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瓦城 - 金馬獎口味的藝術佳片 - 電影

By Victoria
at 2016-12-11T13:55
at 2016-12-11T13:55
Table of Contents
對於趙德胤導演的期待很大,所以月初先看完「翡翠之城」 「 挖玉石的人」兩部紀錄片。翡翠之城當下覺得普通,但後勁蠻強的,直接反映出緬甸工人的心境與無奈,可說是「再見瓦城」在情感與人物雛形的基礎,「挖玉石的人」完全就是真實呈現工人在挖礦,沒有任何口白,整個比較無聊(前者有些場景是演出來的,後者完全就是紀錄片)。
從兩部紀錄片,感受得出來趙德胤幾乎掏空了所有情感與經歷,在敘說緬甸華人的艱苦故事。說實在台灣很多導演也愛拍自己情情愛愛、生平故事,但大多數都是災難(最恐怖的是愛琳娜...),加上金馬獎給了「再見瓦城」多項入圍肯定,若太難看豈不是自砸招牌,所以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
———————— 防雷頁 ————————
1. 整體故事架構與風格
「再見瓦城」的故事架構,其實跟賈樟柯的「天註定」第三段差不多,都是年輕北漂/移工面對生存壓迫與感情挫折的抉擇,在看不到出路後最後選擇自殺。不過賈樟柯畢竟是國際大導演,在劇本處理上成熟許多,整部片可看性比較高些。
趙德胤的劇本上仍有不少缺失,像很多人提到的男女感情不深刻(感覺是後期剪掉),前面50分鐘鋪成過於冗長,自己一直有注意到阿國最終會走向殉情的線索,但對觀眾來說真的太不著痕跡,所幸結尾的殺戮相當寫實俐落,讓整體個作品立刻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http://i.imgur.com/SffzOU7.jpg
整部片畫面處理讓貧困的泰緬看起來特別有溫度,加上林強的配樂真的沒話說,很多畫面在配樂的襯托下,那種孤寂與窒息感越來越濃(若音樂配得差一定會很慘)。而我自己是蠻喜歡蜥蜴的賣淫隱喻,加上吳可熙的神情與動作相當到位,能體會男生當大爺時女生有多恐慌無奈。比起拿個痴肥男或是不帶男臉入鏡的方式,這手法還算有趣。
2.人物架構和情感延續
從阿國每當提到錢,出手幾乎毫無顧慮,無論買假項鍊、給截肢的朋友一大疊鈔票回老家、騎著時髦的機車(另外阿國的T-Shirt相較其他人真的太好看....台灣買過去的?),單純只是幫蓮青辦證,自己也掏錢辦一張,大概反映出底層青年有志難伸轉為花錢及時行樂的”類吸毒”行徑。而在工廠期間大家吃著冷泡麵、各自吸毒的拮据生活,到多次說服蓮青幾乎都被打槍、同伴工安意外截肢,一點一點積累在最後一刻爆發。
兩部紀錄片的內容與情感,跟「再見瓦城」的呼應相當清晰。挖玉石挖到最後其實也是種吸毒行為(玉石工寮可以吸毒、嫖妓、幻想發財夢,才不想回老家跟爸媽當攤販),就跟再見瓦城中蓮青與阿國各自執著的假證件與愛情,可能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美好,但付出太多沈沒成本,就算虧本也要把他討個3成回來才甘心。
3.金馬入圍的男女主角
http://i.imgur.com/CpfCTHq.jpg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61205ent006/
吳可熙會入圍金馬影后沒話說,趙德胤講求的不要有表演痕跡的表演,讓吳可熙花了大量時間在泰緬生活、洗碗與工人生活,看她訪談時真覺得和片中的蓮青完全是不同人。
http://i.imgur.com/Aud7Nmp.jpg
這部片真的讓柯震東洗白,李奧納多為了拍血鑽石,用出了一口南非腔英文,台灣人除了郭采潔等女藝人到中國後從嗲嗲音變大嬸外,終於看到一個厲害的口音轉換的案例,完全展現出柯震東演員的敬業與執著,才能把一個壓抑緬甸藍領演到位。
4. 趙德胤風格 - 揉合侯孝賢美學與張作驥敘述作風
http://i.imgur.com/JmEyBIJ.jpg
「再見瓦城」鏡位與呈現手法跟侯孝賢導演風格接近(相信不少人會看到睡著...),侯孝賢也多次站台支持。張作驥被關後,其實蠻擔心看不到能絲絲入扣的刻畫小人物又不濫情的導演。所幸趙德胤導演這次算是控制得相當到位(畢竟是切身故事)。「再見瓦城」出奇不意的生猛鏡頭、為求呈現更自然,大量啟用素人臨演當背景,跟張作驥風格相當吻合。從上述三位都是金馬偏好的導演不難看出。
總之,撇開在劇本上的一些瑕疵,終於看到台灣有新一代導演在處理跨族群、國籍題材不慍不火的處理到位,用電影打開國人視野與層次,相當感動。
--
從兩部紀錄片,感受得出來趙德胤幾乎掏空了所有情感與經歷,在敘說緬甸華人的艱苦故事。說實在台灣很多導演也愛拍自己情情愛愛、生平故事,但大多數都是災難(最恐怖的是愛琳娜...),加上金馬獎給了「再見瓦城」多項入圍肯定,若太難看豈不是自砸招牌,所以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
———————— 防雷頁 ————————
1. 整體故事架構與風格
「再見瓦城」的故事架構,其實跟賈樟柯的「天註定」第三段差不多,都是年輕北漂/移工面對生存壓迫與感情挫折的抉擇,在看不到出路後最後選擇自殺。不過賈樟柯畢竟是國際大導演,在劇本處理上成熟許多,整部片可看性比較高些。
趙德胤的劇本上仍有不少缺失,像很多人提到的男女感情不深刻(感覺是後期剪掉),前面50分鐘鋪成過於冗長,自己一直有注意到阿國最終會走向殉情的線索,但對觀眾來說真的太不著痕跡,所幸結尾的殺戮相當寫實俐落,讓整體個作品立刻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http://i.imgur.com/SffzOU7.jpg
整部片畫面處理讓貧困的泰緬看起來特別有溫度,加上林強的配樂真的沒話說,很多畫面在配樂的襯托下,那種孤寂與窒息感越來越濃(若音樂配得差一定會很慘)。而我自己是蠻喜歡蜥蜴的賣淫隱喻,加上吳可熙的神情與動作相當到位,能體會男生當大爺時女生有多恐慌無奈。比起拿個痴肥男或是不帶男臉入鏡的方式,這手法還算有趣。
2.人物架構和情感延續
從阿國每當提到錢,出手幾乎毫無顧慮,無論買假項鍊、給截肢的朋友一大疊鈔票回老家、騎著時髦的機車(另外阿國的T-Shirt相較其他人真的太好看....台灣買過去的?),單純只是幫蓮青辦證,自己也掏錢辦一張,大概反映出底層青年有志難伸轉為花錢及時行樂的”類吸毒”行徑。而在工廠期間大家吃著冷泡麵、各自吸毒的拮据生活,到多次說服蓮青幾乎都被打槍、同伴工安意外截肢,一點一點積累在最後一刻爆發。
兩部紀錄片的內容與情感,跟「再見瓦城」的呼應相當清晰。挖玉石挖到最後其實也是種吸毒行為(玉石工寮可以吸毒、嫖妓、幻想發財夢,才不想回老家跟爸媽當攤販),就跟再見瓦城中蓮青與阿國各自執著的假證件與愛情,可能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美好,但付出太多沈沒成本,就算虧本也要把他討個3成回來才甘心。
3.金馬入圍的男女主角
http://i.imgur.com/CpfCTHq.jpg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61205ent006/
吳可熙會入圍金馬影后沒話說,趙德胤講求的不要有表演痕跡的表演,讓吳可熙花了大量時間在泰緬生活、洗碗與工人生活,看她訪談時真覺得和片中的蓮青完全是不同人。
http://i.imgur.com/Aud7Nmp.jpg
這部片真的讓柯震東洗白,李奧納多為了拍血鑽石,用出了一口南非腔英文,台灣人除了郭采潔等女藝人到中國後從嗲嗲音變大嬸外,終於看到一個厲害的口音轉換的案例,完全展現出柯震東演員的敬業與執著,才能把一個壓抑緬甸藍領演到位。
4. 趙德胤風格 - 揉合侯孝賢美學與張作驥敘述作風
http://i.imgur.com/JmEyBIJ.jpg
「再見瓦城」鏡位與呈現手法跟侯孝賢導演風格接近(相信不少人會看到睡著...),侯孝賢也多次站台支持。張作驥被關後,其實蠻擔心看不到能絲絲入扣的刻畫小人物又不濫情的導演。所幸趙德胤導演這次算是控制得相當到位(畢竟是切身故事)。「再見瓦城」出奇不意的生猛鏡頭、為求呈現更自然,大量啟用素人臨演當背景,跟張作驥風格相當吻合。從上述三位都是金馬偏好的導演不難看出。
總之,撇開在劇本上的一些瑕疵,終於看到台灣有新一代導演在處理跨族群、國籍題材不慍不火的處理到位,用電影打開國人視野與層次,相當感動。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16-12-12T18:55
at 2016-12-12T18:55

By Valerie
at 2016-12-16T17:47
at 2016-12-16T17:47

By David
at 2016-12-17T16:24
at 2016-12-17T16:24

By Oliver
at 2016-12-20T09:17
at 2016-12-20T09:17

By Ida
at 2016-12-22T12:52
at 2016-12-22T12:52

By Hedy
at 2016-12-25T09:41
at 2016-12-25T09:41

By Iris
at 2016-12-28T01:37
at 2016-12-28T01:37

By Callum
at 2016-12-29T13:11
at 2016-12-29T13:11

By Gary
at 2016-12-30T14:56
at 2016-12-30T14:56

By Valerie
at 2017-01-04T11:58
at 2017-01-04T11:58

By Rebecca
at 2017-01-06T21:06
at 2017-01-06T21:06

By Iris
at 2017-01-07T05:04
at 2017-01-07T05:04

By Elizabeth
at 2017-01-09T14:26
at 2017-01-09T14:26

By Agnes
at 2017-01-11T04:34
at 2017-01-11T04:34

By Leila
at 2017-01-15T16:01
at 2017-01-15T16:01

By Irma
at 2017-01-17T14:58
at 2017-01-17T14:58

By Emma
at 2017-01-21T02:17
at 2017-01-21T02:17

By Kama
at 2017-01-25T05:26
at 2017-01-25T05:26

By Iris
at 2017-01-28T11:35
at 2017-01-28T11:35

By Audriana
at 2017-02-02T07:23
at 2017-02-02T07:23

By Charlie
at 2017-02-04T09:52
at 2017-02-04T09:52

By Mason
at 2017-02-04T14:25
at 2017-02-04T14:25

By James
at 2017-02-08T21:33
at 2017-02-08T21:33

By Linda
at 2017-02-11T12:49
at 2017-02-11T12:49

By Michael
at 2017-02-14T19:44
at 2017-02-14T19:44

By Genevieve
at 2017-02-16T15:15
at 2017-02-16T15:15

By Daph Bay
at 2017-02-19T09:35
at 2017-02-19T09:35

By James
at 2017-02-21T22:41
at 2017-02-21T22:41

By Sandy
at 2017-02-23T16:42
at 2017-02-23T16:42
Related Posts
一萬公里的約定

By Lauren
at 2016-12-11T13:51
at 2016-12-11T13:51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By Harry
at 2016-12-11T13:26
at 2016-12-11T13:26
點亮白色勇氣《活摘》紀錄片震撼中正大學

By Lily
at 2016-12-11T13:15
at 2016-12-11T13:15
正妹女主角有陰陽眼

By Tom
at 2016-12-11T12:57
at 2016-12-11T12:57
ARRIVAL 異星入境

By Irma
at 2016-12-11T12:22
at 2016-12-11T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