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山楂樹之戀》展現愛情苦旅的魅力 - 陸劇

By Ursula
at 2012-03-25T20:08
at 2012-03-25T20:08
Table of Contents
http://ent.sina.com.cn/r/i/2012-03-22/14233587504.shtml
欣賞電視劇《山楂樹之戀》(微博),老實說,筆者的心中既滿懷期待又暗藏擔憂。這樣
一部被當代讀者所熱情關注和追捧的、號稱“史上最干凈的愛情故事”的作品,情節已
經為當代讀者所熟知,人物已經在當代讀者心中生根,又有張藝謀的同名故事影片亮相
于前,現在作為電視劇這樣一種藝術形式的再創作,故事鋪排的空間還有多大,人物塑
造的發揮余地還有多少?待到看過了作品,筆者切身體驗到了震撼與感動,心中油然而
生這樣的評價:愛情苦旅的魅力,足以令人刻骨銘心。
在《山楂樹之戀》的主人公生活的那個時代里,愛,不僅是一個奢侈的字眼,甚至
被普遍視為一種不健康的、危險的感情。靜秋與建新的愛情苦旅正是在這種極其壓抑的
社會氛圍下蹣跚起步的。
毫無疑問,靜秋與建新的家庭遭遇,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靜秋的父親被
迫害致死,母親為了孩子的前途被迫宣布與愛人離婚劃清界線。家庭出身問題的壓力,
母親又患病不能工作,豆蔻年華的靜秋無奈只得輟學去做零雜工。每日每時身邊是無數
雙眼睛的盯視窺探,耳旁是母親“千萬不要和陌生男人說話”的告誡,靜秋的情感世界
中只有懵懂迷茫,戰戰兢兢,如受傷的小鹿般令人心疼。而建新雖然有個軍分區司令員
的父親,但母親依然無法避免被揪斗被迫害致死的命運,父親也可以在一夜之間因莫須
有的罪名被打入另冊,殘缺的家庭風雨飄搖。波瀾不驚的敘事、從容不迫的鋪排,劇作
已經為靜秋與建新的邂逅相遇及后來的相知相愛埋夠了伏筆,表面看來兩人雖然有著門
第的巨大落差,實際上卻“同是天涯淪落人”,天意使然合情合理。
劇中,靜秋與建新相識不過兩年,相處不過十次,但兩人的情感經歷卻異常清晰,
主創者在人物塑造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如果說建新對于靜秋的感情源于因憐生愛,靜
秋對于建新的感情則屬于無可逃避。靜秋揀破爛而遭遇小流氓騷擾欺負,表姐美諾被權
貴子弟始亂終棄而無處伸冤,建新的每次仗義出手都令靜秋心存疑惑卻又實在是感激莫
名。靜秋與建新同屬于具有敏銳感受力的青年,而感受力正是人的主觀世界的觸手,是
生命力強弱的基本標志。當靜秋的感受力更多地應用于抵御外來的歧視和欺辱,拼命地
維護家庭及自我的尊嚴時,建新的感受力則給了血氣方剛的他挺身而出的勇氣。及至兩
人在西坪村、在清新開闊的大自然中、在郁郁蔥蔥的山楂樹下相逢,天性的覺醒、相互
的愛慕已經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那是一幅幅何等美輪美奐、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速寫
與素描、音樂與舞蹈、勞動與汗水,伴隨著山野的清泉、如茵的草地、枝繁葉茂的山楂
樹,使這對樸實純真的青年的戀情如日月光華,奪目醉人。摒棄了一切外在的功利目的
,什么門當戶對、什么身份職業、什么榮華富貴統統如浮云,所有的欣賞、愛戀、信賴
、寄托只集中在對象自身,這就是完全徹底的真愛。而只有這樣的真愛,才使得這一對
美麗而堅強的青年,一次次跨越了人生的坎坷,直到置生死于度外,攜手進入純粹的美
和自由的情感境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樣的愛情苦旅,確乎可
以超越時空的藩籬,成為永恒的偶像。
值得贊賞的是,在電視劇中,盡管靜秋與建新的愛情經歷了重重磨難,但是亮色和
暖色始終占據著生活的主導位置。有政治環境的高壓,有居委會李主任那樣的“小腳偵
緝隊”的窺伺刁難,有萬駝子那樣的人渣色狼,有雙方家長的極力阻撓,甚至還有反目
為仇的兄弟的落井下石,這一切卻絲毫沒有動搖靜秋與建新的感情進展。最終,我們看
到了十年浩劫接近尾聲,政治環境開始改善,雙方父母逐漸妥協,連反目為仇的兄弟也
幡然悔悟,成為他們的同情者和支持者。與此相呼應的,有靜秋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或
多或少的關照,有西坪村生產隊隊長一家善良溫情的呵護,還有李健康這樣的鄰居追求
靜秋不成卻也自愿地繼續給予幫扶。
善與惡,是人性的兩面,劇中對于許多普通人的刻畫,既不吝于對惡的抨擊,更注
重于對善的開掘張揚,這無疑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創作指向。靜秋與建新并非生活在真空
中,他們的愛情苦旅,離不開社會環境中他人的善的支撐;而他們感天動地的愛情經歷
又反過來喚醒了更多的人間良知,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社會循環。堅信愛的意義和力
量,堅信真善美必然戰勝假惡丑,堅信生活的希望,這是一種大作品應有的品質和標志
。電視劇《山楂樹之戀》無疑就具備了這樣的品質與標志。 丁臨一
--
欣賞電視劇《山楂樹之戀》(微博),老實說,筆者的心中既滿懷期待又暗藏擔憂。這樣
一部被當代讀者所熱情關注和追捧的、號稱“史上最干凈的愛情故事”的作品,情節已
經為當代讀者所熟知,人物已經在當代讀者心中生根,又有張藝謀的同名故事影片亮相
于前,現在作為電視劇這樣一種藝術形式的再創作,故事鋪排的空間還有多大,人物塑
造的發揮余地還有多少?待到看過了作品,筆者切身體驗到了震撼與感動,心中油然而
生這樣的評價:愛情苦旅的魅力,足以令人刻骨銘心。
在《山楂樹之戀》的主人公生活的那個時代里,愛,不僅是一個奢侈的字眼,甚至
被普遍視為一種不健康的、危險的感情。靜秋與建新的愛情苦旅正是在這種極其壓抑的
社會氛圍下蹣跚起步的。
毫無疑問,靜秋與建新的家庭遭遇,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靜秋的父親被
迫害致死,母親為了孩子的前途被迫宣布與愛人離婚劃清界線。家庭出身問題的壓力,
母親又患病不能工作,豆蔻年華的靜秋無奈只得輟學去做零雜工。每日每時身邊是無數
雙眼睛的盯視窺探,耳旁是母親“千萬不要和陌生男人說話”的告誡,靜秋的情感世界
中只有懵懂迷茫,戰戰兢兢,如受傷的小鹿般令人心疼。而建新雖然有個軍分區司令員
的父親,但母親依然無法避免被揪斗被迫害致死的命運,父親也可以在一夜之間因莫須
有的罪名被打入另冊,殘缺的家庭風雨飄搖。波瀾不驚的敘事、從容不迫的鋪排,劇作
已經為靜秋與建新的邂逅相遇及后來的相知相愛埋夠了伏筆,表面看來兩人雖然有著門
第的巨大落差,實際上卻“同是天涯淪落人”,天意使然合情合理。
劇中,靜秋與建新相識不過兩年,相處不過十次,但兩人的情感經歷卻異常清晰,
主創者在人物塑造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如果說建新對于靜秋的感情源于因憐生愛,靜
秋對于建新的感情則屬于無可逃避。靜秋揀破爛而遭遇小流氓騷擾欺負,表姐美諾被權
貴子弟始亂終棄而無處伸冤,建新的每次仗義出手都令靜秋心存疑惑卻又實在是感激莫
名。靜秋與建新同屬于具有敏銳感受力的青年,而感受力正是人的主觀世界的觸手,是
生命力強弱的基本標志。當靜秋的感受力更多地應用于抵御外來的歧視和欺辱,拼命地
維護家庭及自我的尊嚴時,建新的感受力則給了血氣方剛的他挺身而出的勇氣。及至兩
人在西坪村、在清新開闊的大自然中、在郁郁蔥蔥的山楂樹下相逢,天性的覺醒、相互
的愛慕已經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那是一幅幅何等美輪美奐、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速寫
與素描、音樂與舞蹈、勞動與汗水,伴隨著山野的清泉、如茵的草地、枝繁葉茂的山楂
樹,使這對樸實純真的青年的戀情如日月光華,奪目醉人。摒棄了一切外在的功利目的
,什么門當戶對、什么身份職業、什么榮華富貴統統如浮云,所有的欣賞、愛戀、信賴
、寄托只集中在對象自身,這就是完全徹底的真愛。而只有這樣的真愛,才使得這一對
美麗而堅強的青年,一次次跨越了人生的坎坷,直到置生死于度外,攜手進入純粹的美
和自由的情感境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樣的愛情苦旅,確乎可
以超越時空的藩籬,成為永恒的偶像。
值得贊賞的是,在電視劇中,盡管靜秋與建新的愛情經歷了重重磨難,但是亮色和
暖色始終占據著生活的主導位置。有政治環境的高壓,有居委會李主任那樣的“小腳偵
緝隊”的窺伺刁難,有萬駝子那樣的人渣色狼,有雙方家長的極力阻撓,甚至還有反目
為仇的兄弟的落井下石,這一切卻絲毫沒有動搖靜秋與建新的感情進展。最終,我們看
到了十年浩劫接近尾聲,政治環境開始改善,雙方父母逐漸妥協,連反目為仇的兄弟也
幡然悔悟,成為他們的同情者和支持者。與此相呼應的,有靜秋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或
多或少的關照,有西坪村生產隊隊長一家善良溫情的呵護,還有李健康這樣的鄰居追求
靜秋不成卻也自愿地繼續給予幫扶。
善與惡,是人性的兩面,劇中對于許多普通人的刻畫,既不吝于對惡的抨擊,更注
重于對善的開掘張揚,這無疑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創作指向。靜秋與建新并非生活在真空
中,他們的愛情苦旅,離不開社會環境中他人的善的支撐;而他們感天動地的愛情經歷
又反過來喚醒了更多的人間良知,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社會循環。堅信愛的意義和力
量,堅信真善美必然戰勝假惡丑,堅信生活的希望,這是一種大作品應有的品質和標志
。電視劇《山楂樹之戀》無疑就具備了這樣的品質與標志。 丁臨一
--
Tags:
陸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甄嬛傳~我看安陵容(內文有很多雷)

By Christine
at 2012-03-25T17:04
at 2012-03-25T17:04
小燕子初戀男友 范雨林祝趙薇健康

By Quanna
at 2012-03-25T10:45
at 2012-03-25T10:45
終於也看了步步驚心

By Ina
at 2012-03-25T01:23
at 2012-03-25T01:23
后宮甄環傳與后宮甄嬛傳的差別

By Carol
at 2012-03-24T23:50
at 2012-03-24T23:50
我被九爺電到啦!

By Franklin
at 2012-03-24T19:55
at 2012-03-24T19:55