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影對你的名字台版BD規格說明(可換片) - 影音
By Andrew
at 2017-10-17T16:06
at 2017-10-17T16:06
Table of Contents
我在日版發售前就上日本Amazon訂購4K藍光版了
台版BD因為有繁中字幕也買來支持
老實說這些格式瑕疵我覺得可接受,但傳影的回應令人完全無法接受
老老實實承認錯誤很困難嗎
※ 引述《S890127 (丁讀生)》之銘言:
: 1.影片規格是日方提供的原始素材就如此,不是台灣偷工減料或擅自動手腳
這句話沒有證據只能讓消費者自己判斷
這種回應是打算反正也不可能公布原始檔案就讓大家自己猜是吧
但依照傳影公關第二第三典的回應方式我覺得難以相信
: 2.台版的影像壓縮方式比日版更能保留更多影像畫質
: (日版影像大小為24.5GB、台版影像大小為26GB)
影像大小跟畫質有關係,但僅止於有關係,根本無法作為判斷的絕對方式
為了方便解釋把影像大小比喻為一張畫布的大小好了
日版的畫布寬24.5公分,台版的畫布寬26公分(一樣長寬比)
憑這項資訊可以判斷台版的畫布上的畫比日版還漂亮嗎?
顯然是不行的,26公分雖然比較大可以把畫畫出更多細節
但這不代表畫的人就一定會把有功力畫得更細
頂多能證明顏料使用量(流量)比較多一些
: 3.音效部分,LPCM才是唯一無壓縮的最高規格,網友只用bit數比較是誤導
LPCM是無壓縮沒錯,但那也不能證明什麼
理由同上,只能證明只能台版畫布(檔案)比較大、顏料使用量(流量)比較高
我們只能說LPCM「有可能」有更好的音質
反而bit數降低後就把上面的「有可能」完全否定了
日版音軌採用 DTS-HD Master Audio 48KHz 24bit (無損壓縮)
台版音軌採用 LPCM 48KHz 16bit (無壓縮)
傳影公告有提到採用LPCM,bit數卻沒提到是16bit
16bit與24bit相差的可不只是8而已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bit數當成是畫布上可以調和出的顏色數量好了
16bit代表2^16代表可以調配出65,536種顏色
24bit代表2^24代表可以調配出16,777,216種顏色
六萬多與一千六百多萬,相差256倍
嗯?LPCM才是重點,bit是誤導?
-----
PS.詳細資訊可搜尋關鍵字 數位音樂取樣頻率、取樣深度、位元率
順便解釋無壓縮、無損壓縮、有損壓縮,繼續以畫布和顏料來解釋吧!
我們把所有可以調配出的顏色標上固定的號碼
從00到99好了,代表我們可以調配出100種顏色
把一張圖上面顏料號碼照使用的順序標出來
00 00 00 00 00 35 35 35 25 26
原本是什麼就寫什麼,這就是無壓縮
但我們發現有五個00、三個35、一個25、一個26
我們可以表示成前面數字是出現數量+顏料號碼的方式
500 335 125 126
長度少了一半,但還是清楚知道原本是什麼,這就是無損壓縮
我們發現25跟26顏色非常接近,可能只是青色和稍微深一些青色的差別
所以我們可以把26當成25來少買一個顏料,變成兩個25
500 335 225
這樣紀錄的長度又更短了
但看到這數字已經無法推測原本最後要使用更深的青色,這就是有損壓縮
其實只有25和26兩色合併沒仔細可能看不出差別
但如果把25~29都合併可能就會很明顯
把20~29都合併成使用25這個顏色一看過去就是明顯的色塊
所以無壓縮(PLCM)跟無損壓縮(DTS-HD MA)本質上沒差別
兩邊都記錄一樣的東西,只是紀錄的方式不一樣
-----
PS.上面的解說只是個概念,無損壓縮與有損壓縮有非常多種方法
甚至連無壓縮本身要怎麼編排號碼都是一門學問
PS.有些金耳音響玩家覺得無損壓縮和無壓縮有差別
這在音響版或耳機版是萬年無解題
或許是有些電腦硬體邊解壓縮邊播放有干擾、或許是音訊解碼器對不同訊號解碼有差別
我自己設備聽起來覺得沒什麼差別,更何況電影是邊看邊聽
但比起討論紀錄畫布顏色的方式(無壓縮與無損壓縮)有什麼差別
畫布上可以調配出的顏料(65,536與16,777,216)差距更是壓倒性地顯卓
: 4.特典光碟的影音不同步是日方提供的原始素材就有問題
: 台版壓片時未能察覺深感抱歉,已聯絡日方提供新素材
: 將壓制新版特典光碟提供換貨
同第一點,沒證據只能讓消費者自己猜想
: 5.特典光碟的字幕重新壓制後會改為隱藏式字幕(可選擇關閉)
這個處置很好,要是傳影一開始沒有鬼打牆說特典沒有問題
要是公關回應沒有說別人代風向誤導,結果自己錯誤百出
那麼特典光碟重作給大家換掉就好了
本篇影像的問題其實還好,許多人的播放設備感覺不出差別
播放設備好到可以分辨差別的應該都會買日版或港版的4K藍光
買台版藍光很多應該是為了收藏、支持、中文訪談和特典
品質比DVD和網路串流好很多就夠了
-----
特典光碟的不同步問題就算聽不懂日文也知道時間沒對上
因為光是看畫面與節奏的搭配就很明顯了
雖然一開始鬼打牆說沒問題,但至少後面願意表示重壓
而本篇影音編碼沒弄好倒還能接受,看一些人也覺得還好
令人生氣的不是影音編碼不好,而是弄不好還顛倒是非假裝自家產品比日版還棒
如果固定位元率比動態位元率還棒、LPCM比DTS-HD還棒
都日本和其他國家都傻子還挑了比較差的幹嘛?
以為台灣消費者好騙嗎?何必回第二第三點踐踏自家專業也踐踏這領域的專業?
寫了一大堆,最後決定回在PTT上
借S大的發文來發表我對傳影公告的想法
--
台版BD因為有繁中字幕也買來支持
老實說這些格式瑕疵我覺得可接受,但傳影的回應令人完全無法接受
老老實實承認錯誤很困難嗎
※ 引述《S890127 (丁讀生)》之銘言:
: 1.影片規格是日方提供的原始素材就如此,不是台灣偷工減料或擅自動手腳
這句話沒有證據只能讓消費者自己判斷
這種回應是打算反正也不可能公布原始檔案就讓大家自己猜是吧
但依照傳影公關第二第三典的回應方式我覺得難以相信
: 2.台版的影像壓縮方式比日版更能保留更多影像畫質
: (日版影像大小為24.5GB、台版影像大小為26GB)
影像大小跟畫質有關係,但僅止於有關係,根本無法作為判斷的絕對方式
為了方便解釋把影像大小比喻為一張畫布的大小好了
日版的畫布寬24.5公分,台版的畫布寬26公分(一樣長寬比)
憑這項資訊可以判斷台版的畫布上的畫比日版還漂亮嗎?
顯然是不行的,26公分雖然比較大可以把畫畫出更多細節
但這不代表畫的人就一定會把有功力畫得更細
頂多能證明顏料使用量(流量)比較多一些
: 3.音效部分,LPCM才是唯一無壓縮的最高規格,網友只用bit數比較是誤導
LPCM是無壓縮沒錯,但那也不能證明什麼
理由同上,只能證明只能台版畫布(檔案)比較大、顏料使用量(流量)比較高
我們只能說LPCM「有可能」有更好的音質
反而bit數降低後就把上面的「有可能」完全否定了
日版音軌採用 DTS-HD Master Audio 48KHz 24bit (無損壓縮)
台版音軌採用 LPCM 48KHz 16bit (無壓縮)
傳影公告有提到採用LPCM,bit數卻沒提到是16bit
16bit與24bit相差的可不只是8而已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bit數當成是畫布上可以調和出的顏色數量好了
16bit代表2^16代表可以調配出65,536種顏色
24bit代表2^24代表可以調配出16,777,216種顏色
六萬多與一千六百多萬,相差256倍
嗯?LPCM才是重點,bit是誤導?
-----
PS.詳細資訊可搜尋關鍵字 數位音樂取樣頻率、取樣深度、位元率
順便解釋無壓縮、無損壓縮、有損壓縮,繼續以畫布和顏料來解釋吧!
我們把所有可以調配出的顏色標上固定的號碼
從00到99好了,代表我們可以調配出100種顏色
把一張圖上面顏料號碼照使用的順序標出來
00 00 00 00 00 35 35 35 25 26
原本是什麼就寫什麼,這就是無壓縮
但我們發現有五個00、三個35、一個25、一個26
我們可以表示成前面數字是出現數量+顏料號碼的方式
500 335 125 126
長度少了一半,但還是清楚知道原本是什麼,這就是無損壓縮
我們發現25跟26顏色非常接近,可能只是青色和稍微深一些青色的差別
所以我們可以把26當成25來少買一個顏料,變成兩個25
500 335 225
這樣紀錄的長度又更短了
但看到這數字已經無法推測原本最後要使用更深的青色,這就是有損壓縮
其實只有25和26兩色合併沒仔細可能看不出差別
但如果把25~29都合併可能就會很明顯
把20~29都合併成使用25這個顏色一看過去就是明顯的色塊
所以無壓縮(PLCM)跟無損壓縮(DTS-HD MA)本質上沒差別
兩邊都記錄一樣的東西,只是紀錄的方式不一樣
-----
PS.上面的解說只是個概念,無損壓縮與有損壓縮有非常多種方法
甚至連無壓縮本身要怎麼編排號碼都是一門學問
PS.有些金耳音響玩家覺得無損壓縮和無壓縮有差別
這在音響版或耳機版是萬年無解題
或許是有些電腦硬體邊解壓縮邊播放有干擾、或許是音訊解碼器對不同訊號解碼有差別
我自己設備聽起來覺得沒什麼差別,更何況電影是邊看邊聽
但比起討論紀錄畫布顏色的方式(無壓縮與無損壓縮)有什麼差別
畫布上可以調配出的顏料(65,536與16,777,216)差距更是壓倒性地顯卓
: 4.特典光碟的影音不同步是日方提供的原始素材就有問題
: 台版壓片時未能察覺深感抱歉,已聯絡日方提供新素材
: 將壓制新版特典光碟提供換貨
同第一點,沒證據只能讓消費者自己猜想
: 5.特典光碟的字幕重新壓制後會改為隱藏式字幕(可選擇關閉)
這個處置很好,要是傳影一開始沒有鬼打牆說特典沒有問題
要是公關回應沒有說別人代風向誤導,結果自己錯誤百出
那麼特典光碟重作給大家換掉就好了
本篇影像的問題其實還好,許多人的播放設備感覺不出差別
播放設備好到可以分辨差別的應該都會買日版或港版的4K藍光
買台版藍光很多應該是為了收藏、支持、中文訪談和特典
品質比DVD和網路串流好很多就夠了
-----
特典光碟的不同步問題就算聽不懂日文也知道時間沒對上
因為光是看畫面與節奏的搭配就很明顯了
雖然一開始鬼打牆說沒問題,但至少後面願意表示重壓
而本篇影音編碼沒弄好倒還能接受,看一些人也覺得還好
令人生氣的不是影音編碼不好,而是弄不好還顛倒是非假裝自家產品比日版還棒
如果固定位元率比動態位元率還棒、LPCM比DTS-HD還棒
都日本和其他國家都傻子還挑了比較差的幹嘛?
以為台灣消費者好騙嗎?何必回第二第三點踐踏自家專業也踐踏這領域的專業?
寫了一大堆,最後決定回在PTT上
借S大的發文來發表我對傳影公告的想法
--
Tags:
影音
All Comments
By George
at 2017-10-21T13:14
at 2017-10-21T13:14
By Selena
at 2017-10-24T13:44
at 2017-10-24T13:44
By Robert
at 2017-10-28T04:31
at 2017-10-28T04:31
By Emma
at 2017-10-30T22:41
at 2017-10-30T22:41
By Emma
at 2017-11-03T20:37
at 2017-11-03T20:37
By Aaliyah
at 2017-11-07T06:27
at 2017-11-07T06:27
By Hedda
at 2017-11-10T08:48
at 2017-11-10T08:48
By Ina
at 2017-11-11T23:21
at 2017-11-11T23:21
By Delia
at 2017-11-12T16:08
at 2017-11-12T16:08
By Charlotte
at 2017-11-13T17:53
at 2017-11-13T17:53
By Tracy
at 2017-11-17T01:06
at 2017-11-17T01:06
By Necoo
at 2017-11-19T03:45
at 2017-11-19T03:45
By Lucy
at 2017-11-19T06:54
at 2017-11-19T06:54
By Kyle
at 2017-11-23T05:35
at 2017-11-23T05:35
By Rebecca
at 2017-11-24T18:29
at 2017-11-24T18:29
By Eden
at 2017-11-26T08:02
at 2017-11-26T08:02
Related Posts
台灣網友愛追劇 5大平台出列
By Daniel
at 2017-10-16T21:18
at 2017-10-16T21:18
公視跨足OTT平台 經典作品都能回味
By James
at 2017-10-16T20:58
at 2017-10-16T20:58
關於歐美版日本動畫藍光BD的二三事
By Hardy
at 2017-10-15T01:55
at 2017-10-15T01:55
你的名字 日版BD/台版BD 音軌分析
By Dora
at 2017-10-14T13:31
at 2017-10-14T13:31
【Cars 3:閃電再起】BD預購送絨毛吊飾
By Poppy
at 2017-10-13T16:49
at 2017-10-13T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