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體內互相角力的那些他們》 - 電影
By Kristin
at 2017-02-13T20:31
at 2017-02-13T20:31
Table of Contents
期待了非常久的電影,終於上映了,看完之後我給了好雷
但實際上,應該是普雷偏向好雷一點。
原先以為這是改編自書籍「24個比利」的電影,後來看完後覺得困惑,上網查詢了一下
才知道這是導演自己原創的作品,雖然感覺還是有參考24個比利,但作品風格新穎、也
成功製造出話題與讓觀眾思考的空間,且整部電影透露的旨意個人覺得滿明確的,真的
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
先說明,文章僅單就電影本身給我的想法與意念,請勿太過於用醫學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
畢竟電影的本身就是個娛樂的產物,可以寫實真切、也可以虛幻渲染,心得文僅供分享。
----------------以下有雷,介意者可以左鍵離開,防雷慎入-----------------------
不同於其他講述解離性人格疾患(多重人格障礙的電影),這部電影的標題就直接破題!
不管是預告、電影本身賣點、還是電影名稱,直接就已經先告訴觀眾這是一部人格分裂
的電影,主角本身患有解離症(多重人格障礙),所以觀眾也抱持著好奇或想瞭解的心態
進入戲院觀影。
就主角凱文來說,麥艾維這名演員精湛的演技就過足觀眾的視覺享受與戲癮了~
凱文有23+1個人格,主要演出的人格大概有5-6個,當中包括:
主人格:凱文本身,是個童年時期有創傷,之後被其他人格讓其沈睡、軟弱的人
丹尼斯:戴眼鏡、身材強壯魁武有力、強迫症有潔癖、喜愛看赤裸的女生
派翠西亞:女性、優雅有禮,但個性與行事風格強硬
海維:9歲男童,天真、愛玩、喜愛舞蹈與音樂、單純
貝瑞:熱愛時裝時尚的大男孩,在丹尼斯掌控身體控制權前為主要出現的正向人格
歐威爾:囉唆愛講歷史的人格
電影的前頭,先用衣服、打扮,來讓觀眾熟悉幾個較常出現的人格,不管是名字或特徵,
接下來的電影中後段,甚至不用換衣服,光用表情與肢體語言,就能讓觀眾直接判斷現在
是哪個人格在主導主角的身體,這是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詹姆斯麥艾維精湛的演出絕對
讓人印象深刻。
而被綁架的三名女學生來說,導演的分類與台詞也值得令人反思
先是兩名要好的女配角高中生:
從一開始的對話可大概知道,她們彼此間友誼良好、家境不錯且幸福(有接送的爸爸)
跟一般大多數的女高中生並無二樣、青春洋溢。
相較之下,女主角顯得特別格格不入~
關於凱西:
凱西看起來有些孤僻、不太愛講話、但擅用眼睛觀察四周與環境,從進入車內後即可判斷
出凱西與兩名女配的不同。當兩名女配還開心的在玩手機、聽音樂時,凱西已經察覺到後
照鏡中的異樣,接著進入車內的人有異狀,冷靜的想默默開車逃離,最後還是被抓回來。
從後來的劇情安插,我們可以知道凱西從小跟著愛狩獵的爸爸學習打獵技巧,並且小小年
紀就受到叔叔的狼爪侵害,一個4、5歲的小女孩能拿著獵槍對準叔叔,那是怎樣的心情與
感受,逼的小小年紀的她有如此強烈的反抗慾望。電影的最後我們也看到凱西身上長期下
來受到叔叔家暴的傷痕~
這邊想特別提到一句台詞,是小凱西跟著爸爸打獵時,爸爸跟她說的話:
「打獵的快感在於你能不能比獵物聰明」
所以可以看到凱西儘管害怕、緊張,但她依舊努力保持著冷靜與判斷思考,一直在為出路
想辦法,這也是為什麼她能在房間留到最後面並與其他人格(海維)溝通斡旋。
而這句台詞也貫穿著整部電影,對於「野獸」來說,三名女生就是他的獵物,但對於凱西
來說,未知的「野獸」也是她的獵物。只有冷靜的鬥智,才有活下來的可能。
整部電影的配樂相當的出色,從一開始的音樂就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沈重的聲響、節拍
卻緩慢,一步一步用音樂先將觀眾的聽覺拉進來電影營造出的詭譎氣氛,彷彿我們都知道
即將到來的風暴,但我們卻無法預測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不常也不喜歡看驚悚、懸疑片,但我著實被這部電影的配樂拉著走又無法逃出。
當三名高中女生醒來時的畫面,電影在一開始就把三名女生做了分類,
透過兩張床、還有牆上那一條線,早就預言了她們不同的特質與命運。
一邊代表的是冷靜、理性、睿智又有求生能力的凱西;另一邊代表的是富裕環境成長、
父母保護的好好的、毫無求生能力的慌張少女。
有意思的地方是:
對於野獸來說,兩名看起來無害的少女被歸類成「不潔淨」的,反而有著童年創傷、身上
疤痕累累的凱西,是純潔的。對野獸來說,受過傷、吃過苦、懂得求生並突破困境的凱西
跟他們(23個人格)是同類人,都是有故事、有傷痛、但活了下來的堅強的個體。
因為受過傷、歷經痛苦後努力存活下來的特質,反而成了凱西最後活命的關鍵。
講到傷害,再來講講為什麼會有其他人格的誕生與背景。
透過心理師連線的對外演說,我們可以知道,解離性多重人格患者,人格的產生來自於
大腦的自我防護機制,用來保護在當下受創的環境中,能讓主體繼續生存下去的方式。
它(或說他們),其實都是為了保護因受到傷害而承受不起的主人格而產生出來的人格。
所以,當心理師發現異狀時(突然收到貝瑞半夜寄來要求馬上見面的mail)
她很敏銳的觀察到她正面對的貝瑞,並不是真正的貝瑞~
例如:忘記拿走非常寶貝的素描本
當她攻破丹尼斯的心防時,丹尼斯說出的那句:
「只有我們能保護凱文,他很軟弱。」
甚至是心理師問起丹尼斯何時誕生的?丹尼斯也如實的轉達當凱文三歲時遭受母親虐打與
言語傷害時,他就存在了。這表示,這些人格長年累月的陪伴著凱文,他們讓凱文沈睡,
是因為他們深信唯有這樣才能保護凱文不受到傷害。他們與凱文,是生命共同體,
不可切割。
而導演對於人格的轉換與切分,在大腦裡面如何運作的,個人認為應該也是參考24個比利
這本書。當中提到了「聚光燈」、「椅子」,誰擁有拿到光的權利,誰就能夠佔據身體、
代以發聲。透過椅子,來給每個人格一個位置;透過光,來分配誰能主導這個身體。
為什麼會有「野獸」的誕生?
不管是從丹尼斯、還是派翠西亞的對話,我們都可以得知一個明顯的聲音是:
「有人在聽嗎?有人在乎我們嗎?世人會相信我們的存在嗎?」
當心理師認出丹尼斯並與他握手,表示很高興見到他時,丹尼斯激動卻又壓抑的情緒騙不
了人,他是如此渴望被看見、被認可、被世人相信他的存在。在對外連線的演說中,心理
師也提到,DID患者不被世人所瞭解的痛苦、甚至懷疑是否真實的存在,為他們努力的描述
給世人知道,這些人格(不管是丹尼斯、還是派翠西亞),他們對於外人的信任度是趨近
逾零的,因為他們覺得世人都否定於他們的存在,不相信他們是真實的個體。
海維對凱西的友善有可能是因為年齡小與個性單純的關係導致。
當他們認為自己是真實的存在,卻不被真實世界所認同時,也許就開啟了創造「野獸」之
路......。唯有創造出一個更強壯、不同於凡人的個體,才能讓世界看見他們。
所以當中有一句台詞這麼說:
「凱文是凡人,他沒辦法面對,我則不凡。」
人格的產生跟創傷當時的環境有著息息相關的連結,就如同丹尼斯的冷靜與強壯,是為了
保護年僅3歲脆弱又害怕的凱文,來面對與應付媽媽的行為與語言暴力而誕生。
而從電影最後我們可以得知,當貝瑞這個外向、正向又穩定的人格長期主導著凱文的身體
時,凱文能在動物園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動物園又是一個環境,長期在動物園裡,接觸
著各式各樣的野獸(老虎、狼、熊)...等等,也許就是「野獸」這個人格誕生的原因之
一,另一個原因則是透過心理師說出來的,她輕忽了兩年前貝瑞被女生訕笑的那個事件!
當長年穩定佔據身體、正向的人格貝瑞受到傷害時,心理師並沒有馬上做一個妥善的處理
,在當下也許就是丹尼斯開始擁有佔據身體權的時機出現,所以較為反派、不穩定、卻意
念強大、行事風格強硬的丹尼斯與派翠西亞開始佔據光、擁有身體的主導權。
丹尼斯與派翠西亞決定創造一個更強大、更有能力的人格「野獸」,來保護所有的大家,
並獲得世人的注意與認可他們的存在,而他們能夠模仿與參考的,就是動物園裡的猛獸。
至於在買花去車站送別,個人覺得有兩個意涵:
一、是跟拋棄自己的父親永別,永別那個被人拋棄與放棄的事實
二、是跟所有的人格道別,為了迎接「野獸」的到來
「野獸」對丹尼斯、派翠西亞與海維而言,有著重生的意念。
至於許多人探討的關於野獸怎麼可能有不死之身,被獵槍打了兩槍還能活著....等等
就是電影的「意境」與「效果」因素,也許只有透過這樣,才能讓人感受到野獸的不凡。
這個部分就不予以評論了,畢竟電影歸電影。
我想導演一直想傳達的一個意念是:
沒有被傷害過的靈魂、就沒有機會獲得更萃煉的成長
沒有被破碎、並堅持下去的意志力,就沒有所謂的重生
傷害並不是完全的壞與負面,傷害有可能造就不一樣的生命層級,正視自己的傷口,才有
可能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全然不一樣的生命。
以上,是關於電影的解讀與想法,與大家分享。
以下,還有些話想來聊聊~
很期待這部電影,是因為一直以為它是書籍「24個比利」的改編,但後來查了之後發現是
導演原創作品,反而有點慶幸,但也有些擔憂。
解離性多重人格患者,是非常非常之少數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精神疾病患者,甚至於他們
的存在至今在醫學界都還會備受質疑與討論,不要說一般人了,就連精神科醫生面對大量
的精神疾病患者裡面,都還不一定能遇得到DID的患者。
對於未知,人們有可能因為不瞭解而有所恐懼,不管任何人、事、物都是如此,但這部電
影有可能是為了電影效果、劇情張力、氣氛所需....等等任何讓電影能賣座的因素,過度
暴力化DID的行為與個性,反而容易讓不瞭解的人們對DID患者貼上「有暴力傾向」的標籤
,這是非常不願意見到的狀況,他們需要的是被傾聽、被瞭解、與被認識,但卻不是被誤
解或對此疾病有更深的恐懼與害怕。
電影歸電影,「分裂」的娛樂效果確實非常高、值得一看!
但請千萬不要被電影給誤導了,那些恐懼與神秘,就留在電影院吧!
文章同時發表於ViewMovie網站
https://www.viewmovie.tw/news/1106
--
但實際上,應該是普雷偏向好雷一點。
原先以為這是改編自書籍「24個比利」的電影,後來看完後覺得困惑,上網查詢了一下
才知道這是導演自己原創的作品,雖然感覺還是有參考24個比利,但作品風格新穎、也
成功製造出話題與讓觀眾思考的空間,且整部電影透露的旨意個人覺得滿明確的,真的
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
先說明,文章僅單就電影本身給我的想法與意念,請勿太過於用醫學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
畢竟電影的本身就是個娛樂的產物,可以寫實真切、也可以虛幻渲染,心得文僅供分享。
----------------以下有雷,介意者可以左鍵離開,防雷慎入-----------------------
不同於其他講述解離性人格疾患(多重人格障礙的電影),這部電影的標題就直接破題!
不管是預告、電影本身賣點、還是電影名稱,直接就已經先告訴觀眾這是一部人格分裂
的電影,主角本身患有解離症(多重人格障礙),所以觀眾也抱持著好奇或想瞭解的心態
進入戲院觀影。
就主角凱文來說,麥艾維這名演員精湛的演技就過足觀眾的視覺享受與戲癮了~
凱文有23+1個人格,主要演出的人格大概有5-6個,當中包括:
主人格:凱文本身,是個童年時期有創傷,之後被其他人格讓其沈睡、軟弱的人
丹尼斯:戴眼鏡、身材強壯魁武有力、強迫症有潔癖、喜愛看赤裸的女生
派翠西亞:女性、優雅有禮,但個性與行事風格強硬
海維:9歲男童,天真、愛玩、喜愛舞蹈與音樂、單純
貝瑞:熱愛時裝時尚的大男孩,在丹尼斯掌控身體控制權前為主要出現的正向人格
歐威爾:囉唆愛講歷史的人格
電影的前頭,先用衣服、打扮,來讓觀眾熟悉幾個較常出現的人格,不管是名字或特徵,
接下來的電影中後段,甚至不用換衣服,光用表情與肢體語言,就能讓觀眾直接判斷現在
是哪個人格在主導主角的身體,這是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詹姆斯麥艾維精湛的演出絕對
讓人印象深刻。
而被綁架的三名女學生來說,導演的分類與台詞也值得令人反思
先是兩名要好的女配角高中生:
從一開始的對話可大概知道,她們彼此間友誼良好、家境不錯且幸福(有接送的爸爸)
跟一般大多數的女高中生並無二樣、青春洋溢。
相較之下,女主角顯得特別格格不入~
關於凱西:
凱西看起來有些孤僻、不太愛講話、但擅用眼睛觀察四周與環境,從進入車內後即可判斷
出凱西與兩名女配的不同。當兩名女配還開心的在玩手機、聽音樂時,凱西已經察覺到後
照鏡中的異樣,接著進入車內的人有異狀,冷靜的想默默開車逃離,最後還是被抓回來。
從後來的劇情安插,我們可以知道凱西從小跟著愛狩獵的爸爸學習打獵技巧,並且小小年
紀就受到叔叔的狼爪侵害,一個4、5歲的小女孩能拿著獵槍對準叔叔,那是怎樣的心情與
感受,逼的小小年紀的她有如此強烈的反抗慾望。電影的最後我們也看到凱西身上長期下
來受到叔叔家暴的傷痕~
這邊想特別提到一句台詞,是小凱西跟著爸爸打獵時,爸爸跟她說的話:
「打獵的快感在於你能不能比獵物聰明」
所以可以看到凱西儘管害怕、緊張,但她依舊努力保持著冷靜與判斷思考,一直在為出路
想辦法,這也是為什麼她能在房間留到最後面並與其他人格(海維)溝通斡旋。
而這句台詞也貫穿著整部電影,對於「野獸」來說,三名女生就是他的獵物,但對於凱西
來說,未知的「野獸」也是她的獵物。只有冷靜的鬥智,才有活下來的可能。
整部電影的配樂相當的出色,從一開始的音樂就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沈重的聲響、節拍
卻緩慢,一步一步用音樂先將觀眾的聽覺拉進來電影營造出的詭譎氣氛,彷彿我們都知道
即將到來的風暴,但我們卻無法預測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不常也不喜歡看驚悚、懸疑片,但我著實被這部電影的配樂拉著走又無法逃出。
當三名高中女生醒來時的畫面,電影在一開始就把三名女生做了分類,
透過兩張床、還有牆上那一條線,早就預言了她們不同的特質與命運。
一邊代表的是冷靜、理性、睿智又有求生能力的凱西;另一邊代表的是富裕環境成長、
父母保護的好好的、毫無求生能力的慌張少女。
有意思的地方是:
對於野獸來說,兩名看起來無害的少女被歸類成「不潔淨」的,反而有著童年創傷、身上
疤痕累累的凱西,是純潔的。對野獸來說,受過傷、吃過苦、懂得求生並突破困境的凱西
跟他們(23個人格)是同類人,都是有故事、有傷痛、但活了下來的堅強的個體。
因為受過傷、歷經痛苦後努力存活下來的特質,反而成了凱西最後活命的關鍵。
講到傷害,再來講講為什麼會有其他人格的誕生與背景。
透過心理師連線的對外演說,我們可以知道,解離性多重人格患者,人格的產生來自於
大腦的自我防護機制,用來保護在當下受創的環境中,能讓主體繼續生存下去的方式。
它(或說他們),其實都是為了保護因受到傷害而承受不起的主人格而產生出來的人格。
所以,當心理師發現異狀時(突然收到貝瑞半夜寄來要求馬上見面的mail)
她很敏銳的觀察到她正面對的貝瑞,並不是真正的貝瑞~
例如:忘記拿走非常寶貝的素描本
當她攻破丹尼斯的心防時,丹尼斯說出的那句:
「只有我們能保護凱文,他很軟弱。」
甚至是心理師問起丹尼斯何時誕生的?丹尼斯也如實的轉達當凱文三歲時遭受母親虐打與
言語傷害時,他就存在了。這表示,這些人格長年累月的陪伴著凱文,他們讓凱文沈睡,
是因為他們深信唯有這樣才能保護凱文不受到傷害。他們與凱文,是生命共同體,
不可切割。
而導演對於人格的轉換與切分,在大腦裡面如何運作的,個人認為應該也是參考24個比利
這本書。當中提到了「聚光燈」、「椅子」,誰擁有拿到光的權利,誰就能夠佔據身體、
代以發聲。透過椅子,來給每個人格一個位置;透過光,來分配誰能主導這個身體。
為什麼會有「野獸」的誕生?
不管是從丹尼斯、還是派翠西亞的對話,我們都可以得知一個明顯的聲音是:
「有人在聽嗎?有人在乎我們嗎?世人會相信我們的存在嗎?」
當心理師認出丹尼斯並與他握手,表示很高興見到他時,丹尼斯激動卻又壓抑的情緒騙不
了人,他是如此渴望被看見、被認可、被世人相信他的存在。在對外連線的演說中,心理
師也提到,DID患者不被世人所瞭解的痛苦、甚至懷疑是否真實的存在,為他們努力的描述
給世人知道,這些人格(不管是丹尼斯、還是派翠西亞),他們對於外人的信任度是趨近
逾零的,因為他們覺得世人都否定於他們的存在,不相信他們是真實的個體。
海維對凱西的友善有可能是因為年齡小與個性單純的關係導致。
當他們認為自己是真實的存在,卻不被真實世界所認同時,也許就開啟了創造「野獸」之
路......。唯有創造出一個更強壯、不同於凡人的個體,才能讓世界看見他們。
所以當中有一句台詞這麼說:
「凱文是凡人,他沒辦法面對,我則不凡。」
人格的產生跟創傷當時的環境有著息息相關的連結,就如同丹尼斯的冷靜與強壯,是為了
保護年僅3歲脆弱又害怕的凱文,來面對與應付媽媽的行為與語言暴力而誕生。
而從電影最後我們可以得知,當貝瑞這個外向、正向又穩定的人格長期主導著凱文的身體
時,凱文能在動物園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動物園又是一個環境,長期在動物園裡,接觸
著各式各樣的野獸(老虎、狼、熊)...等等,也許就是「野獸」這個人格誕生的原因之
一,另一個原因則是透過心理師說出來的,她輕忽了兩年前貝瑞被女生訕笑的那個事件!
當長年穩定佔據身體、正向的人格貝瑞受到傷害時,心理師並沒有馬上做一個妥善的處理
,在當下也許就是丹尼斯開始擁有佔據身體權的時機出現,所以較為反派、不穩定、卻意
念強大、行事風格強硬的丹尼斯與派翠西亞開始佔據光、擁有身體的主導權。
丹尼斯與派翠西亞決定創造一個更強大、更有能力的人格「野獸」,來保護所有的大家,
並獲得世人的注意與認可他們的存在,而他們能夠模仿與參考的,就是動物園裡的猛獸。
至於在買花去車站送別,個人覺得有兩個意涵:
一、是跟拋棄自己的父親永別,永別那個被人拋棄與放棄的事實
二、是跟所有的人格道別,為了迎接「野獸」的到來
「野獸」對丹尼斯、派翠西亞與海維而言,有著重生的意念。
至於許多人探討的關於野獸怎麼可能有不死之身,被獵槍打了兩槍還能活著....等等
就是電影的「意境」與「效果」因素,也許只有透過這樣,才能讓人感受到野獸的不凡。
這個部分就不予以評論了,畢竟電影歸電影。
我想導演一直想傳達的一個意念是:
沒有被傷害過的靈魂、就沒有機會獲得更萃煉的成長
沒有被破碎、並堅持下去的意志力,就沒有所謂的重生
傷害並不是完全的壞與負面,傷害有可能造就不一樣的生命層級,正視自己的傷口,才有
可能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全然不一樣的生命。
以上,是關於電影的解讀與想法,與大家分享。
以下,還有些話想來聊聊~
很期待這部電影,是因為一直以為它是書籍「24個比利」的改編,但後來查了之後發現是
導演原創作品,反而有點慶幸,但也有些擔憂。
解離性多重人格患者,是非常非常之少數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精神疾病患者,甚至於他們
的存在至今在醫學界都還會備受質疑與討論,不要說一般人了,就連精神科醫生面對大量
的精神疾病患者裡面,都還不一定能遇得到DID的患者。
對於未知,人們有可能因為不瞭解而有所恐懼,不管任何人、事、物都是如此,但這部電
影有可能是為了電影效果、劇情張力、氣氛所需....等等任何讓電影能賣座的因素,過度
暴力化DID的行為與個性,反而容易讓不瞭解的人們對DID患者貼上「有暴力傾向」的標籤
,這是非常不願意見到的狀況,他們需要的是被傾聽、被瞭解、與被認識,但卻不是被誤
解或對此疾病有更深的恐懼與害怕。
電影歸電影,「分裂」的娛樂效果確實非常高、值得一看!
但請千萬不要被電影給誤導了,那些恐懼與神秘,就留在電影院吧!
文章同時發表於ViewMovie網站
https://www.viewmovie.tw/news/1106
--
All Comments
By Elma
at 2017-02-17T20:26
at 2017-02-17T20:26
By Lucy
at 2017-02-22T10:01
at 2017-02-22T10:01
By Oscar
at 2017-02-22T16:13
at 2017-02-22T16:13
By Eden
at 2017-02-26T06:23
at 2017-02-26T06:23
By George
at 2017-02-28T17:19
at 2017-02-28T17:19
By Ethan
at 2017-03-02T09:42
at 2017-03-02T09:4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3-03T15:38
at 2017-03-03T15:38
By Delia
at 2017-03-06T02:10
at 2017-03-06T02:10
By Iris
at 2017-03-09T01:23
at 2017-03-09T01:23
By Eden
at 2017-03-12T09:22
at 2017-03-12T09:22
By Joseph
at 2017-03-15T11:04
at 2017-03-15T11:04
By Madame
at 2017-03-19T18:00
at 2017-03-19T18:00
By Isabella
at 2017-03-24T14:10
at 2017-03-24T14:10
By Irma
at 2017-03-28T07:42
at 2017-03-28T07:42
By Charlie
at 2017-03-31T23:47
at 2017-03-31T23:47
By Genevieve
at 2017-04-01T02:31
at 2017-04-01T02:31
By Hamiltion
at 2017-04-04T15:27
at 2017-04-04T15:27
By Carol
at 2017-04-05T19:03
at 2017-04-05T19:03
By Robert
at 2017-04-07T19:50
at 2017-04-07T19:50
By Kelly
at 2017-04-08T08:23
at 2017-04-08T08:23
By Kumar
at 2017-04-12T23:57
at 2017-04-12T23:57
By Kyle
at 2017-04-14T03:46
at 2017-04-14T03:46
Related Posts
蜘蛛人確定參戰!漫威 4 大嘴砲就差死侍!
By Anonymous
at 2017-02-13T20:30
at 2017-02-13T20:30
【沈默】台灣一起成就的電影
By Quanna
at 2017-02-13T20:18
at 2017-02-13T20:18
《攻殼機動隊》電影 最新第二波預告登場
By Lily
at 2017-02-13T20:14
at 2017-02-13T20:14
《樂來越愛你》艾瑪史東英國奧斯卡封后
By Cara
at 2017-02-13T19:51
at 2017-02-13T19:51
異星入境
By Oscar
at 2017-02-13T19:32
at 2017-02-13T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