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叫我兒子 - 電影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7-01-06T23:56

Table of Contents



我看過的以「偷抱他人孩子」作為故事基點的電影,日本有《第八日的蟬》,情感刻劃非

常細膩;在中國,陳可辛拍了《親愛的》,將之同時作為情感事件和社會議題去處理。一

部掘得深,一部走得廣。前陣子金馬影展上映的《別叫我兒子》則是第三部,小巧寫意,

風格相當獨特。他們都觸及了被偷走的孩子自身的認同問題、父母(無論親生或撫養者)

之愛,以及社會如何看待事件中的每個角色。《別叫我兒子》與《第》、《親》二片之不

同,首先是被偷走的小孩回歸原生家庭的時間最晚(已至青春期,另二部都在兒童期),

其次則是最為獨特的:在孩子的認同問題中加入了性別議題。



片名《別叫我兒子》自然指涉在兩個家庭間移轉的主角,內心的歸屬問題。「別叫我兒子

」意即:我不屬於這裡,不是你們的兒子,所以別那樣叫我;但從性別角度著眼,不妨將

重點放在「別叫我『兒子』」。



主角皮耶是一位同性戀(或雙性戀),並且會做出種種不符合「傳統/主流價值觀」的行

為和裝扮,惹得他剛剛進入的原生家庭或尷尬困擾或大為光火。最直接的衝突來自於親生

父親,他或隱或顯地希望將主角形塑成他想要的模樣——符合社會對於一個青年男性的期

待框架。然後我們看到,那些被禁止的事物也就因此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反抗的象徵,越是

禁止,抗爭的力道越強。親生母親是個矛盾的角色:一方面,她對主角的愛極為明確,而

且相對溫柔,例如當其他成員多以原生家庭給予的陌生的新名字「菲利浦」稱呼主角時,

只有她體貼地喚他「皮耶」——那是偷走其子的女人為他取的名字;對於主角引來旁人側

目的行為和裝扮,她的態度也比較柔軟。但另一方面她表現出了不同於父親的強烈控制慾

和佔有慾,則又不免教人覺得,雖然稍微大一些,但她本質上仍是個牢籠,不願開門放人





最有趣的角色當屬弟弟。在第一場主角和原生家庭見面的戲中,是他與主角間有著檯面上

的小小摩擦,讓我以為這衝突會持續堆疊;然而當保齡球館的高潮——主角與父親大吵一

架——結束後,電影的最末一場戲中,父親不見蹤影,母親獨坐昏暗的客廳難過傷心時,

是弟弟主動敲了主角的房門,坐到他身旁——空間距離當象徵著理解的距離。可能因為自

己也嘗過不被認同遭到拒絕的滋味,也有著不願符合他人期待的意向,而這個如此特殊的

兄長,那些離經叛道的破格行徑,敢於直接反抗父親,或許給了也處於自我摸索充滿困惑

的青春期的弟弟,一點勇氣、一點忠於內心的堅毅,因此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全片最後一幕是:兄弟二人肩並肩,頭靠著頭,試著透過網路尋回主角在撫養家庭的妹妹

(也是被偷來的)——電影就此戛然而止。那個當下我有點錯愕,最高的衝突剛剛結束,

問題一點也沒有獲得解決,讓故事斷在這裡,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呢?後來再細思,覺得

這樣的安排恰到好處,因為最後那個畫面已蘊含了諸多可能,像土壤中的種子在天時地利

種種條件因素的配合下,正要發芽,即將破土而出的一刻;至於會長出怎樣的植物,不妨

就留給觀眾自行想像了。



同樣後勁強烈,足以令觀眾挑戰自己原有的價值觀念,相較於《第八日的蟬》和《親愛的

》之洋洋灑灑淋漓盡致,《別叫我兒子》篇幅短小點到為止,卻因此更多了一份詩意,充

滿餘韻。以青少年為主角也讓故事如同一則寓言,撫養家庭與原生家庭的轉換彷彿一種隱

喻,指向青春期夾在無憂童年與紛雜社會間,追尋自我的困惑掙扎,而能超越具體的情境

和議題,有著更深更廣的普遍性。



至於親情之愛的主題,無論有無血緣,只願簡單說一句:愛是互相牽繫的連結,而非片面

自私的佔有。



--
網誌版
https://goo.gl/vifGGG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7-01-10T05:12
兒子

大家什麼時候會開始對英雄片感到厭煩?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7-01-06T23:41
先幫原原PO翻譯一下 他媽的漫威是還要威多久 你們這群只挑漫威英雄看的 搞得DC現在情勢那麼糟糕 漫威英雄片就是糟糕無腦爆米花片 DC才是好棒棒 有深度的超級英雄片 懂? ※ 引述《link0739 (搜尋歐巴馬與編原人)》之銘言: : 乳題 : 尤其是漫威式的英雄片 : 劇本把名字遮住只看事件 : 還真的 ...

本週末二網站的預測票房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7-01-06T23:32
俠盜一號上週比二邊預測都低 也許二邊都認為莉亞公主去世 對俠盜票房有增加效應? 本週預測 BOXOFFICE 萬 跌 片名 1. 2900 -41 俠盜一號 2. 2550 -40 歡樂好聲音 3. 2100 關鍵少數 4. 1350 決戰異世界5 MOJO 3天票房 ...

《何者》,求職如同尋找自我的一趟旅程。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7-01-06T23:12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97986472 不同於《聽說桐島退社了》將主舞台放在高中,以學生視野去窺探宛如小型社會縮影的校 園,此次原作者朝井遼2012年著作《何者》,直接將時間軸拉到大學畢業後,以剛脫離校 園、卻又踏不進職場的菜鳥新鮮人為主角 ...

速食遊戲後勁超強!!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7-01-06T22:58
簡單的說, 這部片實在是血淋淋的現實寫照, 要建立一個龐大的集團不夠賤真的沒辦法啊XDDD 而且麥當勞一直以來塑造出的溫馨形象, 看完一瞬間就沒了!!!! 尤其是最後播放的真人錄音檔和補充說明, 真的是覺得 靠!!!!男主角真的太賤了啦!!!!!! 後勁實在太強了, 看完還會一 ...

大家什麼時候會開始對英雄片感到厭煩?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7-01-06T22:46
其實我還滿好奇這種想法的,不喜歡的電影類型,不要去看不就好了? 比如說我自己不敢看恐怖片、血腥片 我也對新年賀歲片、節慶時的大堆頭電影(聖誕跨年情人節等等)不感興趣 那我就不要看啊,朋友約就說我不看這類型的 電視轉到電影台在播,就轉台不就好了? 我不會想說到處唱衰恐怖片、去詛咒恐怖片票房都爆炸 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