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電影

By Oliver
at 2020-09-27T19:29
at 2020-09-27T19:29
Table of Contents
身為一個同樣讀過衛道中學、參加過管樂社的同性戀,
好像真的很難抗拒去看這部電影。
雖然有同種交集的人可能不下幾十幾百個,
但在知道了這樣的背景設定實在讓人莫名激動。
於是在發現後隔天就進了戲院,
因此變得我跟大部分人看的心情有點不同,
而是想努力在電影中找尋當年校園的回憶。
先來一點無雷心得:
基本上故事線就是在講阿漢和Birdy從相識一路發生各種事件,
一直到後來長大又相遇的過程。
如果你是喜歡看情節很複雜、各種劇情環環相扣的人應該會覺得很無聊,
因為整個敘事算是非常平鋪直述,也沒有什麼太驚人的轉折。
我個人沒有哭,本來還準備要大哭一場的說,但覺得比較平淡,要哭可能得細細咀嚼。
如果你是喜歡看兩個男生各種眼神交流、曖昧互動的人應該會非常開心,
因為整部電影就是完完全全聚焦這兩個人,其他人都形同背景。
另外也推薦給喜歡一部電影用不同觀點、不同角度切入就變得不一樣的人看。
所以好雷差雷可能就得單看觀影者用什麼角度欣賞了。
我是想盡量客觀所以給了普雷,
他在描述一個高中男生,在發現自己喜歡上另一個男生後的各種情感掙扎是蠻成功的,
但畢竟電影不是只有這個部分,
所以如果也把其他元素加進來就有點普通了,
我可能會推薦給喜歡看同志相關、文藝或比較我想像中日影或歐洲電影的人看,
但如果是對同性情愫比較沒興趣的人,看了可能會有種覺得不知道他們到底在糾結啥,
如果是很愛各種故事翻轉再翻轉的情節發展,也應該看前三十分鐘就想離開電影院了。
-----------------------------以下有雷--------------------------------------
簡單講,
其實就是一個人喜歡一個人,以為那個人也喜歡他,最後卻跟另一個人在一起的故事,
還蠻芭樂的,
但可能套在同性戀上就會比較動人吧,
因為自己也是同性戀反而就覺得還好。
很想知道阿漢跟神父告解的,到底是他喜歡男生,還是就單純他以為自己異男忘在吃醋,
比較高級的想法就是,他已經認定Birdy是gay、就是喜歡他,但因為世俗眼光不敢承認,
所以這個世界就是很失望、很悲傷、很壞啦,我不爽!
但問題是人家要不要喜歡你、要不要出櫃也是人家自己決定,不要擅自昭告天下好嗎。
不過這當然只是旁觀者的小吐槽,
我相信那個當下當事者應該都很難釋懷。
我國中時有跟一個同學出櫃,高中時反而沒有,
當時整個校園裡其實沒有什麼跟同性戀相關的氛圍,
但也沒有恐同的啦,我必須說,雖然是天主教學校,
大家都是很認真在讀書,要考大學這樣,
談戀愛不要說同性,連異性都很少見了,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太邊緣。
其實我走出電影院後最想知道的是虛構的成分有多少,
因為看新聞說是導演自己故事改編,
但我邊看真的邊覺得,怎麼可能齁。
包括在宿舍霸凌、尿教官車、在走廊打架、升旗時放氣球、軍歌比賽耍特別等等這些,
我實在有點難想像當年衛道有可能會發生這些事情,
十幾年前,我讀的六年期間都沒聽說過,
難道比我更早十幾年的學長們更猛嗎。
但因為我知道這樣質疑一定會被導演或相關人士跳出來打臉,
所以就先不管這些事情的真偽。
我是覺得這些事件在醞釀兩位男主角的情感加溫上,有點難讓人投入。
阿漢當然應該就是覺得Birdy很衝、很怪,所以很動心,
那Birdy咧?
他到底是哪一秒開始喜歡上阿漢的,我很好奇。
總不可能是到他幫他打手槍吧。
就到底他們是因為這些事件,慢慢從朋友增溫昇華成愛情,
還是這兩個人根本早就一見鍾情,後面的事只是剛好發生。
糾結這個會不會很無聊,
但我覺得很重要耶,
因為我一開始一直覺得,應該都只是阿漢自己一廂情願,
Birdy只是不想要失去這個朋友,所以才把事情做的那麼絕。
但依照Birdy長大後的說法,他當時也是有喜歡他的,
那這樣後面那些事件到底在幹嗎?
Birdy是單純自己天性,所以才闖出這些禍,還是他也想做給阿漢看的。
我自己是蠻喜歡他們一起去台北的那一段,
也把這段旅程當成他們的定情之旅。
在從台北回來之後,感覺應該要因為變同班而直線上升的感情,
就因為學校開始招女生後直接變調。
我想說,啊Birdy不就要感謝教育部,不然後面是要怎麼演齁。
到底矯正阿漢這件事,真的是Birdy想做的嗎?
他到底是單純雙性戀,還就是一個喜歡阿漢的異性戀。
這轉折我不懂耶,
如果把設定改為Birdy才是信主的我還能理解,
但他明明就嚮往電影中離奇的人生,
怎麼會突然想要矯正阿漢這有點怪。
如果真的是怕什麼社會眼光、同儕壓力之類的,
他的所作所為卻完全背離這個想法,
該說他就是一個性格矛盾的人,還是人設有點失敗。
這邊請恕我做個小編輯,
在看了大家的討論後得出:
Birdy是處於一種想挑戰世俗規範,
同時又因其所得到的反饋,而想保護阿漢的狀態,
這樣就沒那麼矛盾了啦。
然後再過了一個晚上之後,我又得出了新的結論,
在最下面。
去澎湖那段我覺得,就只是想有一點漂亮的劇照和養眼的鏡頭吧,
不然各種取景都太音樂錄影帶。
其實類似的畫面去大安就好了,幹嗎跑那麼遠,應該是覺得這樣追比較感人吧。
後面直接跳到長大後的同學會,我想說,
靠,戴立忍有靠這部戲入圍台北電影獎耶,該不會要這樣再演一個小時吧,
不過還好就交代一下神父的後事,是也沒有太多的發展了。
我真的覺得長大的兩人,沒讓陳昊森和曾敬驊自己繼續演有點可惜。
長大的演員實在讓我很出戲,
情感上我就是覺得他們是兩對不同的人,真的很難帶入。
戴立忍是還好,感覺他有在努力揣摩跟陳昊森神似的感覺,
但王識賢我實在有點難接受,
我當下一直在想,
假如當年我愛上的曾敬驊長大變成了王識賢,我一定立馬買機票飛回台灣。
我發現我情感上幾乎覺得這兩段是完全無關的故事,
所以對一些劇情的無法消化,可能是來自於此。
另外出現成年班班是也有點嚇到我,
除了竟然是魏如萱演的之外,
意思是他們兩個一個被開除、一個被留校察看後還繼續談戀愛,還結婚生小孩嗎,
真的很瓊瑤耶。
而且我到底有沒有聽錯,她是也順便出櫃的意思嗎?
我男友是覺得沒有啦,但我是覺得有,
因為這段讓我想到「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裡爸爸告白的那一段,
感覺如果這是種致敬還蠻有趣的。
結果好像是我誤會了啦,哈哈。
其他失望的地方就是,除了這兩個演員以外的各種安排都有點刻意,
各種有戲劇張力的場景都像是,嗯,對的確是差不多就該演到這樣了。
一直互吼啊互吼,我是覺得聽得有點累啦。
有些當下其他角色彷彿都變成虛設一樣,
尤其辦公室打架那場真的覺得有點荒謬。
這邊解釋一下,
依我模糊的記憶印象中,阿漢和Birdy在辦公室那邊還有一段不算短的對話,
但我總覺得在當時那個氛圍下,旁邊的人應該不太可能還讓他們正常講話,
起碼Birdy爸應該會繼續打,或教官說「你們還聊什麼天啊」之類的,
當然我也明白這畢竟是電影嘛,當然還是得這樣演,
不過挑一點這樣的小毛病應該還可以吧,不是大問題啦。
大家覺得很感人的主題曲我也是覺得,嗯對啦,是該有一首定情曲啦,所以就出現了。
而且都管樂社了,怎麼最後是在彈吉他啊,
抱歉我又在糾結沒什麼意義的地方了。
就跟其他心得文講的一樣,
這部電影就是看兩個男主角的互動,
其他要盡量都無視才會覺得好看。
這大概也解釋了台北電影獎為啥真的其他都入圍不了,
其實應該連戴立忍都不用入圍吧,
我還覺得王彩樺演的比較好,
當然那種好是,嗯對啦,到這邊就該這樣演沒錯,很棒。
最後講一點身為衛道人無聊找的一些不是bug的bug好了,
但以防打臉先說,我是以我就學時的狀況來講,
說不定解嚴那時可能真的不太一樣吧。
制服的部分真的就是那樣搭配,
但我們明明就也有運動服,好像都沒出現。
另外我們其實也有公發的泳帽,是淺藍色矽膠質的,雖然大家是也都會帶自己的來。
我們學校其實沒有讓學生可以一起坐下來吃飯的地方,
是有餐廳啦,但主要是給住宿生,而且是同一寢室坐在一起,
而且是每桌自己有食物可以夾,不是buffet,哪有那麼高級。
然後我自己很在意的是,
這兩個人應該都是台中人吧,
尤其阿漢可以在被通知說Birdy在他家後,馬上從學校衝回家,
就代表他住的一定離學校很近,
那怎麼可能住校齁,
尤其他爸又那麼摳,
還是當年有要求所有人都得住校嗎。
然後如果Birdy是轉學生,他爸卻能馬上當上學生會會長也是蠻厲害的,
而學校敢在還沒知會他爸爸的狀況下,就記他兒子那麼多過實在有點超出我的想像。
然後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雖然我讀書的時候沒出櫃,
但我曾經有帶一本叫「起點終點」的書去學校,
那本書也是以衛道中學為背景所寫的同志小說,
當時天真的我完全不知道所謂天主教對同志是有多大的恐懼,
我竟然還借給當時的輔導室老師看,
而這個輔導室老師平常都是在課堂上教我們怎麼愛上帝的,阿門。
想想我當時沒被抓去思想改造也算是時代真的蠻進步的了啦。
反正就是一部還算有味道的小品,
可能我沒看那麼深,只是單純帶著情懷去觀影,
身為一個同樣讀過衛道中學、參加過管樂社的同性戀,
我是覺得還好啦。
不過真的很值得細細回味,多補這一句會很假掰嗎,
只能說從Birdy視角看真的會催淚許多。
--
好像真的很難抗拒去看這部電影。
雖然有同種交集的人可能不下幾十幾百個,
但在知道了這樣的背景設定實在讓人莫名激動。
於是在發現後隔天就進了戲院,
因此變得我跟大部分人看的心情有點不同,
而是想努力在電影中找尋當年校園的回憶。
先來一點無雷心得:
基本上故事線就是在講阿漢和Birdy從相識一路發生各種事件,
一直到後來長大又相遇的過程。
如果你是喜歡看情節很複雜、各種劇情環環相扣的人應該會覺得很無聊,
因為整個敘事算是非常平鋪直述,也沒有什麼太驚人的轉折。
我個人沒有哭,本來還準備要大哭一場的說,但覺得比較平淡,要哭可能得細細咀嚼。
如果你是喜歡看兩個男生各種眼神交流、曖昧互動的人應該會非常開心,
因為整部電影就是完完全全聚焦這兩個人,其他人都形同背景。
另外也推薦給喜歡一部電影用不同觀點、不同角度切入就變得不一樣的人看。
所以好雷差雷可能就得單看觀影者用什麼角度欣賞了。
我是想盡量客觀所以給了普雷,
他在描述一個高中男生,在發現自己喜歡上另一個男生後的各種情感掙扎是蠻成功的,
但畢竟電影不是只有這個部分,
所以如果也把其他元素加進來就有點普通了,
我可能會推薦給喜歡看同志相關、文藝或比較我想像中日影或歐洲電影的人看,
但如果是對同性情愫比較沒興趣的人,看了可能會有種覺得不知道他們到底在糾結啥,
如果是很愛各種故事翻轉再翻轉的情節發展,也應該看前三十分鐘就想離開電影院了。
-----------------------------以下有雷--------------------------------------
簡單講,
其實就是一個人喜歡一個人,以為那個人也喜歡他,最後卻跟另一個人在一起的故事,
還蠻芭樂的,
但可能套在同性戀上就會比較動人吧,
因為自己也是同性戀反而就覺得還好。
很想知道阿漢跟神父告解的,到底是他喜歡男生,還是就單純他以為自己異男忘在吃醋,
比較高級的想法就是,他已經認定Birdy是gay、就是喜歡他,但因為世俗眼光不敢承認,
所以這個世界就是很失望、很悲傷、很壞啦,我不爽!
但問題是人家要不要喜歡你、要不要出櫃也是人家自己決定,不要擅自昭告天下好嗎。
不過這當然只是旁觀者的小吐槽,
我相信那個當下當事者應該都很難釋懷。
我國中時有跟一個同學出櫃,高中時反而沒有,
當時整個校園裡其實沒有什麼跟同性戀相關的氛圍,
但也沒有恐同的啦,我必須說,雖然是天主教學校,
大家都是很認真在讀書,要考大學這樣,
談戀愛不要說同性,連異性都很少見了,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太邊緣。
其實我走出電影院後最想知道的是虛構的成分有多少,
因為看新聞說是導演自己故事改編,
但我邊看真的邊覺得,怎麼可能齁。
包括在宿舍霸凌、尿教官車、在走廊打架、升旗時放氣球、軍歌比賽耍特別等等這些,
我實在有點難想像當年衛道有可能會發生這些事情,
十幾年前,我讀的六年期間都沒聽說過,
難道比我更早十幾年的學長們更猛嗎。
但因為我知道這樣質疑一定會被導演或相關人士跳出來打臉,
所以就先不管這些事情的真偽。
我是覺得這些事件在醞釀兩位男主角的情感加溫上,有點難讓人投入。
阿漢當然應該就是覺得Birdy很衝、很怪,所以很動心,
那Birdy咧?
他到底是哪一秒開始喜歡上阿漢的,我很好奇。
總不可能是到他幫他打手槍吧。
就到底他們是因為這些事件,慢慢從朋友增溫昇華成愛情,
還是這兩個人根本早就一見鍾情,後面的事只是剛好發生。
糾結這個會不會很無聊,
但我覺得很重要耶,
因為我一開始一直覺得,應該都只是阿漢自己一廂情願,
Birdy只是不想要失去這個朋友,所以才把事情做的那麼絕。
但依照Birdy長大後的說法,他當時也是有喜歡他的,
那這樣後面那些事件到底在幹嗎?
Birdy是單純自己天性,所以才闖出這些禍,還是他也想做給阿漢看的。
我自己是蠻喜歡他們一起去台北的那一段,
也把這段旅程當成他們的定情之旅。
在從台北回來之後,感覺應該要因為變同班而直線上升的感情,
就因為學校開始招女生後直接變調。
我想說,啊Birdy不就要感謝教育部,不然後面是要怎麼演齁。
到底矯正阿漢這件事,真的是Birdy想做的嗎?
他到底是單純雙性戀,還就是一個喜歡阿漢的異性戀。
這轉折我不懂耶,
如果把設定改為Birdy才是信主的我還能理解,
但他明明就嚮往電影中離奇的人生,
怎麼會突然想要矯正阿漢這有點怪。
如果真的是怕什麼社會眼光、同儕壓力之類的,
他的所作所為卻完全背離這個想法,
該說他就是一個性格矛盾的人,還是人設有點失敗。
這邊請恕我做個小編輯,
在看了大家的討論後得出:
Birdy是處於一種想挑戰世俗規範,
同時又因其所得到的反饋,而想保護阿漢的狀態,
這樣就沒那麼矛盾了啦。
然後再過了一個晚上之後,我又得出了新的結論,
在最下面。
去澎湖那段我覺得,就只是想有一點漂亮的劇照和養眼的鏡頭吧,
不然各種取景都太音樂錄影帶。
其實類似的畫面去大安就好了,幹嗎跑那麼遠,應該是覺得這樣追比較感人吧。
後面直接跳到長大後的同學會,我想說,
靠,戴立忍有靠這部戲入圍台北電影獎耶,該不會要這樣再演一個小時吧,
不過還好就交代一下神父的後事,是也沒有太多的發展了。
我真的覺得長大的兩人,沒讓陳昊森和曾敬驊自己繼續演有點可惜。
長大的演員實在讓我很出戲,
情感上我就是覺得他們是兩對不同的人,真的很難帶入。
戴立忍是還好,感覺他有在努力揣摩跟陳昊森神似的感覺,
但王識賢我實在有點難接受,
我當下一直在想,
假如當年我愛上的曾敬驊長大變成了王識賢,我一定立馬買機票飛回台灣。
我發現我情感上幾乎覺得這兩段是完全無關的故事,
所以對一些劇情的無法消化,可能是來自於此。
另外出現成年班班是也有點嚇到我,
除了竟然是魏如萱演的之外,
意思是他們兩個一個被開除、一個被留校察看後還繼續談戀愛,還結婚生小孩嗎,
真的很瓊瑤耶。
而且我到底有沒有聽錯,她是也順便出櫃的意思嗎?
我男友是覺得沒有啦,但我是覺得有,
因為這段讓我想到「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裡爸爸告白的那一段,
感覺如果這是種致敬還蠻有趣的。
結果好像是我誤會了啦,哈哈。
其他失望的地方就是,除了這兩個演員以外的各種安排都有點刻意,
各種有戲劇張力的場景都像是,嗯,對的確是差不多就該演到這樣了。
一直互吼啊互吼,我是覺得聽得有點累啦。
有些當下其他角色彷彿都變成虛設一樣,
尤其辦公室打架那場真的覺得有點荒謬。
這邊解釋一下,
依我模糊的記憶印象中,阿漢和Birdy在辦公室那邊還有一段不算短的對話,
但我總覺得在當時那個氛圍下,旁邊的人應該不太可能還讓他們正常講話,
起碼Birdy爸應該會繼續打,或教官說「你們還聊什麼天啊」之類的,
當然我也明白這畢竟是電影嘛,當然還是得這樣演,
不過挑一點這樣的小毛病應該還可以吧,不是大問題啦。
大家覺得很感人的主題曲我也是覺得,嗯對啦,是該有一首定情曲啦,所以就出現了。
而且都管樂社了,怎麼最後是在彈吉他啊,
抱歉我又在糾結沒什麼意義的地方了。
就跟其他心得文講的一樣,
這部電影就是看兩個男主角的互動,
其他要盡量都無視才會覺得好看。
這大概也解釋了台北電影獎為啥真的其他都入圍不了,
其實應該連戴立忍都不用入圍吧,
我還覺得王彩樺演的比較好,
當然那種好是,嗯對啦,到這邊就該這樣演沒錯,很棒。
最後講一點身為衛道人無聊找的一些不是bug的bug好了,
但以防打臉先說,我是以我就學時的狀況來講,
說不定解嚴那時可能真的不太一樣吧。
制服的部分真的就是那樣搭配,
但我們明明就也有運動服,好像都沒出現。
另外我們其實也有公發的泳帽,是淺藍色矽膠質的,雖然大家是也都會帶自己的來。
我們學校其實沒有讓學生可以一起坐下來吃飯的地方,
是有餐廳啦,但主要是給住宿生,而且是同一寢室坐在一起,
而且是每桌自己有食物可以夾,不是buffet,哪有那麼高級。
然後我自己很在意的是,
這兩個人應該都是台中人吧,
尤其阿漢可以在被通知說Birdy在他家後,馬上從學校衝回家,
就代表他住的一定離學校很近,
那怎麼可能住校齁,
尤其他爸又那麼摳,
還是當年有要求所有人都得住校嗎。
然後如果Birdy是轉學生,他爸卻能馬上當上學生會會長也是蠻厲害的,
而學校敢在還沒知會他爸爸的狀況下,就記他兒子那麼多過實在有點超出我的想像。
然後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雖然我讀書的時候沒出櫃,
但我曾經有帶一本叫「起點終點」的書去學校,
那本書也是以衛道中學為背景所寫的同志小說,
當時天真的我完全不知道所謂天主教對同志是有多大的恐懼,
我竟然還借給當時的輔導室老師看,
而這個輔導室老師平常都是在課堂上教我們怎麼愛上帝的,阿門。
想想我當時沒被抓去思想改造也算是時代真的蠻進步的了啦。
反正就是一部還算有味道的小品,
可能我沒看那麼深,只是單純帶著情懷去觀影,
身為一個同樣讀過衛道中學、參加過管樂社的同性戀,
我是覺得還好啦。
不過真的很值得細細回味,多補這一句會很假掰嗎,
只能說從Birdy視角看真的會催淚許多。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Margaret
at 2020-09-29T14:36
at 2020-09-29T14:36

By Doris
at 2020-10-03T06:21
at 2020-10-03T06:21

By Hazel
at 2020-10-08T05:29
at 2020-10-08T05:29

By Ivy
at 2020-10-10T07:55
at 2020-10-10T07:55

By Doris
at 2020-10-11T05:04
at 2020-10-11T05:04

By Ursula
at 2020-10-13T03:22
at 2020-10-13T03:22

By Odelette
at 2020-10-16T11:09
at 2020-10-16T11:09

By Mia
at 2020-10-18T20:41
at 2020-10-18T20:41

By Charlotte
at 2020-10-23T04:04
at 2020-10-23T04:04

By Steve
at 2020-10-25T21:22
at 2020-10-25T21:22

By George
at 2020-10-26T14:30
at 2020-10-26T14:30

By Linda
at 2020-10-29T22:50
at 2020-10-29T22:50

By Daph Bay
at 2020-11-03T20:38
at 2020-11-03T20:38

By Selena
at 2020-11-04T20:08
at 2020-11-04T20:08

By Faithe
at 2020-11-06T09:09
at 2020-11-06T09:09

By Irma
at 2020-11-07T16:38
at 2020-11-07T16:38

By Jessica
at 2020-11-08T14:53
at 2020-11-08T14:53

By Emma
at 2020-11-11T09:40
at 2020-11-11T09:40

By Heather
at 2020-11-13T16:40
at 2020-11-13T16:40

By Emma
at 2020-11-14T19:52
at 2020-11-14T19:52

By Ula
at 2020-11-15T13:01
at 2020-11-15T13:01

By Yuri
at 2020-11-19T04:23
at 2020-11-19T04:23

By Quintina
at 2020-11-19T21:46
at 2020-11-19T21:46

By Emma
at 2020-11-24T11:30
at 2020-11-24T11:30

By Gilbert
at 2020-11-25T23:30
at 2020-11-25T23:30

By Franklin
at 2020-11-27T21:57
at 2020-11-27T21:57

By Wallis
at 2020-12-02T03:08
at 2020-12-02T03:08

By Isla
at 2020-12-05T02:24
at 2020-12-05T02:24

By Lauren
at 2020-12-06T11:45
at 2020-12-06T11:45

By Erin
at 2020-12-06T20:10
at 2020-12-06T20:10

By Odelette
at 2020-12-08T14:51
at 2020-12-08T14:51

By Heather
at 2020-12-10T06:36
at 2020-12-10T06:36

By Daniel
at 2020-12-13T16:44
at 2020-12-13T16:44

By Agnes
at 2020-12-16T18:36
at 2020-12-16T18:36

By Charlotte
at 2020-12-21T16:39
at 2020-12-21T16:39

By Jacky
at 2020-12-23T13:01
at 2020-12-23T13:01

By Charlotte
at 2020-12-26T13:23
at 2020-12-26T13:23

By Damian
at 2020-12-28T00:35
at 2020-12-28T00:35

By Eden
at 2020-12-28T06:29
at 2020-12-28T06:29

By Gary
at 2020-12-29T15:32
at 2020-12-29T15:32

By Audriana
at 2020-12-29T18:32
at 2020-12-29T18:32

By Dora
at 2021-01-01T15:14
at 2021-01-01T15:1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1-05T19:19
at 2021-01-05T19:19

By Faithe
at 2021-01-09T01:15
at 2021-01-09T01:15

By Megan
at 2021-01-12T16:09
at 2021-01-12T16:09

By Daniel
at 2021-01-12T17:37
at 2021-01-12T17:37

By Harry
at 2021-01-14T03:38
at 2021-01-14T03:38

By Liam
at 2021-01-16T22:10
at 2021-01-16T22:10

By Charlie
at 2021-01-18T08:00
at 2021-01-18T08:00

By Vanessa
at 2021-01-22T11:02
at 2021-01-22T11:02

By Annie
at 2021-01-22T15:28
at 2021-01-22T15:28

By Bennie
at 2021-01-24T06:37
at 2021-01-24T06:37

By Kelly
at 2021-01-26T09:12
at 2021-01-26T09:12

By Rebecca
at 2021-01-26T16:52
at 2021-01-26T16:52

By Rosalind
at 2021-01-26T20:09
at 2021-01-26T20:09

By Jacob
at 2021-01-29T18:48
at 2021-01-29T18:48

By Xanthe
at 2021-01-31T14:42
at 2021-01-31T14:42

By Harry
at 2021-02-05T03:16
at 2021-02-05T03:16

By Erin
at 2021-02-07T03:36
at 2021-02-07T03:36

By Frederic
at 2021-02-11T15:23
at 2021-02-11T15:23

By Ivy
at 2021-02-13T23:57
at 2021-02-13T23:57

By Andrew
at 2021-02-15T23:08
at 2021-02-15T23:08

By Enid
at 2021-02-19T05:42
at 2021-02-19T05:42

By Gary
at 2021-02-23T12:40
at 2021-02-23T12:40

By Brianna
at 2021-02-26T23:54
at 2021-02-26T23:54

By Hedy
at 2021-03-02T02:17
at 2021-03-02T02:17

By Erin
at 2021-03-06T16:52
at 2021-03-06T16:52

By Ursula
at 2021-03-09T04:22
at 2021-03-09T04:22

By Sandy
at 2021-03-13T05:27
at 2021-03-13T05:27

By Ingrid
at 2021-03-16T01:49
at 2021-03-16T01:49

By Bennie
at 2021-03-21T00:55
at 2021-03-21T00:5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3-24T03:43
at 2021-03-24T03:43

By Enid
at 2021-03-24T05:48
at 2021-03-24T05:48

By Rachel
at 2021-03-26T03:44
at 2021-03-26T03:44

By Susan
at 2021-03-30T11:14
at 2021-03-30T11:14

By Genevieve
at 2021-03-30T23:22
at 2021-03-30T23:22

By Belly
at 2021-03-31T07:40
at 2021-03-31T07:40

By Regina
at 2021-04-04T13:16
at 2021-04-04T13:16

By Oscar
at 2021-04-05T09:34
at 2021-04-05T09:34

By Michael
at 2021-04-07T08:43
at 2021-04-07T08:43

By Ula
at 2021-04-09T03:00
at 2021-04-09T03:00

By Olive
at 2021-04-09T11:49
at 2021-04-09T11:49

By Oscar
at 2021-04-10T07:22
at 2021-04-10T07:22

By Rachel
at 2021-04-10T13:21
at 2021-04-10T13:21

By Jessica
at 2021-04-12T12:45
at 2021-04-12T12:45
Related Posts
我朋友為了抗議天能根本雷片

By Erin
at 2020-09-27T18:22
at 2020-09-27T18:22
FOX_Movies 21:00 刺客殺手 (Lucky Day)

By Belly
at 2020-09-27T18:16
at 2020-09-27T18:16
《天能》稱霸全台破3億!刷新諾蘭票房紀錄

By Olivia
at 2020-09-27T17:52
at 2020-09-27T17:52
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myVideo序號

By Donna
at 2020-09-27T17:48
at 2020-09-27T17:48
一個男的嘲笑浩劫重生把排球當朋友

By Gilbert
at 2020-09-27T17:37
at 2020-09-27T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