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榜 - 電影

By John
at 2009-09-27T18:30
at 2009-09-27T18:30
Table of Contents
雖然現在恐怖電影,有了更多特效效果,但我喜歡以往的老電影,現在再回顧,也許佈景
老套,化的妝可笑,但是在氣氛營造上,仍有種讓人不寒而慄的感覺,其中凶榜一片,
我認為後座力相當強,昨天半夜本想寫心得,可是總覺得有種很毛的情緒呀~
------------------雷文開始---------------------------------------------
這部電影被譽為是香港電影最恐怖電影之一,上映的年代在1981年,距今已經28年,魅惑
般的綠色色調,以及過去老片固有的暗黃色調,讓人依舊被片中那種陰詭的氣氛嚇得背脊
發涼。
凶榜的導演-余允抗與許鞍華的<瘋劫>、<撞到正>等都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其中<凶榜
>,甚至被視為是結合了靈異、喪屍以及茅山等元素之作。在1970-1980年代的香港電影新
浪潮之中,導演多半是從外國留學回來,或是有電視製作經驗的新銳導驗,其中余允抗<
凶榜>此作,是其離開電視台獲得財團贊成而成立的<世紀影業有限公司>之作。
在電影新浪潮之中,評價認為這些新銳導演將電影的視角導入了人際關係、社會階層、本
土化以及家庭之中,因此這類電影跟貼近人群之中,也從這類電影看到了當時社會底層對
於生活掙扎的無助。
甚至,有人也認為<凶榜>和外國電影<天魔>、<大法師>有許多情結不謀而合,不如應該說
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每個地區對於靈異與嬰胎都有著不同的聯想
。
凶片頭開始,便看見秦祥林所飾演的阿強在面職,但學歷不高的他,不具任何技能,因此
面職也總是被打槍,而身懷六甲的妻子阿蘭則認為老公應該重回丈人胸罩廠繼續工作。
當阿強又要去面職時,竟遇到一場命案,而他的褲腳竟沾染到血漬,當晚他就在求職啟事
看到了一起保全人員的徵人啟事,這是故事的真正的開始,而那褲腳的血漬,我認為很像
是一種烙印的概念,一種被選上的印記。
整部電影,商場的片斷多半是以夜間的場景為主,就算是有早上的場景,多半也是以幽暗
的角落為多,因此整個觀看下來,心裡總有種迴繞不去的幽悶感,這是導演非常善於營造
氣氛之故,絲毫不讓你有一分喘息的機會,彷彿胸口有人緊緊抓住,甚至總覺得自己脖子
有種被吹氣搔癢感。電影之中,鬼怪出現的場景,大概是在片尾之處,相較於現在靈異片
,充滿了特效、特殊化妝,下一秒就有蒼白臉爛的鬼怪,凶榜的確是以氣氛取勝。
隨著電影的播映,一個個角色都以奇異的方式死去,當茅山道士出現後,似乎為這些人的
無助開啟了一道曙光,但是終究因主人翁的心軟而造成道士命喪, 而死去的人們又一一
回到那棟大樓,呈現是喪屍的狀態,而有趣的是,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似乎喪屍的妝扮
沒有太多差異。
有趣的是,這電影用一個頗有趣的手法,紅衣小鬼以童謠歌唱的方式,唱出每個角色的死
法,透過稚嫩的童音唱出,人命彷彿是一個個棋子讓他逗弄著,倒是頗令人毛骨悚然,而
影片也透過許多小細節去透露些許訊息,例如:妻子的臉色隨著情節發展,日益蒼白,從
不喜吃內臟,到愛羶腥。
回到這部電影,<凶榜>處理了阿強與妻子貧窮百事哀的憂愁,阿強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
醋茶裡伏沉,片尾阿強哭喊為何選上我,為何要搞上我,除了是對紅衣鬼的怒吼之外,更
可視為是一種基層社會人士對於當時階層文化的無助反抗。
整部片讓人無法喘息除了是靈異之外,還有主角現實生活的苦悶。而圍繞整部電影的鬼怪
,據資料指出是一紅衣孩童,因被拐子佬拐走殺害棄屍在大樓的原址,這處理一種都市怪
談色彩,除了反映當時社會問題:如孩童誘拐、大樓被設置炸彈的問題,也反映大眾對於
大樓大廈的疑懼,當高樓大廈一一建成,相較於老舊的社區(片中阿強的住宅、以及漢叔
的住處),以及老一輩對於未知世界的崇敬,從片中:阿強在大廈電梯貼了符咒,以及阿
強對電梯的年輕男人說符咒是一種老套文化,或是有孕不得動灶頭,都可看出<凶榜>大量
處裡這類新與舊文化的衝突與對立。片尾阿強的反噬,不應只是針對靈異這一面向的反抗
,更有著如上對於社會反抗的暗喻,只是<凶榜>用著極為強烈的手法去凸顯。
http://ecrazye.pixnet.net/blog/post/29402985 有圖沒音樂的網誌
--
老套,化的妝可笑,但是在氣氛營造上,仍有種讓人不寒而慄的感覺,其中凶榜一片,
我認為後座力相當強,昨天半夜本想寫心得,可是總覺得有種很毛的情緒呀~
------------------雷文開始---------------------------------------------
這部電影被譽為是香港電影最恐怖電影之一,上映的年代在1981年,距今已經28年,魅惑
般的綠色色調,以及過去老片固有的暗黃色調,讓人依舊被片中那種陰詭的氣氛嚇得背脊
發涼。
凶榜的導演-余允抗與許鞍華的<瘋劫>、<撞到正>等都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其中<凶榜
>,甚至被視為是結合了靈異、喪屍以及茅山等元素之作。在1970-1980年代的香港電影新
浪潮之中,導演多半是從外國留學回來,或是有電視製作經驗的新銳導驗,其中余允抗<
凶榜>此作,是其離開電視台獲得財團贊成而成立的<世紀影業有限公司>之作。
在電影新浪潮之中,評價認為這些新銳導演將電影的視角導入了人際關係、社會階層、本
土化以及家庭之中,因此這類電影跟貼近人群之中,也從這類電影看到了當時社會底層對
於生活掙扎的無助。
甚至,有人也認為<凶榜>和外國電影<天魔>、<大法師>有許多情結不謀而合,不如應該說
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每個地區對於靈異與嬰胎都有著不同的聯想
。
凶片頭開始,便看見秦祥林所飾演的阿強在面職,但學歷不高的他,不具任何技能,因此
面職也總是被打槍,而身懷六甲的妻子阿蘭則認為老公應該重回丈人胸罩廠繼續工作。
當阿強又要去面職時,竟遇到一場命案,而他的褲腳竟沾染到血漬,當晚他就在求職啟事
看到了一起保全人員的徵人啟事,這是故事的真正的開始,而那褲腳的血漬,我認為很像
是一種烙印的概念,一種被選上的印記。
整部電影,商場的片斷多半是以夜間的場景為主,就算是有早上的場景,多半也是以幽暗
的角落為多,因此整個觀看下來,心裡總有種迴繞不去的幽悶感,這是導演非常善於營造
氣氛之故,絲毫不讓你有一分喘息的機會,彷彿胸口有人緊緊抓住,甚至總覺得自己脖子
有種被吹氣搔癢感。電影之中,鬼怪出現的場景,大概是在片尾之處,相較於現在靈異片
,充滿了特效、特殊化妝,下一秒就有蒼白臉爛的鬼怪,凶榜的確是以氣氛取勝。
隨著電影的播映,一個個角色都以奇異的方式死去,當茅山道士出現後,似乎為這些人的
無助開啟了一道曙光,但是終究因主人翁的心軟而造成道士命喪, 而死去的人們又一一
回到那棟大樓,呈現是喪屍的狀態,而有趣的是,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似乎喪屍的妝扮
沒有太多差異。
有趣的是,這電影用一個頗有趣的手法,紅衣小鬼以童謠歌唱的方式,唱出每個角色的死
法,透過稚嫩的童音唱出,人命彷彿是一個個棋子讓他逗弄著,倒是頗令人毛骨悚然,而
影片也透過許多小細節去透露些許訊息,例如:妻子的臉色隨著情節發展,日益蒼白,從
不喜吃內臟,到愛羶腥。
回到這部電影,<凶榜>處理了阿強與妻子貧窮百事哀的憂愁,阿強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
醋茶裡伏沉,片尾阿強哭喊為何選上我,為何要搞上我,除了是對紅衣鬼的怒吼之外,更
可視為是一種基層社會人士對於當時階層文化的無助反抗。
整部片讓人無法喘息除了是靈異之外,還有主角現實生活的苦悶。而圍繞整部電影的鬼怪
,據資料指出是一紅衣孩童,因被拐子佬拐走殺害棄屍在大樓的原址,這處理一種都市怪
談色彩,除了反映當時社會問題:如孩童誘拐、大樓被設置炸彈的問題,也反映大眾對於
大樓大廈的疑懼,當高樓大廈一一建成,相較於老舊的社區(片中阿強的住宅、以及漢叔
的住處),以及老一輩對於未知世界的崇敬,從片中:阿強在大廈電梯貼了符咒,以及阿
強對電梯的年輕男人說符咒是一種老套文化,或是有孕不得動灶頭,都可看出<凶榜>大量
處裡這類新與舊文化的衝突與對立。片尾阿強的反噬,不應只是針對靈異這一面向的反抗
,更有著如上對於社會反抗的暗喻,只是<凶榜>用著極為強烈的手法去凸顯。
http://ecrazye.pixnet.net/blog/post/29402985 有圖沒音樂的網誌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09-09-30T02:09
at 2009-09-30T02:09

By Ursula
at 2009-10-03T23:22
at 2009-10-03T23:22

By Adele
at 2009-10-04T10:09
at 2009-10-04T10:09

By Franklin
at 2009-10-04T13:31
at 2009-10-04T13:31

By Jacky
at 2009-10-05T00:15
at 2009-10-05T00:15

By Ethan
at 2009-10-05T21:52
at 2009-10-05T21:52

By Ophelia
at 2009-10-07T02:18
at 2009-10-07T02:18
Related Posts
請問一下這片子的名稱

By Gary
at 2009-09-27T01:43
at 2009-09-27T01:43
幸福來訪時(The Visitor):嚴格法制下的人性溫暖

By Elizabeth
at 2009-09-24T07:50
at 2009-09-24T07:50
愛情限時簽,男女愛上彼此的時點?

By Mason
at 2009-09-18T02:09
at 2009-09-18T02:09
第九禁區─關於族群間刻板印象產生的影響

By Dora
at 2009-09-17T21:59
at 2009-09-17T21:59
盲流感

By Tom
at 2009-09-16T19:36
at 2009-09-16T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