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了影像,然後呢?從台語片字幕談語言 - 電影

By Rachel
at 2018-08-14T22:20
at 2018-08-14T22:20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aiwancinemavillages/101566
修復了影像,然後呢?從台語片字幕談語言的修復
-------------------------------------------------------------------------
當畫面特寫奧森威爾斯的嘴唇,垂死的他說出最後遺言
「羅斯巴」rosebud),全場的學生都噗哧了,睡著的人也被笑聲驚醒——這就是我對
影史經典《大國民》最有印象的一瞬間。
是的,這就是字幕的力量!
--------------------------------------------------------------------------
在討論台灣電影文化政策、產業興衰時,我們很少提及電影字幕;討論技術革新、觀影習
慣改變時,也不太關注它;在討論電影美學、文本解讀時,通常也不會牽扯到字幕。電影
字幕就是這麼一個似乎不那麼關鍵,但又不能沒有的存在。
而台灣又是一個熱愛字幕的影視市場,大家從小到大看字幕就像喝水一樣,就算講的是中
文,沒字幕還是有點怪怪的。演員咬字不清、講話缺乏聲音表情都沒關係,只要閱讀字幕
,我們還是可以自己把演技腦補起來。
對某些重口味的觀眾來說,電影字幕打在畫面上,嚴重破壞了構圖的完整性,既需要分神
看字幕,也就無暇享受畫面的細節。更別說看到印糊的字幕瞬間使人出戲、坊間錄影帶亂
七八糟的翻譯品質更是數世代影視科系學生的集體噩夢。看片成也字幕敗也字幕,但我們
現在也不能沒有它。
---------------------------------------------------------------------------
在電影保存的世界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字幕當然也不例外——在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
FIAF的年會上,就有電影資料館表示他們已經開始有系統的保存各語言、各版本字幕,主
要是把字幕片當史料,以備未來在電影修復或重做字幕時可以參考。
----------------------------------------------------------------------------
2013年開始,國影中心啟動「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每年修復六至八部經典電影,曾
經在1960年代百花齊放的台語片也是修復重點之一。
台語片是台灣出現過最大宗的母語電影,在「國語」尚未如今日普及到家家戶戶世世代代
之前,台語片在大銀幕上服務廣大的母語觀眾有20年之久,直到1970年代全面轉進老三台
的台語連續劇為止。根據電影字幕業者所言,電影上映必須「片上中文字幕」這是有規定
的,因此台語片底下就上著觀眾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的中譯字幕。
----------------------------------------------------------------------------
50年滄海桑田,台語從台灣最多人用的母語變成今日的「假母語」,當年聊備一格的中文
字幕 ,現在變成了台語片的標配。中譯字幕是否正確,成為國影中心在做台語片推廣時
一個重要的課題。
----------------------------------------------------------------------------
因此,2016年「台語片60周年影展」就成為我們重新校對台語片之「中文字幕」的契機。
這些字幕有些是原版字幕,有的是後來製作商用DVD翻譯的,不注意還好,仔細看會嚇一
跳,從前中譯的精神與現在並不相同,翻譯簡略只求意思差不多這都算是正常狀態,但嚴
重錯誤導致劇情有所減損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以林摶秋導演的作品《丈夫的秘密》(原名《錯戀》)為例,本片由林摶秋創辦的玉峰影
業攝製、出品,帶有原始的中文字幕。電影講的是一段悲傷的三角關係,其中男主角是個
入贅女婿,但觀眾時常會看不出來,當然也影響了敘事的強度。我們在校對字幕時,就發
現一個關鍵的錯誤:
-----------------------------------------------------------------------------
聽得懂台語這件事,有時候也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的錯覺。
-----------------------------------------------------------------------------
在男主角的回憶中,未結婚時的舊情人張美瑤,臉上掛著兩行清淚,深情喚著男主角:「
陳先生」。一個轉場,現實中辦公室工友卻打斷了男主角的沉思:「林先生!」這兩個稱
謂上的轉換,一秒讓觀眾知道他的身分已經不同(男主角入贅林家),但此時字幕上卻打
出「你咧想啥?」(「林先生」跟「你咧想啥」台語念起來還真有九成像啊)
林摶秋一著高明的蒙太奇手法,卻埋沒在錯誤的字幕中。更糟的是50年前的觀眾有可能聽
得懂,知道字幕是錯的,但是現在的觀眾卻難以辨認了,只能把字幕當成山洞裡的手電筒
,一路跟著走,沒辦法看清楚劇情。似乎唯有把手電筒關了,其他感官才會重新活絡。
-----------------------------------------------------------------------------
退潮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如果真的沒有中譯字幕,你我理解台語的能力將面臨嚴峻的考
驗。導演林摶秋早年執導的《六個嫌疑犯》目前並沒有中文字幕,導致許多觀眾看到睡倒
,堪稱是台語片中最適合當作「你真的聽得懂台語嗎?」測驗的題目。
-----------------------------------------------------------------------------
《六個嫌疑犯》這部改編自日本同名犯罪懸疑片的作品,不只人物關係複雜、台詞處處機
鋒,每個角色形象不同,說話拐彎抹角的方式也不同。全片充斥著犯罪推理名詞,跟現下
台語連續劇中的對話難度完全是不同檔次。
例如「吞青酸加里自殺」,現在知道青酸加里是什麼的人就已經值得頒發獎狀了,能聽出
角色講的是青酸加里的又能有幾人?國影中心目前正努力的把此片的中譯字幕做出來,使
這部少見且精彩的早期犯罪片能讓觀眾第一次觀賞就上手。
再回到電影修復這件事情,數位修復並不真的像是修理紗窗換玻璃那樣,把損壞的物品回
復它的正常功能。數位修復是一種再創作,經過數位修復之後的電影,在某種層面上又是
另一個作品了,他一方面是一種美學上的回春,一方面又是一種再創新,電影修復成什麼
質感、什麼樣的色調、什麼樣的光影層次,端賴業主的要求與修復師的美學功力和技巧。
甚至數位修復還能彌補原始版本做不到的缺憾,例如當年沖印的色調過於偏藍,或許趁著
數位修復的機會就能加以調整。
當我們看著曾經斑駁的台語片影像層次飽滿、質地細膩,回到他最光彩的面貌時,不禁會
想,那字幕端還能做點什麼?其中一個想法油然而生,我們何不把語言也做個修復呢?台
語片的中譯字幕再怎麼厲害,終究仰賴每位譯者不同的語感,而沒辦法完整反映語言的妙
趣,無法品嘗到台語片的原汁原味。
我們何不試試看「片上台文字幕」,把角色說出來的每一個字原封不動的用文字忠實表現
,把台語還給台語片呢?因此我們先挑了一部台語片來嘗試,啟動了《回來安平港》台文
字幕產學合作案,邀請台灣師範大學台文系許慧如老師跟她的團隊,一起幫台語片製作台
文字幕。
-----------------------------------------------------------------------------
武俠片會用較多的文言古語,而愛情片就會比較像是瓊瑤電影,充滿了日常不會出現的文
謅謅用語例如「你著赦免我!」而喜鬧片的台語就更有趣味,像是「路旁屍短命」、「膨
肚短命」這種詞可能飛來飛去,所以製作台文字幕還真是一點不簡單。
------------------------------------------------------------------------------
《回來安平港》包括了多首流行插曲、民謠小調,還有矮仔財、大箍玲玲等諧星連珠炮般
的俚俗台語,都需要團隊像是考古一樣把每一個字追究清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
了一些藏在原文中,卻無法反應在中譯字幕上的敘事,例如片中的阿祿舅舅得知自己的父
親已經過世了,他邊哭邊捶心肝,說著自己怎麼那麼不孝,父親死了也沒回去送他一程。
他說的台語原文其實是「夯幡仔」(giâ huan-á),「夯幡仔」在喪葬儀式中一般是長
子的義務,身為長子卻無法在父親身後為他舉幡的這層悲傷自責,就不是中文字幕能解釋
清楚的。
------------------------------------------------------------------------------
雖然這個字幕版本可能對不諳台語的觀眾來說更有難度,但是在意義上卻有可能更接近台
語片的原貌。
------------------------------------------------------------------------------
長久以來我們習慣了耳聽台語眼看中文,幾乎都要以為中文就是台語的文字了,藉由「片
上台文字幕」這個打破觀影舒適圈的過程,我們更可以察覺自己與台語之間的隔閡其實是
存在的,甚至比想像中的還要巨大。《回來安平港》只是一個初始的嘗試。我們希望在用
數位修復技術修復台語片的同時,也能對台語片語言意義上的還原上做一點努力。
放映後各界觀眾的感覺如何,是國影中心評估接下來該怎麼做的重要指標,因此將台文字
幕版的《回來安平港》開放供給各界非營利團體申請做學術交流放映,期望觀眾在觀賞之
後能把意見提出來一起討論,也希望能啟發台灣電影字幕在未來的其他可能性。
--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aiwancinemavillages/101566
修復了影像,然後呢?從台語片字幕談語言的修復
-------------------------------------------------------------------------
當畫面特寫奧森威爾斯的嘴唇,垂死的他說出最後遺言
「羅斯巴」rosebud),全場的學生都噗哧了,睡著的人也被笑聲驚醒——這就是我對
影史經典《大國民》最有印象的一瞬間。
是的,這就是字幕的力量!
--------------------------------------------------------------------------
在討論台灣電影文化政策、產業興衰時,我們很少提及電影字幕;討論技術革新、觀影習
慣改變時,也不太關注它;在討論電影美學、文本解讀時,通常也不會牽扯到字幕。電影
字幕就是這麼一個似乎不那麼關鍵,但又不能沒有的存在。
而台灣又是一個熱愛字幕的影視市場,大家從小到大看字幕就像喝水一樣,就算講的是中
文,沒字幕還是有點怪怪的。演員咬字不清、講話缺乏聲音表情都沒關係,只要閱讀字幕
,我們還是可以自己把演技腦補起來。
對某些重口味的觀眾來說,電影字幕打在畫面上,嚴重破壞了構圖的完整性,既需要分神
看字幕,也就無暇享受畫面的細節。更別說看到印糊的字幕瞬間使人出戲、坊間錄影帶亂
七八糟的翻譯品質更是數世代影視科系學生的集體噩夢。看片成也字幕敗也字幕,但我們
現在也不能沒有它。
---------------------------------------------------------------------------
在電影保存的世界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字幕當然也不例外——在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
FIAF的年會上,就有電影資料館表示他們已經開始有系統的保存各語言、各版本字幕,主
要是把字幕片當史料,以備未來在電影修復或重做字幕時可以參考。
----------------------------------------------------------------------------
2013年開始,國影中心啟動「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每年修復六至八部經典電影,曾
經在1960年代百花齊放的台語片也是修復重點之一。
台語片是台灣出現過最大宗的母語電影,在「國語」尚未如今日普及到家家戶戶世世代代
之前,台語片在大銀幕上服務廣大的母語觀眾有20年之久,直到1970年代全面轉進老三台
的台語連續劇為止。根據電影字幕業者所言,電影上映必須「片上中文字幕」這是有規定
的,因此台語片底下就上著觀眾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的中譯字幕。
----------------------------------------------------------------------------
50年滄海桑田,台語從台灣最多人用的母語變成今日的「假母語」,當年聊備一格的中文
字幕 ,現在變成了台語片的標配。中譯字幕是否正確,成為國影中心在做台語片推廣時
一個重要的課題。
----------------------------------------------------------------------------
因此,2016年「台語片60周年影展」就成為我們重新校對台語片之「中文字幕」的契機。
這些字幕有些是原版字幕,有的是後來製作商用DVD翻譯的,不注意還好,仔細看會嚇一
跳,從前中譯的精神與現在並不相同,翻譯簡略只求意思差不多這都算是正常狀態,但嚴
重錯誤導致劇情有所減損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以林摶秋導演的作品《丈夫的秘密》(原名《錯戀》)為例,本片由林摶秋創辦的玉峰影
業攝製、出品,帶有原始的中文字幕。電影講的是一段悲傷的三角關係,其中男主角是個
入贅女婿,但觀眾時常會看不出來,當然也影響了敘事的強度。我們在校對字幕時,就發
現一個關鍵的錯誤:
-----------------------------------------------------------------------------
聽得懂台語這件事,有時候也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的錯覺。
-----------------------------------------------------------------------------
在男主角的回憶中,未結婚時的舊情人張美瑤,臉上掛著兩行清淚,深情喚著男主角:「
陳先生」。一個轉場,現實中辦公室工友卻打斷了男主角的沉思:「林先生!」這兩個稱
謂上的轉換,一秒讓觀眾知道他的身分已經不同(男主角入贅林家),但此時字幕上卻打
出「你咧想啥?」(「林先生」跟「你咧想啥」台語念起來還真有九成像啊)
林摶秋一著高明的蒙太奇手法,卻埋沒在錯誤的字幕中。更糟的是50年前的觀眾有可能聽
得懂,知道字幕是錯的,但是現在的觀眾卻難以辨認了,只能把字幕當成山洞裡的手電筒
,一路跟著走,沒辦法看清楚劇情。似乎唯有把手電筒關了,其他感官才會重新活絡。
-----------------------------------------------------------------------------
退潮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如果真的沒有中譯字幕,你我理解台語的能力將面臨嚴峻的考
驗。導演林摶秋早年執導的《六個嫌疑犯》目前並沒有中文字幕,導致許多觀眾看到睡倒
,堪稱是台語片中最適合當作「你真的聽得懂台語嗎?」測驗的題目。
-----------------------------------------------------------------------------
《六個嫌疑犯》這部改編自日本同名犯罪懸疑片的作品,不只人物關係複雜、台詞處處機
鋒,每個角色形象不同,說話拐彎抹角的方式也不同。全片充斥著犯罪推理名詞,跟現下
台語連續劇中的對話難度完全是不同檔次。
例如「吞青酸加里自殺」,現在知道青酸加里是什麼的人就已經值得頒發獎狀了,能聽出
角色講的是青酸加里的又能有幾人?國影中心目前正努力的把此片的中譯字幕做出來,使
這部少見且精彩的早期犯罪片能讓觀眾第一次觀賞就上手。
再回到電影修復這件事情,數位修復並不真的像是修理紗窗換玻璃那樣,把損壞的物品回
復它的正常功能。數位修復是一種再創作,經過數位修復之後的電影,在某種層面上又是
另一個作品了,他一方面是一種美學上的回春,一方面又是一種再創新,電影修復成什麼
質感、什麼樣的色調、什麼樣的光影層次,端賴業主的要求與修復師的美學功力和技巧。
甚至數位修復還能彌補原始版本做不到的缺憾,例如當年沖印的色調過於偏藍,或許趁著
數位修復的機會就能加以調整。
當我們看著曾經斑駁的台語片影像層次飽滿、質地細膩,回到他最光彩的面貌時,不禁會
想,那字幕端還能做點什麼?其中一個想法油然而生,我們何不把語言也做個修復呢?台
語片的中譯字幕再怎麼厲害,終究仰賴每位譯者不同的語感,而沒辦法完整反映語言的妙
趣,無法品嘗到台語片的原汁原味。
我們何不試試看「片上台文字幕」,把角色說出來的每一個字原封不動的用文字忠實表現
,把台語還給台語片呢?因此我們先挑了一部台語片來嘗試,啟動了《回來安平港》台文
字幕產學合作案,邀請台灣師範大學台文系許慧如老師跟她的團隊,一起幫台語片製作台
文字幕。
-----------------------------------------------------------------------------
武俠片會用較多的文言古語,而愛情片就會比較像是瓊瑤電影,充滿了日常不會出現的文
謅謅用語例如「你著赦免我!」而喜鬧片的台語就更有趣味,像是「路旁屍短命」、「膨
肚短命」這種詞可能飛來飛去,所以製作台文字幕還真是一點不簡單。
------------------------------------------------------------------------------
《回來安平港》包括了多首流行插曲、民謠小調,還有矮仔財、大箍玲玲等諧星連珠炮般
的俚俗台語,都需要團隊像是考古一樣把每一個字追究清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
了一些藏在原文中,卻無法反應在中譯字幕上的敘事,例如片中的阿祿舅舅得知自己的父
親已經過世了,他邊哭邊捶心肝,說著自己怎麼那麼不孝,父親死了也沒回去送他一程。
他說的台語原文其實是「夯幡仔」(giâ huan-á),「夯幡仔」在喪葬儀式中一般是長
子的義務,身為長子卻無法在父親身後為他舉幡的這層悲傷自責,就不是中文字幕能解釋
清楚的。
------------------------------------------------------------------------------
雖然這個字幕版本可能對不諳台語的觀眾來說更有難度,但是在意義上卻有可能更接近台
語片的原貌。
------------------------------------------------------------------------------
長久以來我們習慣了耳聽台語眼看中文,幾乎都要以為中文就是台語的文字了,藉由「片
上台文字幕」這個打破觀影舒適圈的過程,我們更可以察覺自己與台語之間的隔閡其實是
存在的,甚至比想像中的還要巨大。《回來安平港》只是一個初始的嘗試。我們希望在用
數位修復技術修復台語片的同時,也能對台語片語言意義上的還原上做一點努力。
放映後各界觀眾的感覺如何,是國影中心評估接下來該怎麼做的重要指標,因此將台文字
幕版的《回來安平港》開放供給各界非營利團體申請做學術交流放映,期望觀眾在觀賞之
後能把意見提出來一起討論,也希望能啟發台灣電影字幕在未來的其他可能性。
--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18-08-15T05:54
at 2018-08-15T05:54

By Joe
at 2018-08-19T16:06
at 2018-08-19T16:06

By Delia
at 2018-08-20T03:01
at 2018-08-20T03:01

By Callum
at 2018-08-23T18:49
at 2018-08-23T18:49

By Margaret
at 2018-08-28T10:35
at 2018-08-28T10:35

By Edith
at 2018-08-31T03:26
at 2018-08-31T03:26

By Lily
at 2018-09-03T23:22
at 2018-09-03T23:22

By Kumar
at 2018-09-04T14:42
at 2018-09-04T14:42

By Daniel
at 2018-09-08T05:45
at 2018-09-08T05:45

By Hedda
at 2018-09-12T20:13
at 2018-09-12T20:13

By Blanche
at 2018-09-14T14:21
at 2018-09-14T14:21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9-19T13:46
at 2018-09-19T13:46

By Odelette
at 2018-09-21T03:39
at 2018-09-21T03:39

By Catherine
at 2018-09-23T17:13
at 2018-09-23T17:13

By Hedda
at 2018-09-25T15:44
at 2018-09-25T15:44

By Valerie
at 2018-09-28T23:20
at 2018-09-28T23:20

By Kelly
at 2018-10-01T17:38
at 2018-10-01T17:38

By Sarah
at 2018-10-04T08:31
at 2018-10-04T08:31

By Iris
at 2018-10-05T04:37
at 2018-10-05T04:37

By Ursula
at 2018-10-09T04:43
at 2018-10-09T04:43

By Madame
at 2018-10-13T06:54
at 2018-10-13T06:54

By Hardy
at 2018-10-13T12:39
at 2018-10-13T12:39

By Jack
at 2018-10-17T19:37
at 2018-10-17T19:37

By Kristin
at 2018-10-20T22:43
at 2018-10-20T22:43

By Rosalind
at 2018-10-22T09:21
at 2018-10-22T09:21

By Rachel
at 2018-10-22T16:27
at 2018-10-22T16:27

By Rae
at 2018-10-26T10:05
at 2018-10-26T10:05

By Connor
at 2018-10-31T09:26
at 2018-10-31T09:26

By Kumar
at 2018-11-02T22:55
at 2018-11-02T22:55

By Kumar
at 2018-11-03T06:15
at 2018-11-03T06:15

By Kyle
at 2018-11-07T21:27
at 2018-11-07T21:27

By Selena
at 2018-11-12T12:02
at 2018-11-12T12:02

By Steve
at 2018-11-16T02:07
at 2018-11-16T02:07

By Erin
at 2018-11-20T14:26
at 2018-11-20T14:26

By Odelette
at 2018-11-21T08:23
at 2018-11-21T08:23

By Elizabeth
at 2018-11-23T19:57
at 2018-11-23T19:57

By Charlie
at 2018-11-24T08:25
at 2018-11-24T08:25

By Lily
at 2018-11-25T04:03
at 2018-11-25T04:03

By Robert
at 2018-11-28T05:09
at 2018-11-28T05:09

By Jack
at 2018-12-02T15:24
at 2018-12-02T15:24

By Edward Lewis
at 2018-12-07T01:47
at 2018-12-07T01:47

By Gary
at 2018-12-11T15:39
at 2018-12-11T15:39

By Enid
at 2018-12-16T13:38
at 2018-12-16T13:38

By Vanessa
at 2018-12-20T21:10
at 2018-12-20T21:10
Related Posts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全台票房6天破2億

By Susan
at 2018-08-14T20:40
at 2018-08-14T20:40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投資有賺有賠

By Dora
at 2018-08-14T20:09
at 2018-08-14T20:09
日本有無類似<終極警探>或<大叔>的動作片

By Connor
at 2018-08-14T19:35
at 2018-08-14T19:35
鬥魚電影版

By Cara
at 2018-08-14T19:14
at 2018-08-14T19:14
《回到未來》問世33年 4巨頭再聚首想拍續

By Aaliyah
at 2018-08-14T19:06
at 2018-08-14T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