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淡淡的感動 - 電影

By Ula
at 2017-06-09T17:58
at 2017-06-09T17:58
Table of Contents
http://shangkun.pixnet.net/blog/post/216732743
圖文部落格好讀版本請入
https://m.facebook.com/samuel60303/
幫我按個讚
先謝謝前輩們的邀約,讓菜逼八一同參與【八月The Summer Is Gone 】電影特映會,一
同目睹2016金馬最佳劇情片。
2016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獲獎,最佳新演員獲獎,最佳新導演提名,最佳原作劇本,最佳攝
影提名,最佳音效提名,還有膝關節跳樓的掛名保證(?),光是這陣仗就值得大家進影院
,前幾日剛補完再見瓦城,難免會有所比較畢竟兩部在去年最佳劇情片獎項互相較勁,再
見瓦城與八月都以小人物為起點探討著現代社會與人民,再見瓦城黑暗那壓迫感是隨著劇
情一層一層的堆疊壓在觀眾身上,雖壓抑但非常精彩。
而八月則是重現90年代鄉村的家庭生活,用生活帶入了更多的社會議題不加以解釋也沒有
結局僅留白給觀眾自己想像,不會讓觀眾感到壓力反而是詼諧有趣,時不時穿插著生活笑
點,結束後會帶著一抹微笑心中暖暖的走出影廳的。看著電影八月與台劇酸甜之味讓我有
種相同的感受,總是那樣淡淡畫面情節卻引起心中漣漪,勾起心中迴響,而八月是更生活
更寫實。
導演張大磊將90年代的鄉村家庭生活呈現在螢幕前,電影前段為大量的家庭生活,搭上父
母與小雷三人的日常對話,看到了家庭中的情感連結,後段帶入教育與中國國企改革後的
影響,將電影的議題格局放大,但導演用類似記錄片的方式呈現,用片中主角小雷的視角
把當時的生活記錄下來,不批判不指責,只是細細的將生活日常留在影像中,黑白的色調
也非常有記憶的樣子,清晰又是那樣的不清晰。故事具有一些半自傳的性質,紀錄著導演
內心小時候的生活,而所有演員都是導演的朋友全部0酬勞,拍電影是這麼辛苦,但【八
月The Summer Is Gone】是這麼完整,淡淡的帶點深刻。
中國國營企業改革是指1979年中國開放國營企業「利潤留成」,國企可以保留部分的利潤
,使國企有部分的自主權,但整體的生產仍然以計劃經濟為主。在改革開放的前期,仍維
持著國企工人的福利,並不會解僱國企工人。90年代中期,隨著民營企業與鄉鎮企業的擴
張,國企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改革,1992年給予國企脫離國家計畫
的自主權,使國企成為自負盈虧的企業,自負盈虧開始因人事必須精簡沒有競爭力的員工
定被淘汰被解雇,總共造成2,818萬的國企工人「下崗」就是失業。《以上資料來自焦點
事件》小雷的爸爸就是其中失業的一員。
【下有劇情雷應不影響觀影樂趣】
現實的母親與不願低下高貴頭顱的父親,對話中總充斥著強烈對比,對比呈現的相當詼諧
如同家中的日常鬥嘴,日常的鬥嘴帶出的議題卻是那樣值得深思,生活中也是如此充滿哲
理,演員們自然的演出頁更加貼近觀眾無距離。不願低下高貴的頭顱的父親,最後在異鄉
拍片打拼幫著開始不認同的老闆做著場工,但最後的一個轉頭是那麼認真,那微笑是那麼
真誠,或許父親妥協低下了高貴的頭顱,眼中看見的是另一種風景,適當的一點妥協似乎
沒有想像中的不好。
小雷遇到老師不給分就拿起雙截棍衝上前,搭上一句不要以成敗論英雄,父母花了一大筆
錢想讓小雷上間自己喜歡的中學,可能是師資好或是同學多,而小雷卻只是因為制服好看
,看似非常爆笑但這大笑背後卻是被侷限的思想與教育,父母被自己的想法侷限了,而小
雷被則是因為教育制度迷惘了;這樣的時代洪流下,在中國國企改革造成的失業人潮的狀
況下,想對抗也那樣的無能為力,想找尋又好像迷失了甚麼,可鄉村的生活是那麼有溫度
,全村人一起推著一輛發不動的車,一起參與運動會一起競爭,雖然時常不盡人意但這就
是生活吧。
最令人動人的畫面是失去太祖母後全家人一起拍的大合照,雖然太祖母去世了但最後小雷
手一
勾彷彿太祖母根本沒有離世,還存在在大家心中,也代表著在異地打拼拍片的父親與家人
同
在。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場戲了。
--
圖文部落格好讀版本請入
https://m.facebook.com/samuel60303/
幫我按個讚
先謝謝前輩們的邀約,讓菜逼八一同參與【八月The Summer Is Gone 】電影特映會,一
同目睹2016金馬最佳劇情片。
2016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獲獎,最佳新演員獲獎,最佳新導演提名,最佳原作劇本,最佳攝
影提名,最佳音效提名,還有膝關節跳樓的掛名保證(?),光是這陣仗就值得大家進影院
,前幾日剛補完再見瓦城,難免會有所比較畢竟兩部在去年最佳劇情片獎項互相較勁,再
見瓦城與八月都以小人物為起點探討著現代社會與人民,再見瓦城黑暗那壓迫感是隨著劇
情一層一層的堆疊壓在觀眾身上,雖壓抑但非常精彩。
而八月則是重現90年代鄉村的家庭生活,用生活帶入了更多的社會議題不加以解釋也沒有
結局僅留白給觀眾自己想像,不會讓觀眾感到壓力反而是詼諧有趣,時不時穿插著生活笑
點,結束後會帶著一抹微笑心中暖暖的走出影廳的。看著電影八月與台劇酸甜之味讓我有
種相同的感受,總是那樣淡淡畫面情節卻引起心中漣漪,勾起心中迴響,而八月是更生活
更寫實。
導演張大磊將90年代的鄉村家庭生活呈現在螢幕前,電影前段為大量的家庭生活,搭上父
母與小雷三人的日常對話,看到了家庭中的情感連結,後段帶入教育與中國國企改革後的
影響,將電影的議題格局放大,但導演用類似記錄片的方式呈現,用片中主角小雷的視角
把當時的生活記錄下來,不批判不指責,只是細細的將生活日常留在影像中,黑白的色調
也非常有記憶的樣子,清晰又是那樣的不清晰。故事具有一些半自傳的性質,紀錄著導演
內心小時候的生活,而所有演員都是導演的朋友全部0酬勞,拍電影是這麼辛苦,但【八
月The Summer Is Gone】是這麼完整,淡淡的帶點深刻。
中國國營企業改革是指1979年中國開放國營企業「利潤留成」,國企可以保留部分的利潤
,使國企有部分的自主權,但整體的生產仍然以計劃經濟為主。在改革開放的前期,仍維
持著國企工人的福利,並不會解僱國企工人。90年代中期,隨著民營企業與鄉鎮企業的擴
張,國企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改革,1992年給予國企脫離國家計畫
的自主權,使國企成為自負盈虧的企業,自負盈虧開始因人事必須精簡沒有競爭力的員工
定被淘汰被解雇,總共造成2,818萬的國企工人「下崗」就是失業。《以上資料來自焦點
事件》小雷的爸爸就是其中失業的一員。
【下有劇情雷應不影響觀影樂趣】
現實的母親與不願低下高貴頭顱的父親,對話中總充斥著強烈對比,對比呈現的相當詼諧
如同家中的日常鬥嘴,日常的鬥嘴帶出的議題卻是那樣值得深思,生活中也是如此充滿哲
理,演員們自然的演出頁更加貼近觀眾無距離。不願低下高貴的頭顱的父親,最後在異鄉
拍片打拼幫著開始不認同的老闆做著場工,但最後的一個轉頭是那麼認真,那微笑是那麼
真誠,或許父親妥協低下了高貴的頭顱,眼中看見的是另一種風景,適當的一點妥協似乎
沒有想像中的不好。
小雷遇到老師不給分就拿起雙截棍衝上前,搭上一句不要以成敗論英雄,父母花了一大筆
錢想讓小雷上間自己喜歡的中學,可能是師資好或是同學多,而小雷卻只是因為制服好看
,看似非常爆笑但這大笑背後卻是被侷限的思想與教育,父母被自己的想法侷限了,而小
雷被則是因為教育制度迷惘了;這樣的時代洪流下,在中國國企改革造成的失業人潮的狀
況下,想對抗也那樣的無能為力,想找尋又好像迷失了甚麼,可鄉村的生活是那麼有溫度
,全村人一起推著一輛發不動的車,一起參與運動會一起競爭,雖然時常不盡人意但這就
是生活吧。
最令人動人的畫面是失去太祖母後全家人一起拍的大合照,雖然太祖母去世了但最後小雷
手一
勾彷彿太祖母根本沒有離世,還存在在大家心中,也代表著在異地打拼拍片的父親與家人
同
在。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場戲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Lily
at 2017-06-12T10:29
at 2017-06-12T10:29

By Charlotte
at 2017-06-16T21:45
at 2017-06-16T21:45

By Jessica
at 2017-06-20T17:55
at 2017-06-20T17:55

By Edwina
at 2017-06-23T15:58
at 2017-06-23T15:58
Related Posts
神鬼傳奇

By Belly
at 2017-06-09T17:24
at 2017-06-09T17:24
《小海女》能年玲奈即將來台宣傳聲優作品

By Ingrid
at 2017-06-09T17:24
at 2017-06-09T17:24
賭神1 最後1把牌bug

By Anthony
at 2017-06-09T17:23
at 2017-06-09T17:23
銀翼殺手 羅伊 Roy 心得

By Rosalind
at 2017-06-09T17:00
at 2017-06-09T17:00
《佈局》真相不是ACE,是你意料外的鬼牌

By Lucy
at 2017-06-09T16:35
at 2017-06-09T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