡明亮之後,看不到接班人,前景堪慮。第二是在台灣賣座、引起其他地區買過
去試試看的影片,類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或「海角七號」。第三是拍國際水
準的類型影片,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努力的方向。
侯孝賢(導演、金馬獎主席):建大型電影園區
台灣市場小,不易建立電影工業,但台灣電影人可以站在主流的對面,由邊緣角度思考,
更能看清楚有什麼是主流市場不會和沒做過的,從內容與題材影響主流電影,因為拍電影
最重要的是「眼光」。
興建大型片廠或電影園區可吸引人來台拍片,但前提是要有特色且便宜,要在實景(有品
質的實蓋建築或可組合的建築等)、軟體配備(CG背景資料圖庫等)、交通運輸等各方面
和大陸片廠不同才有吸引力。
林添貴(阿榮片廠負責人):不能只有台灣人看懂
台灣電影要走出去,就不能只拍只有台灣人看得懂的電影。自「海角七號」後台灣電影提
升,成本很少低於3千萬,大片也有幾部,加上數量比以前多,一年總體產值較之前大幅
增加。現在進大陸市場除了合拍,也可引進,靈活度大很多,將來也可以共同投資電影,
總之交流愈多,機會就愈多。
李烈(監製):不要只想著賣錢
最近碰到不少年輕導演,大家都把「拍出一部賣錢的電影」當成目標,但拍片不能光只想
著要賣錢,真正重要是說出動聽的好故事,讓大家感動、能夠認同。我對國片的未來抱著
樂觀,有些我們發展得很好,如華人影壇男性新秀,台灣是最主要輸出地。我希望未來台
灣女演員也能夠被華人影壇重視,另外片廠的成立也是必要,我覺得在未來幾年其實可以
做到,大家不要妄自菲薄,應該繼續努力,給我們的新秀磨練、成長的機會。
蘇照彬(編劇、導演):編劇優勢加把勁
說實在台灣電影工業滿慘的,中影賣掉後台灣電影只剩個體戶,甚至於靠瘋子(不幹電影
也不會餓死的人)在撐,能走到今天已證明靠著個體戶,台灣電影火光也能繼續。但若要
從個人拉高層次到健全體制,還得靠一、兩家大型公司出現,一年固定數量的拍片,市場
才能活絡。
華人導演像李安已做到頂了吧!光靠他一人也拉不起台灣電影工業,如果拿大陸市場比做
好萊塢,台灣可以像英國一樣以同文同種優勢直攻市場,重點是我們也得要有編劇、導演
、演員或音效等各種優秀人才,我看台灣編劇優勢在下降,大家還得加把勁。
杜篤之(錄音師):儲備電影界人力
創作力與精緻周到的工作態度是台灣電影的優勢。電影沒有商業或藝術,只有好看和不好
看。兩岸都賣的「小時代」、「被偷走的那五年」後製都在台灣做,重點是台灣技術品質
好,別人自然會來。
把製作電視節目用來儲備電影人力市場,日本是最好例子。政府鼓勵HD電視,可讓獲千萬
輔助金的節目在技術更精進,技術人員有練習平台,未來電影後製接案也可銜接,電影產
業就能留住。至於興建大型片廠,應順應市場機制。
黃志明(監製):不能一窩蜂搶拍
台灣電影如何走出台灣市場?大家主要談的是大陸市場,我覺得類型電影是一條路,比方
說愛情片、警匪片等世界都通,問題是我們對類型片的拍攝不太純熟,應該先在台灣市場
練好功,才能走出去和各地比拚。
如今台灣最容易賣座的是紀錄片和本土電影,電影人千萬不能一窩蜂都去拍,該嘗試不同
的類型,我們才有未來。
陳博文(剪接師):不能只靠中生代
金馬獎對電影創作者是一種鼓勵,但對提升電影工業沒直接關係。台灣電影資深技術人員
像廖慶松、李屏賓或杜篤之等都經過很好的養成教育,和上百部影片磨練讓技術純熟,在
兩岸三地才有口碑。但台灣再不培育人才,優勢可能短期內就被人才多、錢也多的大陸趕
上,不能只靠中生代在撐。
可惜台灣念電影的學生多半想當導演,我找到一個剪接師人才,結果他去導了「逆光飛翔
」(張榮吉)。
「海角七號」後電影環境有改善,但幾部國片賣座只是表相,應把目標放在國際或大陸市
場,選擇國際性題材。政府補助後製單位,應補助昂貴重要的器材,若只是一部片幾萬元
,沒太大意義。沒有拍片量,興建大型片廠很可能關門,不如想辦法讓全台戲院票房透明
化,讓台灣電影在大陸映演更有保障。
李良玉(台灣文創一號副總):要有大格局思考
台灣電影很多在地化,大多是台灣影迷所熟知,要推向國外,有一定難度,在情感及畫面
上,或許可設定更讓人易懂。如「賽德克‧巴萊」有英雄主義,又是動作片,在商業包裝
下,亦傳達出自己的思想,就是一部能走出台灣到國際的電影。而「陣頭」相對難,因在
地文化特色濃,讓國外影迷不容易理解。
台灣市場小,要走出台灣,必須要有大格局的思考,清楚市場在哪裡及定位,讓投資人不
賠錢。
張三玲(國際影展推手):電影角度要多元
台灣電影創作的環境自由,缺點是多半屬小品,以往台灣電影多屬「導演制」,近年轉向
「製片制」,不管是題材、內容等都是「Team work(團體工作)」,美術、攝影、服裝
、音樂及剪接等各環節都能提出意見。如果繼續朝此方向發展,電影的角度就更多元化。
--
【聯合報╱記者王雅蘭、項貽斐、蘇詠智、陳于嬙/專題報導】 2013.11.23
本報邀請台灣電影各界人士、包括學者、業者、導演、後製等多樣化人才,適逢金馬50,
共同為台灣電影許下一個遠景。
金馬獎第50屆,它同時也是台灣電影史的縮影,而台灣電影也正式承先起後的關鍵年代
,台灣電影製作量、票房成績都較前10年倍增,但國片銷不出去、多半不賺錢,很快將面
臨投資人縮手的隱憂。另一方面金馬獎的風華正盛、巨星雲集,對台灣電影的實質幫助,
是否還能多做一點?
讓國外影迷都能看懂…台灣電影應如何走出去?
李亞梅(學者與電影業者):拍國際水準影片
台灣的片子要能走出去,不外乎下面三種可能:第一是國際影展得獎的藝術電影。不過在
侯孝賢與蔡明亮之後,看不到接班人,前景堪慮。第二是在台灣賣座、引起其他地區買過
去試試看的影片,類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或「海角七號」。第三是拍國際水
準的類型影片,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努力的方向。
侯孝賢(導演、金馬獎主席):建大型電影園區
台灣市場小,不易建立電影工業,但台灣電影人可以站在主流的對面,由邊緣角度思考,
更能看清楚有什麼是主流市場不會和沒做過的,從內容與題材影響主流電影,因為拍電影
最重要的是「眼光」。
興建大型片廠或電影園區可吸引人來台拍片,但前提是要有特色且便宜,要在實景(有品
質的實蓋建築或可組合的建築等)、軟體配備(CG背景資料圖庫等)、交通運輸等各方面
和大陸片廠不同才有吸引力。
林添貴(阿榮片廠負責人):不能只有台灣人看懂
台灣電影要走出去,就不能只拍只有台灣人看得懂的電影。自「海角七號」後台灣電影提
升,成本很少低於3千萬,大片也有幾部,加上數量比以前多,一年總體產值較之前大幅
增加。現在進大陸市場除了合拍,也可引進,靈活度大很多,將來也可以共同投資電影,
總之交流愈多,機會就愈多。
李烈(監製):不要只想著賣錢
最近碰到不少年輕導演,大家都把「拍出一部賣錢的電影」當成目標,但拍片不能光只想
著要賣錢,真正重要是說出動聽的好故事,讓大家感動、能夠認同。我對國片的未來抱著
樂觀,有些我們發展得很好,如華人影壇男性新秀,台灣是最主要輸出地。我希望未來台
灣女演員也能夠被華人影壇重視,另外片廠的成立也是必要,我覺得在未來幾年其實可以
做到,大家不要妄自菲薄,應該繼續努力,給我們的新秀磨練、成長的機會。
蘇照彬(編劇、導演):編劇優勢加把勁
說實在台灣電影工業滿慘的,中影賣掉後台灣電影只剩個體戶,甚至於靠瘋子(不幹電影
也不會餓死的人)在撐,能走到今天已證明靠著個體戶,台灣電影火光也能繼續。但若要
從個人拉高層次到健全體制,還得靠一、兩家大型公司出現,一年固定數量的拍片,市場
才能活絡。
華人導演像李安已做到頂了吧!光靠他一人也拉不起台灣電影工業,如果拿大陸市場比做
好萊塢,台灣可以像英國一樣以同文同種優勢直攻市場,重點是我們也得要有編劇、導演
、演員或音效等各種優秀人才,我看台灣編劇優勢在下降,大家還得加把勁。
杜篤之(錄音師):儲備電影界人力
創作力與精緻周到的工作態度是台灣電影的優勢。電影沒有商業或藝術,只有好看和不好
看。兩岸都賣的「小時代」、「被偷走的那五年」後製都在台灣做,重點是台灣技術品質
好,別人自然會來。
把製作電視節目用來儲備電影人力市場,日本是最好例子。政府鼓勵HD電視,可讓獲千萬
輔助金的節目在技術更精進,技術人員有練習平台,未來電影後製接案也可銜接,電影產
業就能留住。至於興建大型片廠,應順應市場機制。
黃志明(監製):不能一窩蜂搶拍
台灣電影如何走出台灣市場?大家主要談的是大陸市場,我覺得類型電影是一條路,比方
說愛情片、警匪片等世界都通,問題是我們對類型片的拍攝不太純熟,應該先在台灣市場
練好功,才能走出去和各地比拚。
如今台灣最容易賣座的是紀錄片和本土電影,電影人千萬不能一窩蜂都去拍,該嘗試不同
的類型,我們才有未來。
陳博文(剪接師):不能只靠中生代
金馬獎對電影創作者是一種鼓勵,但對提升電影工業沒直接關係。台灣電影資深技術人員
像廖慶松、李屏賓或杜篤之等都經過很好的養成教育,和上百部影片磨練讓技術純熟,在
兩岸三地才有口碑。但台灣再不培育人才,優勢可能短期內就被人才多、錢也多的大陸趕
上,不能只靠中生代在撐。
可惜台灣念電影的學生多半想當導演,我找到一個剪接師人才,結果他去導了「逆光飛翔
」(張榮吉)。
「海角七號」後電影環境有改善,但幾部國片賣座只是表相,應把目標放在國際或大陸市
場,選擇國際性題材。政府補助後製單位,應補助昂貴重要的器材,若只是一部片幾萬元
,沒太大意義。沒有拍片量,興建大型片廠很可能關門,不如想辦法讓全台戲院票房透明
化,讓台灣電影在大陸映演更有保障。
李良玉(台灣文創一號副總):要有大格局思考
台灣電影很多在地化,大多是台灣影迷所熟知,要推向國外,有一定難度,在情感及畫面
上,或許可設定更讓人易懂。如「賽德克‧巴萊」有英雄主義,又是動作片,在商業包裝
下,亦傳達出自己的思想,就是一部能走出台灣到國際的電影。而「陣頭」相對難,因在
地文化特色濃,讓國外影迷不容易理解。
台灣市場小,要走出台灣,必須要有大格局的思考,清楚市場在哪裡及定位,讓投資人不
賠錢。
張三玲(國際影展推手):電影角度要多元
台灣電影創作的環境自由,缺點是多半屬小品,以往台灣電影多屬「導演制」,近年轉向
「製片制」,不管是題材、內容等都是「Team work(團體工作)」,美術、攝影、服裝
、音樂及剪接等各環節都能提出意見。如果繼續朝此方向發展,電影的角度就更多元化。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By Lily
at 2013-11-28T05:22
at 2013-11-28T05:22
Related Posts
請問 吉林的月光 一片 結局?
By Doris
at 2013-11-24T04:16
at 2013-11-24T04:16
台灣電影票房破億啟示錄
By Hazel
at 2013-11-23T12:15
at 2013-11-23T12:15
台灣原創動畫 《夢見》好口碑持續延燒
By Brianna
at 2013-11-22T12:44
at 2013-11-22T12:44
國藝會「影‧響」影展開幕
By Mason
at 2013-11-21T17:18
at 2013-11-21T17:18
十二夜贈票活動:愛魅奇邀您一起參與
By John
at 2013-11-19T15:29
at 2013-11-19T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