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觀點短片展」評選 - 紀錄片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06-03-23T03:02

Table of Contents

http://blog.infocom.yzu.edu.tw/twlai/archives/2006/03/20060315.html
藍祖蔚

能夠連續四年擔任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的「觀點短片展」的評選工作,對我而言
是極其珍貴的經驗。

因為從第一年破百件的,到第四年的七十多件企畫案之間,數字有起有落,我卻看到了
在台灣的角落裡,無數等待著機會的年輕靈魂在磨拳擦掌,我看到了生命的夾縫中,
有無數的眼睛和心靈在向我介紹著,剖析著所有生命中與我擦肩而過,或者是從未聽聞,
或者是從未見識過的生命議題。

過去四年裡,不論是街頭塗鴨的失速,政治圖騰的低迴辯証,公園裡無聲的飛行,
健身房裡流竄的汗水,移植偶像外型與填充漫畫靈魂的吶喊,街頭詩人的狩獵與跌蕩,
還有即使袒胸哺乳依舊直目回視的眼光與身體主張……每一部短片,都有著共同的精神
與主張:原來,電影可以這樣拍,生命可以這樣看待。

然而,在科技精進的時代,在影像迷漫的世界,人們汲汲經營著畫面的銳利新猛,卻失去
了更多皮層下的探索,與人味的浮現。觀點短片展的成品有議題,有影像,有技法,然而
觀點卻益形模糊的現象也日益鮮明。這不是矛盾,這也不是挑剔,而是更渴盼的等待。


2005年的四部決選作品中,文琡惠的《刺青妹》切中時髦議題,我們看到了青春的印記與
肉身的烙印,然而,在言說與行動之中,究竟是什麼樣的動能,讓人們甘於在愛與痛之間
,勇敢地在肌膚上吶喊生命?或者是把那款迷戀,轉化成為美麗的蝴蝶?花色繽紛的花園
中,我急著尋覓答案。

影像氾濫的年代裡,現存符號的借用成為創作者最便捷的表現方式,然而符號下的意義才
值得深究,例如《刺青妹》的開場以原住民的黥面畫面做開場,以「權力的象徵」做註解
,卻與全片採樣和論述的「記憶」、「紀念」案例並不相干。也看不出與受訪案例所述的
「追求自我」及「自我鼓舞」的心情有任何關連。這樣的形像與符號迷思,在《刺青妹》
中不時出現,偶而看到一些情緒出走的畫面(例如偶而有的街頭行車、鐵道上的行走與
飯桌上的菜餚),卻尋覓不到底下的真實意義;偶而看到似有所指的畫面(例如西門町的
紋身大街看板),卻盼不到更往下探尋的故事。

《刺青妹》最發人深省的議題其實是遺忘與記憶。紋身,可以讓青春和記憶不留白,
相對於人際關係變動劇烈的慘白青年而言,土星紋身的少女告白點出了這樣的青春心事,
蝴蝶蘭與母親的連結也有著親情的纏綿,卻都只是表相的敘述,未能更進一步迴盪出
更有力的影像故事,殊為可惜。

這不正是《紀錄觀點》節目最需要的「觀點」嗎?


江金霖的《魔幻奇術》在後製手法上費了極多心思,讓我們看到了編導從人生取材的慧眼
,從聳動的議題上找到兼具娛樂的觀賞效果。然而正是因為創作者這樣的才情便給,
讓我們更加期待在表象的喧譁中,在單向的紀錄中,得窺魔法師的歡欣與夢想,或者
困惑與挫敗。

《魔幻奇術》的瓶頸同樣在於說白與影像的有效對話上。

魔法師明確地說他們享受著眾人的目光,畫面卻沒有在主題論述下拍出相對應,可以強力
佐證的目光與熱情畫面,這是影像創作上的魔障。

魔法師懊惱地走出失敗的表演教室,唯一的紀錄只是冷笑話下的短暫笑聲,導演點燃了
火苗,卻沒有後續的柴薪來助長火勢,這是影像敘事上的缺憾。

《魔幻奇術》的企圖是鮮明的,《魔幻奇術》的成果卻是顛跛的。關鍵也在於「觀點」上
的發想與執行。


王承洋的《當我們同在一起》是本屆參賽作品中,最有生命動能的作品,活力來自於脫韁
的童年,以及稍嫌失控的場面調度及角色互動;同樣地,活力來自於狂奔的嬉戲中,浮現
了四個少年的靈魂情貌。

本片碰觸了家庭的核心焦慮(對常年在外行船、打漁的父親的欽慕、懼怕及疏遠…),
卻也因模糊了外籍母親的角色,母親的全面空白,讓《當我們同在一起》脫離了原始企畫
案了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的文化衝突,轉進到童年時光的活力紀錄,然而,空白的母親,
出缺的母親,卻也構成了全片讓人更想一窺究竟的文化問號。

童年嬉戲,題材上容易討好,也極易表現紀錄片創作者與受訪都長期浸注的情誼。王承洋
讓受訪師長及同學不經意地反映出諸如「課本太多」的青春吶喊、「動作太慢」的父權
心態,那是潛藏在底片下的文化訊息,輕描淡寫中,看似無意卻有意的手法,只要密度
再稠密些,感情的深度與震度就會更強了。


王天佑的《水怪》是本屆四部參賽作品中,企圖與觀點最鮮明,最有顛覆意圖,也最具
諧彷(parody)效果的作品。

《水怪》是部很有「觀點」,卻顛覆了「紀錄」內涵的作短片,成功示範了紀錄片可以
透過模仿的重建,達成批判的功能,可惜,《水怪》的美學不夠統一。

主軸上,《水怪》意圖透過擬真的新聞事件嘲諷台灣的媒體生態,執行上,也準確模仿了
台灣電視媒體過度包裝的字幕症候群,以及媒體炒做議題,斷章取義又自由拼貼的惡搞
本質,然而棚內播報的場景明顯不夠逼真,與全片「擬真」的意境落差太大。再加上,
主要角色的「演出」說服力不如配角的自在與自然,場景畫質不能貼近嘲諷實體的製作
品質,導致影片的主題表現,不能匯聚寫實力道,蔚成擬真可信的質感,間接眨損了
批判荒誕媒體的力道。

若能兼及創意與執行的平衡點,落實整體美學,《水怪》成就當能更上層樓。


本屆創作短片的四部決選作品中,有的入圍者已經有多部作品拍攝經驗,有的才是初試
啼聲,能夠從企畫案完成作品,都是我由衷敬佩的。日本名導演宮崎駿曾經說過:
「不見得完成高度就是好,有時反而要充滿熱情才好…因為一開始充滿熱情,最後才會
綻放出意想不到的花朵。」

這四部作品,都是青年創作者的熱情結晶,春暖花開,為期不遠。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30.100.245 (03/23 03:03)


All Comments

炸神明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06-03-23T02:26
這是李道明對此片的評論 http://blog.yam.com/conjunction/archives/1291349.html 好客的音樂真的幫片子大大加分!! 覺得最後的炸寒單高潮戲拍得很精彩 因為知道這些人背後的故事和急欲贖罪的複雜心情 所以更覺得這些在霹靂火光中的身影令人不捨 ※ 引述《O2O4 ...

炸神明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06-03-22T21:45
待會兒就要播了 期待哩 不過 有一點還蠻有趣的, 數位電視有EPG簡介寫著:單元集繿普遍級繿記錄報導繿炸神明(白天不能播) 這紀錄片不能在白天播 XD ※ 引述《peaze ()》之銘言: : 公視 3/22 22:00-23:00 : 炸神明 一部黑道兄弟的紀錄片 : The Gangster’ ...

國家地理頻道HD紀錄片 徵選台灣製作團隊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6-03-22T18:03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二十一日電) 行政院新聞局和國家地理頻道(國際)今年合作進行的「超級城市─台北高畫質(HD) 紀錄片」合作計畫,將邀請國外知名的高畫質紀錄片製作團隊來台製作,並公開徵選 台灣的製作公司一同參與、進行高畫質紀錄片技術交流及經驗分享。 這次國際交流合作計畫,將以台北市傲人之都會建設為主題 ...

誠品紀錄片影展-影片介紹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06-03-20T18:19
這次誠品的紀錄片影展,選了將近百部紀錄片放映,為了避免霧裡看花,於是我將在現場 索取的影片介紹,整理後放在部落格上供大家參考。希望這些介紹能對大家在選片上有一 些幫助。未完成,會儘快整理完整的 《ET 月球學園》《海有多深》《貢寮你好嗎》《黑仔娶親》 http://www.wretch.cc/blog/br ...

用影像愛台灣 紀錄片影展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6-03-20T01:40
※ 引述《fansss (新天堂樂園)》之銘言: : ※ 引述《clean ( 尋˙找)》之銘言: : : 我把這次活動相關資訊都整理在我blog : : 如果大家也想把活動推薦給身邊的人 : : 歡迎參考 http://snipurl.com/nrou : : 希望有更多沒接觸/不夠認識紀錄片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