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喜歡《台北物語》的人都在想什麼? - 電影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7-07-05T01:05

Table of Contents


如題。這真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對我來說,《台北物語》的確是部很有意思的電影,也重新界定了我對「好電影」以及「

好看的電影」兩者定義之區別。以下來試著談談為什麼我會覺得《台北物語》「好看」?


已有眾多版友的分析珠玉在前,電影客觀上的確犯下了各種神奇的「失誤」,舉凡不被任

何框架束縛的攝影/合併曠野恐懼加人群焦慮發作的快速剪接/魔幻寫實主義的燈光/隱喻

人際間的疏離與不協調的收音兼後期製作/演員們清新脫俗如素人般的演技/話劇社期末成

發級的走位調度/分不出是空泛還是藏有暗喻的台詞/還有走向驚奇難以預料的劇本等等;

每一項似乎都值得大書特書一番,但一旦真的認真批評下去了,卻又像是對著空氣揮拳那

樣著不上力…


是了,《台北物語》就是這樣一部生動的電影教科書,好像每個電影製作環節的幕後人員

都走出了幕前,刷存在感刷出嶄新的高度。不但讓外行人如我醍醐灌頂、改變了從此往後

看電影的視野與觀點,也對那幕後匯聚的所有眾人之力更加地敬佩感恩了,堪稱功德無量

,善哉善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樣一部在所有技術層面上都難以稱好的電影,會讓我們覺得「好

看」?為什麼在大片夾擊下它能在放映表中起死回生,讓影癡趨之若鶩、養出一批三刷五

刷的死士?


我想很大的原因是這部電影的「有趣」本身不是被刻意營造的。《台北物語》之好笑實為

渾然天成,是各種不確定元素隨機碰撞的、無法複製的美麗意外。《台北物語》的好笑,

導演的失控至關重要。反過來說,如果一切盡在掌握,讓所有幕前幕後的製作都成為導演

意志的延伸,那麼現在這部電影的面貌一定完全不同。精不精彩或許難說,但一定不會這

麼好笑。


不過,我的意思並非認為這部電影的”成功”是完全的偶然。相反的,我相信導演的意志

對於這微妙的成果有著關鍵的影響。就像 Pollock 的畫也非全然的隨機,而仍需一定程

度的個人意志引導才能成就藝術。冰晶要開成雪花也需核心吶。




究竟是大麥町飾演陶瓷狗,還是陶瓷狗飾演大麥町?


導演對於影片自身當然是有想法的。


他曾在訪談裡談到,他在電影中想營造的,是一種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便充斥著的「不確定

感」。所以才會有我們看到的數花瓣、對時、擲銅板等跳脫脈絡的片段,還有無處不在無

處不入侵的吊扇轉轉。


基於這項主題,我們終究不確定在慾望Motel那晚發生了什麼,不確定助理家被偷的懷表

是不是臨場唬爛,不確定血癌到底是誤診還是奇蹟,也不確定戲裡眾人眼中的究竟是假狗

演出的真狗,還是真的會叫的假狗---總之,在電影的結尾,劇中拋出的所有問題還真的

是半個確定的答案也沒給出,就像不管什麼議題也老是不了了之或輕輕放下的現實世界一

樣真實。


「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領悟,但就算沒有也沒有關係。」


我想導演這意圖的傳達終究是成功的,因為電影的不確定感簡直溢出了文本本身和鏡框之

外!我相信觀影後的當下應該有許多人像我一樣、充滿了對他「到底是不是故意這樣拍」

的不確定感吧!


透過訪談,其實還是能略窺真相一二的。導演提及了自己對於攝影的放任是刻意為之的,

目的是為了從任何”電影拍攝的準則”中跳出,所以攝影師可以隨心情構圖、想變焦就變

焦,畢竟誰真正有資格告訴人們電影該怎麼拍呢?


當然聽到這裡我們也不用急著推崇導演的深謀遠慮,或懷疑這一切荒謬都是設計好的,因

為在接下來的訪談中,導演馬上就藉由對收音問題的含糊回應,間接向觀眾坦承了:大部

分的”失誤”真的不是意料之舉。




集體即興創作與複雜系統


我們知道了導演對電影本身指涉的議題、以及台詞的雕琢都是非常認真處理的 (對特別是

Tony 的部分);而先不論演技到位與否,演員們對戲時也是各個認真敬業,沒有誰真的

將它當作喜劇電影來演出。


所以若真的只是先天體質不良,僅僅只是攝影爛、演技爛、燈光爛、什麼都爛,為什麼我

們最後得到的不是另一部大尾鱸鰻?


我想關鍵在於,導演對電影的製作是處在一種半失控狀態下的。不論是對攝影的放任、讓

小偷自由發揮這種刻意的失控;或者是對收音失誤、口條慘烈這種不可控的失控。但就在

這樣即興氣氛強烈的狀態下,士農工商各就其位的劇組們的各種爛,反而能形成一種微妙

的和諧,《台北物語》就像有了自我意識那樣,各種神奇細節 (不論即興或意外) 自我組

織成了我們現在看見的樣貌。


這樣的爛恰恰好不至於不忍卒睹尷尬發作、又能讓觀者出戲,出了戲的觀眾便能從頭至尾

和電影保持距離,欣賞文本內和文本外各種荒謬所集合而成的「有趣」。不若過去成功的

喜劇類型靠得是精心設計的橋段、誇張的肢體、表情或聲音演出、幽默的台詞和角色、或

對現實世界的嘲諷指涉,我想《台北物語》該可說是這新品種喜劇類型的典範了吧!


當然,究竟這無心插柳的嘗試能否發展成新的類型電影,還是終究曇花一現無法複製,還

沒人能斷言;但至少個人的體悟是千真萬確的:原來一部內容不夠好的電影,也可以是好

看的電影。


分享給同樣困惑為什麼自己會喜歡台北物語、以及也需要些理由來說服自己為什麼要花錢

看爛片的你!XD


--

All Comments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7-07-07T05:35
推推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7-07-07T21:43
現代人真的太空虛了,需要這種療癒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7-07-09T07:02
這部片會成功,是強而有力的劇本,劇情處理也都有到位,
讓人省思一部片好看的主要要素,並不是著重那這些技術層
面的精準,而是要會說故事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7-07-10T19:48
其實我覺得陳怡安 小偷反而是一種干擾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7-07-12T04:25
我就是喜歡台北物語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7-07-12T14:56
我也就是喜歡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7-07-16T02:54
真的很有趣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7-07-17T10:59

解密《猩球崛起》拍攝真相!特效之前...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07-05T00:47
解密《猩球崛起》拍攝真相!特效之前...原來這樣拍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 電影《猩球崛起:終極決戰》4日首度公開製作花絮,揭開猩猩凱撒在後製特效之前,真 人演出的拍攝畫面真相。拍攝期間動用50位視覺特效師、45台動態捕捉攝影機、超過1400 種高度複雜的特效鏡頭,光是凱撒身上近100萬縷毛髮,以龐大的數據演 ...

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很細雷)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7-07-05T00:37
圖文網誌版:http://gelion.pixnet.net/blog/post/47364291 寫這篇文希望再刷電影的馬西馬帝子民們能從觀影中得到更多樂趣 ----快樂的防雷頁--------------------------------- 先來幾句 ...

台北[2017/6/30~7/2]神偷奶爸3冠軍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7-07-05T00:37
本週 上週 片名 本週票房 累計票房 跌幅 週數 爛番茄 --------------------------------------------------------------------------- 1 NEW 神偷奶爸3 ...

《異星入境》與相關的語言學迷思 (有雷)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7-07-05T00:36
您好,我是台北藝術大學藝術服務隊的學生,抱歉冒昧打擾。 由於近日帶領自閉症兒「星兒」的營隊,並且有所感動,想在回饋中引用您此篇文章的一 段話, 「語言無法像電影那樣神奇地決定我們是否能感知到真實世界的某件事物, 但是語言確實可以強化我們對部分事物的感知, 使某些真實世界的差異對說這個語言的我們而言更具有 ...

Day Three 電影【接線員】口碑贈票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7-07-05T00:27
第三天口碑場次: 7月6日(四)晚上21:00 真善美劇院 得獎方式:推文回答欲參加場次,例如:「我要參加【接線員】7/6 真善美劇院,客人就 是神」即可參加抽獎 名額:共10位得獎者(一人中獎,兩人同行) 得獎截止時間:即日起至7月5日(三)23:00 (7/6 (四)午夜00:00推文公佈得獎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