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74億美元的超級夢想製造機 - 動畫電影

By Tom
at 2009-08-09T18:25
at 2009-08-09T18:25
Table of Contents
2009-08-08 工商時報
1990年代末期,皮克斯和夢工廠票房屢創佳績,華特迪士尼公司總裁麥克.艾斯納
終於相信,3D電腦動畫就是動畫的未來。
2家公司攜手合作,無可避免引發2家公司老闆不和。轉折點出現在《玩具總動員2
》發行後,艾斯納對這部續集的收入非常滿意,希望皮克斯製作《玩具總動員3》;但賈
伯斯認為,迪士尼已經得到一部額外的電影,而且他發現,一般認為續集電影票房表現較
差,因此製作規模不必跟第一部相同,但這樣觀念不適用在《玩具總動員2》。
對艾斯納來說,合約對迪士尼有利,皮克斯應該盡可能推出原創電影、創造新角色
,增加商品授權和主題樂園的內容。艾斯納堅持,如果皮克斯要製作第3部《玩具總動員
》電影,處理方式須和《玩具總動員2》一樣,等於是把1997年的5部電影合約,增加為7
部。
2個大老闆間一場幼稚的鬥爭
這讓賈伯斯大感灰心。艾斯納不但激怒了賈伯斯,還引起想再製作另一部《玩具總
動員》電影的拉薩特的敵意。賈伯斯把自己的不滿毫無保留地告訴羅伊,羅伊曾在1984年
帶領公司政變,把大權交給艾斯納,賈伯斯直言:只要迪士尼還在艾斯納的掌控,皮克斯
履行完1997年合約後,絕對不會繼續替迪士尼製作電影。
接著在《海底總動員》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還贏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電影
獎後,2003年賈伯斯向艾斯納提出新的合約條款,條款對皮克斯極有利,是關係全面破裂
的前奏曲。
在賈伯斯的提案裡,迪士尼不再是未來皮克斯電影的共同所有人;電影利潤不會分
給迪士尼,迪士尼只能收取7.5%發行費用;迪士尼的電影獨家發行權只能維持5年;1997
年合約中最後2部尚未製作的電影《超人特攻隊》和《汽車總動員》,必須轉換到新合約
。迪士尼只能收取10到15%的發行費用,其他利潤一毛都拿不到。
此外,迪士尼必須放棄在這些電影裡已經擁有、價值高達數億美元的權利,換取發
行皮克斯後續作品的特權。賈伯斯的唯一讓步,是允許迪士尼和過去一樣,在主題樂園中
自由使用皮克斯未來創造的角色。
皮克斯電影連續4次創下佳續,全球總累積票房收入高達17億美元,DVD和錄影帶銷
售量超過1億。觀眾相信皮克斯品牌,皮克斯對迪士尼的依賴程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低
。
不過,艾斯納手上還有籌碼。1991和1997的合約中,迪士尼擁有整部《玩具總動員
》以及其中所有角色,還有權發行任何皮克斯電影的續集,這讓拉薩特苦惱,因為艾斯納
不太可能好好對待這些電影,而且在艾斯納掌控下推出的續集只考慮商業利益。
2004年1月賈伯斯出人意表地宣布,終止與迪士尼談判。他預定在隔周舉行季報電
話會議,接下來就輪到華爾街做判斷。隔天皮克斯股價小幅上升3%,迪士尼的股價則下
跌2%。
如果把這件事當成一場幼稚的鬥爭,也許可以找到比較合理的理由。賈伯斯的決定
一直與「數字」沒有太大關係,他討厭麥克.艾斯納才是重點。
直到2005年艾斯納下台,艾格繼任迪士尼執行長。迪士尼和皮克斯的關係有了新的
進展。
艾格不只一次想證明自己的交涉實力和政治智慧,帶領迪士尼與中國政府交涉,開
發香港迪士尼樂園,2005年股東會上展示一張泰姬瑪哈陵圓頂上長著米老鼠耳朵的合成照
片,誇張地表達迪士尼的野心。
艾格可以說服中國,卻不一定能說服賈伯斯。賈伯斯的固執程度,遠超過中國領袖
。艾格幾乎是一坐進艾斯納的辦公室,就立刻釋出訊息,自己不會用和艾斯納相同的方式
面對賈伯斯。
當時,賈伯斯還是蘋果電腦的領袖。賈伯斯第2次進入蘋果電腦後,公司命運大逆
轉,銷售額增加1倍,持續獲利的同時,還保持公司形象,讓蘋果仍然是「酷炫」的象徵
。還有一項令人驚奇的事,2005年蘋果40%的銷售額,來自幾年前根本沒有的iPod。賈伯
斯說服大型音樂廠牌,讓蘋果在線上銷售它們的歌曲,iTunes音樂商店2003年一開張就有
超過20萬首歌曲。
迪士尼遊行全靠皮克斯明星撐場
2005年秋天,艾格終於有了機會表現,皮克斯間接登上舞台。賈伯斯推出視訊的
iPod,並宣布iTunes線上商店將提供ABC和迪士尼頻道的5部電視影集,包括熱門的「Lost
檔案」和「慾望師奶」。民眾在電視網節目播出隔天,就可直接購買新節目,而且沒任何
廣告;這是史上頭一遭。
賈伯斯確保新機器有熱門節目可播,讓工業分析師興奮。在艾格眼裡,這是和香港
迪士尼一樣的擦板球,香港主題樂園以及將在上海開幕的第2座主題樂園,可以刺激迪士
尼角色在中國的需求,促使中國政府核准迪士尼,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市場開設電視頻道。
迪士尼授權蘋果,將加深迪士尼和賈伯斯的關係,和皮克斯談定新合約會變得更容易。
好幾年來,迪士尼一再出現提議買下皮克斯的聲音,但全都被推翻。2005年9月,
香港迪士尼開幕,艾格參加開幕式後,開始認真考慮買下皮克斯。艾格看著遊行隊伍從面
前經過,發現隊伍裡最近10年的新角色全出自皮克斯,沒有任何一個迪士尼角色。
這次經驗讓艾格知道,迪士尼在長片動畫部分失敗,那是迪士尼最重要的業務。迪
士尼動畫曾是最歷久不衰的電影,動畫角色成為主題樂園的景點和商品,動畫替音樂部門
提供無數歌曲,最重要一點,動畫讓迪士尼成為迪士尼。
艾格還擔心一件事。迪士尼的市場調查部門,發現一個令人憂心的趨勢:在12歲以
下孩童的母親們心裡,皮克斯品牌的平均評分超過迪士尼!
遊行過後幾周,艾格在迪士尼例行董事會議上,首度提出收購皮克斯。董事會同意
後沒多久,艾格就聯絡賈伯斯。接下來的10、11月,2人反覆研究此舉各項優缺點,並找
來艾德.卡特莫爾、約翰.拉薩特,以及2家公司高層主管,以完成收購案為前提,共同
研究如何管理合併後的動畫工作室,最重要的焦點,是如何保留皮克斯的創意文化。雙方
必須完成這方面的討論,才會開始談價碼。
2006年1月,艾格宣佈他在歷經「香港頓悟」的回應:迪士尼將以2億8,750萬股迪
士尼股票收購皮克斯,總價約74億美元!
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將分別留在柏班克和愛莫莉維爾兩地,兩者合併而成的組織由
卡特莫爾出任總裁。拉薩特成為2間工作室的創意長,並擔任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創意總
顧問。華特.迪士尼在1952年創立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是為了設計和建造迪士尼樂園。
拉薩特曾是迪士尼樂園中叢林探險之旅導覽員,一直主張新的主題樂園設施,應與新發行
的電影結合。
迪士尼員工都希望,拉薩特的眼光可以帶來商業利益,以及其他。1990年代初期,
拉夫.古根漢替《玩具總動員》甄選製作團隊時發現,創意人員非常希望加入重要計畫,
在動畫電影領域裡,重要計畫意為聲名卓著的電影,受同業尊重、受朋友和家人喜歡、歷
久不衰、未來會被視作里程碑的電影。
皮克斯擁有超過10億美元現金,公司淨值63億美元,與皮克斯的收益相比,迪士尼
的收購價看起來實在太高。迪士尼帝國包括渡假村、ABC、ESPN等無線及有線電視頻道網
、消費商品授權、電影資料館等,收購價竟超過整個迪士尼帝國市值的1/10。更重要的是
,皮克斯現有的電影和角色都屬於迪士尼,因此,迪士尼買下的63億資產,主要是約翰.
拉薩特和工作室的其他人才,約翰.拉薩特是唯一受制於雇用合約的人。
以傳統的評估方法來看,賈伯斯似乎騙走了艾格和迪士尼股東的錢,但不要忽略了
皮克斯對迪士尼的重要。動畫不但是迪士尼的心臟,還是迪士尼的血液和血液循環系統。
艾格很快就看到了觀眾對皮克斯新電影的反應。《汽車總動員》上映第一周票房6
千萬美元,這是自《玩具總動員2》以來最差的表現,讓許多人認為這是皮克斯第一次票
房失利。不過,它雖然達不到皮克斯的標準,仍然是那年票房第2高的電影。
3D電影動畫躍升市場主流
《汽車總動員》上映時,動畫電影及製作動畫電影的工作室,數量都大為增加。《
玩具總動員》推出後10年內,每年在美國推出的大型電腦動畫電影從來沒超過4部,大多
由皮克斯、夢工廠動畫和藍天工作室製作。但到了2006年,市場突然出現大量電腦動畫電
影,多到需要流量管制。
這樣的趨勢很容易給人商業主義當道的印象。好萊塢高層可能都感覺到,這是個賺
錢的大好良機:風險低,而且有機會獲得驚人利潤。;這進一步證明皮克斯成員在20年前
的信念:曾經遙不可及的3D電腦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家庭娛樂主流。
電腦動畫電影增加,代表藝術手法與企業家精神大眾化的時代來臨。電腦動畫仍然
是一種需要人才和高度信念的藝術形式,一般人還是無法輕易掌握;不過,電腦動畫設備
門檻下降,帶來新的可能性。早期的皮克斯需要金主支持,但一個身處21世紀初期、想要
創業的藝術家,未必需要。動畫師工作站所需軟硬體,過去只有大型工作室和特效團隊才
有能力負擔,現在價格降到差不多等於一輛車況良好的二手車。
皮克斯成為迪士尼最寶貴的資產後,將展開新的旅程。皮克斯遲早會碰上新形式的
對手,必須操作上映日期與之競爭。或許,那對手就像30年前的皮克斯,只是一群在車庫
裡追求夢想的人。
--
1990年代末期,皮克斯和夢工廠票房屢創佳績,華特迪士尼公司總裁麥克.艾斯納
終於相信,3D電腦動畫就是動畫的未來。
2家公司攜手合作,無可避免引發2家公司老闆不和。轉折點出現在《玩具總動員2
》發行後,艾斯納對這部續集的收入非常滿意,希望皮克斯製作《玩具總動員3》;但賈
伯斯認為,迪士尼已經得到一部額外的電影,而且他發現,一般認為續集電影票房表現較
差,因此製作規模不必跟第一部相同,但這樣觀念不適用在《玩具總動員2》。
對艾斯納來說,合約對迪士尼有利,皮克斯應該盡可能推出原創電影、創造新角色
,增加商品授權和主題樂園的內容。艾斯納堅持,如果皮克斯要製作第3部《玩具總動員
》電影,處理方式須和《玩具總動員2》一樣,等於是把1997年的5部電影合約,增加為7
部。
2個大老闆間一場幼稚的鬥爭
這讓賈伯斯大感灰心。艾斯納不但激怒了賈伯斯,還引起想再製作另一部《玩具總
動員》電影的拉薩特的敵意。賈伯斯把自己的不滿毫無保留地告訴羅伊,羅伊曾在1984年
帶領公司政變,把大權交給艾斯納,賈伯斯直言:只要迪士尼還在艾斯納的掌控,皮克斯
履行完1997年合約後,絕對不會繼續替迪士尼製作電影。
接著在《海底總動員》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還贏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電影
獎後,2003年賈伯斯向艾斯納提出新的合約條款,條款對皮克斯極有利,是關係全面破裂
的前奏曲。
在賈伯斯的提案裡,迪士尼不再是未來皮克斯電影的共同所有人;電影利潤不會分
給迪士尼,迪士尼只能收取7.5%發行費用;迪士尼的電影獨家發行權只能維持5年;1997
年合約中最後2部尚未製作的電影《超人特攻隊》和《汽車總動員》,必須轉換到新合約
。迪士尼只能收取10到15%的發行費用,其他利潤一毛都拿不到。
此外,迪士尼必須放棄在這些電影裡已經擁有、價值高達數億美元的權利,換取發
行皮克斯後續作品的特權。賈伯斯的唯一讓步,是允許迪士尼和過去一樣,在主題樂園中
自由使用皮克斯未來創造的角色。
皮克斯電影連續4次創下佳續,全球總累積票房收入高達17億美元,DVD和錄影帶銷
售量超過1億。觀眾相信皮克斯品牌,皮克斯對迪士尼的依賴程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低
。
不過,艾斯納手上還有籌碼。1991和1997的合約中,迪士尼擁有整部《玩具總動員
》以及其中所有角色,還有權發行任何皮克斯電影的續集,這讓拉薩特苦惱,因為艾斯納
不太可能好好對待這些電影,而且在艾斯納掌控下推出的續集只考慮商業利益。
2004年1月賈伯斯出人意表地宣布,終止與迪士尼談判。他預定在隔周舉行季報電
話會議,接下來就輪到華爾街做判斷。隔天皮克斯股價小幅上升3%,迪士尼的股價則下
跌2%。
如果把這件事當成一場幼稚的鬥爭,也許可以找到比較合理的理由。賈伯斯的決定
一直與「數字」沒有太大關係,他討厭麥克.艾斯納才是重點。
直到2005年艾斯納下台,艾格繼任迪士尼執行長。迪士尼和皮克斯的關係有了新的
進展。
艾格不只一次想證明自己的交涉實力和政治智慧,帶領迪士尼與中國政府交涉,開
發香港迪士尼樂園,2005年股東會上展示一張泰姬瑪哈陵圓頂上長著米老鼠耳朵的合成照
片,誇張地表達迪士尼的野心。
艾格可以說服中國,卻不一定能說服賈伯斯。賈伯斯的固執程度,遠超過中國領袖
。艾格幾乎是一坐進艾斯納的辦公室,就立刻釋出訊息,自己不會用和艾斯納相同的方式
面對賈伯斯。
當時,賈伯斯還是蘋果電腦的領袖。賈伯斯第2次進入蘋果電腦後,公司命運大逆
轉,銷售額增加1倍,持續獲利的同時,還保持公司形象,讓蘋果仍然是「酷炫」的象徵
。還有一項令人驚奇的事,2005年蘋果40%的銷售額,來自幾年前根本沒有的iPod。賈伯
斯說服大型音樂廠牌,讓蘋果在線上銷售它們的歌曲,iTunes音樂商店2003年一開張就有
超過20萬首歌曲。
迪士尼遊行全靠皮克斯明星撐場
2005年秋天,艾格終於有了機會表現,皮克斯間接登上舞台。賈伯斯推出視訊的
iPod,並宣布iTunes線上商店將提供ABC和迪士尼頻道的5部電視影集,包括熱門的「Lost
檔案」和「慾望師奶」。民眾在電視網節目播出隔天,就可直接購買新節目,而且沒任何
廣告;這是史上頭一遭。
賈伯斯確保新機器有熱門節目可播,讓工業分析師興奮。在艾格眼裡,這是和香港
迪士尼一樣的擦板球,香港主題樂園以及將在上海開幕的第2座主題樂園,可以刺激迪士
尼角色在中國的需求,促使中國政府核准迪士尼,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市場開設電視頻道。
迪士尼授權蘋果,將加深迪士尼和賈伯斯的關係,和皮克斯談定新合約會變得更容易。
好幾年來,迪士尼一再出現提議買下皮克斯的聲音,但全都被推翻。2005年9月,
香港迪士尼開幕,艾格參加開幕式後,開始認真考慮買下皮克斯。艾格看著遊行隊伍從面
前經過,發現隊伍裡最近10年的新角色全出自皮克斯,沒有任何一個迪士尼角色。
這次經驗讓艾格知道,迪士尼在長片動畫部分失敗,那是迪士尼最重要的業務。迪
士尼動畫曾是最歷久不衰的電影,動畫角色成為主題樂園的景點和商品,動畫替音樂部門
提供無數歌曲,最重要一點,動畫讓迪士尼成為迪士尼。
艾格還擔心一件事。迪士尼的市場調查部門,發現一個令人憂心的趨勢:在12歲以
下孩童的母親們心裡,皮克斯品牌的平均評分超過迪士尼!
遊行過後幾周,艾格在迪士尼例行董事會議上,首度提出收購皮克斯。董事會同意
後沒多久,艾格就聯絡賈伯斯。接下來的10、11月,2人反覆研究此舉各項優缺點,並找
來艾德.卡特莫爾、約翰.拉薩特,以及2家公司高層主管,以完成收購案為前提,共同
研究如何管理合併後的動畫工作室,最重要的焦點,是如何保留皮克斯的創意文化。雙方
必須完成這方面的討論,才會開始談價碼。
2006年1月,艾格宣佈他在歷經「香港頓悟」的回應:迪士尼將以2億8,750萬股迪
士尼股票收購皮克斯,總價約74億美元!
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將分別留在柏班克和愛莫莉維爾兩地,兩者合併而成的組織由
卡特莫爾出任總裁。拉薩特成為2間工作室的創意長,並擔任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創意總
顧問。華特.迪士尼在1952年創立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是為了設計和建造迪士尼樂園。
拉薩特曾是迪士尼樂園中叢林探險之旅導覽員,一直主張新的主題樂園設施,應與新發行
的電影結合。
迪士尼員工都希望,拉薩特的眼光可以帶來商業利益,以及其他。1990年代初期,
拉夫.古根漢替《玩具總動員》甄選製作團隊時發現,創意人員非常希望加入重要計畫,
在動畫電影領域裡,重要計畫意為聲名卓著的電影,受同業尊重、受朋友和家人喜歡、歷
久不衰、未來會被視作里程碑的電影。
皮克斯擁有超過10億美元現金,公司淨值63億美元,與皮克斯的收益相比,迪士尼
的收購價看起來實在太高。迪士尼帝國包括渡假村、ABC、ESPN等無線及有線電視頻道網
、消費商品授權、電影資料館等,收購價竟超過整個迪士尼帝國市值的1/10。更重要的是
,皮克斯現有的電影和角色都屬於迪士尼,因此,迪士尼買下的63億資產,主要是約翰.
拉薩特和工作室的其他人才,約翰.拉薩特是唯一受制於雇用合約的人。
以傳統的評估方法來看,賈伯斯似乎騙走了艾格和迪士尼股東的錢,但不要忽略了
皮克斯對迪士尼的重要。動畫不但是迪士尼的心臟,還是迪士尼的血液和血液循環系統。
艾格很快就看到了觀眾對皮克斯新電影的反應。《汽車總動員》上映第一周票房6
千萬美元,這是自《玩具總動員2》以來最差的表現,讓許多人認為這是皮克斯第一次票
房失利。不過,它雖然達不到皮克斯的標準,仍然是那年票房第2高的電影。
3D電影動畫躍升市場主流
《汽車總動員》上映時,動畫電影及製作動畫電影的工作室,數量都大為增加。《
玩具總動員》推出後10年內,每年在美國推出的大型電腦動畫電影從來沒超過4部,大多
由皮克斯、夢工廠動畫和藍天工作室製作。但到了2006年,市場突然出現大量電腦動畫電
影,多到需要流量管制。
這樣的趨勢很容易給人商業主義當道的印象。好萊塢高層可能都感覺到,這是個賺
錢的大好良機:風險低,而且有機會獲得驚人利潤。;這進一步證明皮克斯成員在20年前
的信念:曾經遙不可及的3D電腦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家庭娛樂主流。
電腦動畫電影增加,代表藝術手法與企業家精神大眾化的時代來臨。電腦動畫仍然
是一種需要人才和高度信念的藝術形式,一般人還是無法輕易掌握;不過,電腦動畫設備
門檻下降,帶來新的可能性。早期的皮克斯需要金主支持,但一個身處21世紀初期、想要
創業的藝術家,未必需要。動畫師工作站所需軟硬體,過去只有大型工作室和特效團隊才
有能力負擔,現在價格降到差不多等於一輛車況良好的二手車。
皮克斯成為迪士尼最寶貴的資產後,將展開新的旅程。皮克斯遲早會碰上新形式的
對手,必須操作上映日期與之競爭。或許,那對手就像30年前的皮克斯,只是一群在車庫
裡追求夢想的人。
--
Tags:
動畫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皮克斯動畫 從生活中找故事

By Genevieve
at 2009-08-09T11:02
at 2009-08-09T11:02
迪士尼收購 皮克斯每位員工產值近3億

By Emily
at 2009-08-09T11:01
at 2009-08-09T11:01
皮克斯動畫20年 到北美館看毛怪

By Wallis
at 2009-08-09T10:58
at 2009-08-09T10:58
請問天外奇蹟的小逗~

By Heather
at 2009-08-08T18:16
at 2009-08-08T18:16
8/8皮克斯動畫講壇 下午照常舉行喔!!

By Barb Cronin
at 2009-08-08T08:25
at 2009-08-08T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