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追夢,然後呢?-後來的我們 - 電影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8-06-23T16:06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有大雷,未看慎入)




劉若英初次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在中國獲得票房佳績的消息傳出之後,這片就一直
放在我關注的片單上。本來猜想會等到明年才能看到,沒想到可以這麼快在Netflix上就
看到。

李屏賓的攝影很棒、幾位主角的演出也頗有說服力,音樂歌曲亦為整片帶出十足的氣氛,
雙敍事線的起承轉合也有頭有尾、適切到位。不過,我看完其實並不能說是太過喜愛,一
方面是對劇中的對白(網上或稱為金句)感到有點出戲(特別是2018年部分...兩個人數
年不見之後的互動對話...),一方面則是對於「到北京追夢」一事的心理排斥感...。

如果幾個月前看這片,我可能不會對「到北京追夢」的背景情節,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但
剛巧上週去聽了關於(聯經出版、最近有點小紅的)《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
撐起來的》一書的講座,對中國戶籍不能(或說極難)遷移、留守兒童的問題與政府清除
城市貧民窟(整理市容)的手段等內容印象深刻。



看到片中男女主角窩居於一個公寓小隔間,可以清楚聽見其他鄰居聲音之外,冰箱、廚房
與衛浴(雖然沒有拍到但可以猜想)都得共同的世界。他們的房間裡只剩一條走道、放了
沙發就幾乎沒有走路空間,即便兩人都出外工作,依然只能住在這裡,甚至房東一趕人,
就連這樣一個房間都住不了,只得搬到(也許更遠於市區)低於路面、半穴居一般的小房
間裡。

故事後半,男女主角分開了,然後...男主角很勵志(?)地在悲慟中完成了他的遊戲,
上線之後獲得廣大回響,他也翻了身、有了第一筆存款(看起來還不少)、進了大公司、
可以買房置產娶妻生子(也許也得以落藉北京);女主角離開一個地方,到下一個地方,
依然繼續打工,然後...繼續移動、繼續漂流(直到與男主角再相遇)。

雖然我沒有住過北京,也沒有到中國任何一個大城市打拼過,但憑著自己和同輩朋友離開
家鄉至台北經商、求職的經驗去想像,女主角的故事比男主角的可信得多(男主角大概是
百萬分之一,有機會加運氣、踏上成功階梯者)。然而,女主角比我們身在台灣的同輩們
更顯孤立無援的是:她在家鄉沒有依靠,到了北京也沒有朋友。

這整部電影最吸引我的,不在於男女主角的愛情與錯過的遺憾,而在於女主角與男主角父
親的形象。女主角被男主角吸引,固然主要是男主角對她的好,但電影顯然還有更多關於
在大城市裡的同鄉情誼、男主角父親對女主角的接納和關愛。原本女主角找對象看的是對
方的收入、身份與職業,懷抱可以入藉北京的夢,直到遇到男主角,她明白她要的不是一
個「房子」,而是一個「家」。

兩人同居的公寓小隔間,雖然狹小、通風不良,卻是什麼都有的小世界。鄰居之間的互動
,不遠不近,還算有些居民的連結,還算像個「家」,但到了半地下的小房間,便彷彿與
外界斷了線,除了上班、吃飯、睡覺外,就是打遊戲,不單物質上潰乏、心靈上也空虛。
如果男主角的遊戲沒有成功,分開的兩個人,也許依然是過著貧乏艱困的生活-而那可能
才是大城市裡多數人生命的實況(繼續送貨、繼續賣東西、繼續與人一起擠大眾運輸工具
,繼續在年節時不知道要不要回家過年)。

當然那樣電影演起來就不美了,所以《後來的我們》不是這樣。男主角成就了,女主角再
次與男主角相遇後,決定返鄉,不再繼續她的北京夢。

回到家鄉,日子會比較好過嗎?身活在台灣的我,其實很難猜想。從電影裡,我能看到的
只有:經過了十多年,女主角終於明白,像北京這樣大城市的好日子,不是努力堅持就能
得到的。原本想說撐個五年,十年都過去了,依然一場空。如果有家鄉可以回,如果在家
鄉做的工作、過的生活,並不比北京差,為何不回去呢?

當然,我知道我這是把整部戲都往他處想,才會得到這樣的感想。回到電影,我想說看李
屏賓的鏡頭、看田壯壯演戲,這部片還是值得一看...只是覺得可惜:它還是把「北京夢
」拍得太美。



***


這裡是我的樂園:

http://tzuyang1222.blogspot.com/2018/06/us-and-them.html

FB:

https://www.facebook.com/ueiwei/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8-06-23T21:46
這篇評論真實中肯多了。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8-06-24T19:31
北京夢就應該是生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霧霾中,這部片
就像是拍給對國外存有幻想的小女生看的幼稚電影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8-06-29T18:07
其實一般台灣人會接觸到的大陸人過得都算不錯了,
至少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地區,單純工作往來也不太
有人會讓人看到不好的一面。去大陸念書三年,學生也
比較不會裝,台灣的環境整體來說真的好太多了。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8-07-02T08:49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8-07-05T15:15
推這篇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8-07-08T10:27
2018年的台詞讓人聽不下去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8-07-09T17:28
大北京追夢的浪漫太脫離現實了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8-07-14T04:07
北京版的 "甜蜜蜜"? 聽說韓國本來要拍 "甜蜜蜜"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8-07-17T10:29
後來預定男主角自殺了.....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8-07-17T12:13
推 田壯壯是唯一亮點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8-07-21T01:26
沒有預期中好看,台詞真的令人出戲還有尷尬的感覺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8-07-22T03:32
我也翻了一點低端人口,好看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8-07-24T13:55
我覺得甜蜜蜜真的太難打破了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8-07-26T19:11
超好看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8-07-30T05:02
甜蜜蜜是經典

跟「後來的我們」劇情類似的電影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8-06-23T15:13
(防劇情雷) 剛看完後來的我們, 看的時候總覺得前半段的劇情有種即視感: 兩個出外打拼求上進的男女, 總是因為女生一直在找可以滿足她物質條件的對象嫁過去而錯過, 跌跌撞撞兩人總是一直錯過。 總覺得有點像甜蜜蜜, 但又好像有其他片更符合XD 所以想請問一下諸位版友, ...

拉普拉斯的魔女:擲出骰子之前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8-06-23T13:13
小時候有一陣子看了幾本東野圭吾的小說,大概從《白夜行》開始看起, 後來陸續看了《信》、《嫌疑犯X的獻身》等等,時間有點久遠, 印象裡看的幾本書描述筆調都偏於平淡,節奏平緩(有時會讓人不耐煩), 到了後半段才會開始將各種資訊聚集,推進整個故事。 雖然沒看過《拉普拉斯的魔女》原著,電影前半一如東野圭吾的小說, ...

Kobe暫時不會被邀請進入美國電影藝術與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8-06-23T13:08
我覺得Kobe不要灰心, 現在正值進擊的metoo!!! 拍了Dear basketball之後, 現在打鐵趁熱, 建議他拍一部 Dear Metoo 或者Dear 28 years ago 非常的政治正確,正確到不行!!! 以奧斯卡評審團的假掰文化 勢必明年又會再拿一座小金人!!!! 到時 ...

金牌拳手:父仇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8-06-23T12:50
https://youtu.be/4kO-HpUKE24 今年11月上演 女武神不在復3 原來去找齊爾蒙格(大誤) 第一集沒上戲院 第二集卻上戲院 - ...

船上殺人 女主乖乖就範的老電影?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8-06-23T12:46
以前在老3台(還是4台?)無線TV時代 應該超過20年? 晚上看的 外國電影 白人女主 印象中 主要場景就是在船上 海上 然後應該有殺人 壞人只有一個吧 後來女主就乖乖就範 忘了是不是配合演出 就在船上做愛 最後到底結局如何 忘了 女主殺掉壞人? 還是怎樣 反正有看到女主在夾板上透氣吧? 請電影板的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